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物理专题训练:热光原基础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75.88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物理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典型例题复习1 .如图8—3所示,有一固定的圆筒形绝热容器,用绝热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活塞处位置a 时,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活塞在外力作用下由位置口移动到位置6的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B .气体内能增加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 .气体压强增大2.如图8—4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 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现在把砂桶底 部钻一小洞,细砂慢慢流出,并缓慢降低气缸外部环境温度,则 ( )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可能降低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减小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大3.如图8-1中活塞将汽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 甲、E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 ( )A .E 甲不变,E 乙减小B .E 甲增大,E 乙不变C .E 甲增大,E 乙减小D .E 甲不变,E 乙不变4.用Mo 表示液体和固体的摩尔质量,m 表示分子质量,ρ表示物质密度,V 表示摩尔体积,V o 表示分子体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那么反映这些量之间关系的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有 ( ) A. B. C. D.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电流的电能不可能全部变为内能B . 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电能C .热机中,燃气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D .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6、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泡对外界做功B 、气泡的内能增加C 、气泡与外界没有热传递D 、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能结合在一起,这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C )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要用力,这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D )液体易分开,但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8. 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 e ,d 夸克带电量为 e ,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1 .C 2.B 3.C 4.A 5 A 6 A D 7. B 8。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5)第六部分 原子物理专题6.17.近三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基础篇)一.选择题1.【加试题】(2018年11月浙江选考物理)处于较高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a 、b 两种可见光,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逸出,b 光照射该金属表面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 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一平行玻璃砖,a 光的侧移量小于b 光的 B. 垂直入射到同一单缝衍射装置,a 光的衍射中央亮条纹宽度小于b 光的 C. a 光和b 光的频率之比可能是20/27 D. a 光子的动量大于b 光子的 【参考答案】.BD【命题意图】此题氢原子能级跃迁辐射的两种光照射金属是否逸出光电子切入,考查光电效应、光的折射、单缝衍射、光子能量公式、光子动量公式。
【解题思路】根据题述,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逸出,b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逸出,根据光电效应产生条件可知a 光子的能量大于b 光子的能量,根据光子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可知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a 光和b 光的频率之比不可能是20/27,选项C 错误;根据光的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可知a 光的折射率较大,根据折射定律,n=sin sin ir以相同的入射角i 射向同一平行玻璃砖,a 光的折射角r 较小,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同一平行玻璃砖,a 光的侧移量大于b 光的侧移量,选项A 错误;根据光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νλ=c ,可知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
由于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所以a 光和b 光垂直入射到同一单缝衍射装置,a 光的衍射中央亮条纹宽度小于b 光的衍射中央亮条纹宽度,选项B 正确;根据光子动量与波长的关系,p=h/λ,由于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所以a 光子的动量大于b 光子的动量,选项D 正确。
【方法归纳】解答以光电效应为情景切入的光学综合题的方法是:首先根据题述情景判断哪种光的频率较大,然后根据光的频率与折射率的关系得出哪种光的折射率较大,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解答有关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问题;根据光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利用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波长越长干涉条纹间隔越大分析光的干涉和衍射问题;根据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与频率和波长的关系分析光子能量和动量问题。
热光原高考选择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92年)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增大。
则(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D)条件不够,无法判定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2、(95年)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2所示,这时 ( )A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3、(93年)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 )(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4、(93年)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 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 A :m B =( )(A)30:31 (B)31:30 (C)1:2 (D)2:15、(97年)在卢瑟福的a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a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6.(2003年全国理综卷)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X S i P 30143015+→ Y B H Be 1052194+→+ Z Li He He 734242+→+ 其中(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7.(2004)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仪征市高三物理“热、光、原”综合练习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1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则( ) A.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粗了D.如果屏上的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细了2.