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电器盖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11
电器盖注塑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器盖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如收缩率、模穴数等。
3. 学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及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电器盖注塑模具的设计,包括分型面、模架、顶针等部分。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模具材料、热处理方式等工艺参数。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注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模具设计及制造工作的兴趣,增强职业认知。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及团队协作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重点讲解电器盖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注塑模具概述、第二章 注塑模具结构及原理2.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讲解收缩率、模穴数、模架类型等参数的选择依据,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3. 注塑模具材料及工艺:介绍常用模具材料、热处理方式及表面处理技术,分析各种材料的性能及适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注塑模具材料及工艺4. 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电器盖注塑模具设计,包括分型面、模架、顶针等部分的绘制。
- 教材章节:第五章 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5.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具设计的全过程,掌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方法。
盖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盖塑料模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盖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熟悉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能够运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
5.具备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题的能力。
6.能够独立完成盖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盖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
具体安排如下:1.盖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介绍模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讲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模具设计方法: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具零件的尺寸计算、形状设计等。
3.模具设计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模具设计的具体应用和解决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亲自体验模具设计的过程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模具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条件。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电器盖注塑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电器盖注塑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注塑模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注塑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注塑模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3)熟悉电器盖注塑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注塑模设计中的实际问题;(2)具备一定的注塑模制图和拆卸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注塑模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注塑模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注塑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注塑模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3.电器盖注塑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注塑模制图和拆卸技巧;5.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注塑模设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4.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注塑模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考试:定期进行理论考试,测试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能力;4.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二)设计与分析 (4)第一章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41.1 塑件分析................................ . (4)1.2 ABS的性能分析................................ (5)1.3 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6)第二章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 (7)2.1分型面的确定................................ .. (7)2.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 (8)2.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 . (9)第三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 (11)3.1主流道设计................................ .... .... ... .113.2分流道设计................................ .... .... ... .133.3浇口的设计................................ .... .... ... .153.