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五之浅基础工程施工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62
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说明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地区,服务建筑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土木工程监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主要从事工程监理工作,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2.人才培养规格(1)知识方面①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法律的知识;②掌握数学、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和体育运动的基本要领;③具有一定的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专业基础知识;④具有较扎实的建筑材料、房屋构造、建筑施工等专业技术知识.(2)能力结构①具有读图、审图和图纸交底的能力;②具有合理选用建筑材料的能力和试验检测能力;③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处理图文资料的能力;④具有进行施工现场的定位、放线、抄平等测量工作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土建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及安全的控制能力;⑥具有较强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⑦具有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⑧具有一定的土建工程招标、投标及签订合同的能力;⑨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与业主、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3)基本素质要求①思想素质:通过专业教学实践,使工程监理专业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精神;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干精神和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要求操行评定合格.②文化素质:通过专业教学实践,使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交流、协作办事的素质;具有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创业的精神和科学素养.③身体素质:通过专业教学实践,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生产劳动锻炼,使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胜任工程监理工作的强健体魄.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④业务素质:通过专业教学实践,使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具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程资料管理、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工作的能力,要求获得岗位证书(培训合格证)。
浅基础开挖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浅基础开挖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计专业人员应编制详细的开挖方案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开挖施工的安全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围栏等;•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了解地下管线、地质情况等相关信息,为后续开挖作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开挖机械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二、开挖工程流程1. 标志界线在施工现场确定开挖范围后,首先应在周边设置好标志界线,标明开挖的具体范围,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2. 清理工程开挖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垃圾等,为后续的开挖工作创造条件。
3. 开挖土方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对土方进行开挖。
在开挖的过程中,应及时清理出现的杂物,并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
4. 土方运输开挖完成后,需要将挖掘的土方进行清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堆放或运输,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5. 开挖质量检查开挖完成后,应对开挖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开挖的深度、平整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浅基础开挖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开挖,确保开挖的准确性和质量; - 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地下管线、地质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工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施工区域,防止堆放杂物影响施工。
四、施工总结浅基础开挖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同时,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和现场设备的安全。
只有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第1篇摘要:浅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从浅基础工程的定义、类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一、引言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浅基础工程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基础形式,具有施工简便、经济适用等优点。
本文对浅基础工程施工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浅基础工程的定义与类型1. 定义:浅基础工程是指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较浅,基础底面距离地面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m的工程。
2. 类型:浅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条形基础:适用于柱子、墙等承重结构;(2)独立基础:适用于单根柱子或单个承重墙;(3)基础梁:适用于柱网较密、基础较深的建筑物;(4)基础板:适用于大面积建筑物的基础。
三、浅基础工程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排水、围挡等准备工作。
2.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基础底面平整、无杂物。
3. 基础垫层:铺设垫层,保证基础与地基之间的良好接触。
4. 钢筋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直径、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
5. 混凝土工程: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6. 防水、保温、隔热等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基础进行防水、保温、隔热等处理。
7. 工程验收:完成基础工程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四、浅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
2.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工程检测:定期对基础工程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4.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五、结论浅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浅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0000平方米。
基础形式为浅基础,主要包括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
本方案旨在指导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材料准备:确保各种建筑材料、设备、工具等符合要求,并提前进场。
3.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4. 施工现场布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设置材料堆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等。
三、施工工艺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2. 基坑支护: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土钉墙、锚杆支护等。
3. 模板工程:根据基础形式,选用合适的模板,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平整。
4. 钢筋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
5. 混凝土工程:选用合适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按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制,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
6. 预埋管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预埋,确保管道位置、标高准确。
四、施工顺序1. 土方开挖:先进行周边土方开挖,再进行内部土方开挖。
2. 基坑支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基坑支护。
3. 模板工程:在基坑支护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
4. 钢筋工程: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
