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 昆虫 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7
第12章空中的生物
第2节昆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
⑵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⑴尝试完成“观察蝗虫”的活动;
⑵运用昆虫的图片资料进行交流,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难点:进行“观察蝗虫”的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二节昆虫初一生物第二节昆虫教学设计(1课时)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ipad教学进行小组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2、在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2、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创新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本节难点:观察蝗虫,绘制蝗虫结构简图。
三、课前准备(1)、收集昆虫的相关资料(2)、全班分组,每6人一组,组长分配组员任务(3)、材料准备:小组活动单,ipad四、学情分析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把ipad 和学生的学习相联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体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七年级学生对探索昆虫世界充满了兴趣,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
经过七年级一学期关于探究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以及查阅资料、整合资料,并且把自学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开始形成人文情怀,并开始形成主人翁精神,已经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小组互助学习法3、ipad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在鸟类飞向天空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一类会飞的动物,它们就是昆虫。
昆虫的飞行比鸟类早了1亿年,是地球上最早的飞行家。
播放视频《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
过渡:通过亿万年的进化,昆虫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昆虫家族拥有100万种以上的生物,占整个已知动物的五分之四。
同学们你们了解昆虫吗?下面我们来调查:以下动物哪些是昆虫?2、昆虫小调查(通过ipad发送图片给学生机,并投票:是或不是昆虫。
第2节昆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功能;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3.概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实物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2.通过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和交流,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2.关注与昆虫有关的自然现象(如蝗灾),关注昆虫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投影展示《昆虫记》图片,引出新课。
七年级必读书目之一。
1.请你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昆虫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呢?(学生有可能说出一些不属于昆虫的其他【表达交流】蜻蜓蝴蝶引导思考:蝗虫用什么呼吸?小组讨论:蝗虫用什么呼吸?多媒体展示视频:蝗虫的呼吸实验整体感受小组合作,对照图示,说出对应序号的结构名称以及功能。
腹部浸没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胸腹部侵泡在水中的蝗虫在水中刚开始很活泼,十分钟之后活动力慢慢下降,二十分钟后慢慢的开始死亡。
并且在此期间有个明显的现象,蝗虫的腹部和胸部两侧有气泡产生,说明呼吸部位在胸腹部。
而只有头部侵泡在水中蝗虫,在水中不仅看不到气泡产生,而且生命力直到第二天还活力如初。
【表达交流】学生整体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作用活动二:总结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
因为有了它们,自然界是如此动人和多姿多彩。
下面请同欣赏图片,感受昆虫世界的美丽思考:昆虫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昆虫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昆虫,虽然熟悉,但是学生对于究竟什么是昆虫没有明确的认识。
所以,本节课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理一理”、“断一断”等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一步步的走近昆虫,认识昆虫。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来了解昆虫。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观察蝗虫的主要特征。
(2)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蝗灾”的危害,为降低蝗灾的爆发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掌握科学的观察蝗虫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机械的讲解很明显是缺乏效果的,抓住这个年龄段得孩子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一直围绕“在动中学”。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蝗虫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昆虫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六、课时:1课时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2昆虫学案(无答案)
昆虫
【学习目标】
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3.说一说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预习导航】
自主学习
1.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昆虫?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什么?
3.你所观察的昆虫身体有那些结构?
4.小组讨论归纳昆虫的特征.
5.现在你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刚开始的小虫是不是昆虫吗?说出你的依据.
6.你养过小昆虫如蚕了吗?或者你近距离观察过什么小昆虫了吗?跟大伙说说看你的经历.合作探究
1.辩一辩:昆虫对人类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2.如图是蝗虫的外形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A]_______、[B]_______、
[C]_______三部分.
飞
4.蝗虫的呼吸是靠( )
A.体表B.触角
C.气管D.外骨骼
5.把蝗虫的后足去掉,最不可能的运动方式是( )
A.飞翔B.爬行
C.跳跃D.即会爬行,又会飞翔
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肺B.鳃
C.气管D.皮肤
学后反思
【达标检测】答案:
1 2 3 4 5 6
A D
B
C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