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推算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的一半,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 A .铀238的半衰期为90亿年; B .地球的年龄大致为45亿年;C .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后的铀、铅比例为1∶4D .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后的铀、铅比例大于1∶33.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了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它是了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它是了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它是了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4.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温度由T 1升高到T 2的过程中( )A .如果气体体积膨胀并对外界做功则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会减少B .如果气体体积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C .气体可能吸热,内能一定增加D .气体可能放热,内能一定增加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用波长为600nm 的橙色光照射时屏上O 点为0级亮条纹, A 点恰好是第二级亮条纹. 若改用波长为400nm 的紫色光照射 , 则( )图1A. O和A仍为亮条纹B. O为亮条纹, A为暗条纹C. O为暗条纹, A为亮条纹D. O为亮条纹, A处于明、暗条纹之间6. 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方充满了同温度的水蒸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二者温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B. 因为水蒸气是由水汽化而来的,所以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C. 因为水蒸气是由水汽化而来的,所以水蒸气的内能一定比水的内能多D. 因为水蒸气是由水汽化而来的,所以水蒸气分子间的平均势能一定大7. 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单色光, 照射容器中的氢气, 氢原子吸收光子后, 能发出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种光, 已知ν1 < ν2 < ν3 , 则入射光束的光子能量为()A. hν1B. hν2C.hν3D.h( ν1+ ν2+ ν3 )二、本题共2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
热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目录题型一 关于分子动理论及内能的考查类型1 微观量估算的两种“模型”类型2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类型3 分子力和内能题型二 固体、液体和气体类型1 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类型2气体压强的计算及微观解释题型三 关于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类型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类型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类型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图像的综合应用题型一:关于分子动理论及内能的考查类型1 微观量估算的两种“模型”1.微观量与宏观量(1)微观量:分子质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等.(2)宏观量: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 mol等.2.分子的两种模型(1)球模型:V0=16πd3,得直径d=36V0π(常用于固体和液体).(2)立方体模型:V0=d3,得边长d=3V0(常用于气体).3.几个重要关系(1)一个分子的质量:m0=MN A.(2)一个分子的体积:V0=V molN A(注意:对于气体,V0表示一个气体分子占有的空间).(3)1mol物体的体积:V mol=Mρ.模型1 微观量估算的球体模型1(多选)钻石是首饰、高强度钻头和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已知1克拉=0.2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克拉钻石物质的量为0.2aM B.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2aN A MC.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6M×10-3N Aρπ(单位为m)D.a克拉钻石的体积为aρ【答案】 ABC【解析】 a克拉钻石的质量为0.2a克,得物质的量为0.2aM,所含分子数为0.2aM×N A,故A、B正确;每个钻石分子的体积为M×10-3ρN A,固体分子看作球体,V=43πR3=43πd23=16πd3,联立解得分子直径d=36M×10-3N Aρπ,故C正确;a克拉钻石的体积为0.2a×10-3ρ,D错误.2(2022·山东省摸底)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的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已知水蒸气的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水分子的直径为d。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7年高三物理百题练习三热、光、原(一)热学1.能根据下列一组数据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A.氧气的摩尔质量、氧气分子的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及水分子的直径C.氧气的摩尔质量、氧气的密度及氧气分子的直径D.水分子的质量和一杯水的质量、体积2. 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下面给出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上述研究分子运动方法相同的是( )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B.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学说的启发下提出了光子说C.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奥斯特通过放在通电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得出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3.下面的叙述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B.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内分子的运动C.布朗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D.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在某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B.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C.知道某物质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可估算其分子直径D.知道某物质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可求其分子质量5.下面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C.将打气管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这时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受到拉伸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吸收热量,压强一定增大C.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为ρ(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则1个水分子的体积是/A M N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它违背能量守恒定律7.下列说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 )A .气体在某状态变化过程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B .只要对内燃机不断进行改进,它可以把气体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1g 、0℃的水的内能比1g 、0o C 的冰的内能大D .10g 、1 5o C 理想氢气的内能与10g 、15 o C 的理想氧气的内能一样大8.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变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和分子势能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 .