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四拿破仑(精)
- 格式:ppt
- 大小:6.19 MB
- 文档页数:46
课文注释:《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内容评析《拿破仑法典》包括总则、三编、36章,共2 281条,内容丰富,语言简明,体例严谨。
总则,是独立的一编,内容是关于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运用(第一条至第六条)。
第一编“人”,共11章(第七条至第515条)。
该编主要内容包括民事权利的享有及丧失;身份证书;住所;结婚;离婚;父母子女;收养与非正式监护;亲权;未成年、监护及亲权的解除;成年、禁治产及裁判上的辅助人等。
在第一编里,只有自然人的规定,而没有对法人加以明确规定。
当时法国的经济发展及经济形式尚不发达,主要还以个人经营为主,故民法典没有能以法律形式将法人内容予以规定。
在婚姻家庭方面,《拿破仑法典》打破以往封建观念,否定了父母对子女的包办婚姻,规定了离婚制度及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等内容。
《拿破仑法典》打破了封建家长制,但又有限度地保留了家长的特权。
如法典规定在一定年龄以下,子女结婚应取得家长同意等。
在离婚方面,法典冲破了封建桎梏,在第229条至233条规定了离婚原因,确立了离婚制度。
第二编为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共四章(第516条至第710条)。
该编内容主要包括财产分类;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役权或地役权等。
在所有权问题上,法典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
法典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
这就充分地肯定了私有制基础,因为所有者可以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其所有物,保证了资产阶级以及农民对其占有的财产、土地的权利,并将这些权利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为资产阶级统治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许多学者认为,《拿破仑法典》确立保护的是“绝对无限制”的所有权。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法典的“但书”不容忽略,法典明确指出“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一个社会无论其所有制如何、意识形态怎样,为维持其存在及有序状态,对包括所有权在内的公民权利都必须加以限制,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管理的必然。
学术观点:伯恩斯和拉尔夫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阐述
从1808年到1815年拿破仑的气数日益衰落。
从1799年他推翻督政府开始到1807年的提尔西特条约,他的声誉不断上升到连亚历山大和恺撒都要自叹不如的高度。
但从提尔西特条约以后,他的困难日益增加,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随着年代的消逝,他越来越变得自我中心,因而更少接受甚至是他最有才干的下属的忠告。
他始终认为他受命运主宰。
这种思想发展到入魔的程度,一种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使他思想僵化。
其次,他的富有侵略性的黩武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受害者们的反抗。
人们越看清楚拿破仑的征服是争夺权力的疯狂野心的恶果,被征服者恢复他们的自由的决心也越大。
一度把拿破仑看成是革命的自由的提倡者而错误地欢迎了他的人们,现在把他看作可恨的外国压迫者而起来反对他。
此外,黩武主义在法国也产生了影响。
法国千万个优秀青年的血肉之躯变成欧洲战场上的遗骸。
要填补军队中死亡战士的空额,以及维持农业和工业生产水平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最后,大陆体系使法国自食其果。
它事实上使法国和它的盟国比英国遭受更大的损失。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罗经国、赵树濂、邹一民、朱传贤译:《世界文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1-52页。
课文注释:《拿破仑法典》对大陆法系的影响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又名罗马法系、民法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等。
因为这一法系的主要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它首先在欧洲大陆各国兴起,这些国家主要由拉丁族和日耳曼族人构成,法系的主要内容是民法,法系的代表性法律文献《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和《拿破仑法典》都采用法典形式编纂,故有以上不同的名称。
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以法、德两国为代表的很多欧洲大陆国家,但它的影响扩展到世界上广大地区,其中主要是以前为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四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此外还包括日本、泰国、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国。
大陆法系渊源于古代罗马法,中间经过11至16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大陆的复兴,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最后于19世纪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系。
在大陆法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拿破仑法典》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罗马法毕竟是古代的以奴隶制和简单商品生产为基础的法律,而《拿破仑法典》则是以简明、严谨的法律词句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事法律关系作了较全面的规定。
在该法典制定后所出现的资本主义民法典,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它的影响。
不容置疑,大陆法系的形成和发展与《拿破仑法典》的影响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影响可用“承前启后”来概括。
所谓“承前”者,相对于罗马法而言,是指《拿破仑法典》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查士丁尼国法大全》所蕴含的民法原理。
可以说,没有《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就没有《拿破仑法典》;没有这两部经典性法律文献,就没有现代民法,自然也就不会有大陆法系。
所谓“启后”者,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其他法典而言,是指《拿破仑法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新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法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88页。
)在当时法属的比利时、卢森堡现在仍然将《拿破仑法典》当作自己的法典使用。
1838年《丹麦民法典》、1855年《智利民法典》、1865年《意大利民法典》、1869年《阿根廷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1907年《瑞士民法典》等等都受到《拿破仑法典》的不同影响。
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广义指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五个法典,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狭义仅指其中的民法典。
法学著作中常使用狭义概念,即1804年之《法国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的内容除总则外,共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2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3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一编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
这部法典至今仍在使用,但随着法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法典也进行了一百多次修改。
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五个法典法典简介《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
大革命前的法国,没有统一的民法,南部地区实行的是成文法,北部地区奉行的是习惯法。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取得革命胜利的资产阶级着手制订统一的符合自己阶级意志的新民法来巩固胜利成果,并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草案四度拟订都未有成果。
1800年,当时还是执政府第一执政官的拿破仑任命了由第二执政官康巴塞雷斯领导,J.E.M.波塔利斯、F.D.特龙谢、F.J.J.比戈·德·普雷阿梅讷和J.马尔维尔四位法学家组成的委员会起草《民法典》。
次年,委员会完成了全部《民法典》草案,拿破仑亲自主持审议,草案经过法国枢密院的仔细审查,还送交各法院广泛征求意见。
[1]帝国成立后,《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在议会最后通过,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从1870年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民法典》的名称。
《拿破仑法典》几经修改,至今仍在法国有效。
法典规定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废除封建特权,摆脱教会控制,以及人身自由、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准则。
