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38.46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张敏(1976-),女,安徽亳州人,工程师,从事能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09-10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设备科,安徽合肥230081)

摘要:城市是人类物质投资和智力创新的中心。把发展低碳经济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

的主流方向。除发达国家以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有能力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必须以节能减排来减少城市碳源、增加有效的城市碳汇和发展低碳经济做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是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该文通过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的剖析,继而提出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经济;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2)23-122-03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水平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能耗生活方式的不断蔓延,使得大气层中的CO 2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并带来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的变暖及相应恶劣天气的增多,在对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

特大洪水,受灾面积2000万hm 2

,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多

亿元。2004年12月26日,

印度洋发生的地震及海啸,对其中影响最大的印尼造成遇难人数超过10万人,流离失所的灾民更高达百万之巨。2008年初的我国南方的特大雪灾和2011年底到2012年初的云南省的持续干旱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由于CO 2的过度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限制和降低CO 2的排放,并且增加对CO 2的吸收,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碳排放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的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3]

。这是中国作

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人类社会的承诺,

也是对我国如何合理的、有效的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提升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给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等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载体

[7]

。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其聚集了全国经济总量的90%以上和全国人口的50%左右。所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我们无法规避的现实选择

[7]

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城市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城市的

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内很少提及“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对低碳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研究。2009年,仇保兴博士在“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以“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为主要出发点的生态城市类型

[4]

。低碳生态城市同时体现了低碳城

市的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活宜居型、运行安全型及经济发展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低碳理念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形成“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2]

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

2.1

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概况

根据中

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230个,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所占比重分别为为80.1%和46.3%;尤其是2003年以后,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数量增长较快(如图1)

[3]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还需

要更多的人继续加以深化研究

图1

1996-2011年全国累计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数量

221安徽农学通报,

Anhui Agri.Sci.Bull.2012,18(23)

2.2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2.2.1城市规划中的低碳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阶段,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要在充分考虑低碳生态理念(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理念、低碳生态景观等)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指标性文件,要始终贯彻以低碳生态思想指导城市建设。

2.2.2低碳城市交通建设同济大学的潘海啸教授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从区域规划一总体规划一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区域规划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以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有利于居民的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5]。对于较大城市为了缓解中心城区、重点商业区域附近的人流量、车流量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分散建设多个商业中心的方法予以缓解。对于城市外围可以建设环城高速,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建设轻轨、地铁。这样既可更多地节约土地,也可有效地减轻对地面交通的依赖。同时对于地面公共交通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燃气汽车、电动汽车,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合肥市为例,2010年1月合肥市率先在全国开通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至今合肥已有180余台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营;截至2011年底,合肥公交已配备了近1000辆燃气公交车,占车辆总数的31%。

2.2.3加快低碳建筑的研究与推广低碳建筑要求建筑产品在建造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采用低碳技术、使用低碳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且能使这些建筑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帮助使用者改变原有的高能耗、高浪费的生活习惯及消费观念,已达到延长建筑物生命周期和增加对低碳生活用品的使用,提倡循环使用与重复使用,减少碳及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广泛利用风能、太阳能、工厂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满足建筑物内部资源的封闭循环使用,并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考虑到保温、隔热、减噪等要求,以减少能源耗散,以达到集约化的建筑之道[1]。

2.2.4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广泛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出发点,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6]。低碳经济模式即指以上述经济形态为主体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6]。其中高碳产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总的来说就是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基础,在经济产业发展中坚持“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再循环利用”的原则,在原材料选择与加工、制造装配、使用与服务、产品报废与回收的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减少环境负荷,从而达到产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一切社会活动。

2.2.5大力提倡低碳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的消费方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以对环境和人类发展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采取低能耗、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其实质就是在消费过程中要有低碳意识,做到高能耗的电器不买、高污染的材料不选、高浪费的物品不用,以促进人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发展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2.6低碳生态景观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是增加城市碳汇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园林景观产业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园林景观公司快速崛起。但是过快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产生大量的问题,主要有:城市中过分追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过分重视和强调园林设计的形式与外观,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景观的生态属性;对于景观的设计缺乏科学的规划分析,总体规划和园林绿化相冲突,一味追求视觉上的美感,使得景观功能缺失而使其沦为装饰品[8];现在普遍存在的“异国异地景观热”、“大树进城”、“草坪热”等,表面上打着“生态”的旗号,实际上却缺乏合理的景观规划和植物配植,是对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的畸形扭曲发展。尤其在树种选择上,地产开发商多喜欢引种一些外地的不适合当地生长的珍稀名贵树种,借以提高居住小区的档次。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这样做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达不到理想的景观效果。以合肥市为例,合肥现有注册的园林公司有170余家,其中近2/3为3级及以下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一般势单力薄,它们一般缺乏专业的设计、施工、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材料浪费、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等,甚至造成景观效果的偏差。我国现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不仅严重浪费了城市中已经缺乏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而且还严重影响着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应该发挥的作用,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建议

3.1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可耕地面积少、地理地质条件复杂,中国要靠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超过世界22%的人口,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永远是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在城市建设中要在保证不占用基本农业用地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盐碱地、滩涂地、坡地等不适合耕作的土地来进行城市改造建设。

3.2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还是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

321

18卷23期张敏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