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重型碾压试验段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9.71 KB
- 文档页数:14
路基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8。
4、巴中至南充至广安(川渝界)高速公路TJ5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5、现场的水文及地质条件。
二、试验目的1、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操作规程的适用性.2、通过试验来确定适宜的土质含水量、冲击遍数、最佳行驶速度、最佳机械和人员组合等工艺性控制参数。
3、检测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生产能力。
4、制定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
5、确定作业队的人员组成和分工.6、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路堤工后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抗变形能力,防止路面开裂。
三、工程概况1、我标段为巴中至南充至广安(川渝界)高速公路TJ5合同段。
起止桩号为K148+380~K169+670,里程长度21.326公里,整体路基宽度24.5米。
对路堤高度不小于14米、纵向长度大于80米的高填方路堤,采用冲击碾压补强压实。
第一层碾压高度以填方边坡高度为3~6m范围开始,其上路堤每填高2~4m作为一个冲击碾压层。
我标段共有21段路基填方进行冲击碾压,面积768704m2.为确保工程质量,确定施工标准,我合同段计划安排进行试验路段的施工。
本着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验的原则,项目部通过研究与实地考察,拟选定在ZK149+600—ZK149+732段进行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本试验段全长132m,最大填方高度23.6m,冲击碾压高差2m,冲击碾压面积36380m2,且整体地势平整,便道畅通无阻。
符合做冲击碾压试验段的条件.本次试验段拟在93区第21层进行,松铺厚度为30cm。
2、依据设计图纸可知,本标段冲击碾压采用三边形25KJ冲击压路机进行施工,冲压20遍后路堤平均下沉量小于3cm或冲击每5遍沉降量变化在3mm以内,则不需要再进行冲击增强补压,冲击压实后的压实度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碾压试验目的 (1)四、试验单位 (1)五、试验场地的布置 (1)六、项目组合 (2)七、试验程序 (3)八、取样试验 (5)九、试验总结 (6)附件:《试验总体部署一览表》 (7)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进行启动区的场坪工程建设及配套的防洪(潮)排涝工程,为项目启动区的建设创造场地条件,并建立和恢复园区的生态景观,同时满足交通、雨洪利用的要求。
工程范围为坝光园区的启动工程部分,即园区西部陆域的一部分,面向东部海湾呈环抱形,现状由滨海漫滩坡地、鱼塘组成,分布有零星村落。
工程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本标段为第一部分,即一标段,标段起始桩号:K0+000(约)米终点桩号:K1+650米,拟建截洪沟自西向东全长1650米。
一标段总施工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场区地面高程4.4~5.4m,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纵坡约1:1000。
路线总体为东西走向,在坝光村内。
二、编制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三、碾压试验目的为了检查现场施工中回填压实后能否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确定现场碾压所采用的压实机具,以及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料方法、铺料厚度、压实方法、遍数、压实度、含水量和有效压实厚度等施工方法与参数,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现场碾压试验。
四、试验单位我部委托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对工程土方填筑密实度的检测五、试验场地的布置图一(备注:图中尺寸单位为米)图一共一个区块 ,沿路基轴线方向布置,并按场坪设计高程测出场地回填高度,根据试验区的填筑边线, 两侧各加宽0.3m,以保证压实到位从而保证试验区内场地填筑后的压实度。
前后各设1米作为缓冲区,图中箭头表示碾压设备的行进方向。
六、 项目组合1、填筑料取自本工程的土料。
2、碾压机具CA30平板振动压路机。
一、试验目的为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验证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优化施工参数,本试验方案旨在对土方碾压施工进行专项试验,具体包括以下目的:1. 验证碾压机械的性能和适用性;2. 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等参数;3. 评估压实效果,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4. 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二、试验依据1. 《土方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18)2. 《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4. 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三、试验内容1. 碾压机械性能试验:测试压路机的碾压效果,包括压实度、密实度等;2. 碾压参数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等参数;3. 压实度试验:检测压实后的土体干密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4. 土工试验:对试验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质。
四、试验方法1. 碾压机械性能试验:采用现场碾压的方法,记录碾压遍数、压实度等数据;2. 碾压参数试验:通过改变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等参数,分析其对压实效果的影响;3. 压实度试验: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测定压实后的土体干密度;4. 土工试验:按照《土工试验规程》进行室内试验。
