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及诸子散文
- 格式:pptx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42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内容深刻: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体现了各家学说的思想精髓。
2.风格多样:诸子散文的风格各异,有的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有的善于譬喻,生动形象;有的言辞犀利,富有论战性。
3.文学性强:诸子散文在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4.影响深远:诸子散文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多样的风格和较高的文学价值,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1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
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
《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
《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
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
《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
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
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
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
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
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
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
《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
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
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1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
先秦散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分为三体:“国别”、“编年”、“纪传”。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有今文、古文之分。
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西汉初存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
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
春秋战国之交的《论语》、《墨子》是语录体,但《墨子》中已见议论短文,即使语录也有论证过程;战国中期的《孟子》、《庄子》分别发展为对话式的论辩和专题论文;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则摆脱了语录、对话的形式,几乎全是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
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
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推荐一、先秦时期1.诸子百家散文知识点: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作品。
知识点:《史记》的作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知识点:《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
2.司马相如知识点:《子虚赋》、《上林赋》等辞赋散文的代表作家。
知识点:《汉书》的作者,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知识点:“唐宋八大家”之首,提倡古文运动,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等。
知识点: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永某君传》等。
知识点:宋代散文家,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知识点:文学家、书画家,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知识点:苏轼之父,代表作有《六国论》、《辨奸论》等。
知识点:苏轼之弟,代表作有《上枢密韩太尉书》、《答李昭玘书》等。
知识点:明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项脊轩志》、《登泰山记》等。
知识点:代表作有《与朱元思书》、《游黄山记》等。
1.桐城派散文知识点:以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代表作有《古文观止》等。
知识点:《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代表作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3.纳兰性德知识点:清代著名词人,散文作品有《康熙字典序》等。
综上所述,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先秦、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既包括了诸子百家散文、辞赋散文,也包括了唐宋八大家、桐城派散文等。
通过对这些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散文的魅力,丰富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下列哪部作品是司马迁所著?A. 《庄子》B. 《史记》C. 《论语》D. 《道德经》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司马迁,《史记》的作者”,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哪位作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哪篇作品是归有光所著?A. 《项脊轩志》B. 《赤壁赋》C. 《阅微草堂笔记》D. 《与朱元思书》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归有光,《项脊轩志》的作者”,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A。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诸子散文,即来自于先秦时期的各个思想家所写的散文作品。
这些散文作品的特点鲜明,体现了各个思想家的不同见解和风格。
第一,诸子散文注重思想性。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时期,各种学派思想纷呈,诸子散文就是这些思想的产物。
这些散文作品往往以表达思想观点、阐述学说为主要目的。
例如《庄子》中的《逍遥游》,以幻化、无为、自由等思想为核心,表达了庄子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第二,诸子散文注重辩证法。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注重思辨和辩证,他们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对立面的思考和对比,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辩证思维在诸子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例如《孟子》中的《滕文公上》,通过滕文公与孟子的对话,展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对国家治理的见解。
第三,诸子散文注重修身养性。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非常关注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他们认为只有修身养性才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因此,诸子散文中常常出现有关道德修养、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的论述。
例如《老子》中的《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等思想,提出了追求无为而治的道德理念。
第四,诸子散文注重文学性。
虽然诸子散文主要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学说,但它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性。
这些散文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同时,它们也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句式的变化,使作品更具有文学的魅力。
总结起来,先秦散文中的诸子散文具有思想性、辩证性、修身性和文学性等特点。
它们是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散文作品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散文的起源时期。
在先秦散文中,不同的诸子派别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重点介绍诸子散文的特点,并分别从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儒家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主要流派,它强调道德伦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教育和修养。
例如《论语》中的大部分篇章都是以言简意赅的短语或对话形式出现,通过言语的交流来传达道德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
这种散文风格简练明确,强调言之有物,富有教育意义。
道家散文则注重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道家散文的特点之一是追求自由自在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例如《庄子》中的《逍遥游》一文,以自然界中的鱼游泳为例,表达了追求自由和超越尘世的哲学思考。
道家散文的风格多样,既有幽默诙谐的语言,也有深邃隽永的哲理,富有变化和想象力。
墨家散文注重实用主义和公平正义。
墨家散文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实际问题和社会关怀。
墨家散文的写作风格清晰明了,逻辑严密,注重实证和事实依据。
例如《墨子》中的《非攻篇》提出了非攻和爱人的思想,通过对战争和暴力的批判来强调和平与公平的重要性。
法家散文注重法律和政治的思考。
法家散文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法律的严明和政治的权威。
法家散文的风格严肃庄重,措辞严谨,注重条理和逻辑。
例如《韩非子》中的《喻老篇》通过对老子和孔子的喻比,表达了法律的重要性和政治的合理性。
法家散文通过对政治和法律的思考,强调了社会秩序和治理的必要性。
先秦散文中的诸子散文在风格和内容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儒家散文注重教育和修养,道家散文注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墨家散文注重实用主义和公平正义,法家散文注重法律和政治的思考。
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不同需求和思想倾向,对于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各列举五例。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文学风格上各具特色,而且在思想上也有深刻的表达。
诸子与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解释:
1. 诸子:指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一些重要思想家和学派,也被称为“诸
子百家”。
这些思想家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他们提出了各自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论,并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先秦散文:指先秦时期的散文创作,主要是散文形式的文学作品。
先秦散文具有平实、自然、
质朴的特点,内容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文化、历史、人生等方面。
典型的先秦散文作品包括《庄子》、《论语》、《孟子》、《史记》等。
诸子和先秦散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诸子的思想成果对后世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先秦散文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宝贵遗产。
中国古代散文包括哪些【篇一:中国古代散文包括哪些】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篇二:中国古代散文包括哪些】韩兆琦,天津静海县人,生于1955年。
先秦诸子散文和散文的区别
先秦诸子散文和一般散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主题和内容:先秦诸子散文,如《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主要是以阐述各家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伦理观念等为主,强调对世界的理解和改造。
而一般散文则主题广泛,可以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等多个方面,更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形式和风格:先秦诸子散文通常采用较为规范的形式,如对话、问答、议论等,语言简练明快,风格质朴自然。
而一般散文则形式多样,可以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语言更为丰富多样,风格更加多变。
3.思想和观念: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和观念多源自于诸子百家的学说,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道德、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
而一般散文则更加注重个体感受和思考,强调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体验,以及对人性、情感等方面的探索。
总的来说,先秦诸子散文和一般散文虽然都属于古代文学的范畴,但在主题、形式、思想和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先秦诸子散文更注重对世界的理解和改造,强调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而一般散文则更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强调对个体感受和思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