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建设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361.85 KB
- 文档页数:2
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措施功能及特点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繁荣发展,建设规模日渐加大,建设数量日益增多,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通常规模较大,且施工工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在施工中会对地表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进而破坏所在区域植被,引发水土流失。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护坡设计,科学指导施工中水土流失的防治,实现生态保护目标。
本文对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措施功能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功能特点引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将堤岸的植物与护坡工程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保证水与陆地之间的有效过渡,而且生态护坡还具有很强的防洪抗旱作用。
当前人们对于水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周围环境,加强对护坡工程的建设。
通过合理的生态施工技术,保证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1生态护坡建设必要性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稳定生态平衡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的普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而从长远来看,提高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建设水平也是稳定生态平衡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为体现生态护坡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促进作用,在生态护坡施工期间,施工材料,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结构设计须严格遵循高质量标准,施工人员还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实时监督及管理,满足施工方案中对生态护坡建设工程质量及标准的基本要求。
2优势在传统护坡工程中,主要采取工程措施护坡,如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和现浇混凝土护坡等,多采取梯形、矩形断面护砌形式,以发挥稳定坡岸结构、防洪、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但会对景观生态产生不良影响。
而生态护坡则结合了植物护坡、工程措施的优点,可以使护坡产生生态功能。
具体优势如下:①改善水质。
传统护坡是硬质的,岸坡并未设置植物屏障,地表径流会将污染物带入水体中,加剧水质恶化。
水利工程项目护坡生态化技术实施论文首先对堤防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进行了说明,然后在对防洪护坡创新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详细阐述了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
标签: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技术一、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中对生态的要求也日益渐高。
因此,积极采用科学的技术、不断完善利工程项目护坡生态化技术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堤防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
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
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三、防洪护坡创新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1、從政策上支持长期的防洪护坡工程建设,人们已习惯于建设传统护坡。
对于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
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确保新一代护坡技术的广泛使用。
2、既重视具体设计、又重视宏观视野护坡设计看似简单,但要做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优秀方案,必须要将工程师、艺术家、经济师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思维溶于一体。
在具体设计中应对我国发展中应遵循的模式、能源消耗、矿产总量和污染排放处置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3、重视科技创新护坡是一种相对低技术含量的水利工程,如果大量引进采用国外产品,经济上极不合算。
试析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建设与发展摘要: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化建设是在护坡功能中体现的新的环保理念,也是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工程护坡提出的新要求。
在水利工程护坡的建设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护坡工程生态化的意义,护坡工程生态化的建设措施,护坡绿化问题的分析,以及生态护坡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护坡工程引言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护坡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减少边坡的冲刷,通过在坡面上做各种铺砌和栽植能够有效的保护水利工程的边坡,护坡工程的建设能够防止风化及冲刷给坡面造成的破坏。
因此做好护坡工程的意义十分重大。
1 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的意义1.1生态护坡工程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程项目之一,其中主要是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对边坡周围的土体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美化周围的环境。
具体来说,水利护坡生态化的重要意义有以下两点:第一,护坡生态化将会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失衡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必然会对周围的建筑以及生态植被群落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护坡生态化设计,能够利用植被的固土作用,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