五、试验步骤1. 确定试验场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场地,确保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2. 准备试验材料:按照试验要求准备试验土样、碾压机械等;3. 进行碾压施工:按照试验方案进行碾压施工,记录相关数据;4. 收集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5. 编制试验报告:根据试验数据,编写试验报告,提出优化建议。
六、质量保证措施1. 试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2. 试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确保精度;3.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执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4. 试验报告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试验结果。
七、试验进度安排1. 试验前期准备:1周;2. 试验实施:2周;3. 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1周;4. 试验报告编制:1周。
目录1、试验区工程概况2、试验依据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建筑地基技术处理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3、试验目的:检查坝体土压实后是否能达到的设计压实干密度值;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参数、铺土厚度、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4碾压试验用料、设备配置和人员配置4.1试验用料本试验为范围内可用土料;通过击实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为,最优含水率为土质要求:4.2设备配置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4.3人员配置5试验区的选定与场地布置附图6、试验参数选定碾压机械选用碾压遍分别选用铺土厚度分别选择土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允许偏差控制在-2%~+3%,超过时进行调整。
(列出试验参数组合表)7工艺流程与碾压方法7.1工艺流程试验场地平整、测量基础高程铺料平料测松土层厚度碾压2遍碾压后压实厚度、密度检测、碾压3遍、碾压后压实厚度、密度检测、碾压4遍,碾压后压实厚度、密度检测、试验资料的整理与提交。
7.2碾压方法7.2.1场地平整试验场地必须进行平整处理,包括基面上所有的浮土、杂物等,并洒水湿润;对试验场地的基面应进行压实处理,以减少基面对压实试验的影响。
在平整好的地面上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
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的高程和松铺顶面高程。
7.2.2铺料采用进占法铺料,便于推土机跟进平整和运料车行驶,铺填层厚度由测量人员控制。
7.2.3平料主要采用推土机平料,但根据现场情况,如不宜使用推土机平料时,则用装载机辅以人工用进占法铺料,使其满足试验要求的厚度和平整度,并进一步用水准仪检测检测铺土厚度,保证铺料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7.2.3碾压:进退错距法碾压7.2.4测量碾压后均测量填筑层面的高程,并计算每层不同碾压遍数的沉陷量,已覆盖层面的高程采用埋设指示桩的方法。
铺土完成后,两指示桩间拉绳进行高程测量。
碾压砼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碾压砼施工是一种常用的道路修建方法,可以提供较好的路面平整度和耐久性。
下面是一份关于碾压砼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碾压砼试验路段施工工程;1.2 工程地点:xx省xx市xx区;1.3 工程范围:xx公路xx段;1.4 工程内容:对xx公路xx段进行试验性碾压砼铺设;1.5工程目标:评估碾压砼在道路上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二、施工准备2.1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规模合理配置工程师、技术员和劳务人员;2.2施工设备:确保车辆和机械设备完好,并且满足施工需要;2.3施工原料:准备充足的碾压砼材料,并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2.4施工资料:准备施工图、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资料。
三、施工工序3.1立面清理:清除道路上的杂草、树枝和其他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整洁;3.2基层处理:对道路基层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基层平整并具备承载能力;3.3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处理,铺设沥青混凝土等材料以提高基础强度;3.4碾压砼铺装:将碾压砼材料均匀地倒入铺装区域内,并使用碾压机进行压实;3.5边坡修整:对道路边坡进行修整,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3.6附属设施建设:根据需要,进行路灯、标志牌等附属设施的建设;3.7清理整理:清理施工现场,并按照要求进行细部整理。
四、施工注意事项4.1施工过程中,严禁丢弃垃圾和污水,确保环境卫生;4.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4.3施工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和防护服,确保施工安全;4.4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交通规则,确保施工区域交通畅通;4.5施工期间,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4.6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环境整洁。
