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果醋的制作_导学案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5
选修1 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果酒制作离不开,它属于单细胞(真核/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型,分裂方式为。
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反应方程式为;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方程式为。
(2)条件: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________、氧气和PH。
①℃左右最适合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环境(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而受到抑制)。
(3)葡萄酒呈深红色原因: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_____进入了发酵液。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原理:用到的微生物是,它是一种(需氧/厌氧)细菌,分裂方式为二分裂。
当、都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成_______,再将乙醛变成醋酸,反应式是:。
(2)条件: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________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对应练习1: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有细胞核B. 两者分裂方式相同C. 两者都是异养生物D. 两者都能进行无氧呼吸Z+X+X+K]【探究一】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和装置图解读1、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1)冲洗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2)葡萄汁装瓶时,为什么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3)如何防止发酵液被污染?2、发酵装置的设计及选择(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教版⾼中⽣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有答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张建尚江苏省赣榆⾼级中学【情景导学】抬望眼——让梦想腾飞!同学们都读过王翰的《凉州词》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该诗描摹了出征的⼈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也说明我国古代劳动⼈民很早就会⽤葡萄制作美酒了。
在如今的和平盛世,我们能否⾃⼰动⼿制作葡萄美酒,让亲⼈对酒当歌,享受天伦之乐呢?【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课前预习】起步稳——夯实基础促发展!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①,它⽣长的最适温度是②,酒精发酵⼀般将温度控制在③。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的酵母菌的来源是④。
酵母菌在⑤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长繁殖,⽽其它绝⼤多数微⽣物都应⽆法适应这⼀环境⽽受到⑥。
1.①异养兼性厌氧型②20℃③18~25℃④附着在葡萄⽪上的野⽣型酵母菌⑤缺氧、呈酸性⑥抑制2.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①,当②都充⾜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为③;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④变为⼄醛,再将⼄醛变为⑤;醋酸菌的最适⽣长温度为⑥。
2.①异养需氧型②氧⽓、糖源③⼄醇④⼄醇⑤醋酸⑥30~35℃3.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包括①、②、③、④和⑤等。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的三个“⼝”是⑥。
3.①挑选葡萄②冲洗③榨汁④酒精发酵⑤醋酸发酵⑥充⽓⼝、排⽓⼝和出料⼝4.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榨汁前葡萄要先①后②;为防⽌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③,并晾⼲,发酵瓶要清洗⼲净,并⽤④消毒;葡萄汁装⼊发酵瓶时,要留出⼤约⑤的空间;发酵时间控制在⑥ d 左右;葡萄醋的发酵时间控制在⑦ d 左右,并注意适时充⽓。
4.①冲洗②去枝梗③清洗⼲净④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⑤1/3⑥10~12⑦7~8【课堂探究】⾛得欢——探索中收获,收获中提升!⼀、制作原理1.⽐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答案⼀、1.①酵母菌②醋酸菌③18~25℃④30~35℃⑤前期需氧,后期厌氧⑥⼀直需氧⑦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⑧C 2H 5OH+O 2→CH 3COOH+H 2O ⑨⼄醇(酒精)2.⽐较酵母菌与醋酸菌:2.①真核⽣物②原核⽣物③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④⽆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⑤出芽⽣殖⑥⼆分裂⑦兼性厌氧型⑧需氧型⑨附着在葡萄⽪上的野⽣型酵母菌⑩醋曲或菌膜⼆、实验设计1.根据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意图讨论分析:(1)葡萄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的是①;为防⽌发酵液被污染,对榨汁机的处理②,对发酵瓶的处理③。
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和。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
(原因:)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4.菌种来源:到或购买,或从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葡萄→→→发酵→发酵↓↓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实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注意。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__替代。
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及时______,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是简易发酵装置,每天______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7.10天后,取样检验。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酵母菌、醋酸菌的结构及特性2.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酿酒、制醋的原理及方法3. 情感目标:加强个人卫生及公共安全意识【重难点】 酵母菌、醋酸菌酿酒制醋的原理及方法【重难点突破】一、酿酒为什么要用酵母菌?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如下:C 6H 1206+602+6H 20−−→酶6C02+12H 20+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如下:C 6H 1206−−→酶2C 2H 50H+2C02+能量。
2、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菌种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就是葡萄皮上的白色粉末。
在不摘除葡萄的枝梗前用水冲洗灰尘和杂物。
3、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控制在180C--250C ,最适温度是200C ,PH 呈酸性。
4、检验酒精发酵成功的方法除嗅味和品尝外,还可以在酸性条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如果有酒精溶液会变成灰绿色。
