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19世纪法国文学作品摘要:1.19 世纪法国文学的背景和特点2.19 世纪法国文学的主要流派3.19 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4.19 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正文:19 世纪法国文学的背景和特点19 世纪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 世纪法国文学是在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在题材、形式还是风格上,都表现出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强调个性和自由,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
19 世纪法国文学的主要流派19 世纪法国文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是19 世纪初法国文学的主要流派,其特点是强调情感、个性和想象力,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美。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雨果、夏多洛·德·拉克洛和阿尔弗雷德·德·维尼等,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last of the Mohicans》和《采珠人》等。
现实主义是19 世纪中叶法国文学的主要流派,其特点是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暴露社会问题,倡导社会改革。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巴尔扎克、狄更斯和莫泊桑等,代表作品有《人间喜剧》、《羊脂球》和《项链》等。
自然主义是19 世纪末法国文学的主要流派,其特点是强调科学精神和理性思考,追求客观和真实的描写。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左拉、普罗斯佩·梅里美和居伊·德·莫泊桑等,代表作品有《卢贡- 马卡尔家族》、《卡门》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19 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19 世纪法国文学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莫泊桑的《羊脂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左拉的《卢贡- 马卡尔家族》和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卡门》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家:莫泊桑,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契诃夫: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欧.亨利: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2、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大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私人生活场景,。
最重要最丰富的是“风俗研究”,包括六个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4、左拉的三部曲《三明城》,包括:《鲁尔德》、《罗马》《巴黎》。
5、哈代小说的种类:浪漫与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与环境小说(成就最高)。
哈代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20世纪美国文学1、、希尔德烈斯的《白奴》,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
斯托夫人,“写一本书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豪威尔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新财富的危害》。
马克·吐温“文学中的林肯”,“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品《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欧·亨利《四百万》《麦琪的礼物》。
2、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倡导者——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大河情结”)。
3、艾米莉·狄金森,美国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
4、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从诗歌开始,以庞德领导的意象派和漩涡派诗歌为发端。
5、弗罗斯特,美国的“民族诗人”,四获普利策奖,代表作品《少年的心愿》、《波士顿之北》。
6、现实主义小说,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7、纳博科夫,“20世纪最后一个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洛丽塔》。
19世纪文学史的历史背景
19 世纪的文学史是一个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时期,其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革命:19 世纪是工业革命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人口增长、社会阶层的变化以及对文化和文学的需求增加。
2. 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运动是 19 世纪文学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强调个人情感、自由意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充满了想象力、感性和对人性的探索。
3.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 19 世纪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潮,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关注贫困、社会不公和人性的复杂性。
4. 民族主义:19 世纪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时期,许多作家开始关注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5. 科学进步:19 世纪也是科学进步的时期,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对文学产生了影响。
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19 世纪的文学史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时期,它受到了工业革命、浪漫主义运动、现实主义文学、民族主义和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 19 世纪文学的特点和风格,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9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与艺术风格19世纪英国文学,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期。
它见证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国家迅速崛起为经济和政治中心,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品描绘了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抗争,同时它的艺术风格和文学特点也让这个时期的文学成为不可磨灭的史诗。
一、特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19世纪英国社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这种社会变革,19世纪英国小说家们选择了以描写人物和社会来探讨这种变化。
作品“雷雨”中的农场主约翰·贝蒂,他的角色反映了农村和都市文明之间的巨大差异,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除此之外,《爱玛》的作者简·奥斯汀则描绘了早期绅士某些不合理的举止和行为方式,这描绘了贵族文化的变迁,对绅士美德的探讨和对新绅士的崛起的探究,也显示了英国人民对于自己内在价值和贵族文化的观念的转变。
二、特点——对“常识”和自由思考的肯定19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思想和文化开始发展。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文学总是以“常识”为基础,同时对自由思考的肯定也越来越多。
