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地昔帕明与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65.65 KB
- 文档页数:2
精神药物经P450 3A4酶与内科药物的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酶简称CYP其中5种酶为重要即1A2、2D6、3A4、2C19和2C9酶以3A4酶最重要占CYP总量的30【1】它代谢的药物最多。
这里将叙述精神药物经3A4酶与内科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经3A4酶代谢的药物一抗精神病药⒈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主要经3A4酶代谢奋乃静次要经3A4酶代谢甲硫哒嗪也经3A4酶代谢。
⒉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和阿立哌唑主要经3A4酶代谢氯氮平和利培酮次主要经3A4酶代谢【2】奥氮平和齐拉西酮次要经3A4酶代谢。
二抗抑郁药⒈三环抗抑郁药TCAs TCAs次要经3A4酶去甲基化如阿米替林转化为N-去甲替林丙咪嗪转化为N-去甲丙咪嗪氯丙咪嗪转化为N-去甲氯丙咪嗪【3】。
⒉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氟西汀、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次要经3A4酶代谢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3】也经3A4酶代谢。
⒊其他抗抑郁药瑞波西汀主要经3A4酶代谢文拉法辛次要经3A4酶代谢米氮平、曲唑酮和萘法唑酮也经3A4酶代谢。
⒋抗抽搐药卡马西平主要经3A4酶代谢丙戊酸钠次要经3A4酶代谢、拉莫三嗪、托吡酯【4】、乙琥胺【2】、噻加宾【2】和唑尼沙胺【2】也经3A4酶代谢。
⒌抗焦虑催眠药⑴苯二氮卓类药物三唑仑和咪达唑仑完全经3A4酶代谢地西泮【5】和阿普唑仑主要经3A4酶代谢氯硝西泮也经3A4酶代谢⑵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佐匹克隆和唑吡坦主要经3A4酶代谢扎来普隆极次要经3A4酶代谢主要经醛氧化酶代谢⑶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坦度螺酮主要经3A4酶代谢丁螺环酮也经3A4酶代谢。
⒍中枢兴奋剂咖啡因、安茶碱和拟苯丙胺药三氟甲基苯基哌嗪经3A4酶代谢。
⒎阿片类药物美沙酮和右美沙芬次要经3A4酶代谢。
⒏内科药物强镇痛药芬太尼【6】、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特非拉定、氯雷他定和阿司咪唑、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钙通道阻断剂心痛定、异搏定和地尔硫卓类固醇睾酮、雌激素、孕激素包括口服避孕药成分如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醋竹桃霉素、抗麻风病药氨苯砜、抗病毒药Elvitegravir、利吡韦林、马拉维若7、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抗肿瘤药紫杉醇主要经3A4酶代谢。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虽然目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反应比较小,但长期应用后仍可能导致明显的副反应而导致患者自行停药。
目前的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1体重增加有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导致肥胖,而自行停药,这一因素在青年女性中尤其明显。
氟西汀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必要时可换用它维持治疗。
2性功能障碍有许多抗抑郁药对性功能都有影响,如抑制勃起和性乐高潮等。
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要比老的抗抑郁药要小的多。
有报道称米氮平(瑞美隆)对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3失眠氟西汀最易引起失眠,故氟西汀一般在早上服用。
4嗜睡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米氮平(瑞美隆)可引起明显的嗜睡。
5其他如便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相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导致停止维持治疗。
65-色胺综合征抗抑郁药几乎都是存在一种罕见但具潜在危险的反应,称作5-羟色胺综合征。
该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张力增高(肌阵挛、震颤、肌肉强直、反射亢进),精神障碍(易激动、不安、意识模糊、躁狂、癫痫发作),以及自主神经障碍(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多汗)。
针对这一综合征的预防,是在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时,应该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前一种药物从体内已经排出,间隔时间约为1-7周。
注意对于药物的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抗抑郁药导致体重增加,怎么办?首先应改变饮食及增加运动,其次辅助心理治疗,然后考虑转诊至营养师。
在此基础上,考虑换用增重风险较低的抗抑郁药,或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联用安非他酮。
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再考虑抗肥胖药物。
在美国,体重超标者的比例已创历史新高,超重(BMI≥25)或肥胖(BMI≥30)成年人已达68.5%,其中34.5%为肥胖,6.4%为极度肥胖(BMI≥40)。
体重增加的原因包括躯体及膳食因素,但也可为医源性。
许多药物具有增重副作用,包括大多数抗抑郁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服药过程中,体重开始增加的时间可预示体重增加模式:首月出现显著增重,意味着日后增重的风险很高。
抗肿瘤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药物的疗效发生改变,甚至会增加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抗肿瘤治疗中,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特别高,因为患者通常会接受多种不同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
