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护理干预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发现与应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养老护理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人跌倒不仅会导致身体损伤,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发现和应对老年人跌倒风险成为养老护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发现老年人跌倒风险,养老护理人员应首先进行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
评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步态和平衡能力、视力和听力等。
通过评估,养老护理人员可以了解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建立安全环境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老人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包括铺设防滑地板、安装扶手、照明充足等。
此外,清理走道的障碍物和减少家具的数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居住环境,保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也是减少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有效方法。
其次,加强老年人的身体锻炼,提高其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也是减少跌倒风险的重要措施。
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步行稳定性,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这些锻炼可以包括走路、舞蹈、太极等轻度运动,也可以请专业的理疗师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康复训练。
第三,老年人使用辅助工具也能帮助降低跌倒风险。
例如,使用拐杖、手杖或助行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帮助老年人保持平衡。
合适的辅助工具能够减轻老年人行走时的负担,提供稳定支持,从而减少跌倒风险。
此外,注意老年人的药物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养老护理人员应该认真了解老年人正在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和副作用,并适时提醒他们按时服药。
一些药物会导致老年人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因此,药物管理也应该被纳入养老护理的考虑范畴。
最后,建立预警机制和紧急救护措施是应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重要环节。
养老护理机构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并随时留意老年人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生跌倒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如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提供基本的急救处置等。
透析患者防止跌倒及外伤的措施
1、上下楼梯时,要尽量放慢速度,双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梯脚尖先着地,确保安全再挪动另一只脚。
2、每天起床时,一定要在床边坐一会再下床(慢起-慢坐-慢站),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晕倒(透析后下床时也不要着急,一定要在床上坐一会再下床),穿裤子和袜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靠着固定物。
3、应避免穿高跟鞋和鞋底较滑的鞋,应穿有防滑功能的鞋(比如宾馆的一次性拖鞋,由于鞋底没有防滑纹理,特别容易导致跌倒后骨折);老年人最好晚上及阴雨天不要出门运动(尽量安排在上午光线明亮时),防止出现摔伤。
4、所有透析患者外出办事或透析时(特别是由于各种原因透析迟到时),一定不要着急,防止发生跌倒或摔伤。
5、改善居住环境,房间及走廊要光线充足,生活用品易拿易放,卫生间安
装安全扶手,浴室、卫生间放置防滑垫,尽量使用坐式马桶。
跌倒的干预与治疗策略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造成很多伤害和健康问题。
为了减少跌倒的发生率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施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1.评估风险:对于可能发生跌倒的老年人,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他们的跌倒风险。
评估应包括身体状况、平衡和步态功能、药物使用情况、视力和听觉等因素。
只有通过准确评估风险,我们才能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营养改善:营养不良是导致老年人弱势和易跌倒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蛋白质,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建议老年人摄入丰富的维生素D 和钙,以增强骨骼健康。
3.运动训练:针对老年人的跌倒风险,适当的运动训练是很重要的。
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和肌肉强化都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建议老年人进行常规的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和瑜伽等活动。
4.家居安全:改善家居环境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措施之一。
消除地面的障碍物、修复不稳定的家具、安装防滑设施等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此外,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和扶手等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稳定性。
5.药物管理: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老年人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并定期复查。
6.视力和听力保护:视力和听力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对环境的感知和警觉性,增加跌倒的风险。
定期进行眼耳健康检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疗措施,有助于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
跌倒的干预和治疗策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综合考虑。
通过评估风险、营养改善、运动训练、家居安全、药物管理和视听保护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11.047工作单位:242000 宣城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马璐: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8-11-2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马 璐 汪洪霞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此类患者较易发生跌倒,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病理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及心理因素等,应及时给予正确评估、积极预防。
基于此种现状,定期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病理、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地预防和或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跌倒;危险因素;预防;护理 慢性肾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最终多进展为至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此类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群体,无论是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还是居家休息过程中,均极易发生跌倒[1]。
跌倒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本文拟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综述,并提供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1.1 病理生理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存在肾功能衰竭相关的诸多病理生理改变,从而较其他人群更易发生跌倒:(1)感觉功能异常: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合并慢性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高龄因素的存在,多伴有视觉功能下降,大大增加了跌倒风险。
