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谢林等。

1886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撰写了一部非常平庸的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和古典德国哲学的结局》,尽管如此,却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重要问题,而这一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中:我们应该如何在评估德国唯心主义的遗产之后进行评估?19世纪中叶黑格尔体系的崩溃?对于恩格斯来说,答案相对简单:古典德国哲学的正当继承人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但是,实际上,恩格斯的回应只是许多可能的方法之一。宣称在二十世纪,几乎没有一位值得一读的哲学家没有试图通过与康德和黑格尔的对立来对他或她进行定义,也就不足为怪了。

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谢林等德国古典哲学遗留下了对认识论,本体论和美学等基本问题的丰富反思。即使是声称超越了它的当代思想家(例如福柯和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也不得不援引它以证实其后哲学立场和主张。

德国哲学启蒙运动的开始与著名的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密切相关,后者使G. Leibniz的理论体系化和普及化。许多哲学家,不仅是德国人,而且还有美国人,例如MV罗蒙诺索夫,都曾与沃尔夫一起学习。沃尔夫在德国首次建立了一个涵盖哲学文化主要领域的体系。

到了这个时候,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杰出著作被创造出来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1776)。哲学是在进步的科学和艺术思想的学术氛围中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开始发展,对有机性质的研究(L. Galvani,A.Volta,HK Oersted,G.Davy,M.Lomonosov,G.Priestley,AL Lavoisier在物理和化学领域的工作和发现,工作由JB Lamarck,A.Haller,R.Brown和其他人研究有机自然领域。数学领域的发现使人们有可能了解其精确定量表达的过程,实际上是查尔斯·达尔

文(Charles Darwin)的前任JB拉马克(JB Lamarck)的教义,涉及环境,天文学,地质学,胚胎学理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所有这些都以敏锐和不可避免的方式提出了将发展作为认知现实的理论和方法的思想。

GE莱辛(1729-1781),IG赫德(1744-1803),德国哲学家罗曼史-首先是F.施莱格尔(1772-1829),神学家和哲学家 F.在德国哲学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chleiermacher(1768-1834),主要思想家Wilhelm(1767-1835)和Alexander(1769-1859)Humboldt。德国人文文化的最大热潮是约翰·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这样的思想巨人以及艺术和审美文化的创造。

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人物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正是在他的陪伴下,新时代哲学的曙光开始了。康德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具体科学上,都是一位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家。他关于太阳系起源于巨大气体星云的假设仍然是天文学的基本科学思想之一。此外,他提出了按照可能的起源顺序分配动物的想法,以及人类自然起源的想法。

康德的哲学观点与精神发展成比例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在80年代初期。十八世纪。他主要对自然科学问题感兴趣,然后他的精神陷入了所谓的形而上学,即哲学的问题,即存在,认识,人,道德,国家和法律,美学的问题。整个哲学体系。人,伦理和法律-那是伟大思想家的全部哲学学说的阿尔法和欧米茄。