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7)3.5冷料穴的设计与计算................................ .... (17)第四章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算 (17)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17)4.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 (19)4.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19)4.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22)第五章模架的确定................................ .... (22)5.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 . (22)5.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 . (23)第六章冷却系统的设计................................ (23)6.1冷却介质................................ .... .... .... .236.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 .. 236.3凹凸模冷却系统的设计............................... .... .25第七章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6)7.1推出方式的确定................................ .... .... .267.2脱模力的计算................................ .... .... (26)(三)参考文献................................ .... .... .. 28(一)设计任务书第19题电器盖,结构如图所示。
abs塑料端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ABS塑料的基本特性,如强度、耐热性和加工性能;2. 学生能掌握ABS塑料端盖的设计原则和结构特点;3. 学生能了解ABS塑料端盖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ABS塑料端盖的二维和三维设计;2. 学生能运用工程图纸表达ABS塑料端盖的设计意图;3. 学生能运用基本的制造工艺知识,分析ABS塑料端盖的加工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设计和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实用性;3. 学生认识到材料选择对产品性能和环保的影响,树立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设计类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工程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ABS塑料的基本概念,回顾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引出ABS塑料端盖的设计与制造。
- 教材章节:第一章“塑料及其应用”2. ABS塑料特性分析:- 物理性能:密度、强度、硬度等;- 化学性能:耐腐蚀性、耐溶剂性等;- 加工性能:注塑、挤出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塑料的性能”3. 端盖设计原则与结构:- 设计原则:实用、经济、美观;- 结构分析:端盖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塑料制品设计原则”4. CAD软件设计实践:- 二维设计:绘制端盖平面图;- 三维设计:建立端盖立体模型;- 教材章节:第四章“CAD软件应用”5. 工程图纸绘制:- 图纸规范:比例、线条、标注等;- 端盖图纸绘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
1. 塑件的设计1.1 塑件的用途本塑件为电器壳体,其主要用途是保护内部元件并与其他部件很好的配合,这要求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满足其工作要求,特别是壳体的配合部分。
1.2 塑件的原材料选择根据塑件的工作要求来选取塑件原材料。
本塑件的原材料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选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机械强度,尺寸稳定耐化学性及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等特点。
综合了上述的因素,选定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原材料。
1.3 塑件图塑件图的尺寸如下图1.1所示:图1.1 塑件图1.4原材料的参数聚苯乙烯(PS)的参数如下表1.1所示表1.1 ABS的主要性能参数1.5原材料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表1.2 ABS的成型与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料筒温度/℃后部180~200中部210~230 前部200~210喷嘴温度/℃180~190 模具温度/℃50~70 注射压力/MPa70~90螺杆转速/(r·min-1)30~601.6 分析塑件塑件产品生产批量小,所以采用一模一腔。
塑件简单采用整体型腔、型芯,侧孔采用导柱滑块成型。
采用两板式模具结构。
2. 注射机的选用2.1 注射机的参数选用卧式注射机的型号:XS-Z-60;其主要参数如下表2.1所示表2.1 注射机的主要参数2.2 注射量的校核根据生产经验,一个注射周期内所需注射的塑料容体的总量必须在注射机额定注射量的80%以内。
利用注射容量(cm 3)来表示:j z V nV V += (2.1) 式中 V —一个成型周期内所需注射的塑料容积,cm 3;V z —单个塑件的容积,cm 3;Vj —浇注系统凝料和飞边所需的塑料容积,cm 3; n —型腔的数目。
j z V nV V +=76.210.476.161=+⨯=21.76÷60,=36.3%<80%,符合设计要求2.3 锁模力的校核在注射成型时,为了防止模具分型面被注射压力顶开,必须对模具施加足够的锁模力,否则在分型面处将产生溢料现象,因此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必须大于注射压力。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盖的注塑模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理解注塑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注塑模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学习注塑模课程,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作流程及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塑模的基本概念:介绍注塑模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2.注塑模的设计原则:讲解注塑模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尺寸精度等。
3.注塑模的制作流程:详细介绍注塑模的制作流程,包括模具设计、加工、装配及调试等环节。