首先,化疗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肿瘤治疗药物之一,它们通过杀死癌细胞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然而,一些化疗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化疗药物与抗生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此外,化疗药物与放射治疗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另一类常见的抗肿瘤药物是靶向治疗药物,它们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特定变化来选择的药物,可以更加针对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然而,一些靶向治疗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靶向治疗药物与抗真菌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此外,靶向治疗药物与抗凝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然而,免疫治疗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免疫治疗药物与免疫抑制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免疫治疗药物的疗效。
此外,免疫治疗药物与感染类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为了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对抗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医生应该仔细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该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补品等。
此外,一些方法也可以帮助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可以在用药之前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患者对一些药物的代谢能力。
此外,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总之,药物相互作用在抗肿瘤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医生和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他莫昔芬和抗抑郁药间相互作用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1(38)4
【摘要】最近的一项研究提示,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治疗的同时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死亡率呈增高趋势,这可能与细胞色素
P4502D6(CYP2D6)将他莫昔芬转化为活性代谢物的转化率下降所致,他莫昔芬经CYP2D6代谢成为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4-羟-N-去甲基他莫昔芬。
【总页数】1页(P274-274)
【关键词】他莫昔芬;相互作用;抗抑郁药;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活性代谢物;活性代谢产物;CYP2D6;乳腺癌患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三环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 [J], 汪春运
2.抗抑郁药与他汀类降脂药的相互作用 [J], 丁荣晶
3.五味子与抗抑郁药舍曲林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J], 晏肃霜;梁小明
4.FDA警告曲坦类药与抗抑郁药有药物相互作用 [J], 施桂兰(摘)
5.他莫昔芬与抗抑郁药联用 [J], 黄进(编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盘点那些“伤心”药作者:来源:《大众健康》2016年第05期那些用于心脏疾病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抗心衰药(强心药)等,本身就作用于心脏。
如运用不当、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或个体的敏感性不同,或个体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都会导致对心脏的毒副反应。
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医师会有强调。
故本文不再列举。
下面分类罗列那些治疗目标不是心血管系统的,但对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反应的常见的一些药物。
许多抗癌药物具有心脏毒性。
抗肿瘤药的选择性通常较差。
能杀死癌细胞,同样也能杀死正常细胞。
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小心谨慎。
报道有伤心作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顺铂、多柔比星、氟脲嘧啶、紫杉醇、长春碱、各种单抗、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等等。
其次,抗精神病药物有心脏毒性的也不少。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硫利达嗪、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可引起Q-T 间期延长和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中硫利达嗪现已退市。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的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丙米嗪、地昔帕明等均可引起Q-T 间期延长。
第三,局部麻醉药在药物作用机制上,被认为是是钠离子通道拮抗剂。
有的本身就用于抗心律失常,如利多卡因。
其心脏毒性与药物的效能、脂溶性等有密切的关系。
常用的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都有类似毒性。