五、质量检验5.1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对碾压砼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质量;5.2施工结束后,对铺设的碾压砼进行检测,评估路面平整度和耐久性;5.3检测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公路工程碾压试验方案1. 确定材料在不同碾压条件下的变形性能。
2. 确定材料在不同碾压条件下的强度性能。
3. 确定材料在不同碾压条件下的渗透性能。
4.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数据。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 碾压机:型号为XX,额定压力为XX,碾压宽度为XX。
2. 强度测试仪:型号为XX,测定范围为XX。
3. 变形测试仪:型号为XX,测定范围为XX。
4. 渗透性测试仪:型号为XX,测定范围为XX。
5. 应变仪:型号为XX,测定范围为XX。
6. 大理石板:规格为XX,用于支撑试验样。
三、实验样品准备1. 实验材料为XX,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并制备成规定的试验样品。
2. 试验样品尺寸为XX,最小厚度为XX。
3. 样品的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孔洞、蜂窝等缺陷。
四、实验步骤1. 强度测试:将试验样品放入强度测试仪中进行试验,记录其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2. 变形测试:将试验样品放入变形测试仪中进行试验,记录其变形模量和变形极限。
3. 渗透性测试:将试验样品放入渗透性测试仪中进行试验,记录其排水速率和渗透系数。
4. 碾压试验:将试验样品放入碾压机进行碾压,分别设定不同的碾压压力和频率,记录每组试验的压实度和变形情况。
五、实验数据处理1. 统计和分析每组试验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能数据。
2. 通过曲线拟合和数据回归,得出不同碾压条件下的材料性能变化规律。
3. 对比不同碾压条件下的性能指标,找出最佳的碾压工艺参数。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不同碾压条件下的材料性能表现。
2. 分析碾压过程中材料的变形规律和强度发展趋势,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 指出最佳的碾压工艺参数,并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案。
七、实验结论1.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关于材料在不同碾压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规律。
2. 提出对碾压工艺参数的优化建议和改进方案。
3. 为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数据。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工程填筑质量,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本专项方案针对填筑过程中的碾压试验进行详细规划。
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土方填筑工程,包括但不限于道路、堤坝、水库等。
二、试验目的1. 验证填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 检验碾压设备性能,确保碾压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3. 确定合理的碾压参数,优化施工工艺。
4. 评估填筑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三、试验依据1.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3.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4. 《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四、试验内容1. 填筑材料试验:测定填筑材料的含水率、干密度、塑性指数、液限、塑限等物理指标,以及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
2. 碾压设备性能试验:检验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设备的碾压效果,包括碾压遍数、压实度、平整度等。
3. 碾压参数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铺土厚度、碾压速度、含水率等参数。
4. 施工质量评估:通过现场检测和数据分析,评估填筑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五、试验方法1. 填筑材料试验:采用烘干法、体积法、击实试验等方法。
2. 碾压设备性能试验:采用模拟碾压试验、现场碾压试验等方法。
3. 碾压参数试验:采用对比试验、优化试验等方法。
4. 施工质量评估:采用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
六、试验步骤1. 试验准备:制定试验计划,准备试验设备和材料,确定试验人员。
2. 填筑材料试验:按试验规程进行取样、测试,记录试验数据。
3. 碾压设备性能试验:进行模拟碾压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记录碾压效果。
4. 碾压参数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优化碾压参数。
5. 施工质量评估:进行现场检测和数据分析,评估施工质量。
七、质量控制1. 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 试验结果要及时分析,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路基冲击碾压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1.1、概述本标段路基设计为整体式路基,主要分为二段,即K47+751.54~K48+375、K48+575~K49+680。
路基顶面设计宽度为32m,具体断面为:[0.75m(土路肩) +2.50m (硬路肩,含路缘带0.5m)+3×3.75m(行车道)]×2+3.0m(中间带,含两侧路缘带2×0.5m)。
主要数量有路基挖土方202199m3,路基挖石方62610m3,路基填筑257812m3等。
路基填方均就近利用土石方进行填筑。
路段地貌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基均位于低矮山区,山体自然坡度在30~60度之间,所经路段要么为半山坡中要么为山间沟谷洼地。