4.注塑模的应用:分析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各个行业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注塑模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注塑模的制作和调试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需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注塑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abs端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ABS端盖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学生能够了解ABS端盖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其在汽车零部件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掌握ABS端盖的材料特性、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ABS端盖的二维和三维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CAM软件对ABS端盖进行加工路径编程;3. 学生能够运用检测工具对ABS端盖进行质量检测,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制造行业的认知;2.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够关注产品质量,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ABS端盖的相关知识,培养其设计、加工和检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CAD/CAM软件操作基础,对工程技术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ABS材料特性及ABS端盖结构设计- 介绍ABS材料的基本性能、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分析ABS端盖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及常见结构形式;-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ABS端盖的结构设计方法。
2. ABS端盖加工工艺- 介绍ABS端盖的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ABS端盖质量和精度的影响;-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ABS端盖的加工工艺。
3. CAD/CAM软件在ABS端盖设计中的应用- 教授CAD软件进行ABS端盖二维和三维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教授CAM软件进行加工路径编程的操作步骤;-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熟练运用CAD/CAM软件完成ABS端盖的设计与加工。
abs塑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ABS塑料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掌握ABS塑料的加工技术,培养学生对塑料材料的兴趣和认识。
1.了解ABS塑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ABS塑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
3.了解ABS塑料的主要用途和生产方法。
4.能够分析ABS塑料的加工工艺。
5.能够操作相关设备进行ABS塑料的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塑料材料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BS塑料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以及ABS塑料的加工技术。
1.第一章:塑料基础知识1.1 塑料的定义和分类1.2 塑料的组成和结构2.第二章:ABS塑料的性质2.1 ABS塑料的化学组成2.2 ABS塑料的物理性质2.3 ABS塑料的力学性能3.第三章:ABS塑料的用途3.1 ABS塑料的应用领域3.2 ABS塑料的环保性4.第四章:ABS塑料的生产方法4.1 生产工艺流程4.2 生产设备选型5.第五章:ABS塑料的加工技术5.1 加工工艺参数5.2 加工设备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ABS塑料的基本知识和加工技术。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ABS塑料的性质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ABS塑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ABS塑料的加工技术。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塑料工艺学》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塑料手册》等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ABS塑料的性质和加工过程。
4.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塑料模具设计案例ABS电器盖技术要求:1、外表无痕,表面粗糙度Ra3.2;2、未注倒角R0.5,未注尺寸公差取MT5级精度;3、大批量生产。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使用性能、制件技术要求和生产要求该塑件为盖状,用于防尘。
根据要求,采用大批量生产,采用注塑成型。
2.了解塑件材料ABS属于热塑性无定型料,流动性中等,溢边值为0.04毫米左右,吸湿性强,成型前须充分干燥。
[1]3. 塑件尺寸精度分析查表(3—1)[2]和表(3—2)[2]知40 0+0.05,250+0.05均为MT2级精度,属“高精度尺寸”,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要确保其精度要求。
其余的尺寸无特殊要求,其尺寸公差按MT5级精度查取。
4.塑件表面质量分析①必须避免在塑件的分型面处出现毛边;②注意通孔处不出现锐边;③表面粗糙度只有塑件外形要求Ra3.2,其它部位没有较高粗糙度要求。
5.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塑件厚度为2㎜,壁厚均匀,塑件成型性能良好;(2)塑件本身有一定斜度,利于脱模;(3)从塑件结构看,设置一个分型面。
注射机的选择(一)注射机的初选1.塑件的体积计算利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可直接通过软件进行分析,查询到塑件的体积为:V件=16.14 cm32.计算塑件的质量根据“中国模具设计大典”[3]查得:ρ=1.02——1.16g/cm3,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采用一模一腔的模具结构,塑件和浇注系统的质量:W总=ρ(V件+V浇)=1.09×20.46=22.3 g3.注塑机的初选择查手册[1],ABS的注射压力600~1000(105)帕,塑件较简单,取P=70Mpa (1)塑件投影面积计算A=117×60-25×40=60.20cm2(2)型腔压力计算P腔=2/3×P=46.7Mpa(3)锁模力计算 F=AP腔=60.2×46.7=28×104牛根据计算,查表(2—33)[1]初选螺杆式注射机:XS-ZY-60。
(二)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和最终选择1.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安装模具的高度应满足: Hmin<H<Hmax设计模具高度为H总=237mm由于XS-ZY-60型注射机所允许模具的最小厚度为Hmin180mm,最大厚度为Hmax200mm,所以,模具闭合高度不能满足安装要求。
改选XS-ZY-125型,最大装模高度Hmax=300mm,最小装模高度Hmin=200mm H总=237mm介于二者之间,满足模具厚度安装要求。
