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外科感染》PPT课件第一章:外科感染概述1.1 外科感染的定义介绍外科感染的定义,明确外科感染是指在手术或创伤后发生的感染。
1.2 外科感染的原因讲解导致外科感染的各种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侵入。
1.3 外科感染的重要性强调外科感染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包括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等。
第二章:外科感染的分类2.1 表浅性感染介绍表浅性感染的特征,包括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
2.2 深部感染讲解深部感染的特点,包括器官和组织的感染。
2.3 系统性感染介绍系统性感染的概念,包括全身性的感染症状。
第三章: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3.1 手卫生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包括洗手和手消毒的步骤和技巧。
3.2 器械消毒讲解器械消毒的方法和重要性,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患者管理介绍如何管理外科感染的患者,包括隔离措施和抗生素的使用。
第四章:外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4.1 诊断讲解外科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4.2 治疗介绍外科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引流手术和支持性治疗等。
4.3 外科感染的特殊情况讨论特殊情况下外科感染的处理,例如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治疗。
第五章:外科感染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表浅性手术感染分析一个表浅性手术感染的案例,包括感染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5.2 案例二:深部器官感染分析一个深部器官感染的案例,包括感染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5.3 案例三:系统性感染分析一个系统性感染的案例,包括感染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六章:常见外科感染疾病6.1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介绍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疾病,如毛囊炎、蜂窝织炎等。
6.2 器官感染讲解常见的器官感染疾病,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6.3 深部脓肿介绍深部脓肿的定义和常见部位,如髋关节脓肿、脑脓肿等。
第七章:外科感染并发症7.1 感染性休克讲解感染性休克的定义和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7.2 器官功能障碍介绍感染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的机制和处理方法。
---一、课程名称:外科护理感染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常见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 熟悉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
- 了解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和护理程序。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外科感染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进行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 培养学生对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提高安全意识。
五、教学重点:1. 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病原体。
2.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
3. 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和护理程序。
六、教学难点:1.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 外科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感染控制。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外科感染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病原体:- 外科感染的定义: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 外科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和病程分为不同类型。
- 常见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
2.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
-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
3. 外科感染的诊断:-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 体格检查:观察局部和全身症状。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第二课时1. 外科感染的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 加强患者管理,注意个人卫生。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加强感染控制工作。
2. 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外科感染院部系一系教研室外科教研室教师姓名高良辉职称副教授授课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务办说明一、教案基本内容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第页总页(首页)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第页总页(续页)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第页总页(尾页)南昌大学医学院讲稿外科感染第一节 概论一、定义和特点:外科感染定义: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体腔感染(腹膜炎、脓胸),器官与组织的局限性感染(脓肿),以及与创伤、手术等相关的感染。
外科感染的特点:(1)大部分有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2)多数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3)病变常集中在某个局部,多为器质性病变,引起化脓、坏死、组织破坏疤痕愈合后影响功能二、外科感染的分类:非特异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按病种和病变性质分特异性感染: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夹膜梭菌、炭疽杆菌等急 性:3周以内 多数非特异性感染按病程分 亚急性:3周~2月慢 性:2月以上原发感染继发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三、病因致病菌的致病因素• 外科感染的发生与致病微生物的数量与毒力有关。
•病菌致病的关键因素是病菌毒素,包括外毒素、内毒素和胞外酶。
•病菌的黏附因子人体的易感因素:局部皮肤粘膜病变和缺损、导管留置、管腔阻塞、异物与坏死组织、血流障碍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条件性感染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时,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也叫机会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