还有就是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的毒性主要表现为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继而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出现晕厥或猝死。
喹诺酮类(如司帕沙星、加替沙星等)几乎都对心脏传导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可直接导致心律变化,导致Q-T间期延长。
此外,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都有伤心的报道。
最后要提醒的是一些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心脏副反应。
如咪唑类抗真菌药如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致低血钾症状的两性霉素B、西米替丁、或排钾利尿剂同时服用更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红霉素等与地高辛合用,由于肠道细菌被抑制,减少了地高辛的降解,血清浓度可上升2倍,导致地高辛中毒等等。
地舒单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地舒单抗是一种常用的抗结直肠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患者。
然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地舒单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1. 地舒单抗和化疗药物的相互作用:地舒单抗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研究发现,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时,地舒单抗可以提高细胞毒作用并抑制肿瘤生长。
然而,其他化疗药物如奥昔布汀和铂类药物与地舒单抗的联合使用可能引起副作用增加的风险,如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
2. 地舒单抗和抗生素的相互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影响地舒单抗的药代动力学,进而影响其疗效。
研究发现,地舒单抗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共同使用时,可导致血浆地舒单抗浓度下降,从而降低疗效。
相反,利福罗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地舒单抗联合使用可能导致地舒单抗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毒性风险。
3. 地舒单抗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地舒单抗可通过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因此,与其他信号通路抑制剂如靶向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研究表明,地舒单抗与靶向细胞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的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地舒单抗和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抗凝药物的应用在癌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但与地舒单抗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一项研究发现,地舒单抗与华法林的联合使用会导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使用地舒单抗治疗癌症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总结而言,地舒单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非常重要。
合理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于地舒单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以提供更加可靠的临床指导。
抗抑郁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一、杂环抗抑郁药这一类药物曾经是主要的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和地昔帕明)、改良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NE等的再摄取),使得人体内5-HT、NE等神经递质增多,从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
由于存在不良反应,目前仅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米安舍林、司普替林)的作用机理与TCAs药物基本相似,也归于TCAs类药物。
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其主要对抗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睡眠不良等情况,适用于各型抑郁症患者,尤其适用于焦虑性抑郁症患者。
近年来,由于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远低于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已经不使用此类药物。
杂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突触间隙5-HT的再摄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主要去甲肾上腺素的可用性。
长期使用可以下调突触后膜alpha-1肾上腺受体的功能,是常见抗抑郁药的最终作用机制。
尽管有效,但这类药物现在很少用,因为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相比剂量较大时容易引起中毒反应。
杂环类抗抑郁药更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其对毒蕈碱、组胺和alpha1肾上腺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
许多类杂环抗抑郁药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因此不适用于老年患者及前列腺增生患者、青光眼患者或慢性便秘的患者。
所有杂环抗抑郁药,尤其是马普替林和氯米帕明,容易降低癫痫发作阈值。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苯乙肼、异卡波肼、安非他明和司来吉林。