艺术概论

第一章 一、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二、舞蹈;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1、艺术,是人们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2、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非常注重色调表情。 2、艺术创造的目的,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 3、在自由体白话诗的浪潮中,李叔同写了一首优美感人的新诗《送别》。5、凡高的《播种》赋予色彩以生命的情调,是画家主体精神的灌注压倒物质实体的代表作品。6、米开朗基罗为他的雕塑作品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存在,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快乐。”7、舞蹈演员创造的舞蹈形象,是由姿势、结构、动作三个要素组成的。8、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绘画继古希腊美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两大高峰之后呈现为世界美术史上又一座辉煌的现实主义高峰; 三、列宾;学生时代就开始《伏尔加河纤夫》的创作。 四、写实主义;所谓写实主义当然不仅仅是表现手法问题实际上同时存在着这种或那种不同思想倾向不同艺术主张的写实主义; 五、安德鲁·怀斯;是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作品《克利斯蒂娜的世界》; 六、艺术具有阶级性是因为阶级社会的存在。 七、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社会意识。 八、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形象。 九、提出“气韵生动”这一绘画技法的是顾恺之。 十、戏剧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是动作。 一、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的雕刻作品以超凡的人体美传达一种永恒性主题。他为《夜》写下这样的诗句“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和耻辱存在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欢乐” 二、美第奇庙的四个坐像《夜;暮;昼;晨》; 三、舞蹈三要素;姿势、结构、动作; 四、T.M.格林曾指出过;舞蹈是肢体动作表现得最丰富最纯粹最富有变化的艺术; 7、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画距今已有两万年; 8、传说偷记天地的音乐并带回人间的是夏禹的儿子启。 9、最早提出“游戏说”的哲学家是康德; 10、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艺术起源于“表现”理论的是克罗齐; 11、音乐是时间艺术;时间艺术首推音乐;时间艺术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乐曲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去召唤欣赏者的审美体验;音乐的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地实现; 音乐的起源说;有劳动起源说;语言抑扬说;巫术起源说; 2、绘画是空间艺术;空间艺术首推绘画;空间艺术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地展开绘画一般占有二维平面化空间;绘画的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地实现的;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绘画艺术和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们的艺术生命力和魅力绘画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 3、绘画史的发展证实运用色彩传达审美经验大体有三种方式;纹章学的方式;色调表情的构成;纯粹的色彩构成; 4、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第二章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功用 1、巫术说;巫术说并不是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着某种启发意义。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 5、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己于人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代表人物: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维隆、乔治科林伍德、苏珊朗格。 6、游戏说;游戏说是关于艺术(或者说文明)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戏发生说的贡献在于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 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 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法)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禅宗五祖慧能:不是幡动,不是风动,唯有心动。 笛卡尔(实际上是个二元论):我思,故我在。 唯物主义: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 主观唯心主义: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的“理在气先”。 追问 可不可以详细点啊详细加分好了 回答

唯物主义:主要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元素组成并决定精神,集中于法家人物及其亲近者,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是自我感觉而存在,集中于陆王心学人物,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由一个“天理”决定的,集中于传统儒家人物和程朱理学人物,朱熹的“理在气先”。

心理学代表人物

第一节心理学初创时期 冯特(心理学之父) 1、“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正式诞生。 3、《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奠基人。 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退化、泛化与分化。 1)习得: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 2)退化: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的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3)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对学会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4)分化: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信号系统理论 1)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2)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3、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艾宾浩斯 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 1、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块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在到了一定程度上便不再遗忘。

2、我们需要进行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也称继续学习,即再达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百分之五十,总复习程度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心理学之父)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联结—试误”理论 1)学习的实质在于情景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联结之间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错误反映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再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3)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联结的加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解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3、学习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 一种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种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两种情景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贾德 美国心理学家,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该理论的实验经典是“水下击靶实验”。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之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耶克斯和多德森 美国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趋势。

西方戏剧特点及代表人物

西方戏剧特点 在西方,戏剧是一种贵族式的享受节目,是高消费,戏剧的表演地点被安排在剧院,而剧院的装饰布置之堂皇是有口皆碑的,一般的衣冠不整的平民百姓是无法入内的; 西方社会的戏剧里暗喻对社会的抨击和批判,所以故事和人物大都是悲剧结局。就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他的悲剧人物吧,结局都是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而中国人的戏剧大多是用来娱乐的,所以不很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些戏剧甚至没有什么情节,唱了几天,都是同一个人,唱一段讲一个故事,只要他(她)唱得好听,观众愿意听愿意看,再唱几天也无妨。 西方戏剧要求,“从大幕拉开的一刻开始,布景与道具己经放置在观众眼前,而戏剧剧本在设计人物出场时而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让观众尽可能快地明白上场人物的身份性格,而是如何让人物尽可能快地融入这个现成的舞台环境,让人物在这个给定的背景下展开他的性格,以及发展与其它人物的关系。”西方戏剧呈现出的特征是 :1 .强烈的反传统色彩和超前的创新精神 ;2 .独特的多元化格局渐趋一统;3.“戏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纯戏剧走向高度的戏剧融合 ;4.悲剧喜剧化 ,喜剧悲剧化 ;5.由具象走向抽象 ;6.戏剧主题的全人类性 ;7.特别注重对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 ,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剧风格 ;8.导演的权威日益膨胀 ,取代了剧作家的统治地位 ;9.大量借鉴和吸收电影的手法 ;1 0 .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底色 西方戏剧的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 正如所有人的生活中喜剧和悲尉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一样,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喜剧和悲剧交织在—起的,他的天才无法用任何条条框框加以限制。他的戏剧情节十分复杂、生动,人物性格丰富、细腻、活泼。他的戏剧语言让有些人深恶痛绝,同时让另一些人叹为观止。在那些剧作中,优美的诗句与粗野的语言浑然一体,再加上各种双关语、幽默语、比喻、讽语、谐语、俚语以及职业语言等等,应有尽有。 莎上比亚终其一生都在戏剧中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是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自由”、“仁慈”、“善良”、“善良”、“爱情”、“友谊”等观念,形成了他的戏剧主题。 莫里哀 莫里哀的伟大成就在于将法国喜剧提高到法国悲剧的水平。以前的人创作喜剧往往是翻译或改编意大利,特别是西班牙的作品。而莫里哀则与前人不同,他植根于法国土壤,根据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观察进行创作,创造当代人物,具有地道的