路基形式多为半填半挖,间有全填或全挖路段,路基存在多处大于10m的全填高路堤、纵横向填挖交界。
1.2、编制依据(1)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3)《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4)《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冲击增强补压管理办法(试行)》(广贺司[2007]594号文件);(5)已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3、冲击碾压施工目的增强补压。
路基按常规振动碾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后,为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整体均匀性,减少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而采取冲击碾压技术进行增强补压。
冲击碾压技术是将普通振压的高频率、低振幅改为高振幅、低频率,在压实作业中大大增加了对填筑体的压实功能,增强压实度,加大沉降量,有效压实厚度较振动碾压大大提高。
1.4、冲击碾压施工范围(1)全线横、纵向填挖交界处:在路槽面以下1m处进行一次冲击增强补压;(2)全线高于10m的高路堤:分层进行冲击增强补压。
冲击分层时,最下一级台阶不做冲击压实,从最下一级台阶顶面(含此顶面)开始每2~2.5m分层冲击一次,并保证每能台阶正好和其中一次分层或路槽面重合。
1.5、本试验目的(1)确定填筑土体密实度比规范要求的密实度提高2%时的冲击碾压遍数及冲击碾压影响的有效深度;(2)确定达到规定密实度时,沉降量是否达到≥3㎝的要求;(3)确认采用的冲击压路机合适的施工工艺;(4)确定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合理的控制标准。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概况1、线路地理位置本工区位于新疆哈密市,处于既有XX铁路的烟墩站和红旗车站之间,新建线路位于既有的XX铁路北侧。
2、地形地貌本工区位于哈密、吐鲁番盆地北缘天山南麓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略有起伏,地面高程700~1050m,多为典型的戈壁荒漠地貌,区内人烟稀少。
烟墩一带为烟墩风区;风蚀地貌发育,沟梁相间,相对高差5~30m。
全区地表多为第四系地层覆盖,个别段落基岩裸露。
3、地质条件本线新疆段在构造上处于天山褶皱系构造单元及其边缘部位,天山褶皱系东西向展布,沿线涉及次级构造单元由东向西有如下:北山—天山褶皱带、哈密、吐鲁番坳陷、博格多山复背斜和乌鲁木齐山前坳陷。
沿线地质构造形迹复杂,地质构造主要集中隧道之中,造成本线隧道地质条件不良。
4、地震参数本线主要穿越两大地震带,即河西走廊地震带和北天山地震带,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反应谱特征周期见下表。
地震动参数区划表5、河流水系本工区线路经过主要水系祁连山至乌鲁木齐为内陆水系。
路线范围内基本全部是沙漠。
没有地表水,地下水埋置较深,达到100米以上。
6、气象条件本工区线路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其特点是气候干燥,旱季长、雨季短,降雨量较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9.9C°,极端最高气温43.9C°(哈密),极端最低气温-32C°(哈密),年平均降雨量35.7 mm。
7、本本标段起迄里程为K1235+700~K1245+000,全长共计10km,根据本标段目前施工图到位情况以及征地拆迁、取土场、现场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K1244+800~K1245+000,全长200m,该地段原地貌为戈壁滩,填筑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筑物,具有填筑施工时连续、完整的优势。
二、试验目的和范围为确保高速铁路路堤填筑质量,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指导全线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路基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方案中建太中银铁路工程第六项目部进口段二〇〇六年十月十七日目录1 碾压试验目的2 碾压场地平面布置3 试验依据4 工期5碾压施工机具6 试验用料7 碾压试验段场地布置及要求8路基填筑料填筑方法及碾压方法9 拟定土方填筑高度及碾压遍数10 碾压试验检测方法及质量检测项目11质量保证措施路基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方案1、碾压试验目的路基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段是为路基施工提供准确的施工数据。
1.1检查填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1.2 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1.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含水量的适宜范围、碾压施工方法和碾压遍数;1.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1.5检查施工机具匹配是否合理。
2、碾压场地平面布置碾压场地平面布置图长度98m 2m 长度98m 2m 长度100m路基全幅宽度1区铺筑厚度30cm 2区铺筑厚度40cm 3区铺筑厚度50cm土方填筑碾压试验前应将试验段基底进行清理,并将表层压实至不低于填土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
3、试验依据3.1《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2-20023.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3.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3.4相关《设计文件》4、工期、工程量该试验段工期为2006年11月10日至2006年12月10日,该试验段三七灰土630M3,普通土填筑1700M3。
5、碾压施工机具5.2自行式振动碾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5.3碾压试验段施工机具与施工现场施工机具相符。
采用一台小松220挖掘机立面式开采装车,运输车辆采用15t工程自卸车,路基填筑料粗平采用220型推土机进行平土,精平采用平地机。