通过文学作品,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了宣扬和传播,这种自由思考的文化氛围也成为了促进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简·爱》中,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女主人公简的人生经历,深刻描写了一个女性的追求自由、坚强自主的形象,不仅有力地传递出对女性平等权利的强烈呼吁,也表达了对自由思考和价值观念的重视。
同样,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也表现了英国青年对私立小学体系和教师教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反思。
三、特点——文学的艺术表达手法“视觉文学”——古老但又是极强的效果手法建立视觉图像能够把读者吸引到小说的世界内,这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见于艺术作品中的摄影和绘画的轮廓。
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这种手法被称为“视觉文学”。
19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一、背景介绍1.1 19世纪文学的社会背景在19世纪,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等。
这些事件不仅动摇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也激发了社会变革的需求和知识革命的浪潮。
19世纪的中国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不满与矛盾,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1.2 19世纪文学的文化背景在19世纪,中国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化交流的兴起,使得许多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并广为传播。
这些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雨果的小说等。
同时,中国近代文化运动的兴起也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许多文学家积极倡导新文学运动,追求创新与突破。
二、鸦片战争与文学作品2.1 鸦片战争对文学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19世纪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让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2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风格在鸦片战争后的文学作品中,国家命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作家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的衰败,呼唤国家的重新崛起。
他们批判封建社会的腐败、官僚主义和社会不公,并表达对新兴知识分子的支持和赞美。
三、太平天国运动与文学作品3.1 太平天国运动对文学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国的一场重大政治和军事运动。
这场运动的发生不仅动摇了清朝统治者的地位,也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一个丰富的题材和背景,激发了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
3.2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探讨了社会的不公与封建秩序的弊端。
这些作品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同时,一些文学作品也描绘了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形象,赞扬他们的理想和勇敢。
四、戊戌变法与文学作品4.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
19世纪文学作品19世纪是欧美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巨匠和经典作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19世纪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一、文学流派的兴起19世纪是文学流派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英国,浪漫主义兴起,反对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追求自由、激情和个性化,代表作品有拜伦的长诗《唐璜》、雪莱的诗集《西风颂》和《普罗米修斯解放》等;而德国浪漫主义更是发展出了众多的艺术流派,如诗人联盟学派、雾月学派等,代表作品有诗人联盟学派的《挪威的森林》和雾月学派的《七个古怪的故事》等。
另外,法国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流派也在19世纪相继兴起。
二、探究社会问题19世纪是欧美社会变革的时期,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阶层、价值观念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文学也开始探索和揭示这些社会问题,揭露社会黑暗面,为改善社会现状发出呼声。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等问题;狄更斯的《双城记》则通过描写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贫民窟的生活,探讨了革命、启蒙、正义等社会问题;而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则强调了自由、爱情、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三、以人性为主题19世纪文学作品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以人性为主题,反映人类的情感、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关于爱情、家族、宿命等深刻揭示人性的小说;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记》则反映了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个体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此外,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诗歌与哲学著作也极具人性关怀,批判现代文明的浅薄和虚假。
四、对文学价值的反思19世纪是文学审美和价值观念变革的时期,文学家们开始反思文学的价值,从而提出了对文学的新理解和新要求。
英国文学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强调文学的文化价值和科学精神,他的著作《诗人与评论家》、《英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等均提出了这些观点。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也体现了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以下是一些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思潮。
1.浪漫主义(Romanticism):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 h)、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和约翰·济慈(John Keats)。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自然之美和想象力,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主义和机械理性。
2.维多利亚时代文学(Victorian Literature):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文学作品广泛关注社会问题,包括贫困、性别不平等和工业化带来的道德挑战。
代表作家有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伊丽莎白·巴瑞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和罗伯特·布朗宁(R obert Browning)。
3.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揭示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
狄更斯和萨克雷的作品体现了这一思潮,他们通过详细描绘characters 和settings 来反映社会的各个层面。
4.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文学更注重内心世界和隐喻,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阿尔弗雷德·普鲁斯特(Alfred, Lord Tennyson)和约翰·艾弗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等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一领域有显著贡献。