5. 混凝土工程: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6. 预埋管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管道预埋。
五、质量控制1. 土方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宽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基坑支护:确保支护结构稳定,防止变形、破坏。
3. 模板工程: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平整,防止漏浆、变形。
4. 钢筋工程:严格控制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确保钢筋质量。
5. 混凝土工程: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防止裂缝、渗漏。
六、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第1篇一、浅基础工程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平整。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基础位置和尺寸。
2. 地基处理:对地基进行夯实,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若地基承载力不足,可采取换填、加固等措施。
3. 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基坑,并确保基坑尺寸准确。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边坡稳定性,防止坍塌。
4. 基坑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如土钉墙、支撑、锚杆等,确保基坑安全。
5.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基础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 模板安装:根据基础形式,选择合适的模板,并确保模板安装牢固、接缝严密。
b.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位置准确。
c. 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d.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6. 基坑回填: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回填,并分层夯实。
二、浅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1. 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采取换填、加固等措施。
2. 基坑开挖:合理选择开挖方法,确保基坑尺寸准确、边坡稳定。
3. 基坑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确保基坑安全。
4.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牢固、接缝严密,防止漏浆、变形。
5. 钢筋绑扎:钢筋绑扎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钢筋间距、位置准确。
6.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匀、密实,无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7. 养护:混凝土养护到位,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三、浅基础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意识。
4. 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5. 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提供依据。
总之,浅基础工程施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1篇一、工程准备1. 设计审查:审查设计图纸,确保设计合理、可行,并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
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
3. 材料设备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并进行质量检验。
4.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二、施工流程1. 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定位放线,确保基础位置准确。
2.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挖掘出基础槽,注意保持槽壁稳定。
3. 土方处理:对开挖出的土方进行筛选、分类,符合要求的土方可用于回填,不合格的土方运出场外。
4. 垫层施工:在基础槽底铺设垫层,一般采用碎石或素土,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5. 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形状、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6.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平整、垂直。
7. 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8.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9. 模板拆除: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进行基础清理。
10. 基础验收:对完成的基础进行验收,确保基础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位置、尺寸、形状等符合设计要求。
2. 土方开挖过程中,要确保槽壁稳定,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3. 钢筋绑扎要牢固,避免出现松散、错位等现象。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5. 混凝土养护要到位,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6.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7. 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雨、防冻措施。
8.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浅基础工程施工流程包括工程准备、施工流程和施工注意事项。
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基础开挖后,因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岩层构造等诸多问题,让水利工程的施工增添了许多质量变数。
为此,特对水利工程基础的处理方案的见解归纳如下:一、水利工程基础施工要求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尤其是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水利工程项目拟建地基及工程基础施工设计图纸、勘察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应当齐全,同时还要全面掌握拟建地点的实际地质状况。
在开挖之前,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的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将拟建区域内的无用建筑结构、沟渠、道路、沟渠以及树木和管线等,有效地处理干净。
在山区施工过程中,应当全面了解实际施工地点的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和地形地貌,如果土方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滑坡的可能性,则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可靠措施予以防范。
陡峻山坡施工过程中,应当先对山坡的坡面情况进行检查,若存在孤石、滑坡体以及崩塌体等迹象,则应当做出及时妥善的处理。
当施工设备、机械等进入施工现场后,所经路线、桥梁以及卸车地点,均应当事先准备好,尤其要保证其宽度、安全可靠性。
同时,对于测量放线过程中的定位控制线、基准点以及基槽灰线的实际尺寸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保证其能够满足设计之要求,必要时还要对其进行复测。
在施工之前,应当对拟建场地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坡度应当与设计要求相符合,若没有设计要求,则应当向排水沟方向布设大于2%坡度。
当水利工程开方挖土时,若比地下水位基坑和管沟低一些时,应当安装实际地质勘察资料和相关文件之要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有效降低其水位,通常其应当降低到开挖底面50厘米左右,再对其进行作业面操作。
二、水利工程基础施工方法水利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应当针对地基浅基础层进行施工作业,即在无需放坡条件下,沿测量基准灰线的直边将轮廓线切割出来,然后再对其进行其他的施工操作。
对于地下水位降低、地面排水工程而言,应当与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地质条件、挖方尺寸等进行全面的考虑,这对于有效防范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浅基础施工方案浅基础施工方案一、基本情况该项目是一座单层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采用浅基础施工方式。
二、施工准备1. 组织施工队伍:根据项目规模,组织相关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人员等。
2. 搭建工地设施:搭建施工用临时工棚,设置施工标志牌、安全警示牌等。
3. 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三、施工工序1. 地基开挖:按照设计的地基尺寸和深度,在施工现场进行地基开挖。
挖掘深度根据土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1.5米。
2. 清理底床:在地基开挖完毕后,清理底床杂物,确保底床平整。
3. 地基夯实: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夯实方法可采用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
4. 基础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基础模板,并进行水平校验。
5. 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模板上进行钢筋安装,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和安全要求。
6. 浇筑混凝土:在完成钢筋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7.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包括覆盖塑料薄膜、喷水养护等。
养护时间一般为7至14天。
8. 挡水板安装:在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安装挡水板,以防止地下水渗入基础。