比较齐全的几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一般指古代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历史阶段。如中国古代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气(阴阳、元气、精气),古希腊用原子、水、火,古印度用“四大”(地、水、火、风)等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天不变道亦不变) (没有运动的物质)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A项认为世界有一个本原是物质,显然不符合题意;B项认为世界有一个本原是精神,也不是题中所犯的错误;D项是否认物质

和意识的区别,和题干所犯的错误无关。这样将ABD三项排除,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它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和运动的,同时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和过程,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归结为数量增减、位置变更,把运动看作是外力的推动,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也叫机械论。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观。 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有

最新整理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资料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一、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 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 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 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 活火;“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 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 道”。 老子《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及其贡献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6-2 07:49 希望概括一点,不要太具体的~谢谢~ 提问者:露面超人WD50 - 书童一级最佳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荣格)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戏剧期末复习资料

一、简述西方戏剧传统的流变过程。 1、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 (1)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明就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戏剧; (2)古希腊悲剧 ①埃斯库罗斯(古希腊的悲剧之父): 相传写有70多部悲剧和笑剧,现存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波斯人》等7部; 其悲剧增设了第二位演员,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对话成为可能; 其剧作结构单纯,感情奔放,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影响深远。 ②索福克勒斯: 现存悲剧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希腊悲剧的典范)、《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罗克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 命运悲剧(人与命运顽强抗争却总是无法战胜命运,努力摆脱命运却悲壮的失败了。)③欧里庇得斯: 现存悲剧19部:《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海伦》、《美狄亚》、《俄瑞斯忒斯》、《请愿的妇女》 (3)古希腊喜剧 ①古希腊的“喜剧”一词原意乃是“狂欢队伍之歌”,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表演; ②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之父): 写作40多部剧作:《阿卡奈人》、《骑士》、《鸟》、《公民大会妇女》、《财神》等; 其作多半是讽刺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语言机制锋利,形式自由奔放,想象丰富绚丽,风格滑稽怪诞,对后世的喜剧有着很大影响; 其喜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这个时代的喜剧常被称为“旧喜剧”; ③“旧喜剧”:表现形式是轻松的,但剧作的意图确实严肃的;剧中人大半是普通人,但讽刺的对象则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剧中还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 ④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所谓“新喜剧”: 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而是富人的娱乐场所; 新喜剧主要是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表现贵族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它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另外讽刺很生动; ⑤米南德:喜剧《恨世者》、残篇《评判》 (4)罗马喜剧主要是希腊式的人情喜剧(依据新喜剧改编,并吸收意大利民间喜剧因素)①普劳图斯:《孪生兄弟》、《撒谎者》、《一罐金子》、《俘虏》 其喜剧从平民观点讽刺社会风习,特别针对当时淫乱、贪婪、寄生等现象予以针砭。他嘲笑夫人、贵族,对奴隶表示同情,他所创造的人物完全是罗马社会的人物,它生动刻画了各类人物; ②泰伦斯:《婆母》、《佛尔缪》、《兄弟》 其喜剧表现出较高的艺术趣味和较多的贵族倾向,标志着罗马喜剧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其喜剧结构周密完整,擅长叙事,语言流畅,刻画人物内心矛盾比较细致; (5)罗马悲剧分神话剧(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和历史剧(取材于罗马历史传说或事件,又称“紫袍剧”)两种,以神话剧较为流行 ①塞内加:《美狄亚》、《俄狄浦斯王》、《菲德尔》、《特洛伊妇女》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终审稿)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12心本班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 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 2.人格结构理论: 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