前庭功能对维持机体的立体定向具有重要作用,本体感觉系统与维持体位的稳定性有关[2]。
随着年龄增长,本体感觉功能逐渐减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尤为普遍,进一步增加其跌倒风险。
(2)下肢肌肉力量减弱:肌力减弱可导致平衡下降、步态异常、活动减少,是造成跌倒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膝关节伸展强度减少、股四头肌的力量减弱或踝关节背屈强度下降及髋部力量减弱,均增加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跌倒风险[3]。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伤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对我血透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3 月跌伤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伤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伤的原因很多,有年龄因素,患者自我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健康宣教、加强体育锻炼、对跌倒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措施。
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跌伤;原因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6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39-01跌倒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 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
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 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5%~15% 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2]碍,而且增加了家属经济上的负担。
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透析过程中还是在家中,因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如骨骼的变化、高龄、贫血、直立性低血压等,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可能较正常人高[3]血压、肌肉痉挛、皮肤瘙痒等;透析结束起床穿鞋时可能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等,以上种种因素均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危险性。
据文献报道[3]83.7% 和72.9% 处于跌倒低度危险,而分别有15.32%和12.6% 存在跌倒高度危险,说明无论是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是跌倒的危险人群。
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以便做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本血透中心9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跌伤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型分析,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血透中心共发生9起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男6例,女性3例,年龄54~85岁;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2~3 次/周,每次4h。
一、目的为保障透析室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透析室内的患者及医护人员。
三、职责1. 透析室主任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透析室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 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做好预防措施,发现跌倒事件及时处理。
4. 医护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四、预防措施1. 跌倒风险评估(1)对疼痛、意识不清、孕妇、70岁以上、14岁以下、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2)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2. 预防措施(1)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2)对高危患者悬挂警示标志,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4)确保透析室地面干燥、平整,无障碍物。
(5)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如扶手、拐杖等。
五、应急预案1. 发现患者跌倒,立即通知医生。
2. 守护患者身边,进行病情初步判断及进行紧急抢救措施。
3. 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4. 进一步检查、治疗及病情观察。
5. 认真记录患者跌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6. 报告护士长,协助通知患者家属。
7. 报告护理部。
六、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患者跌倒,立即呼叫同事或家属,协助将患者扶起。
2. 检查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进行急救。
3. 将患者移至安全位置,避免二次伤害。
4. 报告护士长,协助通知患者家属。
5. 护士长组织人员对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6. 对跌倒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七、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应急预案培训。
2. 定期组织跌倒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改进。
八、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透析室医护人员对跌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7-05-05T09:51:30.0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作者:傅秀霞张雪晴(通讯作者)[导读] 本研究不足之处未对MHD患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使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摘要】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分析危险因素,为预防MHD患者跌倒提供依据。
方法调查研究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4年5月~2016年3月MHD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段、地点、起因,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跌倒组和未跌倒组,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及不良后果等。
结果 MHD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48.51%,主要发生在白班(08:00-17:00),主要跌倒地点发生在HD后下机后床旁和HD后回家途中,分别占45.61%和35.96%,跌倒组与未跌倒组在HD前后血压差值(收缩压)、血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D前后收缩压及血糖与MHD患者的跌倒密切相关。
结论MHD 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较高,高龄、HD前后收缩压及血糖差异大是MHD患者的跌倒的危险因素,MHD患者下机后及在回家途中应重点关注。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因素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多及老龄化,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大且较多MHD 患者合并其它疾病[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会导致MH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电解质平衡改变[2],MHD患者的并发症如高血压[3]、心律失常[4],这些因素均可导致MHD患者跌倒的危险性加。
Cook和Tomlinson等人对162名65岁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达1年的前瞻性的研究中发现,76(47%)名HD患者发生跌倒305次,HD患者平均每人每年跌倒1.6次,HD患者跌倒的危险性高于同年龄组的其它疾病患者[5]。
对老年患者防跌倒的护理干预【摘要】老年患者跌倒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跌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骨折、出血等。