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B .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不断减小C .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9.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B .在冰箱外的管通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放出热量C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并吸收热量D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并放出热量10.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柱形容器内,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20xx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热光原部分(全国卷一)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 正确,B 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 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 错.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λ=0.6328µm ,2λ=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2E ∆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 ∆的近似值为A.10.50eVB.0.98eVC. 0.53eVD. 0.36eV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λυυc h E ==∆,,可知当,6328.0,196m ev E μλ==∆当m μλ39.3=时,连立可知ev E 36.02=∆(全国卷二)16.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
号顿市安谧阳光实验学校专题五热、光、原专题【专题指导】热、光、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但考查的要求并不高,在35个知识条目中,只有5个是Ⅱ级要求,其余都是Ⅰ级要求。
Ⅱ级要求: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等,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点。
高考对热、光、原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少数年份有填空题。
每年理综试卷中有热、光、原选择题各一道,少数年份有两道光学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知识及其含义的理解和应用,看考生是否记住了相关的知识和规律,是否理解了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是否能够鉴别关于这些知识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少数试题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和统计分析方法,但一般都没有超出考纲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二轮复习应着力把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本部分复习可抓住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气体的状态参量及其定性关系这三条主线进行。
1、理解并识记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
分子动理论是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观点来研究热现象的理论。
它的基本内容包含三个要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要理解这三个要点,一是要了解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如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二是要了解分子力的特点。
【例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导学】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要形成布朗运动,要求固体微粒足够小;布朗运动的特点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它反映的是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实验中描绘出的是某一固体微粒每隔30s的位置的连线,而不是该微粒的运动轨迹。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4海南高考真题)一正三角形OPQ 玻璃砖,某束光线垂直火OP 射入,恰好在PQ 界面发生全反射,则玻璃砖的折射率()ABC D .22.(2024浙江高考真题)如图为水流导光实验,出水口受激光照射,下面桶中的水被照亮,则()A .激光在水和空气中速度相同B .激光在水流中有全反射现象C .水在空中做匀速率曲线运动D .水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2024江苏高考真题)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会观察到()A .两镜片都变亮B .两镜片都变暗C .两镜片没有任何变化D .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4.(2024江苏高考真题)现有一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θ,打在不同浓度NaCl 的两杯溶液中,折射光线如图所示(β1<β2),已知折射率随浓度增大而变大。
则()A .甲折射率大B .甲浓度小C .甲速度大D.甲临界角大5.(2024辽宁高考真题)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
用绿色激光照双缝,能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纹中央间距变小的是()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B.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6.(2024山东高考真题)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a与待测滚珠b、c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
若待测滚珠与标准滚珠的直径相等为合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滚珠b、c均合格B.滚珠b、c均不合格C.滚珠b合格,滚珠c不合格D.滚珠b不合格,滚珠c合格7.(2024广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红绿两束单色光,同时从空气中沿同一路径以 角从MN面射入某长方体透明均匀介质。
高考物理专项练习热、光、原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减小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2、夏天: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阳光下受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有以下描述(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①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②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③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吸热:内能增加.④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减少.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第二类永动机都以失败告终:导致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C.一个物体从外界吸热:它的内能一定增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5、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示意图:上部是一个球形容器:里面有一定量的空气:下部是一根细管:细管插入带色液体中:制作时先给球形容器微微加热:跑出一些空气:插入液体中时:带色液体能上升到管内某一高度.测量时球形容器与所测物质接触。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并保持不变:所测温度为t 1时:管内液面在a位置: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为Ek1:气体压强为P1:管内气体内能为E1:所测温度为t2时管内液面在b位置:其他三个量分别为Ek2、P2、E2。