药理机理为:不可逆地结合并灭活单胺氧化酶,从而防止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使其在体内积累,达到抗抑郁的目的。
但随着在临床的应用,问题也逐渐显现,现已被弃用。
这些药物抑制3类生物源性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TH)和其他苯乙胺氧化脱氨基反应。
当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抗抑郁药,有时甚至电休克疗法(ECT)无效时,它们的主要价值是治疗难治性或非典型抑郁症。
药物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影响检验结果的常用药物包括:抗凝剂、降糖药、兴奋剂、激素、抗癫痫药、降压药、镇痛药、抗感染药及某些中药等,但影响的程度不一,而且有些药物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也不清楚。
有的改变是因检验过程中化学反应被干扰;有的则反映特殊器官受损,如肝肾;有的病人代谢功能特殊,对某一化合物的形成或排出呈现加速或迟滞;其他如结合部位的竞争,降解酶的激发或抑制等。
由于药物成分复杂,此资料仅供参考。
一、药物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一) 致贫血药物1. 肯定能引起贫血的药物:(1) 抗生素类药物:氯霉素、甲氧苯青霉素、博来霉素、长效磺胺、磺胺嘧啶、有机砷类。
(2) 解热镇痛药: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氨基比林、安乃近、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3) 抗癌药:氮芥、阿糖胞苷、环磷酰胺、丙卡巴肼(甲基苄肼)、甲氨蝶呤、长春碱、长春新碱、白消安。
(4)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乙琥胺。
(5) 抗糖尿病药:甲苯磺丁脲。
(6) 抗甲状腺病药: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7) 抗疟药:阿地平。
(8) 其他药物:氯丙嗪、甲丙氨酯、利眠宁、乙氨嗪苯、甲苯、三硝基甲苯。
2.可能引起贫血的药物(1) 抗生素类: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
(2) 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
(3) 抗癫痫药:扑米酮(去氧苯比妥)、三甲双酮。
(4) 抗疟药:氯喹。
(二) 致白细胞减少的药物1.致白细胞生成减少的药物:(1)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消瘤芥、塞替派、白消安、乌拉坦、丙卡巴肼、多潘等。
(2) 有丝分裂抑制剂: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
(3) 抗抑郁药:丙米嗪、地昔帕明(去甲丙米嗪)等。
(4) 利尿药: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依地尼酸(利尿酸)、汞剂等。
(5) 抗生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甲氧苄青霉素、链霉素、瑞斯托霉素、放线菌素K、两性霉素B等。
抗抑郁药联合使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高燕;刘岩;翟金国【摘要】抑郁症是一常见的精神障碍,多呈慢性、复发性病程.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最常用治疗方法.然而,有些患者对单一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反应不佳,即通常所称的难治性抑郁症(TRD).针对TRD的治疗已有多种疗法,其中之一为抗抑郁药物的联合治疗,即同时用两种或以上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如米氮平联合SSRIs等.本文就目前抗抑郁药联合治疗TR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年(卷),期】2017(030)004【总页数】5页(P379-383)【关键词】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抗抑郁药;联合治疗【作者】高燕;刘岩;翟金国【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徐州 221004;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05抑郁症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精神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最新估计,目前有3.22亿人罹患抑郁症,从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4%[1]。
占全球总人口15%的人群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患上抑郁症[2]。
目前,抗抑郁药是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被广泛使用。
在临床试验中,不管最初选择哪种抗抑郁剂,经标准治疗后,总体缓解率为42%~46%[3-4],并且药物治疗对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不能产生持续的抗抑郁效果[5]。
诸如此类对至少两种足量、足疗程抗抑郁药治疗且依从性好,患者仍然无效,称之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
与其他抑郁症患者相比,TRD患者社会功能更差、生活质量更低,共病率和自杀率更高,并能预测对之后治疗的响应情况:1年内对标准治疗的响应率约为10%。
对精神科医生来说,TRD的治疗是一较复杂的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一。
文拉法辛㈠其他药物影响文拉法辛浓度文拉法辛主要经2D6酶代谢,次要经3A4酶代谢。
理论上讲,影响这两种酶(尤其是影响2D6酶)活性的药物,都可能影响文拉法辛血浓度。
⒈西咪替丁增加文拉法辛血浓度:西咪替丁抑制2D6和3A4酶,理论上能增加文拉法辛血浓度。
给男、女健康志愿者(18~41岁)服文拉法辛50mg,每8小时一次达5天,再服西咪替丁800mg/d 5天,文拉法辛的达峰浓度增加60%,清除率下降43%。
由于西咪替丁不显著影响文拉法辛的活性代谢物O-去甲文拉法辛的形成或清除,而循环O-去甲文拉法辛浓度比文拉法辛高,因此,西咪替丁仅轻度增加文拉法辛+O-去甲文拉法辛总浓度,故多数病人无需调整剂量。
但对控制较差的高血压、肝功能障碍和老人,这种轻度增加总浓度的效应可能较突出,联用宜小心、。
⒉苯海拉明增加文拉法辛血浓度:苯海拉明抑制2D6酶,理论上可增加文拉法辛血浓度。
