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实践为例

要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心村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世界各国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都非常重视中心村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从我市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作为村庄“小中心”的中心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人口集聚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形式的城镇无法取代的。如果把所有的农民搬进集镇,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的实践为例,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心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现实意义、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中心村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中心村的理论内涵

中心村,是以区域位臵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或具有一定规模、或聚集周围一些弱小村庄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

辐射作用的村庄。中心村的出现,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理论上,农村中心村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1)从乡村聚落体系看,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由一个或若干个行政村联合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行政村的概念,更多的是一个社区的概念,是小型集镇的雏形,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2)从职能作用看,中心村既要为本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还要为周边村庄居民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3)从内部结构看,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农村社区,每个中心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和边缘,基本功能齐备。

中心村的形成和发展,表面上是传统乡村聚落的重构,本质上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集中,不仅带来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而且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心村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空间配臵、节约耕地,而且能提高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实现村民居住集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战略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进行中心村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分享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成果,而不是简单地拉平城乡之间各种表面上差别。所以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变农村为城市,而是要以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以现代农民取代传统农民、以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也就是要着眼于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臵、市场要素、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现阶段,立足农村发展实际,从优化村庄布局入手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2、加强中心村建设,是顺应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内在要求。

特定的乡村聚落方式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土地是乡村居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一旦土地产出无法维系村落人口的生存,部分村民就会迁徙异地,开垦荒地并另辟新村,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宏观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乡村工业的兴起、交通设施的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交流范围的扩大,农耕不再是生存的唯一手段。一些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观念较为超前的村庄,率先发展成以农副产

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商贸、服务中心,兼具生产、流通、居住、服务等功能,起着中心村的作用,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了较强的吸纳能力,吸引周边人口和生产要素等逐步向它集中;另一方面,附近地域空间的村落也逐步向这个中心靠拢,以便共享其相对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从而使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片发展态势。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这种规律,为加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可能。

3、加强中心村建设,是提高农村资源配臵效益的有效途径。

发展中心村对于我们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配臵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乡村空间的优化整合。尽管强势村庄中心化和弱势村庄边缘化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这种自发演变加以引导,任其无序发展将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村庄内部用地结构日趋复杂,不仅制约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心村的健康成长。发展中心村就要对传统村落体系和内部空间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

二是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村庄布局散乱导致耕作、建设和居住用地粗放利用,出现用地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的怪现象,不仅难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效益,而且难以综合治污,致使环境恶化,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还会严重制约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开展中心村建设可以加

快村庄的合理整合、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有利于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中集聚。中心村可以凭借其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对人口、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从而使中心村成为地域经济中心。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集聚的优势,引导企业、项目进园兴业,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实力,为中心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功能,加快发展物流、中介、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中心村的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使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并且重复建设既带来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也不符合经济集约发展的要求。中心村建设,有利于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某些集中区域的水、电、路、通信、广播、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是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开展中心村建设,不仅可以集中建房,提高住宅的建筑水平和美观程度;也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变以邻里和亲缘为纽带的传统人际关系,淡化封闭的小农意识和浓厚的乡土观念,有利于提高人的

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温岭中心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城乡一体规划,积极探索“1+X”中心村发展模式

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充分重视和突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1+X”城乡一体发展模式,确立了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中心镇,中心镇辐射带动中心村,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行政村的发展思路。

2001年,温岭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发展作了重新规划,将原来3个街道、31个镇调整为5个街道、11个镇。5个街道组成中心城区,3个镇为省级中心镇,2个镇为市级中心镇,6个镇为一般城镇。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村进行重新定位,把中心村定位为在农村地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位优势相对良好,辐射作用相对明显,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的村落。在规划确定中心村时,因地制宜分两种情况加以把握:一种是实质上的中心村,即把有可能通过撤并周边行政村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另一种是形态上的中心村。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确定,即对“一村一品”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行政村紧密度较高,人口已经集聚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较为成熟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对近期无法整体搬迁的高山村、海岛村及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在规划上冠之为单列村。对中心城市规划覆盖区及城镇近期发展区域内的行政村,规划上称之为农村社区。根据这个“1+X”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

全市834个行政村将组建成中心村91个,覆盖周边341个行政村,建成129个农村社区,覆盖464个行政村,保留单列村29个。中心村概念的清晰定位,改变了中心村建设就是行政村简单撤并的传统思想,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规划保障。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1+X”中心村建设