由此可知( )A: t1<t2B:P1< P2C:Ek1<Ek2D:E1>E26、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内:在水中有一个小试管开口向下竖直浮于水面上: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当将容器封闭并向外抽气时()A.h不变:H增大B.h和H都增大C.h增大:H不变D.h增大:H减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致冷系统能够不断地将冰箱内的热量传递给外界温度较高的空气:这并不违反“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规律B.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热光原基础题1、在卢瑟福的α粒子放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做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斥力小于引力;D.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如图2所示,弧光灯发出的光线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有张角,该实验能证明()A.光具有波动性;B.从锌板逸出的粒了是电子;C.光能发生衍射;D.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4、如图3所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U形管竖有放置,管中有两段水银柱封住了两段空气A和B,若保持A的温度不变,仅使气体B的温度升高。
则A.气体A和B的体积都变大,压强都变小;B.气体A的体积、压强都不变,气体B的体积变大、压强不变;C.气体A和体积减小、压强变大,气体B的体积变大、压强变小;D.气体A和体积、压强都变大,气体B的体积变大、压强不变。
5、一个绝热容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容器在被高速运输的途中突然停下来,则()A.因为气体的温度与机械运动的速度无关,故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不变B.因容器是绝热的,故容器中气体温度不变C.容器停止运动时,气体分子的速度亦随之减小,所以气体温度降低D.容器停止运动时,气体分子随容器一起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所以气体的温度升高。
6、一探空气球在大气中上升,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若忽略球内气体与大气的热传递,则在气球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A.体积增大B.压强不变C.内能增大D.温度不变7、氢原子发出a 、b 两种频率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若a 光是由能级n=4向n=1跃迁时发出的,则b 光可能是( )A .从能级n=5向n=2跃迁时发出的B .从能级n=3向n=1跃迁时发出的C .从能级n=5向n=1跃迁时发出的D .从能级n=3向n=2跃迁时发出的8、如右的V-T 图上,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原状态为1,经 过一系列变化后,末状态为2,比较1、2两个状态的压强 p 1、p 2,则有 ( ) A .21p p > B .21p p <C .21p p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相互摩擦时,很容易发生“粘合”现象,这是由于( ) A .万有引力的作用 B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 C .摩擦生热的作用 D .化学反应的作用10、如右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 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 板A 的下表面是水平的,上表面是倾斜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的质量为M ,不计圆板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 0,则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p 等于( ) A S Mg p /cos 0θ+ B .θθcos /cos 0S Mg p +C .S Mg p /cos 20θ+D .S Mg p /0+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可以一直降低到绝对零度B .热量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C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保持不变,温度升高时体积就增大 12、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B .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C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 .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13.如图所示,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直立容器被隔板分成A、B两部分,分别盛有同种气体,A中气体的密度较小,B中气体的密度较大。
如果抽掉隔板,对气体加热,并使两部分气体充分混合,在这过程中,气体总的吸热量为Q,整个气体内能的增加量为△E i,则()A.△E i =QB.△E i <QC.△E i >QD.无法比较△E i与Q的大小14.图中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
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S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
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使A中水逐渐流向B中最后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小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15.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活塞把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柱形容器内,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活塞高h1处自由下落到活塞上,并随活塞一起下降到最低位置B处。
设在这一过程中容器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可知A.活塞从A下降到B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B.活塞在B处时,气体压强最大、温度最高C.活塞从A下降到B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功的W,而W<Mg(h1+h2)+mgh2+p0Sh2D.活塞从A下降到B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功的W,而W=Mg(h1+h2)+mgh2+p0Sh216.在宽敝的车间中有一个高压容器,其中盛有压强较大的空气,打开高压容器的阀门,空气由容器中迅速喷出,当容器内外空气的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阀门。
经过较长时间后再打开阀门,则()A.外部空气将通过阀门进入容器内B.容器内部空气由阀门排出C.通过阀门容器内外的空气有交换,但容器内的空气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17.如图所示,氢原子中的电子绕核逆时针快速旋转,匀强磁场垂直于轨道平面向外,电子的运动轨道半径r不变,若使磁场均匀减小,则电子的动能。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18、在匀强电场里有一个原来速度几乎为零的放射性碳14原子核,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a 、b 均表示长度)。
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可能是 ( )A .146C →42He+104BeB .146C →01e+145BC .146C →01 e+147ND .146C →21H+125B19、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由折射率为n 1的材料制成内芯,在外层包上折射率为n 2的外套,光线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内芯和外套的折射率应满足 n 1> n 2B .内芯和外套的折射率应满足 n 2> n 1C .从左端面入射的光线,其入射角必须大于某值,光才能被传导 D .从左端面入射的光线,其入射角必须小于某值,光才能被传导20、原子核A 经β衰变变成B 原子核,B 原子核再经α衰变变成C 原子核,则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 ) A .核A 的中子数减核C 的中子数等于2 B .核A 的质子数减核C 的质子数等于5C .原子核为A 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 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少1D .核C 的质子数比核A 的质子数少1 2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的运动,记录下如图所示的图形.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记录的是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状况B .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 .可以看到,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 .