5.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文学试图通过科学的方式理解人类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18世纪-19世纪欧洲的文学作品有: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伊丽莎白和达西等人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社会阶层、家庭背景和婚姻观念等问题。
2.拿破仑·希尔《思考致富》:这部作品是成功学经典之一,强调了积极思考和意志力对于实现成功的重要性,对于后来的成功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3.贝纳尔·勒·布列蒂埃《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是法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弗朗辛等人的悲惨命运,探讨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复杂性。
4.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这部作品是德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通过描写浮士德的人生经历,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意义。
5.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这部小说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历史的必然性。
6.伊凡·屠格涅夫《父与子》:这部小说是俄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巴扎洛夫的人生经历,探讨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和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7.居斯塔夫·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是法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艾玛的人生经历,探讨了人性的堕落和社会的冷漠。
8.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印度之行》:这部小说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一位印度男子与一位英国女游客之间的故事,探讨了文化差异、信仰和人性等问题。
9.路易吉·皮兰德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这部戏剧是意大利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实验性的叙事手法和复杂的剧情设计,探讨了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10.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这部小说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一位捕鲸船船长与一头白鲸之间的斗争,探讨了人类的野心、信仰和道德等问题。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三)19世纪后期的文学成多元化:30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潮)、自然主义文学、巴黎公社文学。
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一三中基本思想并存。
1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
2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
3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对世界感到失望和无所适从,只好退回内心强调“意志”。
二开始“退回内心”。
(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开始出现“向内转”的趋势)。
三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形式主义文学则注重象征和隐喻,讲究交感和对应。
19世纪后期文学的发展状况:主要文学:自然主义、巴黎公社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自然主义理解后简答题简述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1 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
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
2 强调客观性。
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
3 突出的科学性。
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4要求描写达到一种科学性的精确,认为创作就是一种实验的过程。
法国的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的《梅塘之夜》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左拉:《泰莱丝。
拉甘》:是左拉的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它的副标题“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小酒店》:第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
主人公少妇:绮尔维丝作品对人物进行了生理学的把握。
《娜娜》:是《小酒店》的续篇。
绮尔维丝的女儿:娜娜小说展示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空虚和淫乱,有明显的遗传和环境决定论的自然主义特色。
《萌芽》:描写劳资矛盾。
主人公青工:艾蒂安。
朗吉耶二巴黎公社文学文学特征:1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2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
3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4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米雪尔(著名巴黎公社诗人):《和平示威》狄盖特:《红色圣女》鲍狄埃:《国际歌》三唯美主义文学戈蒂耶(英国诗人)是始作俑者。
《莫班小姐》: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代表作家:佩特(理论家):《文艺复兴研究》;王尔德:《莎乐美》(悲剧)、《快乐王子》(童话)四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先驱:爱伦。
坡(美国)和波德莱尔(法国)标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的是:莫里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三大诗人:兰波:《醉舟》魏尔伦:《无词浪漫曲》(诗集)马拉美(法国):《牧神的午后》象征主义的一些特征:象征主义认为诗歌要摆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真实”,但内心的感受必须借助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当找出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内心世界。
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的手法。
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法国文学:法朗士:四部曲:《当代史话》《企鹅岛》(寓言小说)《诸神渴了》等。
都德(梅塘集团的成员):《小东西》:半自传体长篇小说。
《磨坊文扎》: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1写小人物(《最后一课》)2普法战争中的爱国精神(《柏林之围》) 莫泊桑(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中短篇小说300余篇、长篇小说6部):《羊脂球》(短篇小说):成名作、具有爱国主义思想。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基本主题和艺术特色。
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他的创作有以下特点:(一) 基本主题表现在两个方面:1写资产阶级的风俗习尚,揭露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拜金主义,嘲讽小市民的追求浮华与爱慕虚荣。
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玛蒂尔特)。
2 写普法战争。
如《米隆老爹》《两个朋友》《菲菲小姐》(二) 艺术特色:1构思精巧。
《羊脂球》中把贵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反对党人、下层阶级等10人安排在一辆马车上,这实际上是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2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手法。
细节:羊脂球带了一个装满食品的篮子,说明她不甘做亡国奴,决心逃出敌占区的爱国精神。