温岭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1+X”中心村建设模式,形成了中心村建设的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并村型。对比较紧邻的小型行政村(或历史上原本是一个行政村),相互有合并意愿,在充分酝酿、通过群众“公开投票”的基础上,实施行政村撤并组建中心村,将农民逐步集中到规划中心点。如箬横镇浦岙村,由6个小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1402户,常住人口4305人,合并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万元,并顺利启动了新村建设规划。新河镇新堂、塘前、小岙三个行政村撤并,建立了新的“硐天南村”,新村有人口3148人、耕地1470亩、山林4800多亩,新的中心村将依托“长屿硐天”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温岭市已成功合并了14个行政村,还有几个村也按照这一模式正在酝酿之中。

二是社区建设型。此模式形成于城(镇)郊村、土地征迁村、渔区村、移民村等中心村建设,其特点是打破村界、移地联建,村

务独立,事务共管,属农村社区。如石塘镇四新社区,4个行政村(新峰、新红、新滨、新进)探索联创联建模式,填海造地1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渔村社区。目前社区人口达到3600多,党员113人,2006年底设立社区党委,实现了社区事务统一管理,但行政村的经济仍然独立。目前,大溪镇白泥、梅庵等移民新村,人口已初具规模且非常集中,正在积极筹备建设农村新社区。

三是功能辐射型。“村庄整治工程”实施五年来,温岭市建成了大量的省、市级示范村,这些示范村已具备中心村的雏形,对周边形成了集聚和辐射效应。如箬横镇贯庄村,原本是小乡的政府所在地,在区域内拥有完全小学、社区医院、合作银行的基础上,近年建成了文化广场、连锁超市、菜市场、工业点、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由于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吸引了近百户周边村民到贯庄建房居住。贯庄村在设立工业点解决部分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村级自身实力,呈现出较强的辐射、集聚能力,带动了周围五个村5000多人参与产业分工。2007年底建立了贯庄中心村(社区)党委,逐渐吸引周边村庄向中心村集聚。

四是设施共享型。即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区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享率,而其他一般行政村原则上保留1—2个居住点,中心村和各居住点之间以较好的道路相连接,集中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公共设施等,增强中心村的集约、集聚功能。如松门镇大、小交陈两村,2007年初成立管委会,联合建成老年公寓、幼儿园、卫

生室、超市、文化娱乐以及海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心村雏形。

(三)多措并举保障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

在推进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在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按照分级配套的原则,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为规划建设中心村构筑坚实的保障平台。

一是多举措为中心村建设集约用地。温岭市在对中心村、行政村规划调整时,严格对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村庄建设规划图》(以下简称“两图”),最大限度确保“两图合一”,避免因“两图分离”而影响中心村规划落地建设。对目前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两图合一”的规划中心村,将在下次修编时坚决予以调整到位。同时,坚持中心村建设规划立足在原有村庄基础上,并控制新村用地规模,原则上少于原有村庄用地规模。在规划中心村时,还注重了工业点的布局,提高“小而散”企业的相对集中度,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发展了农村经济。为确保土地集约利用,温岭市出台了《土地整理复垦和标准农田建设奖补政策》、《村民住宅“立改套”政策》等。

二是多渠道为中心村建设筹措资金。温岭市出台了中心村建设的奖励补助政策。对按照《温岭市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培育建设中心村的,给予奖励。对当年通过行政村撤并形成实质性的中心村,市财政一次性予以奖励50万元;对当年创建形态上(“1+X”模式)的中心村一次性予以补助30万元,同时给予

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上的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上的优先。还制定《村留地开发政策》,对村集体按照土地整理或复垦,净增耕地面积每10亩允许自留2亩,最高不超过15亩;进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所得净出让金全额返还给村,用于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开展“百企联百村,建设新农村”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心村建设捐钱建项目。允许村集体通过“级差排基有偿选位”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于中心村建设。

三是多方位为中心村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温岭市在中心村设立垃圾中转站,在每个村设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联动、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以中心村为节点设立乡村公交站,按照覆盖半径1公里以内的要求,着力延伸公交网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步形成以城镇为核心,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心村设臵小学和幼儿园,使基础教育资源向中心村有效整合,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中心村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与市级医院、镇级卫生院初步形成三级医疗卫生配套的运行模式;在中心村建设文化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娱乐、休闲、健身活动场所。温岭市全面实施“乡村康庄”、“百万农民引用水”、“千里清水河道”、“绿色示范村”、“千村放心店”、“农技110”等工程建设,优先完善中心村的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实现科教文化、卫生保健、商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四进”中心村。