Y essine等(2001)征募15例男性志愿者,9例为2D6酶强代谢者,6例为2D6酶弱代谢者,给服文拉法辛18.75mg,每12小时1次,连续4次,间隔1周,再服文拉法辛18.75mg联合苯海拉明50mg,每12小时1次,连续4次。
在强代谢组,苯海拉明降低文拉法辛的口服清除率2.4倍;在弱代谢组,苯海拉明降低文拉法辛的口服清除率不明显,可能是弱代谢组进一步抑制2D6酶的空间较小所致。
因为文拉法辛费用较高,治疗指数宽;苯海拉明价廉,有镇静效应,既能改善抑郁症的晚间睡眠,又能提高文拉法辛血浓度,两者联用理论上对2 D6强代谢者能增效省钱,但实际有待证实。
⒊奎尼丁增加文拉法辛血浓度:奎尼丁抑制2D6酶,理论上能增加文拉法辛血浓度。
Less ard等给7例2D6酶强代谢者和5例2D6弱代谢者服文拉法辛18.75mg,每12小时1次,连续4次,间隔1周,再服文拉法辛联合奎尼丁每12小时1次,连续4次,结果发现,在强代谢组,奎尼丁降低R-文拉法辛的口服清除率12倍,降低S-文拉法辛的口服清除率4倍。
氯丙嗪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1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莫沙平、度硫平、多塞平、阿米替林、氯丙米嗪、曲丙米嗪、洛非帕明、地昔帕明、丙咪嗪、去甲替林、普罗替林等〕与氯丙嗪合用时,两者可相互影响对方的代谢,导致药物浓度均升高,毒性增强。
另外,两者都有抗胆碱活性,合用那么抗胆碱作用增强。
故合用时应谨慎。
2与颠茄合用,抗胆碱作用增强。
3槟榔有胆碱能效应,与氯丙嗪合用,可增加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反响。
4氯丙嗪与卡托普利、曲唑酮合用时,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可能导致低血压。
5阿替洛尔、美托洛尔与氯丙嗪合用时,两者相互抑制对方的代谢,使血药浓度均升高,导致低血压和/或氯丙嗪毒性增加。
6西沙必利、多非利特、索他洛尔、匹莫齐特、斯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格雷沙星、左氟沙星、左美沙酮、卤泛群等与氯丙嗪合用时,对心脏的毒性增加,故不宜合用。
7氯丙嗪与二氮嗪合用,可能会引起高血糖症。
8氯丙嗪可诱导或抑制苯妥英钠的代谢,而苯妥英钠那么诱导氯丙嗪的代谢,故合用时苯妥英钠的浓度可能会升高或降低,而氯丙嗪的浓度那么降低。
9与肾上腺素合用时,可能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10伊布利特与氯丙嗪合用,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11卡法根与氯丙嗪合用时,对多巴胺的拮抗作用增加,从而导致氯丙嗪的治疗作用和/或不良反响都增加。
12氯丙嗪与锂剂合用〔尤其是氯丙嗪的用量较大时〕,可能导致虚弱、运动障碍、锥体外系反响加重、脑病及脑损伤等。
13与哌替啶合用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的抑制作用加强。
14卟吩姆钠与氯丙嗪都有致光敏感的作用,合用可加重光敏感组织的细胞内损害。
15普萘洛尔可降低氯丙嗪的代谢,使氯丙嗪的毒性增强。
16氨甲环酸与氯丙嗪合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导致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报道,可能是两者都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所致。
17安非他明与氯丙嗪合用时两者效力均降低,且使惊厥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而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降低,故不推荐合用。
18制酸剂对氯丙嗪的吸附作用可降低氯丙嗪的吸收,故合用时氯丙嗪疗效降低。
抗肿瘤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随着医学的进步,抗肿瘤治疗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患者常常需要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
然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抗肿瘤治疗时,必须重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药物与食物、饮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可以改变另一种药物的代谢或清除,从而影响其疗效或安全性。
例如,一些抗癌药物是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来代谢和清除的,而一些药物可以干扰这些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抗癌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
另外,一些药物还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蛋白质的方式来干扰其他药物的代谢和清除。
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主要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血药浓度和药效。
例如,一些药物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蛋白质或影响肠道的P蛋白而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来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可以影响另一种药物的药效。
这种相互作用通常是由于药物对受体、酶或传导途径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例如,一些药物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受体来干扰其他药物的作用,从而减弱或增强其疗效。
为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将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考虑在内。
一方面,医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另一方面,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并积极与医生沟通和配合,按照医生的指导来正确使用药物。
患者还需向医生和药剂师提供准确的药物使用信息,包括正在使用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以便医生能够进行全面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