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 (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 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 (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

现代设计史题库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曲线派: 法国:在巴黎的有 新艺术之家的萨穆尔·宾推行新艺术运动 现代之家 六人集团的吉马德设计了巴黎地铁入口 在南斯的有 南斯派的盖勒进行玻璃装饰与家具设计 比利时:威尔德成立自由美学社、成立魏玛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工业同盟创始人之一; 博唯从事室内设计与家具; 霍塔设计了霍塔公馆和塔赛勒饭店。 西班牙:最具极端的人物安东尼·高蒂,作品有:文森公寓、圣家族教堂等 直线派: 格拉斯哥四人组:麦金托什是重要人物,作品有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建筑和杨柳茶社等。 奥地利分离派:领袖瓦格纳、霍夫曼设计了斯托克列宫。 德国青年风格:德国设计之父贝伦斯设计了AEG厂房。 名词解释 1、新艺术运动 该运动开展时间是1895-1910年左右,对欧美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 该运动的本质是一种线条装饰,手法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直线派以格拉斯哥四人与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 该运动主张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人有:高蒂、威尔德、麦金托什等 2、威尔德 比利时新艺术时期最杰出的设计家,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 他是比利时自由美学社重要的成员。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反对漠视功能。他在德国时期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还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 3、安东尼高蒂(也叫高蒂的设计风格) 西班牙的高蒂是新艺术运动中最具极端的代表人物。 他深受宗教和自然主义的影响,并经过三个阶段变化:早期为“摩尔风格”阶段,中期是新哥特新艺术风格的混合,后期结合了自然、神秘的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高蒂在设计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风格被新一代设计师加以借鉴,代表作“米拉公寓”以及“圣家族教堂”等。 4、格拉斯哥四人(或马金托什)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 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一、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物质第一性,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第二性)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

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 .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 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 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老子《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素来是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多数美学著作都归总为五种主要的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艺术思潮的发展经历: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样式—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 艺术的发展经历:为神的设计—为人的设计 20世纪初,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在中国兴起了“东学西渐”之风,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图案”这个学科。20世纪中国的造物艺术走了一条“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道路。 艺术设计分为六大类,即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 洛可可是流行于18世纪法国宫廷建筑和工艺美术的一种艺术风格,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 洛可可风格原意为“贝壳形”.源于法语的“精巧”。18世纪路易十五时期的贵族崇尚纤巧轻佻、华丽繁褥。洛可可的室内装饰色彩明快,细腻柔媚,多用弧线,缠绵盘曲,以涡旋纹为标志。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提倡自然艺术,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和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相抗衡,追求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约翰·拉斯金: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新艺术运动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新艺术”运动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出生于英国,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美就是功能”,他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在装饰上反对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主张设计的城市、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红房子”,是1859~1860年由建筑师菲利普·韦伯为莫里斯结婚而设计的私人住宅。 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强烈反应工业化风格,重视与热衷传统手工艺;其次,他们都反对繁琐矫饰和过分装饰的风格,他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而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形式,比如以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不同之处:“工艺美

西方戏剧史

戏剧的起源——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酒神DIONYSOS 12主神掌管万物生机,季节更替和酿酒 从神腿降生,半人半羊神作伴或与醉酒狂女为伍 意义:生命力,创造力,自由,快乐 酒神祭祀的演变: 从小亚细亚传入,公元前盛行于雅典农村 酒神颂――事迹表演和赞美 公元前5世纪的祭祀情况:由酒神颂发展到悲剧TRAGEDY山羊之歌,故事内容不断 丰富扩大 悲剧的诞生:BC 560 国王庀士特拉忒将酒神祭祀引入雅典,每年四月举行活动,逐渐衍变成悲剧:BC 534 人类戏剧史上举行了首次戏剧比赛 流浪艺人的改革:发明了面具和演员,以“应和人”取代祭司来扮演酒神,与歌队长应答,唱和,对驳 逐渐由抒情向戏剧性过渡:规范诗句,歌队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将歌队人数固定在 50人。 悲剧三大家: 埃斯库罗斯bc525-456 《被俘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者普罗米修斯》三部 曲、《阿瑞斯忒亚》(《阿伽门农》《祭酒者》《报仇神》)三部曲 他强调神是具体的存在,是人类生活的主宰,命运是两者的共同控制者。 人往往受神力支配。 索福克勒斯bc496-406 《俄狄浦斯王》《安提哥涅》 他认为神一定是正义的,命运观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人物比较接近现实 的人,更富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欧里庇得斯bc485-406 《美狄亚》《希波吕托斯》《昂得洛马克》 他对深化表示异议,把神表现为不道德和荒谬得东西。人的命运不受神支 配,而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行动。 古希腊喜剧创作: 米南达bc342-292 《恨世者》 动人的故事情节,各种类型的人物和精心琢磨的语言。 主张安分守己,善有善报。

