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应用-----中医与营养
- 格式:ppt
- 大小:375.00 KB
- 文档页数:41
食疗养生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中医食疗方法正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应用。
食疗养生,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通过食物的选择、搭配和烹调方式,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旨在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药膳价值,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一、中医食疗的基本原理中医食疗注重阴阳平衡理论,即通过调整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来维持人体健康。
食物被认为具有性味归经等特点,可以对身体的阴阳做出调节。
例如,寒性食物可以降低体内的热量,而热性食物则可以增加体内的热量。
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正确选择和搭配食物,可以治疗和预防很多疾病。
二、传统食疗的现代应用1. 食疗与减肥肥胖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形象。
传统食疗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和选择特定的食物,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减肥。
例如,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摄入的热量。
同时,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薏仁等,也可以帮助人们减轻水肿症状。
2. 食疗与调理五脏中医将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视为调节和控制身体机能的重要器官。
而五脏与食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传统食疗中,根据五脏的特点,挑选和搭配特定的食物,可以起到调理五脏的作用。
例如,若身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可以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若肝火旺盛,可以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如黄芩、柴胡等。
3. 食疗与预防疾病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或身体机能失调有关。
通过传统食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例如,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红枣、核桃等,可以降低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等,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流感。
4. 食疗与调理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
传统食疗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挑选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从而调理体质。
中医食疗重视食物的不同性味和作用,就是用食物性味的偏胜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食物的性是指“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性。
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同性。
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
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
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性病证。
温热性食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证。
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的作用。
寒性食物:常用的有桑椹、马齿苋、蒲公英、苦菜、白菜、黄花菜、冬瓜、西瓜、苦瓜、蟹、紫菜、海带、食盐等。
热性食物:常用的有辣椒、花椒、胡椒、肉桂、干姜、酒醋、小茴香、蚕豆、香菜、羊肉、狗肉、猫肉、鹿肉等。
温性食物:常用的有芥菜、南瓜、大葱、洋葱、大蒜、韭菜、胡罗卜、生姜、桃、荔枝、桂圆、柑桔、橙、木瓜、李子、莲子、沙糖、大枣、葡萄、糯米、胡桃仁、乌梅、花茶、乌龙茶、蜂蜜、牛肉、鸡肉、鸭肉、鹅肉、虾、鲫鱼、鳝鱼和鲢鱼等。
凉性食物:常用的有梨、香蕉、甘蕉、白果、橄榄、菊花、丝瓜、黄瓜、油菜、苋菜、芹菜、竹笋、茭白、菠菜、莲藕、芋头、茄子、萝卜、空心菜、豆腐、木耳、绿菜、绿豆、蛇胆、兔肉、黑鱼、鳗鱼、田鸡和甲鱼等。