【典题演示1】1、(原创)下列关于果酒制作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去除枝梗后的葡萄清洗干净B.发酵的全过程都要通入无菌空气C.温度控制在200C 左右D.对发酵产物的检测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答案】 ( )【解析】去除枝梗后的葡萄更容易被杂菌感染,酵母菌产生酒精是无氧呼吸,在发酵起始充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增加酵母菌数量;发酵产物最重要是酒精,检验酒精是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重铬酸钾进行的。
方法是要懂得酵母菌发酵原理和发酵过程的处理。
【变式训练1】(2010上海同济)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 2H 5OH 和CO 2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氧浓度为b 时,经有氧呼吸产生CO 2为6molB .d 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C .a 值约为0D .氧浓度为c 时,所消耗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答案】 ( ) 【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葡萄糖量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是要点,有氧呼吸葡萄糖和二氧化碳的关系是1:6,无氧呼吸葡萄糖和二氧化碳的关系是1:2,可以推出参与有氧呼吸的的葡萄糖是1/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学习要求〗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学会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四、(理解)结果分析与评价:阅读教材“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填写表格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气味和味道酒味酸味气泡和泡沫产生气泡和泡沫无气泡和泡沫发酵液颜色混浊混浊,液面形成白色菌膜2.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练习题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酵母菌装置放在45℃处【答案】B【解析】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A错误。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B 正确。
发酵时也不能通入空气,C错误。
一般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D错误。
2.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答案】C【解析】酒精浓度不会太高是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使酵母菌失活,故C正确。
加水过多会对酒精浓度有一定影响,但都不会超过14%,说明不是因为水过多造成的,故A错误。
原料中发酵的糖太少但只会是个别的酒精浓度低,故B错误。
发酵过程会产热,但一般会散出去,故D错误。
3.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B.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C.醋酸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D.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答案】D【解析】果酒是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在制作果酒时,一般选择含糖量较高的水果,A项正确;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项正确;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C项正确;果酒的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所以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然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D项错误。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知识点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知识梳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条件(1)菌种:□01酵母菌。
①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02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②代谢类型:□03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发酵原理(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08缺氧,pH呈□09酸性。
②温度:□1020_℃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一般控制在□1118~25_℃进行酒精发酵。
③发酵时间:10~12 d。
(4)葡萄酒深红色原因随酒精度数的提高,□12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13深红色。
2.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1)菌种:□01醋酸菌。
①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②代谢类型:□02异养需氧型,对□03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2)发酵原理①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04糖分解成□05醋酸。
反应式:□06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07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08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09氧气充足。
②温度: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30~35_℃。
③发酵时间:7~8 d。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为什么?提示: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细胞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3.醋酸菌可以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则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乙醇发酵为醋酸?提示:不能。
因为酒精发酵时为无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醋酸菌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且发酵所需的温度不同。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 ⑴简述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⑵说出制作果酒、果醋的相关微生物及其代谢特点⑶尝试利用简单装置制作果酒、果醋教学重难点1.说明果酒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果酒的简易装置2.探究果酒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课前导学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菌种为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即 发酵。
2.菌种来源:⎩⎨⎧。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3.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细胞的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原来__________内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背1.原理:菌种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____。
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C 6H 12O 6 →3CH 3COOH 。