对比:“下等人”和上等人,前两次在车上对待饥饿同伴的态度的对比;多特旅馆对待普鲁士军官无礼要求的态度对比二英国文学创作上狄更斯时代的从容与理性精神被哈代的悲观主义所取代。
心理描写方面比以前更深刻、更精确、多样化。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勃朗宁夫妇:爱情十四行诗。
丁尼生:“桂冠诗人”肖伯纳(英国杰出的实现主义剧作家):继承了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传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指出“戏剧的使命在于振奋人心迫使人们进行思考,引起痛苦,反对戏剧当作消遣。
《鳏夫的财产》(第一个剧本):剧本说明资本家的财产来自于对农民的剥削,指出“体面的中产阶级和贵族青年子弟,正如饼上苍蝇一般,靠剥削住在贫民窟的穷人而自肥”。
主人公青年医生:屈兰奇、房地产资本家:萨托里斯及其女儿:白朗琪《华伦夫人的职员》: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中产阶级和贵族奢侈生活是靠肮脏的金钱来维持的事实。
《伤心之家》:具有象征性的著名剧作。
模仿契诃夫风格,副标题“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
剧本描写站时一群消极颓废,空虚无聊的人聚集在老船长肖特非家里,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什么,但谁也得不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于是伤心绝望,盼望生活早点结束,甚至想从毁灭中寻找出路。
《巴巴拉少校》(代表作):主人公巴巴拉及其父亲:安德谢夫三俄国文学出现了平民知识分子代表的“新人”形象系列和由贵族地主立场向平民立场转化的“忏悔的贵族”形象系列。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谢德林:《哥略夫一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契诃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也是出色的戏剧家。
早期创作(分两类):1讽刺当时社会的奴性心理、庸俗作风、揭露畸形社会。
《小公务员之死》: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走狗典型是沙皇警察制度的产物。
2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如《苦恼》《万卡》《哀伤》中期创作:《第六病院》(中篇小说)库页岛之行的艺术表现。
主人公:格罗莫夫、拉京。
第六病院是库页岛的牢房和沙皇俄国的缩影。
后期创作:《脖子上的安娜》《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醋栗》《姚内奇》《万尼亚舅舅》(多幕剧)《三姊妹》《樱桃园》:最后一部剧作。
通过破落地主拍卖祖传樱桃园的故事,表现了俄国贵族阶级平民知识分子:特罗菲莫夫;贵族拉涅夫斯卡雅的女儿安尼雅理解后简答题简述契诃夫小说和戏剧的特色。
俄国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出色的戏剧家契诃夫,他的创作特色有以下几点:1契诃夫的作品善于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平凡的现象,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
2结构精巧、结尾开放性,给人以想象空间。
3风格独特,讽刺小说幽默辛辣、新颖活泼、短小精悍。
4语言简洁明了、词汇丰富、比喻新鲜富于节奏感。
简述《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和社会意义。
1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套中人》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中学希腊语教员别里科夫。
他的是基本特征:由自私、怯弱、丧失人格、屈从反对势力,进而堕落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
2透过这个形象,即看到沙皇统治的残酷,也看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和妥协性,还看到了俄国社会必须改造的迫切性。
四美国文学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威廉。
豪威尔斯:被称作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弗兰克。
诺里斯:师宗左拉,创作具有自然主义特色。
《麦克提格》:美国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代表作:小麦三部曲的第一部《章鱼》五东欧、北欧文学显克微支(波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十字军骑士》(历史小说)伊拉塞克:捷克历史小说创始人。
伊凡。
伐佐夫(保加利亚):《轭下》(长篇小说)斯特林堡(瑞典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鬼魂奏鸣曲》挪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坛四杰”:比昂逊、约纳斯。
李、谢朗、易卜生。
安徒生:丹麦的童话作家。
勃兰兑斯:丹麦文学史家。
哈代(英国)19世纪后期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
(悲观主义情绪)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德伯家的苔丝》(代表作):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
《无名的裘德》(最后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劳动人民出身的青年理想破灭,壮志不遂的悲惨身世,形象地表明裘德“未能如愿以偿的悲剧”。
实际上是英国整个一代劳动人民的社会悲剧。
第二时期:《列王》(史诗剧):比较完整地阐述自己关于人生及宇宙的哲学思想。
《还乡》(长篇小说):用爱敦荒原来象征大自然的伟大和冷酷无情,人类与它抗争,总以失败告终。
小说对社会前途抱着悲观的认识。
男主人公:珠宝商克林。
约布赖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察尔术语解释威塞克斯小说:1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环境小说”。
这类都以他的故乡多塞特郡,即小说中的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所统称“威塞克斯小说”。
2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观念的虚伪性。
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人物和环境小说、罗曼司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德伯家的苔丝》的主要思想内容。
1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通过苔丝――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的悲惨遭遇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和顽固性,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
2苔丝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制和暴力的牺牲品,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简析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内外根源。
1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
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
2苔丝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因而总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
被骗失身,本是一个受害者,但她认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
悲剧根源:内在: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环境所产生的悲剧。
外在:作者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作弄。
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所带来的不幸。
(宿命论) 两家德伯的对比:一贫;一富。
克莱和亚雷的对比:一个比较纯洁;一个淫邪不正。
简析哈代作品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1悲剧性的结局。
2把个人提升为全人类的代表予以光照,。
他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诸神的戏弄”,人没有能力支配自然,没有能力与之抗争,人的命运终究是悲观的。
艺术特色:1情节集中、条理清楚、布局清晰。
小说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和人物的命运描写密切配合。
(苔丝被亚雷骗奸的那个晚上,森林中昏暗多露,四面不见人。
)2出色的对比手法。
哈代的创作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向现代文学的过渡。
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