排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9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拿破仑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①平定巴黎保王党人叛乱②颁布《民法典》③土伦战役④远征埃及⑤奥斯特里茨战役⑥滑铁卢之战⑦发动“雾月政变”A、①③④②⑦⑤⑥B、③②①⑦⑥⑤④C、③①④⑦②⑤⑥D、②③①④⑦⑤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能够表明的是拿破仑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②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③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完全丧失④拿破仑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方向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从高卢到戴高乐》载:“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
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
”下列对拿破仑统治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统治集团以资产阶级为支柱,吸收了其他阶级的成员②具有包容性、妥协性③实行个人独裁统治④拿破仑政权是封建政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第5题【单选题】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独裁政权,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加冕称帝。
他们的做法根本上出于什么需要(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B、实现个人政治野心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德国诗人海涅在拿破仑打败某次反法同盟后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
高中历史 3.9《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教案岳麓版08版选修4第9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教案【课标要求】1.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2. 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平定王党叛乱、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和发动对外战争等;认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收集史料、课堂讨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国大革命的发展需要一个军事独裁者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拿破仑的能力和胆识使他能够承担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对学生进行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教育。
从拿破仑的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其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迷信武力导致失败。
【教学重点】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成果的措施及其对外战争。
【教学难点】1.评价拿破仑当政时期的内外政策。
2.拿破仑帝国和战争性质的分析;对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创造过许多战争奇迹,至今被奉为经典战例,却以滑铁卢惨败而蒙羞。
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法国民法典》,如恩格斯所说,“总结了革命的全部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9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板书)一、从少尉到统帅(提出问题)有人说拿破仑“其实没有什么才能,只不过运气好”,你觉得对吗?你觉得拿破仑为什么能够上台?(学生活动)1.出身与个性(1)科西嘉岛的破落贵族家庭(2)独特的个性: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雄心勃勃2.少年经历(1)求学:1779年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巴黎军事学院(2)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3.崭露头角:1793年土伦战役,荣升少将,被称为“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4.热月政变受牵连5.声名大震: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拿破仑成为“共和国的救星”6.捍卫共和国:1796年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击败第一次反法联军结果:拿破仑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二、《拿破仑法典》(提出问题)拿破仑通过什么方式建立政权的?为巩固政权颁布了什么法律?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1.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清单一拿破仑早期的军事生涯从少尉到统帅1.出生1769年,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
他学习异常勤奋,尤其爱好历史和数学。
2.担任少尉1779年后,拿破仑进入军校学习。
毕业后,他在一个炮兵团服役,军衔为少尉。
3.收复土伦1793年,拿破仑受命担任炮兵指挥,一举收复土伦,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4.平定保王党人叛乱1795年,拿破仑担任巴黎卫戍区司令,平定了保王党人叛乱。
5.远征意大利1796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总司令,率军远征意大利,战胜了奥地利—撒丁反法联军。
清单二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法典》1.背景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次年回国,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目的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意义(1)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确立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深化认知]拿破仑统治时期,采取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颁布了《民法典》和其他几部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一位法国史学家曾说过:“法国旧制度是在大革命时被摧毁的,而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新的社会生活则是在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
”清单三拿破仑帝国的兴衰奥斯特里兹与滑铁卢1.奥斯特里兹会战1805年,在奥斯特里兹爆发了“三皇会战”,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同盟,确立了拿破仑在世界军事史上的杰出地位。
2.称霸欧洲拿破仑的欧洲霸权在1810~1811年达到鼎盛时期,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沦为法国的附庸。
他在附属国推行《法国民法典》,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失败退位(1)原因①权力不断扩大,日益向往君主制。
②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几乎全军覆没。
(2)退位①第一次退位:1814年,反法同盟的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②第二次退位: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战败,被囚禁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
第三单元第3课拿破仑姓名1. 法军总司令杜戈米埃将军曾在报告中写道:“我实在无法用语言来描绘波拿巴的伟大功绩,……这位非常优秀的军官的才能是无法描述完全的,请你们奖励并提升这位年轻人,如果不嘉奖他,他靠自己也会飞黄腾达的。
”这位年轻人指的是谁?他在什么事件中崭露头角?A. 拿破仑土伦战役B. 拿破仑平定保王党叛乱C. 路易·波拿巴土伦战役D. 路易·波拿巴平定保王党叛乱2. 在拿破仑称雄欧洲大陆期间,没有占领和控制的国家是①英国②德意志③意大利④俄国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A. 俄国B. 普鲁士C. 意大利D. 埃及5. 不管起火原因如何,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它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衰弱直至灭亡。
正如德国评论家弗朗茨·梅林所说,“莫斯科的大火开始了一个时代”。
这场大火发生在 A.1804年 B.1812年 C.1813年 D.18146.“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
”这个“前提→结论”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 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 前提正确,结论正确C. 前提错误,结论正确D. 前提错误,结论错误7. 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拿破仑一生中的重大事件①平定巴黎保王党人叛乱②正式颁布《民法典》③土伦战役④远征埃及⑤奥斯特里茨战役⑥滑铁卢之战⑦发动“雾月政变”A. ①③④②⑦⑤⑥B. ③②①⑦⑥⑤④C. ③①④⑦②⑤⑥D. ②③①④⑦⑤⑥8.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
”其含义是A.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B. 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C.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D.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9. 某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生平的文章,并草拟了一个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