起源: 节庆歌舞:宗教节日、国家大典、官员私典、百姓聚会 民间戏剧:ATELLA阿特拉笑剧――艺术戏剧,即兴戏剧,假面戏剧(P40)MIME拟剧――有丰富的舞蹈和音乐,特别注重生动活泼的表演姿 态和各种拟人的动作。 BC 240 安德罗尼喀斯受命组织首次戏剧演出,标志了罗马文学戏剧的诞生 BC 270――BC 210 厄维厄斯开始写罗马题材的历史剧(紫袍剧) BC 1罗马悲剧达到最高水平,后衰落,成为案头剧 塞内加BC5?-65 哲学家,戏剧家,散文家。P 51 共有十部案头剧传于后世 《美狄亚》《俄狄浦斯王》 剧作特点: 1、借古喻今,反对暴政 2、调宿命论,认为命运不可违背 3、简单,注重心理描写,悲剧英雄性格单纯 4、独白多于对话,正面表现恐怖暴力 罗马喜剧与普洛图斯P44 主要受“新喜剧”的影响,发展于BC2-3世纪(黄金时代) 代表作家:普洛图斯BC 254-184 名下由139多部作品,至今20部流传 以改变为主,以雅典影射罗马,以爱情婚姻为主题,向拟剧借鉴,强化滑稽 笑闹的因素。 类型:滑稽喜剧(计谋喜剧、性格喜剧、误会喜剧)、严肃喜剧 主要作品:《孪生兄弟》――影响莎士比亚, 《撒谎者》――影响莫里哀, 《一坛金子》、《俘虏》(严肃喜剧) 风格:1、借古喻今2、风格粗矿3、以奴隶为喜剧灵魂4、语言生动活泼 泰伦斯bc190-159 严肃体裁的喜剧诗人 主要作品:《婆母》《佛尔缪》 崇尚雕琢,启蒙时期严肃喜剧与感伤喜剧的楷模

客观唯心主义

1基本简介 客观唯心主义[英文: Objective Idealism]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部分分支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的部分分支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理想形式。 我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目前有部分是认同的,因为实在无法论证在三维空间的物质存在之前宇宙究竟是有什么组成,或者说是否存在宇宙?爱恩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物质与能源的互换方式,而能源是无法用三维空间去度量的,这就打通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界限,思维的存在方式也是无法用三维空间的手段去度量的,这样就存在能源和思维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如果在宇宙开始之初就是由无限量的能源所组成,那就有可能存在客观唯心主义指称的“本体”,而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无能为力,所以从政治的需要去谴责客观唯心主义就失去了哲学探索的意义。 2代表人物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 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理”;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3相关体系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戏剧素质教育试题