路基填筑料碾压机具采用16t拖式羊足振动碾进行碾压和16t自行式平碾(平碾主要用于经编土工格栅铺设时碾压)。
6、试验用料6.1 试验用料采用DK548+500料场土料,该区土料为砂粉土(C组)最大干密度为1.88g/m3,最佳含水量为11.6%报告编号TZY-T-6-11。
新建连徐铁路工程路基重型碾压工艺性试验方案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连徐铁路工程指挥部一七年七月二0专业资料.新建连徐铁路工程路基重型碾压工艺性试验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连徐铁路工程指挥部0二一七年七月专业资料.目录一、编制依据、执行标准 (1)二、编制范围及目的 (1)三、工程概况 (1)四、施工组织安排 (2)五、施工工艺 (4)5.1、准备情况 (4)5.2、测量放样 (4)5.3、路基填筑工艺流程 (4)六、路基压实度检测 (5)七、施工要求 (7)八、安全及环保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业资料LXZQ-Ⅳ新建连云港至徐州铁路站前工程路基重型碾压工艺性试验方案一、编制依据、执行标准TB10414-2003);1.1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102-2010);1.2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001-2005);1.3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302-2009;1.4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76号)1.5 《铁路工程首件评估实施细则》(铁办工管【2012 册;11、121.6 《新建连云港至徐州铁路路基工点图第9、10、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采集的试验、测量数据等。
1.7二、编制范围及目的~间DK178+115地形,区合程要求并结施工现场根据规路基均为填土路基,且无涵洞,可将其确定为段200mDK178+315重型碾压试验段。
通过试验,对重型碾压施工工艺进行总结,选定合理的机械设备组合、碾压速率、碾压方式、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以及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为指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通过试验段的施工得出试验成果,导后续路基基底重型碾压处理的施工依据。
三、工程概况为里程,程Ⅳ标起止工站铁徐港连新建云至州路前中其DK135+210.45-DK182+254.560。
DK175+407.51-DK179+365.345与DK156+068.63-DK158+029.36专业资料段为双线区间路基,长度分别为1960.73m、3957.835m。
DK181+212.79-DK181+789.737与YDK181+255.991-YDK181+752.713段为单线区间路基,长度分别为576.947m、496.722m。
路基基床总厚度为3m,其中基床表层厚0.7m,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厚2.3m,采用表层A、B组填料或改良土。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A、B组和C组的碎石、砾石类土填筑。
根据图纸要求,填筑前,先对DK178+115~DK178+315段原土表层进行清理,并按冲击碾压方案对填筑浅层路基基底进行冲击碾压处理。
四、施工组织安排4.1、试验段人员配备为搞好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我们专门成立了试验段施工小组。
人员配备表见下表。
人员配备序人负责内容类别数号1 现场人员的协调与总体安排施工负责人1技术负责人1 现场技术总指导2质检员1 3 质量检验工作技术员2 试验段现场技术指导DK178+315DK178+115~4负责资料的收集、归档5资料员1专业资料4 负责测量放样工作及沉降观测工作6 测量员74负责试验工试验负责全线安全日常检81安全1负责全线物资供9材料机械负责负责全线机械调110施工人试验段路基施1110施工设备及仪器配置4.2. 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仪器配置表状数规格型机械设备名序1良PC320挖掘2良山140推土机3 良好1台25t 振动压路机山推 4 良好辆6CXZ18JHL,12T自卸车5 良好1台PY160B 平地机6 LG953 良好台2 装载机7 16m3 台良好洒水车8 1 HZD200平板打夯机型良好9 GPS 中海达6 良好10 莱卡3 全站仪TS06 良好11 水准仪2 DINI 良好12 5m 2 良好水准尺13 良好2把50m 钢尺14 变形模量测试仪良好套1 型LFG15 平板荷载仪K30 套1 良好16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1 套良好GTJ-Evd 17良好灌砂筒套1 150mm专业资料五、施工工艺、准备情况5.1)场地清表平整已完成,导线点和水准点已加密,满足施工1(测量要求。
)试验路段四周的临时排水设施已完善。
(2)试验段施工由项目总工统筹管理,工程部、试验室、安质(3 部、物资设备部统一协调。
5.2、测量放样依据设计图纸精确测放路测出已冲击碾压处理完成的基底标高,),并用3m基坡脚线及线路中心线。
并放出重型碾压边桩(坡脚外白石灰线洒出边线。
、路基填筑工艺流程5.3路基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
路基施工采用分层填筑、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逐层检测压实质质量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分层厚度通过实验确定。
量的方法组织施工,可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摊铺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
摊铺必须按设计的松铺厚度进行,厚度要均匀,表面平整,对不均匀处及低洼处用人工进行调整。
专业资料碾压采用自行式压路机进行,先静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曲线段超高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碾压时沿线路纵向重叠0.4m,横向衔接处搭接长度不小于2.0m。