平性食物:常用的有大豆、芝麻、山药、花生、百合、黄豆、玉米、豌豆、红薯、南瓜、葫芦、扁豆、小麦、粳米、糯米、苹果、枇杷、西红杮、香菇、蜂蜜、食糖、鲤鱼、乌龟、甲鱼、鸡蛋、鸭蛋、猪肉、蛇肉等。
水果的五性“寒、凉、平、温、热”即水果的五性。
五性的分类,可以让您更明显地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食用不同品性的水果。
如果您属于寒性体质,就不适合吃太多寒性的水果,否则只会“雪上加霜”,导致身体不适,同时也违背了水果健康养生的本意。
寒、凉性寒、凉性水果可以起到清热去火、润肺除燥的功效,食用后会使人体的能量代谢率降低,促进热量下降。
中医饮食调养知识一、食物属性分类中医将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每种属性的食物在食用时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寒性食物有助于清热、泻火、解毒,热性食物有助于温中、补虚、除寒,温性食物有助于补气、养血、健脾,凉性食物有助于清热、生津、养阴,平性食物则具有上述各种属性的综合作用。
了解食物的属性,有助于指导我们在烹饪和饮食中合理搭配,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二、食物营养特点中医认为每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的益处。
例如,肉类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谷物和豆类则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蔬菜和水果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了解食物的营养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三、饮食禁忌中医认为某些食物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当避免食用。
例如,过于辛辣的食物可能导致胃火过旺,过于油腻的食物可能影响消化和代谢。
此外,中医还认为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咖啡等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了解饮食禁忌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食用对身体有害的食物,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四、四季饮食调理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影响,因此中医认为在不同的季节应该采取不同的饮食调理方法。
例如,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应该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以滋养肝脾;夏季天气炎热,应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清热解暑;秋季天气干燥,应该多吃滋润的食物以养肺润燥;冬季天气寒冷,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以温阳驱寒。
了解四季饮食调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季节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五、体质饮食调理中医认为不同的人体质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饮食。
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该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以温阳散寒,体质偏热的人应该多吃寒凉性质的食物以清热降火。
此外,中医还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应该避免食用某些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食物。
了解体质饮食调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合适的饮食,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之性味及其他性能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之性、味及其他性能以中医观点理解食物之性、味及其他性能以西方营养学分析,食物就是以其含有的蛋白质、卡路里、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利尼县评估营养价值。
而中医著重食物的性能,古代缩写为\食性\、\食气\、\食味\等,即为与中药性能一样,包含性、味、归经和再升商战再降等方面特质。
食物的四气五味源自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
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为“性味”,每一味中药都有“性味”,药物的性味不同则主治功效各异。
