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12.41 MB
- 文档页数:93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自动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度等功能。
本实训报告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设备、系统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
3. 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自动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度等功能。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设备自我诊断、故障预测、自动优化等功能。
(2)集成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将实现设备、系统和业务的集成,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3)网络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将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远程监控和调度。
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1)继电保护设备:继电保护设备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检测、判断和处理电力系统故障,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自动装置:自动装置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保护装置等,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保护和调度。
(3)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信息传输的关键设备,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1)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参数。
(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
(3)保护系统:保护系统用于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故障,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1. 了解并熟悉微电网及控制实验系统;2. 通过摹拟的牵引供电系统,了解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情况;3. 了解西南交通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
微网系统是一种相对于配电网规模较小的分散式独立系统,它基于以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设备组合在一起,直接供小型用户使用,它可以被视为电网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在短期内动作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及负载的需求。
我们所参观的实验室中风电是由发动机摹拟的,其系统由8 个子系统所组成:1) 同步发机电组,容量10kW ,380V;2) 风力直驱发机电组,容量5kW ,380V;3) 双馈风力发机电组,容量10kW ,380V;4) 光伏发电系统,容量2kW,120V;5) 蓄电系统,容量2kW,20AH;6) 负载,容量15kW,功率因数-0.8~1,非线性负载;7) 并网控制器,电流50A/380V;8) 线缆监控系统,线缆长度0~5km;每套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于独立测试台内,便于安装和维护。
但是其抗电磁干扰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微电网的运行方式有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并网模式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微电网与常规电网并网运行,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或者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微电网将及时与电网断开而独立运行,转为孤岛模式运行。
孤岛模式是只至同步发机电建立一个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并使之运行在允许范围内,其他子系统更随该电网运行。
控制方式采用主从站控制实现其基本功能,为多代理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微电网还应有以下几点功能:1) 任意电源接入对系统不造成影响,确保人员电气安全;2) 自主可选择运行点,微电网控制应该做到能够基于本地信息对电网中的事件进行反映,并自动切换至独立运行方式;3) 并网或者脱网平滑;4) 有功无功独立控制;5) 具有校正电压跌落和系统不平衡能力。
图1 系统结构框图1) 通过计算机进行任务的调度及功率的分配,并且显示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本系统采用自励方式,当拖动变频器拖动同步发电机,同步发机电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压,经过整流提供给励磁绕组励磁。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习纪实报告
实习概述
本次实习是在某电力公司进行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同时也了解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习内容
1. 设备安装:我参与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工作。
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设备的安装,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等。
在安装过程中,我学习了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安装方法,并了解了设备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
2. 调试工作: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我参与了设备的调试工作。
通过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们对设备进行了连接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我学习了设备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如何调整参数和排除故障。
3. 维护工作:除了安装和调试,我还参与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我学习了设备的保养方法和维修技巧,了解了设备故障排查和
维修的基本流程。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
认识。
我学习了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了解了自动化设
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
同时,我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
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将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与控制实验,加深了对电力系统基本原理和自动化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一、引言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进行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及目的1.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2)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利用PLC编程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包括发电机电压、频率的调节,负载的自动分配等。
2.实验目的(1)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如电路理论、电机原理等。
(2)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如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
(3)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如PLC编程、传感器应用等。
(4)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原理电力系统模拟实验主要通过模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分析其性能指标。
模拟软件根据电力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电机原理,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性能数据。
2.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主要利用PLC编程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