基床以下改良土回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段平填检碾四整筑测压区区区区区段段段段段施基检路碾洒分摊八铺层工基压水底流整准填整处晾夯程验平理备晒实修筑否是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六、路基压实度检测专业资料按照施工图纸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路基填筑压实标准应符合如下表所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压实标填料地基系数K动态弹性模量E v230压实系数K(Mpa(Mpa/m))≥55≥0.97级配碎石≥190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压实标准指标碎石类及粗砾砂类土及细砾化学改良土土土150 ≥/ 130 )(地基系数KMpa/m ≥3040 / 40 ≥≥Mpa(动态弹性模量E)vd0.950.95≥0.95压实系数K≥≥度饱7d和压限无侧抗强≥350(550)/ /q(Mpa)u基床以下路堤普通填料压实标准压实标准指标碎石类及粗砾土砂类土及细砾土专业资料0.90.9压实系13Mpa/11地基系30,松铺系数为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先设定填料虚铺厚度35cm+2+2弱碾压组合方式采用1静25t1.1,压实机械采用振动压路机。
静。
在两次强振碾压结束后,根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施强+1(距左右路基个检测点6每100m选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检测要求,各15各取两点,路基中取两点),全试验段250m共选取边线1m进行压实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与相应的点按《压实度检测记录表》压实标准进行对比:若检测压实结果满足压实标准要求,则选用该碾压方式进行全⑴段碾压;若检测压实结果不满足压实标准要求,则需在已压路基基础上⑵继续进行强压。
每增加一次强压,进行一次压实度检测,直至检测结果满足压实度标准要求。
最后进行一次静压收面。
递减的方5cm如果复压多次扔不能满足压实标准要求,则按⑶式来减少虚铺厚度,再按以上的压实检测方式进行检测。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压实标饱7无侧nk抗压强专业资料七、施工要求分层填筑(1)并及填筑厚度根据事先预定的摊铺厚度进行摊铺确定摊铺厚度,时与监理沟通,按照设计文件、规范及监理要求进行铺筑。
路基填筑合理的机械设备配确定该类路基填料的松铺厚度、试验段的目的是:置、科学的施工工艺、规范的检测规程和操作工艺。
施工时严格按照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经监理批复的试验段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照现场工艺获取的摊铺厚度施工。
摊铺整平2()卸土数量及位置根据方安排专人指挥自卸车卸土,填筑过程中,做到摊铺面在纵横向平顺格网确定。
推土机推平并粗平路拱和横坡,横坡。
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填料后,采用推均匀,并按照设计做好4%土机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做到摊铺面在纵横向平顺均匀。
施个小组配合作业,检查并消除混合料粗细集料离析~32工时,安排造成的“窝”或“带”现象,保证集料均匀。
每层进行压实时,要不专业资料断地进行整平,保证均匀一致的平整度。
(3)土料含水率控制填筑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
如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安排试验人员跟踪检测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并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合理的控制范围,当气温较高时,可适当提高控制范围,即控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3%,保证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碾压质量。
(4)路基碾压碾压前,施工技术人员用钢钎检查路基摊铺厚度,局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安排机械进行补充摊铺,避免摊铺过厚或过薄,无法保证碾压质量。
压实作业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施工时严格按照试验获取的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沿线路方向进行。
各区段交接处要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米,横向碾压重叠不小于0.4米,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
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压实均匀。
为保证路肩压实度,边缘处多碾压1遍,最后静压一遍。
(5)断面控制填方断面坡脚边线按超填宽度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每专业资料隔20~50m用标杆作为标记,确定几何断面进行现场量测控制。
施工时,为保证路基路肩碾压质量,路基填筑时两侧超宽50cm。
施工时,施工机械及施工段落组织应合理组织,尽量减少接茬,施工段落不易过大,横向排水坡度不易过大,避免路基横向高差过大,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
(6)检查签证:每层填土压实后,按规定频率进行压实度检测。
检测指标为压实系数K、7d饱和无限抗压强度。
压实系数检测采用灌砂仪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7)路堤整修:包括宽度、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
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用专用机械将边坡夯拍密实。
(8)养生: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勿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
八、安全及环保要求(1)安全要求①施工区域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②施工中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③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领工员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