9. 清理施工现场:施工完毕后,清理施工现场杂物,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四、安全措施1.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 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乱丢垃圾等行为,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
4. 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五、施工周期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条件,初步估计施工周期为30天,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六、总结浅基础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施工工序、安全措施等内容。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浅基础施工的基本流程浅基础施工的那些事儿。
浅基础施工呢,就像是给房子打一个超级重要的“小脚丫”,这可是个很有趣又很讲究的过程哦。
一、场地平整。
咱得先把施工的场地弄得平平整整的。
你想啊,如果场地坑坑洼洼的,就像你在歪歪扭扭的桌子上画画一样,后面的施工可就麻烦大了。
施工人员会开着那些大大的推土机、装载机啥的,就像一群大力士在场上忙活。
他们把高的地方土推到低的地方,把那些大石头啊、树根啊之类的东西都清理干净。
这就像是给即将开始的浅基础施工铺了一块干净又平整的画布。
二、测量放线。
这个环节就像是给浅基础施工画个精确的地图。
测量人员拿着各种各样的仪器,什么经纬仪啦,水准仪啦,在场地走来走去的。
他们要确定基础的位置、形状还有尺寸。
这可不能有一丁点儿马虎,就像你搭积木的时候,每一块积木的位置都得放对。
要是这个环节出了差错,那后面盖起来的房子可能就歪歪扭扭的,像个喝醉了酒的大汉。
所以测量人员都特别仔细,一点点地把线放好,把点定准,就像给浅基础施工点亮了一盏盏精确的小灯。
三、土方开挖。
接下来就是挖土方啦。
这时候挖掘机就闪亮登场啦,那大爪子一伸一缩的,可威风了。
不过挖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的,不能挖得太深或者太浅。
太深了可能会破坏下面的地基土,太浅了又不符合基础的设计要求。
而且挖出来的土也不能随便乱丢,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堆放起来,就像我们整理房间的时候,东西不能乱扔一样。
有时候还得根据土壤的性质来决定开挖的方式呢,如果是软土,那开挖的速度可能就得慢一点,就像对待娇嫩的小花朵一样。
四、基底处理。
挖到合适的深度后,基底处理就很关键啦。
基底要平整、坚实。
如果基底有一些松软的土或者杂物,就得清理掉。
有时候还得对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就像我们做饼干的时候,要把面团压实一样。
如果基底处理不好,那浅基础就像站在棉花糖上一样,不稳固。
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的地质情况,比如说有地下水的,还得做好排水措施呢。
不能让水在基底那里捣乱,就像不能让小老鼠在米缸里捣乱一样。
第1篇一、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基础位置准确。
(2)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并做好土方堆放、排水、防护等工作。
(3)地基处理:根据地基情况,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如换填、夯实、加固等。
2. 基础施工(1)模板制作与安装:根据基础尺寸,制作并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平整。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注意钢筋间距、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或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
(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防止裂缝产生。
3. 基础验收(1)检查基础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是否符合规范。
(3)对基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二、注意事项1.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了解地基情况,合理选择基础形式。
2. 基础开挖时,应确保开挖深度、宽度及边坡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3. 地基处理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方法,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 模板制作与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模板的牢固性、平整度,防止变形、漏浆等现象。
5. 钢筋绑扎时,应注意钢筋间距、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确保钢筋受力均匀。
6.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离析、蜂窝等现象。
7. 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裂缝产生。
三、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做好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5. 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浅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施工流程、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第2篇一、场地平整在施工前,首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
浅基础工程施工一、浅基础的概念及特点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的基础,即对一般工程来说基坑深度不超过5m,称为浅基础。
浅基础特点: 由于埋深浅,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法简便,造价也较低,因此是建筑物最常用的基础类型。
二、浅基础的分类(一)根据基础的受力特点分类按基础的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1)刚性基础: 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特点: 具有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抗剪强度较低的特性,此类基础也常被称为刚性基础或刚性扩展基础。
刚性基础常见类型如图5-1~图5-5所示。
(2)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
柔性基础常见类型有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壳体基础、箱形基础等。
钢筋混凝土长形基础和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如图5-6和图5-7所示。
图5-1 砖基础图5-2 毛石基础图5-3 毛石混凝土基础图5-4 混凝土基础图5-5 灰土、三合土基础图5-6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图5-7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特点: 整体性较好,抗弯强度大,能发挥钢筋的抗拉性能力及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在基础设计中广泛采用,特别适用于荷载大、土质较软弱时,并且需要基底面积较大而又必须浅埋的情况。
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如土质较弱,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刚度,减少不均匀沉降,可在柱网下纵横方向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即形成“十”字形基础,如图5-8所示。
图5-8 柱下“十”字形基础当地基很软弱而上部结构的荷载又很大时,采用“十”字形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当相邻基槽距离很近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块的筏形基础(图5-9),以扩大基底面积,增强基础的整体刚度。
壳体基础: 适用于水塔、烟囱、料仓和中小型高炉等高耸的构筑物,如图5-10所示。
第1篇一、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性1. 提供支撑:工程基础施工是建筑物的基础,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保证安全:坚实的基础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关键,避免因地基不牢固而导致的建筑事故。
3. 提高耐久性:合理的工程基础施工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4. 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良好的基础施工是建筑物质量的有力保障。
二、工程基础施工方法1. 桩基施工:桩基施工是常见的工程基础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桩、灌注桩、挖孔桩等。
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包括换填、压实、排水、加固等,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基础垫层:基础垫层主要用于调整地基的平整度,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基础结构施工:基础结构施工包括地下室、基础梁、柱等,是整个建筑物的骨架。
三、工程基础施工注意事项1. 设计审查:在施工前,对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基础施工质量。
4.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施工效率。
总之,工程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和整体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基础施工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篇一、工程基础施工的定义工程基础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满足建筑物稳定性和承载力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建造地基基础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基础施工等环节。
二、工程基础施工的作用1. 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基础施工可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风荷载等外部因素作用下保持稳定,防止建筑物倾斜、下沉等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