“药食同源”,和中药一样,食物的性味相同,必然就是功能效果各有不同,从食补和医治的饮食疗法和饮食宜懒的角度挑选食物,自然就要讲究食物的四气五味。
食物的四气五味就是存有很独有的医学和生活科学道理的。
1.食物之四气四气:食物按其“性”可以分成热、温、平、肥、寒五类。
食物有寒、肥、温、热四气之分,叫作“四气”。
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按四气化分成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温性食物和热性食物。
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风寒者次之,温热者最少。
凉性食物的气或性,与药性的四气或四性概念一样。
食性亦是根据食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不同反应归纳出来的,分别为寒、凉、(平)、温、热五型。
举例如饮热茶,初初喝进去的灼热感会很快消失,继而在体内产生凉快效应,因此茶是属于凉性食物。
基本上食物分为三大类气质或性质,即寒或凉性为一类,平性为一类,温或热性为一类。
食物中平性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
温热性质食物多存有滋阴、健脾、泻火、凉血、解热促进作用。
风寒性质中式热茶,味甘痛食物存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促进作用。
以下就是一些常用食物的气质或性质:阴气或性常见食物种类寒竹笋、菊花、苦瓜、莲藕、马蹄、粉葛、茭白、胜瓜、甘蔗、番茄、西瓜、香蕉、柚、柿子、桑椹、杨桃、海蜇、海带、海藻、墨鱼、蟹、蛏子、蛤蜊、田螺、猪髓、陈皮、大豆芽、芽菜、空心菜(通菜)、西洋菜、莼菜、茨菰、生菜、食盐、酱油阴小米、大麦、小麦、荞麦、薏苡仁、茄子、青瓜、老黄瓜、冬瓜、丝瓜、白萝卜、莴笋、椰菜花、西兰花、qq菜(俗称牛皮菜或猪p菜)、芹菜、芥菜、白菜、小棠菜、苋菜、菠菜、油麦菜、芥兰、菜心、枸杞叶、百合、荷兰豆(豌豆)、绿豆、梨、甜瓜、苹果、菠萝、椰子、草莓、橙、柑橘、枇杷、芒果、木瓜、菱角、茶叶、豆腐、蘑菰、金针菜、鸭蛋、鸡蛋白、猪皮、兔肉、响螺、田鸡、麻油、芝士、乳酪中性平粳米、粟米、芋头、番薯、马铃薯、荠菜、大头菜、椰菜、胡萝卜、节瓜、大豆、红豆、赤小豆、花生、腰果、开心果、莲子、黑芝麻、向日葵子、梅子、无花果、葡萄、柠檬、橄榄、李子、黑木耳、雪耳、香菰、海虾、鲤鱼、泥鳅、水鱼(鳖)、猪肉、鹅肉、鸭肉、鳗鱼、鹌鹑、蚝、牛肉、蜂蜜、蜂乳、牛奶、豆浆、鸡蛋黄、鸽蛋、鹌鹑蛋、冰糖阳温芫荽、韭菜、洋葱、大葱、芦笋、甜椒、刀豆、香花菜(青薄荷)、茼蒿菜、石榴、杏、桃、樱桃、杨梅、荔枝、龙眼、栗子、南瓜、高粱、糯米、枣、核桃、松子、鹿肉、禾花雀、麻雀、澹菜、鳝、蚶、鳙鱼、鲢鱼、鲩鱼、鲍鱼、带鱼、黄鱼、龙虾、淡水虾、海参、鸡肉、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羊奶、鹅蛋、麻雀蛋、麦芽糖、蔗糖、小茴香、大蒜、生姜、青葱、花椒、八角、肉豆蔻、佛手、山楂、玫瑰花、桂花、茉莉花、烟、酒、醋、咖啡、菜油阳热胡椒、肉桂、干姜、辣椒、芥子重新认识食物的气质或性质很有价值,相同性质的食物对身体存有相同影响;比如风湿关节炎病患者,在炎热的冬天特别深感四肢关节疼痛呼吸困难,这时进吃一些风寒食物对纾解呼吸困难很存有协助。
1.碱性食物:海带、茶、葡萄;酸性食物:啤酒;中性食物:牛奶2.糯米的功效:健脾止泻,固表止汗,安胎,解毒发3.红米:补血养颜4.小麦:用于脏躁5.粟:养胃催眠6.玉米的功效:调中和胃,延缓衰老,利尿利胆,降脂降压7.绿豆:解暑止渴,清热解毒8.菠菜:滑肠通便,养肝明目9.大白菜:外用美容;饮食注意:大白菜要现炒现吃,不要吃剩下的隔夜菜10.韭菜:补肾助阳(壮阳草)11.马铃薯:制酸止痛,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2.西红柿:外用美容;功效:健脾消食,生津止渴,活血化瘀,凉血平肝,抗癌。
13.茄子:紫茄子含有龙葵素,也称龙葵碱。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降血脂14.青椒:预防胆石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5.辣椒:降血脂,维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占首位16.南瓜:蒸熟后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苦瓜可以吃,苦瓜降血糖17.黑木耳:化物消石18.樱桃:祛风湿,补血养颜19.枣:活维生素C丸之称;食性: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颜益寿,抗癌20.梨:清热化痰21.橙子:预防胆石症,含有维生素C22.有别称的:荞麦“消炎粮食”,枣“活维生素C丸”,金针菇“增智菇、一休菇、智力菇”23.缓解餐后高血糖:黑米、大麦、燕麦、红小豆(利水)24.抗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球甘蓝、马铃薯、茄子25.外用美容:黄瓜、丝瓜、冬瓜、大白菜、西红柿26.降血糖:魔芋、胡萝卜、苦瓜;降血脂:茄子、辣椒、洋葱(降血压,茎菜类)、芹菜(降血压,叶菜类)、大豆27.预防胆石症:青椒、橙子、枣28苹果:通便止泻简答1.食物的基本作用:食物的滋养作用、食物的预防作用、食物的治疗作用、食物的长寿作用2.大豆的营养保健:①降血脂作用②舒缓更年期症状③预防癌症④预防骨质疏松⑤健脑作用 3.紫薯的营养保健:①清除自由基②抗氧化作用③抗突变作用④保肝作用⑤防治心血管病⑥通便排毒作用⑦降血压作用论述:食物的治疗作用:食物的治疗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补”,“泻”,“调”,即补益脏腑、泻实祛邪、调整阴阳。