2. 注射机有关参数XS-ZY-125型注射机的主要参数标称注射量125cm3定位孔直径Φ55mm最大开模行程S′300mm喷嘴球头直径Φ12mm最大装模高度Hmax300mm喷嘴孔直径Φ4mm最小装模高度Hmin200mm中心顶杆直径Φ50模板最大安装尺寸428×458 mm顶出行程0-110mm 3.模具开模行程校核模具开模行程应满足:Sm<Sz其中:Sz为最大开模行程,查注射机XS-ZY-125型Sz=300mm,Sm为模具的开模行程;Sm=塑件的高度+浇注系统的高度+顶件的顶出高度+(5-10)mm =15+50+20+7=92mm可见Sm<Sz ,XS-ZY-125满足其开模行程4.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该模具的外形尺寸为250mm×250mm ,XS-ZY-125型注射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为428mm×458mm,故能满足模具安装要求。
5.注塑机的参数校核V型=20.46 cm3①最大注射量的校核计算校核式:(0.8~0.85)V公≥V型其中:V型=20.46 cm3(0.8~0.85)V公=0.8×125=100 cm3可见满足校核式,即所设计模具注射量满足XS-ZY-125 最大注射量要求。
②注射机压力的校核P机≥P塑P机——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压力,Mpa或N/ cm3P塑——成型塑件所需的注射压力,Mpa或N/ cm3一般ABS取 100~120Mpa, XS-ZY-125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压力P机=150Mpa,可见XS-ZY-125注射机满足ABS注射压力的要求。
综合验证,XS-ZY-125型注射机完全能满足此模具的注射要求。
盖注塑模的结构设计1.分型面的选择和确定按塑件结构,有两种分型面方案方案1 方案2方案1与方案2相比,方案1型芯设在动模,开模后塑件包在型芯上留在动模,符合分型面设计原则,简化了模具结构,且缩短了流道,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效益,故采用方案1设计。
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根据小批量生产要求,本模具采用一模一腔,塑件型腔设置在模具对称中心成型。
3.浇注系统的设计分析:由于一模一腔,将浇注系统设在塑件中央孔处,如果采用轮辐浇口,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但需要修剪浇口,如不慎,会损伤塑件孔壁;若采用潜伏式浇口,不但避免塑件侧壁因修剪浇口而损伤,而且浇口能自动切断,模具结构也不算太复杂,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确定采用潜伏式浇口。
浇注系统结构如下图:①主流道尺寸设计查表得知XS-ZY-125型注射机的喷嘴孔直径d0=Φ4、喷嘴球半径R0=12,故,取模具浇口套主流道小端直径为d= d0+0.5=4+0.5=4.5mm模具浇口套主流道球面半径为R= R0+(1~2)=6+2=8m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锥度取40。
②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由于制件较小、ABS流动性较好,并且考虑加工方便,分流道截面取半圆形,半圆直径Φ=8。
分流道设置在分型面。
③进料位置的确定潜伏式浇口采取对称分布,两点进浇,浇口设在推杆上。
④冷料穴的设计冷料穴设置在主流道的末端,采用倒锥形的拉料穴拉料。
4、成型零件结构设计考虑到塑件的外形简单,采取整体式型腔结构,外形完整无拼缝。
型芯形状由于有圆弧面,为方便加工和更换,设计为组合式,将镶件以台阶方式固定在大型芯上,大型芯底面也加工成台阶式,固定在型芯固定板上。
5.推出机构的选择为便于进料,内侧设置防转推杆,由于塑件内形是弧面,为保证塑件在推出时不变形,均设计为成型推杆,推杆台阶部分应防转。
采用推杆推出机构,加工简单,更换方便,推出效果好。
6.排气结构设计热塑性塑料模具排除的气体量比较少,利用模具分型面的间隙排气。
7.冷却系统的设计从模具结构看,重点是冷却型腔和浇注系统,故冷却水孔开设在凹模型腔板上,并分布在浇注系统和型腔周围。
由于型腔尺寸较大,开水孔后对其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强度和刚度,适当增加型腔板厚度。
8.标准模架的选择通过相关计算,根据表(2—86)[1]选择,①定模由两块模板组成,动模由两块模板组成;②采用推杆推出制件。
③定模座板厚25mm,,支承板厚32mm,垫块厚80mm,动模板厚25 mm。
设计计算1.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查有关手册得ABS的收缩率为Q=0.4%-0.5%,故平均收缩率为Scp=0.0045。
根据塑件尺寸公差要求,模具的制造公差取δz=Δ/4。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如下:已知条件:平均收缩率Scp=0.0045;模具的制造公差取δz=Δ/4尺寸分类尺塑件尺寸公计算公式成型零件尺寸型腔径向尺寸R82.5-1.00Lm=(Ls+LsScp-3/4Δ)0+δR82.1+0.250 117.57-1.140117.2+0.290 60.37-0.74060.1+0.1850型腔深度15.19-0.380Hm=[Hs+HsScp-2/3Δ]+δ15+0.0950型芯尺寸R79.57+0.860Lm=(Ls+LsScp+3/4Δ)-0δR80.6-0.2150 25+0.12025.3-0.030 40+0.24040.4-0.060 113.43+1.140114.8-0.2850 55.63+0.74056.4-0.185 0 R81.5+1.00R81.9-0.2502.脱模力计算由式(9.6—1)[3]知,Qe=Qc+Qb式中 Qc—制品对型芯包紧的脱模阻力(N);Qb—使封闭壳体脱模需克服的真空吸力(N),Qb=0.1Ab,0.1的单位为Mpa,Ab 为型芯的横截面面积(mm)2,Ab=56.4×114.8=6475mm2,Qb=0.1×6475=647.5N。
对于矩形制品dk=(l+b)/2=(54+30)/2=42dk/t=42/2=21﹥20属于厚壁制品。
由式(9.6—5)[3]知, Qc=[2(l+b)EεhKf]/(1+u+Kλ)cosβ式中 E—塑料的拉伸弹性模量(Mpa),查表(9.6—1) [3],取1.95×103;ε—塑料的平均成形收缩率,查表(9.6—1)[3],取0.6%;u—塑料的泊松比,查表9.6—1,取0.3;l、b—矩形型芯断面的两边长度(mm);β—型芯的脱模斜度;h—脱模方向高度(mm);Kf—脱模斜度修正系数,计算式为由式(9.6—6)[3] 知,Kf=(f cosβ-sinβ)/(1+ f cosβsinβ)=(0.45 cos6- sin6)/(1+0.45 cos6 sin6)=0.3f—制品与钢材表面之间的静摩檫系数,查表9.6—1,取0.45;Kλ—厚壁制品的计算系数。
由式(9.6—7)[3] 知,Kλ= 2λ2/(cosβ+2λcosβ)式中λ—比例系数,λ=rcp/t;β—塑件脱模斜度。
rcp—型芯的平均半径(mm),(对于矩形型芯,rcp=(l+b)/∏=(54+30)/ ∏=26.7 mm);Kλ=2×(26.7/2)2/[cos6+2×(26.7/2)×cos6]=13.4Qc=[2(54+30) ×1.95×103×0.6%×15×0.3]/[(1+0.3+13.4)×cos6]=6017N则 Qe=647.5+6017=6179 N3.导柱长度计算L=固定段长度+导向段长度+引导段长度[2]=1.5×导柱直径+53+1/3×导柱直径=90mm导柱和导套与固定板采取H7/K6过渡配合,导柱导向段与导向孔采取H7/f7间隙配合。
4.推出机构计算推杆工作长度按公式L工 =S+推杆行程+3mm[2]=16+38+3=57 mm模塑的工艺规程的编制盖模塑工艺卡成都电子高专盖注射成型工艺卡片资料编号车间共页第页零件名称盖材料牌号ABS设备型号XS-ZY-125装配图号0003材料定额25 g每模件数1件零件图号0003-1单件质量22.3g工装号0003-2零件草图材料干燥设备XS-ZY-125温度80-85时间h2-3料筒后段150-170中段165-180温度 前段 180-200 喷嘴170-180模具温度50-80时间s 注射 3 保压 15 冷却 10 压力 MPa 注射压力 60-100 背压 30-50 时间 定额辅助s 10 单件s28检验 编制 校对 审核 组长 车间主任 检验组长 主管工程师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1)型芯零件图型芯的加工工艺过程(2)型腔板零件图型腔板加工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