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 2C 2H 5OH+O 2 →2CH 3CHO+2H 2O 2CH 3CHO+O 2 →2CH 3COOH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 。
背2.发酵条件:最适合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____________;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再变为醋酸。
例如,以淀粉为原料时,需加入_______和________以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_酶;以二糖和 为原料时,需加入________。
(三)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流程:背挑选葡萄→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过程 果 酒 果 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2)取苹果(或草莓)500g ,用清水冲洗除去污物;3)去子、切块、榨汁(或捣碎); 4)将汁液装入合适容器中;5)加入酵母; 6)加入蔗糖; 7)搅拌均匀后放入发酵瓶。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操作技能。
(重点)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难点) 5.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勤于动手,尝试果酒的制作。
1.果酒的制作原理(1)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2)反应式: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4)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果醋的制作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2)原理:①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30~35_℃。
[合作探讨]探讨1: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气后密封”?提示:“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探讨2: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酵母菌是如何成为优势菌种的?提示:发酵后期在缺氧和酸性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适应这一环境成为优势菌种。
探讨3:在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提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将糖或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思维升华]1.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较2.1.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的因素是()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B.温度在20 ℃左右C.pH=2.5D.pH=6[解析]酵母菌生活在偏酸性、含糖量高的环境中,温度为20 ℃左右,pH 约为6时酵母菌能快速生长繁殖。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导学案,主要介绍如何制作果酒和果醋,以及相关的微生物和发酵原理。
2、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呼吸原理、微生物培养和发酵技术的基础知识,但对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及原理仍需进一步了解和实践。
3、教学方式: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对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习目标确定:1、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及方法。
2、掌握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变化。
3、学会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操作技能。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1、学习重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及方法。
2、学习难点: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变化。
四、学习方法与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变化。
3、组织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果酒和果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五、学习过程与评价:1、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2、课堂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变化;组织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果酒和果醋。
3、学习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表现、口头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后拓展:布置相关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方法,以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导学案使用说明:导学案是本节课的学习指南,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过程与评价等内容。
选修1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 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预习案】1.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属于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型,大量繁殖,有关的方程式有;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有关的方程式有。
(2)条件: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在℃时最适合。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环境。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原理: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在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时,可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2)条件: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在果酒的工业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后再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的反应式是→。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试剂来检验。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4.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探究案】【探究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及发酵条件比较疑难解答(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孔充气?(5)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即时检测1】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因素的是( )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 B.温度20℃左右 C.p H=2.5 D.pH=6【探究二】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和装置图解读1、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2、装置图解读(1)各部位的作用①排气口作用: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的;②充气口作用: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进行充气用的;③出料口作用:出料口是用来的。