中医食疗重视食物的不同性味和作用,就是用食物性味的偏胜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食物的性是指“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性。
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同性。
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
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
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性病证。
温热性食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证。
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的作用。
温热性食物有: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
平性食物有:大米、黄豆、黑芝麻、花生、土豆、白菜、圆白菜、胡萝卜、洋葱、黑木耳、柠檬猪肉、主题、鸡蛋,鱼肉中的鲤鱼、鲫鱼、泥鳅、黄鱼、鲳鱼。
另外我们日常里饮用的牛奶也属于平性食物。
凉性食物有: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蘑菇、芹菜、莴笋、油菜、橙子、苹果等等。
寒性食物有:小米、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西瓜、甜瓜等等。
1、碱性食物含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较多的乃是碱性食品。
并非味道酸的就是酸味食品,应该掌握一点:所有酸味的水果、豆制品都为碱性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碱性食物被认为是具有美容作用的食物。
豆腐、牛奶、芹菜、土豆、竹笋、香菇、胡萝卜、海带、绿豆、香蕉、西瓜、草莓等及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是碱性的。
食物的“酸碱性”会影响体态和皮肤健美。
经测定,弱碱性的食物有:豆腐、豌豆、大豆、绿豆、油菜、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黄瓜、蘑菇、萝卜、牛奶等。
而呈碱性的食物有:菠菜、白菜、卷心菜、生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海带、柑橘类、西瓜、葡萄、香蕉、草莓、板粟、柿子、咖啡、葡萄酒等。
还有一些食物因吃起来酸,人们就错误地把它们当成了酸性食物,如山植、西红柿、醋等,其实这些东西正是典型的碱性食物。
食物的性味功效与营养第一节谷豆类食物一、粳米[营养作用]1.粳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其次为蛋白质,脂肪含量较少。
此外,还含少量B族维生素,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单糖,钙、磷等无机盐。
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
2.粳米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其所含各种成分均为机体营养所必需,而且米饭和粥有使人久食不厌的特点,米的各种制成品还有调整食欲,使胃口增加等作用。
[食疗功效]1.性平,味甘。
有补中气、健脾胃的功能,可治体虚瘦弱病症。
2.早在汉代《伤寒论》中就已取其益胃作用将它用于白虎汤中。
能养阴生津、明目益智,可治热病津伤烦渴、小便短少及筋骨不利、眼目昏花等症;有和胃坚肠除湿的作用,可止泻痢、霍乱吐泻等症。
二、籼米[营养作用]含有大量淀粉,其次为蛋白质、脂肪。
脂肪以酯型胆甾醇、自由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磷脂、二十四酰基鞘氨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及甘油一、二、三酯等形式存在。
此外也含有单糖、有机酸、B族维生素等。
均为人体营养所必需。
其蛋白质、磷、镁、钾等含量均较粳米为高。
[食疗功效]性微温,味甘。
有温中益气、养胃和脾之功,可治虚烦口渴、反胃呕逆;并能除湿、止泄、利小便。
三、糯米[营养作用]糯米的主要成分与粳米相似,主要为淀粉,蛋白质较粳米高,脂肪亦较粳米略高,并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
糯米以其糯性易做成各种糕团,能调节人们食欲,且其各种成分均为机体所必需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食疗功效]性温,味甘。
有补中益气之功,治自汗盗汗、泄泻等症;能益肺、暖胃、温脾,可治烦渴、溲多等症;能解毒发疮,治痘疹痈疖诸疮。
四、玉米[营养作用]所含淀粉略低于稻米,而蛋白质、脂肪却高于稻米,但由于缺乏一些必需氨基酸,故不宜长期单独服食,当与米麦豆类混食。
含有维生素B1、B2、B6,烟酸,胡萝卜素,槲皮素,异槲皮甙、果胶、谷胱甘肽等。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均为机体各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