第二,护坡生态化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其主要是利用植被对雨水进行节流或者是缓冲,减轻水流对边坡的侵蚀和冲刷,而利用植被的根系生长规律也能够对土体起到不错的固定作用,因此从环境效益方面和经济效益来说,都非常明显。
2 生态护坡的生态化建设措施2.1护坡绿化、生态化和硬化的有机结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因地制宜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改用一些松木、树根等与植被绿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坡,从而增强护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性。
2.2使用直立块石进行护坡通常将块石砌成插花式样,在护坡挡墙之前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两岸可用一些绿化植物构成一个生态化的水利护坡环境。
这种护坡形式能够有效抵抗水流的冲击力,更好地做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道淤积。
浅谈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作者:姜文玉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9期摘要:水利工程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的护坡建设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章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的含义,分析了其生态化技术及设计的原则,并对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中图分类号:TV861 文献标识码:A水利工程护坡建设能够减少边坡的冲刷,且能防止冲刷和风化破坏坡面。
因此,必须将水利工程的护坡工程做好。
目前,在生态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生态化的护坡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 护坡生态化的含义及其设计的原则1.1 含义护坡对于防治坡面冲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的保护措施。
做好其建设工作有利于水利工程处理好防洪排涝、水土流失等问题。
护坡生态化建设指通过将植物与土木工程结合起来,进而保护水利工程的坡面,使其免受水力侵蚀,进而达到保护的作用。
护坡的生态化能够创造良好的自然景观,使其得到一定的生态保护,且生态护坡能够发挥其独有的生物与生态作用,有效地对护坡的水土进行养护,加大了坡面的稳定性,使护坡工程的耐用性及强度等得到有效保证。
1.2 生态化设计的原则护坡的生态化建设应遵循推动具体设计实现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及应用的原则以及对其进行创新建设的原则。
对于生态化护坡的设计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社会发展与经济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使其达到一定保护环境目的。
在进行护坡的生态化设计时应注意设计的具体要求,其建设必须符合政策要求,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宏观眼光,且与我国的发展、能源的损耗及污染的处理等相适应,并能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进行护坡生态化的建设时,应拓宽设计思路,并尽量使其达到节约的目的,有效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应用。
如工作人员可以将各部位坡面和生态化坡面相结合,提高其建设的效果或者在材料的使用上,可以选择最优化的材料来提高施工质量,以加强其耐用性,扩大使用年限,并且尽量减少应用不可再生的资源。
关键词:水利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建设对于水利防洪工程来说,生态化建设十分关键。
水利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建设即为借助植被对坡面进行保护,以免流水对护坡造成危害和影响,属于一种综合性的生态化工程技术。
有效开展生态护坡建设不仅可以保护河道体系,还可以保障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1生态护坡建设概述生态护坡建设既可以提升水利防洪工程建设的有效性,还有着较强的生态作用,是维持社会健康发展的衍生品[1]。
在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护坡建设应对工艺方法、所需材料及结构等进行仔细研究,并将土石材料和绿色植被有效融合,在丰富工程结构性能的同时,还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2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需遵循的原则2.1边坡稳定性原则在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需要遵循边坡稳定性原则,提高边坡的抗冲刷能力[2]。
水利防洪工程的表层一旦出现滑动或破坏,就会导致岸坡出现不稳定现象,甚至深层滑动。
因此,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应遵循边坡稳定性原则。
2.2生态性原则水利防洪生态护坡建设需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实现建设与生态的融合与综合发展,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要尊重生物,因为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要保障其营养供给与水循环。
另外,在施工阶段要保护好周边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借助原有植被或土壤开发其新功能,达到节省资源的目标。
河道岸坡是水陆生态的边缘地区,在水利防洪生态护坡设计与建设阶段,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
2.3当地性原则在水利防洪生态护坡建设阶段始终要坚持当地性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设计人员要全面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然后再进行方案设计,使设计方案可以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达到融合的目标[3]。
另外,在施工阶段应尽量选择当地材料,确保生态护坡可以与当地环境融合。
3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措施3.1植物护坡根系较为发达的的植物可以有效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使用根系发达的植物进行护坡固土,不仅可以固土保沙,还可以预防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简析水利防洪工程的生态护坡建设城市化进程加速,作为社会经济支撑的主要部分,对大众生活水平、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水利工程的防洪建设分为河堤修筑、河道疏通、护坡工程。
其中护坡工程作为基础核心部分,具有作业量大、操作难度高、重要价值高的特点,对水利整体工程建设的功能实现、完整性具有明显影响,对工程实际运营稳定性、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为此,加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护坡处理,提高其核心地位建设,对生态发展、经济效益等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生态护坡的概述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大众对生态环保的价值的重新认识,长远角度出发,加强河道护坡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现代化生产、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部分。