三、中心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中心村建设的思想发动难

中心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农民思想上还缺乏必要的准备。由于自然村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农民世代在一个村庄居住,结成了密切的亲缘和地缘关系,不愿重新搬迁;当前的农家分散居住也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和耕作习惯,使农民乐于分散居住的生活方式。另外,前几年在农村实行土地有偿出让,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水电,80%以上农民住上新房,格局已定,变动较难。因此,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使许多农民对建设中心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二)村庄建设规划落地实施难

台州市域村庄总体规划制订起步较早,原有村庄规划几乎覆盖全部行政村。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与村庄总体规划实现“两图合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受大环境限制困难重重,导致“有土地无规划、要用地是农保”的状况普遍存在,使许多中心村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而难以付诸实施。

(三)配套政策跟不上致使中心村集聚作用发挥难

一是土地政策难以落实。虽然温岭市政府出台了推进中心村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对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的实施原则、政策措施和审批程序作了明确要求。但因用地指标、管理模式、级差地价等

因素,土地流转较难。由于用地指标等各种原因,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有一定的前臵条件,入园门槛较高,一部分个体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型企业只能在本村原地建设;且跨村又涉及土地征用等行政区域障碍,零星工业用地较难解决,工业企业等非农产业集聚难度大。

虽然在推进中心村建设中可通过集约集聚合理用地及建设用地复垦等途径获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满足用地需求,但按《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地不能改变用地性质。这是当前中心村建设中遇到的又一个棘手难题。

二是人口转移问题难以解决。现有户籍制度,加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约束,使得跨村谋生的农民无法获得土地承包权,影响了人口跨村聚居中心村的积极性。

(四)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难

资金不足是中心村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心村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由于投入有限则公益设施配套难,公益设施不配套则对农户的吸引力减弱。农民由于积蓄有限,欲投资建房而力不从心;村集体由于经济薄弱,制约了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据统计,2008年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村442个,仅占行政村总数的8.8%。

四、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总结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借鉴和推广。初步认为,我市今后建设中心村应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研究。

(一)中心村的定位

1、功能定位

一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中心村的人居环境,由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部分组成。

二是村域的中心地。中心村的各种设施必须为整个村域的居民提供服务,成为整个村域的服务中心,即中心地。中心村的服务设施分成五类:即商业设施,如超市、杂货店等;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如文化娱乐设施、小学、幼儿园、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老年教育中心;医疗健康设施,如医疗诊所、健康中心;生态休闲场所,如社区中心、公共绿地等等;农业服务设施,如拖拉机站、农产品收购站等;其他为农民提供基本日常生活的社会服务设施,如储蓄所、邮电所等。

三是农村行政管理中心和社区管理中心。中心村不仅要承担农村的社会经济管理,而且要对集中居住的农民提供社区管理和服务。

四是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中心村要承担农业生产服务中心的职能,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中心。

2、规模定位

中心村村域规模一般由基础设施和服务部门取得规模经济的规模来确定。如果参照国外以小学规模来确定中心村的村域规模,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应满足小学生上学不出村的要求,同时满足小学班级学生人数满负荷。一个完全小学应该有一至六年级的并行班,

以每个班级30-40名学生计算,全校学生数在400人左右;再按照人口年龄结构放大,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可以确定在3500—4500人左右。根据地势、土地分布、人口密度等条件的不同,中心村的作用半径可选在2—3公里;从整个城镇体系来看,村域范围内的人口一部分将向城镇集中,一部分将向中心村集中。所以,中心村的村域规模一般确定在2500—4000人左右,但不应少于1500人或大于5000人。

3、中心村的确定

中心村的选择培育应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村庄建设与管理以及历史沿革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具体而言应具备这样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在本县(市、区)处于上游水平,发展潜力较大,村级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较高,生活较为富裕;(3)区位交通: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一般处于几个村的几何中心,并与周边村庄、城镇的交通联系较为便利;(4)村庄规模:相对于周边村庄,村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具有较强的集聚辐射能力;(5)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供水排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完善,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服务设施,能为周边村庄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服务;(6)组织结构:班子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较强,有开拓精神。

(二)基本原则

中心村建设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可行性原则。在中心村建设中要区别不同地域、不同

