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烟排烟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879.00 KB
- 文档页数:45
防排烟系统原理1. 什么是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设备和控制手段,使建筑能够防止烟雾扩散,保证人员疏散和消防灭火的安全。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协调防火设施的安装和防火分区的划分,都是保障防排烟系统正常工作的要素。
防排烟系统一般包括排烟口、风机、排烟管道、玻璃幕墙烟气排放口、门、阀门、火灾探测器、报警器、控制中心等组成。
2.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火灾发生时,最危险的火灾物质之一就是烟雾。
防排烟系统应用于建筑中,主要是通过排烟和通风系统,排除火灾现场烟雾,防止其扩散到室内,导致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
一般来说,防排烟系统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流动原理防排烟系统中的风机利用空气流动原理,通过管道排除火灾现场的烟雾。
当风机开启时,逆向进入燃烧室的新鲜空气将火灾现场的烟雾吸入排烟管道。
* 风机原理风机的作用是产生负压,促使烟雾向管道流动。
一般来说,排烟管道内部应具有圆形截面,以便减少烟气的摩擦阻力,保证管道通畅。
* 玻璃幕墙烟气排放口在玻璃幕墙建筑中,烟雾在不同的气压差下分布均匀,形成"浪头"现象,使烟雾难以排放。
因此,在设计防排烟系统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尺寸的玻璃幕墙烟气排放口,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计算,把烟气高速排放,防止烟气在建筑内扩散。
* 控制中心防排烟系统的控制中心应设置在企业或者建筑的中心位置,控制和调节中心对系统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防排烟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防排烟系统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必备装备之一,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建筑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始终保持对防排烟系统的重视,注意保养和维护设备的灵敏度,确保其全年工作正常,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随意投放易燃、易爆物等制造烟雾和火焰的物质,保持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和整洁,为防火防排烟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1. 引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控制烟气传播和迅速排除烟气,以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和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畅通的系统。
本文档旨在规定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以确保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符合安全需求,有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2. 术语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建筑防烟排烟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控制装置、传感器等组成的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建筑内烟气的传播和排除。
•排烟系统:建筑内部用于排除烟气的系统,包括排风机、排烟道等设备。
•防烟系统:建筑内部用于阻止烟气传播的系统,包括防烟门、防烟窗等设备。
•入侵探测系统:用于监测建筑内部是否有人员入侵的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门磁等设备。
•环境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建筑内环境参数的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设备。
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3.1 系统功能要求•排烟系统设计应能迅速排除火灾源附近产生的烟气,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防烟系统设计应能有效隔离烟气的传播,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入侵探测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建筑内可能存在的人员入侵情况。
•环境监测系统应能实时检测建筑内环境参数,为防烟排烟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系统设计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的用途、结构特点和火灾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建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化,以便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
3.3 系统安装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安装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
•安装过程中应保证设备的正确连接和固定,输电线路和信号线路应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维护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4.1 定期维护•系统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防排烟系统防烟与排烟系统是建筑物内设置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一、防烟系统的定义及作用防烟系统是指通过釆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阻止烟气侵入,控制烟气蔓延,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二、排烟系统的定义及作用排烟系统是指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外的系统。
该系统可在建筑中某部位起火时排除大量烟气和热量,起到控制烟气和火势蔓延的作用。
三、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及部位1、防烟系统设置场所①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②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③避难走道前室、避难层(间)2、排烟系统设置场所(1)民用建筑排烟设施设置场所①设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②中庭③公共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方房间④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⑤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
(2)工业建筑排烟设施设置场所①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②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③自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④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四、防排烟系统分类五、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的的方式结构较为简单,下面主要介绍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对比导言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这两种系统有很多数据相同,但是也不完全相同,单独看起来很头疼,也不容易记不住。
今天把他们对比了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便于记忆。
系统设置场所1.防烟系统H>50m的公共/工业建筑和H>100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无论自然开口面积是否满足要求,都必须机械);H≤50m的公共/工业建筑和H≤100m的住宅建筑,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当其自然开口面积不满足要求时,也要采用机械)。
2.排烟系统多层建筑比较简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少,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较多。
高层建筑主要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的影响会较大,一般采用机械方式较多。
而多层建筑中所需开口面积应根据规范直接规定或者根据排烟量和开口处风速计算得出,当实际开口面积不满足时,也要采用机械排烟。
3.小结规范对于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还是自然防烟,在建筑高度上做了明确的规定。
而排烟系统应采用机械还是自然排烟,在建筑高度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根据实际工程中的一般情况得出了多层宜自然,高层宜机械。