水利项目中,从护坡建设角度出发,对施工材料、工艺方法、结构体系等均需要进行全面合理的研究控制管理,单一石材施工已经逐渐转变为绿色植被、土木材料结合的形式,工程结构具有丰富化、功能化、美观化的控制水平,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共同稳步增长。
国内生态护坡建设的理论基础强,但是实际经验尚不够丰富,需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工程的经验参考,为此,加强生态护坡理论知识的研究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2 生态护坡的施工特点2.1 生态护坡与传统护坡的区别现代化生态护坡一般是建立在传统护坡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前者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框架结构。
与传统生态护坡的结构不同,生态护坡更加偏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处理,具有开放创新、协调控制的特点,更加注重对水环境、路地环境及其生物链的保护。
生态护坡的施工材料从传统的单一石材逐步发展为天然材料、环保材料,降低了资源的浪费耗损,如植被草、灌木群等,提高了环境控制的和谐性,同时具有后期维护较为便捷的特点,整体施工成本较传统护坡大幅度降低。
2.2 生态护坡与河道净化现代生态护坡施工中,从河道净化、控制污染角度出发进行处理,国内现代化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引起水污染、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污染残留、化学破坏等状况较为严重,对当地生态体系的破壞作用较强,经济损失过于严重。
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分析摘要:水利防洪工程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生态护坡建设能够在并不破坏当地生态的情况下,有效的提升河堤的稳定性,在水利防护工程的防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从对我国水利护坡建设的主要技术分析着手,阐述了生态护坡建设的优点,并提出了生态护坡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施工要求,旨在提升我国生态护坡水平,让其在水利防洪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水利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建设前言在现代化发展中,水利工程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样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建设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国家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利工程的防洪建设中,共包含了河堤修建、河道疏通以及护坡工程等重要部分,其中,护坡工程是水利防洪建设的重要核心,具备作业量大、操作难度高、价值高等特点,对此,加强护坡工程建设,对我国的生态发展与经济效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生态护坡的概述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多,为此,国家开始加快生态环境的建设并致力于提高大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国家大力提倡对河道护坡的建设,并对水利工程的护坡建设中所需的诸如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结构体系等设置了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控制,使得护坡建设原有的单一的石材施工逐渐被绿色植被、土木结合的形式所替代,致使护坡建设工程的结构越加丰富、美观、功能多样,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在生态护坡工程之中,理论性较强,然实际实施工程却相对较少,我国应加强对生态护坡建设,以此提高国家的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增长。
2 目前主要的生态护坡技术2.1 植被保护方式植物护坡利用的是部分植物强有力的根系对于水土的保持作用,来达到护坡固土的目的,该方法仅需要合适植物种子在适当的时节进行种植即可,护坡操作性较低,成本不高,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态护坡建设中。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分析发布时间:2021-10-18T01:32:18.81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15期作者:刘涛[导读] 堤防、河道护坡是水利工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工程量颇广的基础设施。
本文作者就水利工刘涛肇东市城镇地下水管理站黑龙江肇东 151100摘要:堤防、河道护坡是水利工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工程量颇广的基础设施。
本文作者就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护坡进行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1、态护坡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提防、河道护坡的认识和要求也不相同。
生态护坡就是现阶段人们在对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与自然和谱相处的历史条件下而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开始试验推广的几种生态护坡主要有:植被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和水泥生态种植基护坡。
我国生态护坡建设主要是模仿学习国外经验后自主开发产品,另外也部分引进国外先进产品。
正确的把握生态护坡生长习性,并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类型,需要明确生态护坡的本质和特点。
2、生态护坡应用现状传统的河道护坡结构往往只片面强调河道的水利、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等功能,较少地考虑河道的生态或环境功能,因此河道的户城结构多数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等刚性硬质材料,甚至有的地方追求所谓的“高标准”河道,对河道采用全断面刚性材料衬砌,使河道的环境条件模式化,并使生物种类单一化,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很严重的。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人们在越来越注重城市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在有些堤防和护岸的结构设计中开始注人环境水利的设计理念,如有些堤防护较采用草皮,依靠草皮良好的根系而使护坡具有一定的圆土和抗冲能力,另外在水土保持工程、防止坡地雨水冲蚀等方面也有一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