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干湿地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植被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2)人文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主要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二)四大地理区域1、区域名称: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区域界线:A.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吻合;主导因素是地形;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 1月0℃等温线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与秦岭(山脉)—淮河(河流)大致吻合;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一致;主导因素是降水。
二、巩固练习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山脉与乙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B.该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A.秦岭—淮河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黑河—腾冲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Unit 1 人们生活与环境,Unit 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Unit 3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教学设计将针对全册内容进行整合与分析,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八年级地理(下)全册的知识点,提高地理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年级地理(下)全册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
2.教学难点: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整理和分析全册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全册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全册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各个模块的内容。
3.操练(20分钟)针对每个模块,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地理知识。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了解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归纳分析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重点难点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师生问好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东北三省的农业特点?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工业?你知道的东北三省还有哪些有名的工业企业?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三、我国最大的重师生问好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简单总结。
读阅读材料P19: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你能得出什么结组织课堂纪律及时复习 ,承上启下。
从身边的地理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知识延伸:我们当地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有什么发展优势?你觉得发展前景如2、东北三省有哪些工业部门?B C结合图2。
16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想一想:哈尔冰、长春、沈阳和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那么这些城市在发展工业方面有哪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说课稿1,主要涵盖了第三单元人们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第五单元 maps in dly life 以及第六单元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内容。
本说课稿将引导学生复习这些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应用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地理感兴趣,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而有的学生则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知识掌握不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第三单元人们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第五单元 maps in dly life 以及第六单元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三单元人们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第五单元 maps in dly life 以及第六单元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地理应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奠定基础。
总复习(一)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题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并能理解北方地区农业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树立初步的人地观念。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重点难点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师生问好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我们属于哪个地理区域?课件导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诗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黑土地黄土地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师生问好学生回答问题读图6。
3,北方地区的地形回答:1、北方地区的位置?B2、北方地区的地形?C3、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所组织纪律温故而知新诗画导入,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1分3分3分25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我们当地都种植哪些农作物?展示相关的图片阅读材料:冲积扇——华北平原的重要农耕区学生回答读图6、6回答: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品种?C讨论:为什么北方地区会以旱地为主?A想一想:为了解决降水少的问题,发展农业应该注意哪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学以致用,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现实中1分12分板书设计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教学后记本节课内容较繁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关于冲积平原的形成,很难再头脑中形成概念,应该有个直观的演示过程。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范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提问,学生回答。
(略)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级别的共34个。
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
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学生齐答:北京对,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
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
(略)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教学设计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期中复习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人们生活与环境,第二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章亚洲与欧洲,第四章美洲与非洲,第五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第六章科学探究。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内容后,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重点知识可能掌握得不够扎实,需要通过复习来加强记忆。
同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地理下册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年级地理下册的重点知识。
2.难点:对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查找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4.课堂讲解: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重点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典型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好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