村庄、不同的经济条件,分类指导,设计的中心村建设规划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的发展目标要量力而行,实施措施不但要具体,而且要可行。

二是坚持统筹性原则。中心村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通过合理配臵城乡资源,使城镇基础设施资源逐步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其经济带动力通过中心村建设向农村地区进一步辐射。

三是坚持渐进性原则。中心村建设是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来逐步推进。村庄撤并型的中心村建设一定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按照城乡发展规划,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先迁并,没有条件的允许其暂缓迁并。

四是坚持特色性原则。要根据中心村所在区域特色来进行规划与建设。在中心村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利用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来体现村庄特色;在进行村庄规划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当地的建筑特点,把中心村建设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五是坚持发展性原则。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搞好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建设既包含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也包含其道路、能源、给排水、通讯、环保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配套与完善,还包括中心村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卫生、公用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建设好这些基础设施,才能使中心村的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发展模式

通过对温岭中心村建设实践的探索归纳,可得出中心村形态布局的两种形式:紧凑型和松散型。对于新建的中心村和改建归并的中心村,应以紧凑型为主;对于整治和靠近集镇的中心村,以松散型为主。因此,各地在中心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中心村的发展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集聚组建型。以中心村及其周边村为依托,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臵、委托建设”的方式,选定集聚点,集中建设1-2个组团型住宅小区,让有条件或建房愿望较迫切的农民突破村域界限,引导其向中心村集聚,构筑农村居民点社区化管理的新格局。同时,明确建新村必须拆旧村,对拆旧的村庄进行宅基地整理和复垦。对撤并的行政村、大部分城郊村及土地征迁村、下山移民村等可按照“集聚组建型”模式建设“紧凑型”的中心村。

二是联建联创型。对布局相对合理、环境整治比较到位、地域相连或村民居住混合、有共同发展需求的村庄,选择1-2个中心点,进行一体规划,联合开发建设中心村的交通、供水、供电、信息、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心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和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达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既功能分区清晰、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的村庄风貌,建成“松散型”的“联建联创型”中心村。

三是辐射带动型。对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村民居住

相对集中、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完备的村庄,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对周边村庄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建成“辐射带动型”中心村。对原行政区域撤并后留下的老乡(镇)所在地行政村,基本功能齐全,对周边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按“辐射带动型”模式建成“松散型”的中心村。

(四)对策建议

中心村是目前“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中位于最末一级的“点”。因此,需要在对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布局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人口与产业资源条件,以统筹发展的思路,确定适量的具备发展条件的“点”进行集中建设,使这些“点”能够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根据当前我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中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性、超前性、效益性、生态性的原则,把中心村建设与村庄整治建设工程结合起来,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努力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特色产业依托的专业村,具有优越人居环境的新农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村。建设中心村,发动群众是核心,科学规划是前提,政策配套是重点,加强领导是保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宣传,转变思想观念。中心村建设可以改变目前农村散乱的建设布局和脏差的生活环境,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

本利益,是群众心理所企盼的。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片、宣传资料等各种方式,宣传中心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要求措施及建设的长期性和可行性,力求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识。同时,要象温岭那样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类型中心村的样板示范村,增强广大农民对中心村建设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中心村建设取得农民思想上的认同、舆论上的支持、行动上的配合。

2、抓好建设规划,体现中心村特有风貌。规划是实施中心村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当务之急是树立规划必须先行的观念,要在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中心村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农民利益为根本,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在中心村的布局上,应当整合和配臵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资源,选择自然条件好、经济基础实、区位交通优、村庄规模大、有一定数量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建设所在地。同时,中心村建设要结合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实施,如现代农业园区可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心村,旅游区可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中心村,工业区可结合工业园区建设中心村,以体现各自特色。在中心村建设规模上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人口增加需要解决的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以避免发生新的违章建筑和公用设施,给中心村建设带来新的矛盾。

3、建立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增强中心村的凝聚力。中心村

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中心村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乡村之间人口合理流动。在中心村确立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等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政策,引导农民向中心村相对集中,鼓励农民从生产、生活条件不好的村庄向中心村集聚。

二是完善土地政策。选择科学合理的农地流转方式,允许集体、农户之间依法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流转;针对农民跨村建房问题,可采用村间土地调换、户口迁入或协议出让等方式来解决。加快中心村土地整理步伐和土地资源的调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增加的用地指标全额返还给村,解决中心村建设用地紧张问题。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出台支持中心村建设的财政补助政策。整合部门力量,把部门项目向中心村倾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个人等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途径筹集中心村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如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鼓励和引导外地农民和投资商进入中心村投资开发产业;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开发创办实业。