戏剧素质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 1.亚里斯多德对于悲剧的定义——严肃、完整,长度,行动,模仿。 2.古罗马戏剧家(贺拉斯)在他的(《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思想,是对(戏剧观念)的巨大贡献。 3.中国戏曲形成很早,但直到(宋元)时期才趋于成熟,(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5.明代四大声腔是(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 6.戏剧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剧本)、(演员)、(舞台)、(观众)。 7.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是比利时人(梅特林克)的《青鸟》。 8.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理论著作是清代(李渔)所著《闲情偶寄》。 9.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戏剧最高成就的是(英国)的(莎士比亚)。 10.戏剧表演艺术中(体验)派的代表人物是(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幻觉布景)的伟大试验者。 11.古希腊戏剧形成于约(公元6世纪)左右,公元前(5世纪)达到鼎盛。 12.戏剧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又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13.中国传统戏剧成型于(北宋)中叶的(宋金杂剧),其南戏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4.欧洲戏剧史上第二个繁盛期是(文艺复兴),并以英国(莎士比亚)成就最高。 15.关汉卿的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六月雪》、《单刀会》,其成就位列(元四家)之首。 16.中国传统戏曲元末四大南戏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7.欧洲启蒙主义运动的领袖(法国)人(狄德罗)在其理论著作《论戏剧艺术》中提出了(严肃戏剧)。 18.十九世纪欧洲戏剧最重要的两个戏剧流派是(现实主义戏剧)和(浪漫主义戏剧)。 二、单项选择题 1.欧洲戏剧史上的第二部理论专著是(《诗艺》)。 2.20世纪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组织了一个戏剧团体叫(春柳社)。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4.我国传统戏曲的戏剧结构属于(纵向式)。 5.现实主义戏剧的突出特点是(再现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6.欧洲戏剧史第一次高峰期出现在(古希腊)。 7.世界是第一部戏剧理论专著是(《诗学》)。 8.代表元杂剧中成就最高的是(关汉卿)。 9.春柳社演出的第一部话剧是(《黑奴吁天录》)。 10.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是(《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 三、多项选择题 1.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主要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 2.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是(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卡尔德隆)。 3.现实主义舞台美术的特点是(强调客观真实,塑造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注重细节真实)。 4.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 5.欧洲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高乃依,莫里哀,拉辛)。

戏剧艺术概论

戏剧复习 一、简述西方戏剧传统的流变过程。 1、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 (1)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明就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戏剧; (2)古希腊悲剧 ①埃斯库罗斯(古希腊的悲剧之父): 相传写有70多部悲剧和笑剧,现存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波斯人》等7部; 其悲剧增设了第二位演员,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对话成为可能; 其剧作结构单纯,感情奔放,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影响深远。 ②索福克勒斯: 现存悲剧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希腊悲剧的典范)、《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罗克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 命运悲剧(人与命运顽强抗争却总是无法战胜命运,努力摆脱命运却悲壮的失败了。) ③欧里庇得斯: 现存悲剧19部:《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海伦》、《美狄亚》、《俄瑞斯忒斯》、《请愿的妇女》(3)古希腊喜剧 ①古希腊的“喜剧”一词原意乃是“狂欢队伍之歌”,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表演; ②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之父): 写作40多部剧作:《阿卡奈人》、《骑士》、《鸟》、《公民大会妇女》、《财神》等; 其作多半是讽刺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语言机制锋利,形式自由奔放,想象丰富绚丽,风格滑稽怪诞,对后世的喜剧有着很大影响; 其喜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这个时代的喜剧常被称为“旧喜剧”; ③“旧喜剧”:表现形式是轻松的,但剧作的意图确实严肃的;剧中人大半是普通人,但讽刺的对象则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剧中还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 ④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所谓“新喜剧”: 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而是富人的娱乐场所; 新喜剧主要是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表现贵族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它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另外讽刺很生动; ⑤米南德:喜剧《恨世者》、残篇《评判》 (4)罗马喜剧主要是希腊式的人情喜剧(依据新喜剧改编,并吸收意大利民间喜剧因素) ①普劳图斯:《孪生兄弟》、《撒谎者》、《一罐金子》、《俘虏》 其喜剧从平民观点讽刺社会风习,特别针对当时淫乱、贪婪、寄生等现象予以针砭。他嘲笑夫人、贵族,对奴隶表示同情,他所创造的人物完全是罗马社会的人物,它生动刻画了各类人物; ②泰伦斯:《婆母》、《佛尔缪》、《兄弟》 其喜剧表现出较高的艺术趣味和较多的贵族倾向,标志着罗马喜剧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其喜剧结构周密完整,擅长叙事,语言流畅,刻画人物内心矛盾比较细致; (5)罗马悲剧分神话剧(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和历史剧(取材于罗马历史传说或事件,又称“紫袍剧”)两种,以神话剧较为流行 ①塞内加:《美狄亚》、《俄狄浦斯王》、《菲德尔》、《特洛伊妇女》 其悲剧擅长锋利的对白,其中大段的演说与辩论也显示出其鲜明的特征; 2、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