系统分段设置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2.机械排烟系统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3.小结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分段设置并没有区分公建和住宅,而机械排烟系统的分段设置把公建和住宅在高度上做了区分。
风机设置位置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
2.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最高处,烟气出口宜朝上。
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且风机两侧应有600mm以上的空间。
3.小结规范对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的位置做了一定的要求,不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但,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消防安全常识大全防烟排烟系统是现代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以及在消防安全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消防安全常识。
一、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防烟排烟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烟气传播、疏散人员、降低火灾危害的系统。
它的主要原理包括烟气抑制、疏散导向和室内压差控制。
1.烟气抑制防烟排烟系统通过控制烟雾的扩散速度和浓度,有效地抑制了烟气蔓延。
它通常通过设置喷淋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来实现。
2.疏散导向防烟排烟系统通过控制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将烟气引导到适当的通风出口,为人员疏散提供可靠的逃生通道。
这可以通过设置风机、阀门等设备来实现。
3.室内压差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通过控制室内的压差,限制烟气向进入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扩散。
这可以通过设置负压系统和正压系统来实现。
二、防烟排烟系统的应用防烟排烟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商业建筑商业建筑通常人流量大,火灾风险也比较高。
防烟排烟系统可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并减少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
2.居住建筑居住建筑中使用防烟排烟系统可以增加居民的安全感,以及在火灾发生时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3.办公楼办公楼中设置防烟排烟系统有助于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并减少火灾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4.公共交通设施地铁、火车站、机场等公共交通设施通常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防烟排烟系统能够确保人员疏散迅速,减少火灾带来的伤亡。
三、消防安全常识大全除了防烟排烟系统的应用,了解消防安全常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常识:1.家庭消防安全- 定期检查家庭的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是否正常工作。
- 不乱扔烟蒂,确保烟蒂熄灭后再处理。
- 定期清理烟道和通风口,防止积灰引发火灾。
2.火灾逃生知识- 遇到火灾时,保持冷静,尽量低姿势前进,避免烟雾吸入。
- 快速疏散时,优先选择明显标示的安全出口。
防排烟系统深度图文详解,绝对干货!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防排烟系统并不是单一系统,而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两个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下面就分别对这两个系统进行图文解析:一、防烟系统设置部位: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安全性较高的安全出口)、消防电梯前室(灭火救援通道);2. 避难层(建筑内的安全区域,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才有)。
作用:通过设置防烟措施,防止烟气进入防烟部位,确保防烟部位的人员不受烟气侵袭,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加压送风1)自然通风方式前室示例楼梯间示例示例机械加压送风的立面图和平面图示例加压送风机及风管示例送风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和竖井示例前室送风口和竖井示例二、排烟系统设置部位:1.较长的疏散走道;2.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面积较大的地上房间和地下室(这两项的具体标准因建筑定性而异,具体可参见建筑防火设计规范);3.中庭。
由此可见,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进入疏散走道的烟气排出室外,为人员疏散创造必要的安全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排烟1)自然通风方式注:此处(房间和走道)的自然通风不同于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通风。
虽然它们的原理相同,但此处是作为排烟措施,而楼梯间和前室是作为防烟措施。
走道示例中庭示例2)机械排烟方式设置部位:按规范应设置排烟措施,但又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中庭。
原理示例水平机械排烟系统原理示例分区示例排烟口和手动开启装置示例排烟口手动开启装置示例中庭机械排烟示例排烟风机及风管示例排烟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排烟防火阀示例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密闭场所如地下室还应设置补风用的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的补风系统原理:排烟系统在有困难时,可以和通风空调系统兼用,但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
车库排风和排烟兼用系统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防火分区具有较高耐火极限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防排烟系统防烟与排烟系统是建筑物内设置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一、防烟系统的定义及作用防烟系统是指通过釆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阻止烟气侵入,控制烟气蔓延,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二、排烟系统的定义及作用排烟系统是指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外的系统。
该系统可在建筑中某部位起火时排除大量烟气和热量,起到控制烟气和火势蔓延的作用。
三、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及部位1、防烟系统设置场所①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②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③避难走道前室、避难层(间)2、排烟系统设置场所(1)民用建筑排烟设施设置场所①设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②中庭③公共建筑面积大于10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方房间④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⑤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
(2)工业建筑排烟设施设置场所①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②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③自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④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四、防排烟系统分类五、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的的方式结构较为简单,下面主要介绍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
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原理与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火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要求。
一、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原理1. 烟气的产生与传播原理在火灾发生时,燃烧产生的烟气是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原理首先要明确烟气的产生与传播原理。
2. 防烟原理防烟的原理是通过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控制,将烟气限制在火灾现场,防止其向其他区域扩散。
防烟系统通常包括烟雾探测器、防火门、防烟阀等设备,通过控制这些设备的开关状态,实现对烟气传播的控制。
3. 排烟原理排烟的原理是通过引导烟气从建筑内部排出,减少烟气对人员逃生和灭火工作的干扰。
排烟系统通常包括烟气排放口、排烟风机等设备,通过控制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烟气的排放。