④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
⑤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输入。
【即时检测2】(2010·广东理综卷)(双选)小李尝试制作果酒。
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4 ℃冰箱中进行实验【探究三】酒精、果醋检验1.酒精检验。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来检验。
在性条件下,该药品与酒精反应呈现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 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
2. 果醋制作过程中,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作进一步的鉴定【特别提醒】(1)在果酒制作过程的前期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罐)中留有一定的空间(大约1/3),可以给酵母菌提供氧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的生长、增殖提供能量,酵母菌迅速增殖,缩短发酵时间。
在产生酒精的阶段要求严格的厌氧环境,此阶段如果有氧,则会抑制其酒精发酵。
(2)果醋制作过程中要求始终通氧,因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缺氧时醋酸菌的生长、增殖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3)由于醋酸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在利用这两类微生物时,其环境中一定不要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
【练习案】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B.防止杂菌污染C.防止散热过多 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3.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A.噬菌体、细菌 B.变形虫、草履虫 C.蓝藻、酵母菌 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4.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5.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6.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氧气、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醋酸菌 C.乳酸菌D.变形虫7.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8.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9. 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与氧气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A.有1/4的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2的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10.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入氧气相比,酒精产量将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11.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 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 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12.在果酒的工业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后再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的反应式是。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试剂来检验。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资料补充】一、葡萄酒的类别葡萄酒若以颜色区分,可分为白酒、红酒和玫瑰红酒,但无论是红葡萄或白葡萄所压榨出来的果汁都是没有颜色的,所以白酒可以用红葡萄酿造,红酒是由于在酿造时连葡萄的皮一起发酵,吸收红葡萄皮所释放出来的色素而成为有颜色的红葡萄酒,如将红葡萄皮提早分开,让酒的颜色变淡,即成为玫瑰红酒。
每家酒厂的玫瑰红酒由于葡萄皮与酒接触的时间长短不一,故颜色的深浅也不一致。
白葡萄皮因没有色素效果,故酿造时并没有连皮一起发酵。
葡萄在成熟后便含有果糖、果酸,所谓酿造葡萄酒,简单来说,只是把葡萄压榨后的果汁,在发酵过程中将果糖转换成酒精,如果果糖全部转成酒精,则我们称这些为不甜或乾(dry)的酒,如在转换个程中,提前终止发酵,保留多一点糖份,便变成甜酒。
葡萄在发酵过程时,并同时产生热能和二氧化碳(汽泡),通常一般葡萄酒会让汽泡跑掉,但如把汽泡保存于葡萄酒中,便成为汽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香槟便是名闻世界之代表作(只有在法国香槟产区依规定酿制之汽泡酒,才能命名香槟,法国其它地区或世界各地之酿制,只能称作汽泡酒)。
二、影响葡萄酒发酵的有害微生物1.产膜酵母:产膜酵母又叫酒花菌,是好氧型真菌,在容器贮酒未满、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大时,它会在酒面大量繁殖,产生雪花状斑片,然后连成灰色薄膜,在酒面形成膜盖,同时将乙醇分子氧化成乙醛,再把乙醛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葡萄酒酒精含量降低。
但在醋酸发酵时,乙醇的氧化产物乙醛可作为醋酸菌形成乙酸的原料。
2.乳酸菌:这是一类厌氧型细菌,它在无氧条件下感染葡萄酒后,利用葡萄酒中糖、甘油、酒石酸等营养物质大量繁殖,使优质葡萄酒完全变质,这也是超期啤酒变浑、变酸的原因。
3.醋酸菌:醋酸菌能把葡萄酒中的酒精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这是酿醋的原理,也是开启后的葡萄酒或啤酒容易变酸答案:预习案(1)酵母菌 单细胞真核生物 兼性厌氧型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大量能量 酒精发酵(或无氧呼吸)C 6H 12O 6→2C 2H 5OH +2CO+少量能量2。
(2)① 18~25℃ 20℃。
②缺氧、酸性2.(1)醋酸菌 需氧型 氧气和糖源 糖源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2)30~35℃3.先供氧,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使酵母菌的数目快速增加,然后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C 6H 12O 6 酶→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 重铬酸钾 不能4.野生型酵母菌 红葡萄皮的色素 缺氧、呈酸性探究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及发酵条件比较表格醋酸菌 有氧 6CO 2+6H 2O 无氧 2C 2H 5OH 糖源 3CH 3COOH (去掉O2) 氧气 CH 3COOH +H 2O20℃ 30~35℃ 需要氧 不需要 需要氧气疑难解答(1)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醋酸菌是好氧菌,其自身的代谢繁殖需要氧气;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
(5)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即时检测】讲解:酵母菌生活在偏酸,含糖量高的环境中,温度为20℃左右,pH 约为6时酵母菌能快速生长繁殖,在pH =2.5的环境中尚能生长,但生长非常缓慢极易死亡。
答案:C探究二1.冲洗 醋酸2.①CO 2, ②充气泵 ③取样 ④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⑤ 充气口 气泵 氧气【即时检测2】 AC探究三1.重铬酸钾 酸 灰绿 H 2SO 4 重铬酸钾 颜色2. pH练习案1-5DBDBA 6-11CBBDBB12. 答案:先供氧,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使酵母菌的数目快速增加,然后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 6H 12O 6 −−→酶2C 2H 5OH+2CO 2+能量 重铬酸钾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