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 秦始皇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8
德才高中历史组·选修四·第1单元·第4课 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完成用时:40分钟 使用时间:2013年12月11日 班级: 姓名: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原因。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3、体会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英雄气魄,学习其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教学难点】评价秦始皇。
一、并吞六国【探究一】阅读教材P16第一目归纳: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可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1、统一的历史条件 (1)时代的要求:(2)秦国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统一的过程:统一中国过程:(前230—前221年)嬴政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相继兼并 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探究二】阅读P17—19页,分析概括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有何积极作用?三、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探究三】请你结合教材和你所拥有的知识评价一下的秦始皇。
【学法指导】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1、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四、知识构建【课堂练习】1.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巩固“家天下”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皇帝独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使大夫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执掌群臣奏章B.下达皇帝诏令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过程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措施及其作用,如何客观全面评价秦始皇一生功过是非。
三、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法:学生齐读单元序言的内容,感知本单元所要学习的人物,初步寻找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为三个部分:我眼中的秦始皇、历史上的秦始皇、现在如何评价秦始皇)活动一:我眼中的秦始皇谈谈我眼中的秦始皇?此部分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从读过的历史书籍或学过的课文甚至是看过的影视剧中谈谈自己了解或认识的秦始皇)……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适当总结,以激励学生,教师再以问题自然过渡: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统一后秦始皇又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巩固统一?活动二:历史上的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学生自主学习秦统一六国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1、背景(原因)五个方面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长期频繁的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④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⑤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2、经过:方法:结合动态地图演示韩、赵、魏、楚、燕、齐——(巧记:“喊赵薇去演戏”)3、历史意义:(采用填空的形式)①政治: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国家走向统一②经济: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③人民、民族: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民族融合。
教师:同学们,秦统一六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连李白赞叹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建立了秦朝,面对辽阔的地域,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统治呢?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将学生分4组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交通探讨教师设计的表格)注:在学生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强调政治方面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含义,核心所涉及的具体的政治制度,有何意义,回顾必修一所学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些措施的理解。
高中历史选修4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嬴政嬴政(前259—前210)秦国第34代君主13岁即位(前247年)21岁亲政(前239年)2、原因:2)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基础3)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4)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补充材料:修建郑国渠修水渠计划是韩国的“疲秦计” ,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
连通了泾河、洛水,灌溉关中大片良田。
后嬴政识破了韩的阴谋,下达“逐客令”。
李斯规劝后,秦王幡然醒悟,撤销“逐客令”。
而“疲秦之计”也成了强秦之策3、进程:1)先灭弱韩:前230年2)离间灭赵:前228年3)水灌灭魏:前225年4)王翦灭楚:前223年5)北灭燕国:前222年6)完胜灭齐:前221年二、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尊“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
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尊;中央三公;地方郡县评价中央集权制度(1)、积极: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2)、消极:建立地主阶级对人民的专制统治;奠定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格局2、全面统一:1)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奠定中国的基本疆域2)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文化发展3)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交流4)统一驰道:——促进交通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200多万人/年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