可以看到,水温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22、一个竖立着的弹簧,支撑着倒立的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静止,如图所示,假设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气缸导热性良好,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总能和大气的温度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大气压强增加,则缸底离地面的高度减小B .若大气压强增加,则活塞离地面的高度减小C .若大气温度升高,则缸底离地面的高度增大D .若大气温度升高,则活塞离地面的高度减小23、如图所示,一束由红、绿、紫三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横截面为梯形的玻璃砖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下列关于彩色光带排列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从上到下依次为紫、绿、红B.从上到下依次为绿、红、紫C.从上到下依次为红、绿、紫D.从上到下依次为紫、红、绿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绝对零度附近所有分子都将停止运动B.气体的压强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C.热力学温度每一度的大小跟摄氏温度的每一度大小相同D.气体的体积不等于气体分子体积之和25、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含三种成份,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层厚的黑纸可以挡住α射线,但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核本身的因素有关,还与它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有关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D.β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Ar)时,生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这个新核共有26、用α粒子轰击氩40(4018A、19个质子和44个中子B、20个质子和23个中子;C、43个质子和20个中子D、44个质子和19个中子27、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温度计。
由于这种温度计竖直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不仅与温度变化有关,还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有关,所以在使用时还必须考虑到大气压强的影响。
关于液面高度变化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大气压强不变,温度升高,管内液面升高B、若大气压强不变,温度升高,管内液面降低C、若温度不变,大气压强变大,管内液面升高D、若温度不变,大气压强变大,管内液面降低28、透过火炉火焰上方的空气看物体,会感到物体在晃动:取两块平板玻璃,用手把它们紧紧捏在一起,会从玻璃板面上看到许多彩色花纹。
对以上两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干涉现象B、两者都是折射现象C、前者是干涉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D、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干涉现象29、同质量的氧气与氢气温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个氧气分子的动能都比氢分子的动能大B、每个氢气分子的速率都比氧分子的速率大新能源来自太阳 辐射的能源可再生能源C 、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D 、若两种气体的温度都为0°C ,两种气体的分子平 均动能也都为零30、在光电效应的四个规律中,必须用光的量子说才能解释的是 ( ) A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某一频率,才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 .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D .从光照射金属到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极短,不超过10-9s31、三人同时在岸边用枪瞄准水中的鱼射击,结果有一个人射中鱼,由此可知 ( )A .3人中一定有1人未瞄准B .3人中一定有2人未瞄准C .3人中一定有1人瞄准了D .3人中一定有2人瞄准了32、由U 23892衰变为Pb 20682要经过x 次а衰变和y 次β衰变,其中 ( ) A .x=6,y=8 B .x=8,y=6 C .x=16,y=2 D .x=22,y=163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阳光照射竖立的肥皂膜, 膜的表面会出现水平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B .用x 射线照射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则改用γ射线照射该金属板,逸出的光电子的动能将增大C .γ射线也是一种波,因此利用研究可见光的衍射实验装置,同样也能观察到γ射线 的衍射现象D .光的衍射图像中的条纹是光波叠加的结果34、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运动,统称为能源.“能源分类相关图” 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 .煤炭、石油、沼气 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 .太阳能、风能、潮夕能 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35、如图所示,一绝热气缸竖直倒放,气缸内有一质量不可忽略的绝热活塞,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气体处于平衡状态,现保持温度不变,氢气缸稍微倾斜一点,在达到平衡后,与原来相比,则 ( ) A .气体的压强变小 B .气体的压强变大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 .气体的体积变大36、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37、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恰好分子间作用为零,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②当分子间的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③当分子间的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减小④当分子间的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斥力先增大后减小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38、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在把它们尽量靠近的过程中()A.分子势能逐渐减小B.分子势能逐渐增大C.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39、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B.悬浮在液体中的颗料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太阳光斜射在窗前,看到许多尘粒做无则的运动,这也是布朗运动D.漂浮在河水中的树叶随波浪一起一伏运动,这也是布朗运动40、关于物体的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41、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A.迅速向外拉活塞B.迅速向里推活塞C.缓慢向外拉活塞D.缓慢向里推活塞42、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干涉产生的()A.雨过天晴,天空出现彩虹B.肥皂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彩色花纹C.对着日光灯从两支并拢铅笔的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D.河面的油污在阳光下五彩缤纷43.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B.工业上利用γ射线检查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缝C.刑侦上用紫外线拍摄指纹照片,因为紫外线波长短、分辨率高D.卫星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云图照片,因为红外线衍射能力较强4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 ,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45、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都是连续谱B.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C.进行光谱分析时,只能用明线光谱D.对月光作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46、在玻璃光学元件表面,涂上一层氟化镁透明薄膜,入射光垂直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