二、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1. 人员疏散安全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首要目标是保障人员的疏散安全。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时间和空间,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火灾现场。
同时,疏散通道和出口的设计也要符合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标准。
2. 烟气控制效果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控制烟气的扩散范围,避免烟雾对人员逃生和灭火工作的干扰。
烟气控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和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烟气传播的规律,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控制策略。
3. 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防烟排烟系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因此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系统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备份和冗余,确保在某个设备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
同时,系统的稳定性也需要得到保证,避免误报和误操作对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4. 维护和管理便捷性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其长期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标准
防烟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一些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的标准:
1. 定期检查: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可以按照每年至少一次的频率进行检查。
2. 系统测试: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测试可以包括排烟风机、排烟口、排烟管道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性能。
3. 清洁维护:定期清洁防烟排烟系统的各个部件,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特别是排烟口和管道中的积尘和杂物,需要定期清理。
4. 零部件更换:定期更换防烟排烟系统中的零部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别是排烟风机、开关控制器等易损件,需要根据使用寿命进行更换。
5. 灾难演练:定期进行防烟排烟系统的灾难演练,检验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响应和效果。
可以模拟火灾等紧急情况,测试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
6. 记录和报告:对维护和管理的每一次操作都需要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日后参考和分析。
包括检查、测试、清洁、更换等维护操作的记录和报告。
总结来说,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管理标准包括定期检查、系统测试、清洁维护、零部件更换、灾难演练以及记录和报告。
这些标准的执行可以确保防烟排烟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运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区别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区别是什么?接下来请大家跟随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区别分析如下:
防排烟系统是合起来说的,就是只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
防烟系统是指在火灾的时候,对需要设置防烟系统的区域进行正压送风,保证区域内人员的安全。
一般是防烟楼梯,前室等。
排烟系统是指设置在一定区域,当火灾的时候,对火灾发生区域进行排烟的系统。
防烟系统是向区域正压送风,排烟系统是将烟气排出。
目的都是保证人员安全和救援的进行。
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
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
楼梯间正压。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
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进行无组织的自然排烟方式。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那就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生活安全知识讲座吧,。
高层建筑如何设置防烟排烟系统
在高楼建筑中,火灾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故。
因此,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高楼建筑必须配备有效的防烟排烟系统。
防烟排烟系统是能够减少火势、防止烟气扩散、将烟气排出建筑的系统,是所有高楼建筑都必须配置的安全设施。
高层建筑中的防烟排烟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烟雾探测器:用于检测烟雾的出现,并向控制系统发
送信号。
2.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防烟排烟装置的启停,是整个系
统的中枢。
3. 风机:用于输送空气,包括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和将
烟气排出室外。
4. 烟道:用于排出烟气,可以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或侧面。
那么,高层建筑应该如何设置防烟排烟系统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在设计初期,应该考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布局,
比如防烟隔离带的设置、疏散通道的设置等。
2. 在设计系统时,应该考虑到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内人员
疏散的通道和时间,确定最佳的排烟方案和控制系统,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排出烟气,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3. 在安装设备时,应该确保设备的品质、配件的合适及
错误的安装不会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运行产生影响。
4. 建筑物的防火门应该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起到防
止火势蔓延,切断烟气扩散的作用。
5. 在日常维护防烟排烟设备时,应该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耐用度。
总之,好的防烟排烟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管理中,防烟排烟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需要加以重视,严格落实相关细节和安全规定。
1、系统分类防烟排烟系统按照其控烟机理,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通常称为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
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2、系统构成防烟排烟系统由风口、风阀、排烟窗和风机、风道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构成。
(一)防烟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包括加压送风机、加压送风管道、加压送风口等。
当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而前室不送风时,楼梯间与前室的隔墙上还可能设有余压阀。
(1)加压送风机。
一般采用中、低压离心风机、混流风机或轴流风机。
加压送风管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2)加压送风口。
分为常开式、常闭式和自垂百叶式。
常开式即普通的固定叶片式百叶风口;常闭式采用手动或电动开启,常用于前室或合用前室;自垂百叶式平时靠百叶重力自行关闭,加压时自行开启,常用于防烟楼梯间。
2.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作为防烟方式之一的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通常指位于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外墙上的洞口或便于人工开启的普通外窗,可开启外窗的开启面积以及开启的便利性都有相应的要求,虽然不列为专门的消防设施,但其设置与维护管理仍不能忽略。
(二)排烟系统1.机械排烟设施机械排烟设施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防火阀、排烟口、挡烟垂壁等。
(1)排烟风机。
一般可采用离心风机、排烟专用的混流风机或轴流风机,也有采用风机箱或屋顶式风机。
排烟风机与加压送风机的不同在于: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2)排烟管道。
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常用的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厚度按高压系统要求,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3)排烟防火阀。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