对老年患者的防跌倒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从评估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改善居家安全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定期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避免药物副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结论部分指出了对老年患者防跌倒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强调通过设置完善的护理计划,可以有效促进老年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我们可以为老年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远离跌倒的危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防跌倒,护理干预,危害,重要性,评估,风险,居家安全,心理支持,教育,运动,康复训练,药物副作用,健康,安全,重视,促进,老年人,跌倒风险,安全环境,心理健康,运动训练,药物管理,健康教育。
1. 引言1.1 老年患者跌倒的危害老年患者跌倒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危害不可忽视。
据统计,每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会发生跌倒事件,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甚至死亡。
老年患者跌倒不仅会导致骨折、擦伤等直接的身体损伤,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抑郁、社交孤立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跌倒所造成的危害还包括增加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由于老年人身体虚弱且恢复能力较差,一旦发生跌倒,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护理,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减少跌倒所带来的危害。
1.2 防跌倒护理的重要性老年患者跌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意外事件,但却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并发症。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防跌倒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减少因此而导致的损伤和伤害。
门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评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院外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探讨预防跌倒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跌倒的发生。
方法将2011年1月~12月共38例门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运用Morse跌倒量表(MFS)进行跌到危险因素評估。
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年龄、步态和平衡能力、急慢性疾病、脱水过多或肌肉痉挛、服用药物等因素跌倒零危险透析治疗前为5例,治疗后为3例,跌倒低度危险透析治疗前为9例,治疗后6例,跌倒高度危险透析治疗前为10例,治疗后为13例。
结论对门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标签:门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评估;护理干预
跌倒包括行走过程中摔倒,床旁、座位旁摔倒,坠床等多种方式,是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原因之一[1]。
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尤其是老年门诊患者,跌倒风险更高[2]。
为了预防门诊老年患者院外跌倒的发生,对其进行了院外跌倒的危险性评估,采取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预防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了门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我院透析中心2011年1月~12月老年血液透析患者38例,男23例,女15例,均为规律性透析≥6个月,年龄≥60岁的患者。
原发病分别为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其他3例。
患者的透析时间、性别、职业、血红蛋白含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的危险因素
1.2.1.1内在危险因素意识障碍;定位能力;步态和平衡能力;移动能力;执行指令后及合作能力;精神状态改变;曾经发生过跌倒、坠床、视力下降;肌肉骨骼病变;急慢性疾病;本人性格和心理问题;失眠问题;脱水过多或者肌肉痉挛;透析结束立即起床致体位性低血压。
1.2.1.2外在危险因素衣服或者鞋袜不合适;地面易滑到;照明过暗或过亮,床上或床边缺少辅助设施;无家属陪伴;无跌倒方法意识。
1.2.2评估方法运用Morse跌倒量表进行评估(MFS)的内容及评分标准:
①近期有无跌倒记录:患者无跌倒记录为0分,有跌倒记录为25分。
②医疗诊断是否多于一个:否为0分,是为15分。
③步行时是否需要帮助:不需要任何帮助为0分,需要借助拐杖或者助步器为15分,安装有辅助装置为30分。
④是
否结受静脉注射治疗:否为0分,是为20分。
⑤精神状态:具有自主行为能力为0分,无自主行为能力为15分。
⑥步态/移动:行走时保持头笔直,胳膊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为0分;行走时呈驼背但能够自主抬头或借助助步器行走,步态短小为10分;无力抬头必须借助设施或旁人的帮助才能从椅子上站立或行走,步态短小、拖拽或使用轮椅为20分。
0~24为跌倒零危险;25~45为跌倒低度危险;≥45分为跌倒高度危险。
1.2.3干预措施
1.2.3.1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有专人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跌倒防范意识,让他们改变麻烦人,过高估计自己体能的心理,并制作一些预防跌倒知识的小册子或小卡片发放到患者手中,增强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了解,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跌倒的发生。
1.2.3.2家庭设施布局及陪护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者家庭、环境、布局、设施等情况,找出不安全因素。
保持家里地面清洁干燥,将日常物品放于患者易取处;指导患者渐进坐起、渐进下床的方法;对于跌倒高危险的患者建议家属专人陪护,特别是入厕、洗浴时,避免发生意外。
1.2.3.3血透饮食控制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限制水盐摄入的必要性及过多摄入水盐的严重后果,2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不超过干体重的4%,如果体重增长过多,导致透析时超滤过多、过快,患者极易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从而加大了发生跌倒的可能性。
1.2.3.4合理使用药物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使用可能增加跌到危险的药物重点做好用药知识宣教,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嘱其遵医嘱服药,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血糖,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防止低血糖的发生[3]。
1.2.3.5血液净化中心设施保证血透室光线充足,照明良好。
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防滑。
对行走无力的患者提供轮椅或拐杖。
病床装有护栏、扶手,并定期检查维修,设置宽敞的过道,方便患者进出。
1.2.3.6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防跌倒知识的专题学习,提高医护人员对防跌倒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建立防范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
3结论
跌倒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预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针对跌到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对跌倒的高危险患者进行重点强化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主动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由于跌倒带来的痛苦甚至生命危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慧娟.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干预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8:589.
[2]库洪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5,5(9):1-3.
[3]刘丽华.与老年人跌倒相关的临床因素[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