通过编写PLC程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性能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结构、参数等有关,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参数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我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我们组织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课程。
本文将对我参加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调试技巧;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4. 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兴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本原理(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监控、保护和控制的自动化。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力系统监控: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②电力系统保护: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切除,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③电力系统控制: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④电力系统通信: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①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检测、判断和切除;②监控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③控制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调度;④通信装置: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换。
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操作与调试(1)继电保护装置操作与调试①操作步骤:检查设备外观、连接线、电源等,进行设备自检;投入运行,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②调试方法: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保护定值、时间等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监控装置操作与调试①操作步骤:检查设备外观、连接线、电源等,进行设备自检;投入运行,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的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验结果和应用。
本报告主要总结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的五个主要方面,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旨在加深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的理解。
正文:1. 实验目的:1.1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3 学习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和软件。
2. 实验装置:2.1 介绍所使用的特定设备和软件。
2.2 分析实验装置的功能和特点。
2.3 讨论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3. 实验过程:3.1 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流程。
3.2 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3.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实验数据分析:4.1 记录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
4.2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4.3 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结果。
5. 实验结果:5.1 总结实验所得的主要结果。
5.2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
5.3 探讨实验结果的启示和应用前景。
总结: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本报告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掌握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实验装置的功能和特点对于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充分了解和评估。
第三,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第四,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对于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最后,本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基本一致,说明电力系统自动化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报告
班级:F****** 姓名:*** 学号:**********
实验四系统配置与三遥功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对后台主站监控软件的设置
2.综合掌握SCADA系统人机联系;调度员界面设置
3.深入理解电力系统远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综合掌握遥信量的采集;遥测量的采集和处理
5.综合掌握远程遥控与遥调
6.能够综合运用报表进行信息记录,历史信息查询
二、实验内容
1.对测量量进行遥测设置,包括终端、主站的数据库及界面
2.对状态位置遥信量进行设置,包括终端、主站的数据库及界面
3.对遥控量进行设置,包括终端、主站的数据库及界面
4.考察遥信变位、遥控动作情况及相应SOE记录情况
5.对测量量进行历史存储值设置,并设置相应统计量
6.设计报表,并打印
三、实验设备
1.7台Prisma配电柜
2.PM810电力参数测量仪
3.C5分布式监控系统
四、实验步骤
(阐述主要步骤)
五、实验问答及分析
1.对绘制界面进行展示,简述遇到的问题。
2.说明监控系统配置的流程(通道,设备,三遥,串口的关系),设计需要采集显示控制的量在C5中进行图形化的实现,在库中自主定制每个量
所需的特殊功能(如报警,存盘)并完成相应的报表功能。
3.报表截图,张贴在实验报告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践报告1.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停再增长,电力的稳定运行和自动化管理变的越来越不重要。
本实践报告旨在搭建归纳和可以展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实验成果和经验,包括硬件设备的使用、软件配置以及系统运行的优化等方面。
2.实验目的-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如何实施方法-熟悉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探索它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场景和效益3.实验内容3.1硬件设备3.1.1设备清单-断路器-变压器-发电机-母线-负荷-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3.1.2设备不能操作-断路器:半自动和自动控制-变压器:功能调节电压和负载-发电机:启动后、停止和频率调整-母线:连接和断线设备-负荷:分配和调整电力-PLC:编程和设备完全控制-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3.2软件配置3.2.1软件清单-PLC编程软件-SCADA监控软件-数据分析和报表软件3.2.2软件你操作-PLC编程软件:汇编语言压制程序,配置输入输出-SCADA监控软件: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数据展示-数据分析和报表软件:分析历史数据,生成报表3.3系统运行3.3.1运行流程1.设备起动:左面起动发电机、变压器、负荷等设备2.自动控制:PLC参照去设置的逻辑自动控制设备运行3.数据采集:SCADA实时监控设备状态,采集数据4.数据分析:对采药的数据并且分析,优化运行软件5.报表生成沉淀:参照分析结果生成运行报表3.3.2运行优化-决定设备参数:参照求实际情况变动设备参数,能提高系统性能-系统优化完全控制逻辑:优化系统PLC控制逻辑,增加自动化水平-定期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全稳定运行4.实验结果与分析4.1实验数据-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电力负荷数据-设备故障数据4.2数据分析-设备运行效率: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评估设备运行效率-负荷分配:分析电力负荷数据,优化系统负荷分配-设备故障诊断:分析设备故障数据,诊断故障原因5.实验总结通过本实践报告,我们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了相关设备的操作和以维护方法,探寻中了自动化在继电保护的应用场景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