4、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是保证中心村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中心村建设的新机制。一方面,县市区政府要明确中心村建设的思路,制定长期的中心村建设扶持计划,综合协调政府扶持资金,

以形成扶持中心村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支持中心村建设工作的职责,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国土和建设部门要制定好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合理布局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工业区、农业区,做到“四区分离”,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要抓好中心村道路的建设;卫生监督和环境部门要抓好中心村环境整治、给排水系统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心村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教育部门要通过增加农村教育公用经费和建立优秀教师留农村的机制,加强中心村幼儿、小学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文化、体育部门要通过建立中心村文化室和体育活动场所为载体的文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金融部门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贷向中心村建设倾斜,通过加大对中心村建设的投入和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中心村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各部门综合协调,促进城市公交、环卫、电力、通信、医疗、文化、市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中心村,从而使中心村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2019-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展汇报材料-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展汇报材料 篇一:中心村建设汇报 郭杖子满族乡 关于中心村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 按照调度会要求,现将我乡中心村建设推进情况汇报如下。十二五期间,我乡将重点打造三个中心村,即,倪杖子、金 杖子、于杖子。201X年我乡将重点打造金杖子中心村。为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我乡将原马杖子、金杖子、郭杖子、郝杖子、王家沟、毛家沟六个村整合为桲 椤树社区,登记人口10135人,常住人口11234人,是目前河北省人口规模最 大的农村社区。通过精心组织、把握政策、规范程序。201X年11月26日社区 党委班子产生,今年2月11日,社区村委会换届选举一次完成,产生主任1名,委员6名,全部高票当选。 一、社区基本情况 桲椤树社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7亩,林地5 万亩,退耕还林地8000亩,现有农户2723户,64个村民小组,10135口人,201X年社区集体收入210万元,人均纯收入6317元。 二、社区工作进展情况 (一)编制桲椤树社区发展规划。目前实地探查已完成,社 区基础资料已上报到住建局。 (二)开展摸底调查。2月17日—20日,社区“两委”成员深入到各区片,实地了解社区及农户发展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填写了社区各户信息调查表。 (三)征询村民意愿。社区党委组织召开了全社区代表大会,对项目建设地点、建设方式、建设规模、采购方式、管理模式等进行充分讨论,征询社区代表对 发展规划的意见,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十个重点项目。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200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实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2009年新农村规划建 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银政办发[2009]144号 【发布部门】银川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8.03 【实施日期】2009.08.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200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银政办发〔2009〕1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银川市200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九年八月三日银川市200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2009年全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工作要求,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小城镇规划建设、“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为目标,从改变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村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入手,进一步加快小城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新型农宅建设步伐,大力提高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及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构建“中心城-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结构组织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是按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完成《银川市市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二是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三是组织完成镇北堡镇、兴泾镇、金贵镇、洪广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指导掌政镇、望远镇、宁东镇继续完善镇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进一步做好碱富桥新村、植物园新村、泾华村、闽宁新村、新胜村(2、8社)和经济桥村4社、二道沟村等试点中心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指导县(市)区做好七个特色小城镇和七个试点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加快掌政镇、镇北堡镇、兴泾镇、望远镇、金贵镇、洪广镇和宁东镇等七个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加快推进碱富桥新村、植物园新村、泾华村、闽宁新村、新胜村(2、8社)、经济桥村4社、二道沟村等七个试点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周边农民到中心村集中建房。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实施道路、给排水、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2019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诸多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虎岭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规划调整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抓招商,集中精力抓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11月份,营业收入完成390亿元,同比增长29.14%,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88.6%;税收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9%,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81.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富士康约完成81亿元(其中,富士康40亿元),同比增长285.6%,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124.6%;亿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占任务的130.8%,同比增长257.9%;企业从业人数达到4.5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187.5%,同比增长181.25%。 初步预计,至年底企业营业收入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可完成亿元,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

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企业从业人数将达到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同比增长%,高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 (一)工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集聚区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总投资112.61亿元,完成投资72.23亿元,年度投资超亿元项目达10个。其中,丰源石油轻烃综合利用、龙星化工四氯化钛、金马焦化苯加氢、济钢高洁净钢锻件、弘鑫电子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37.41亿元;对在建项目,虎岭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建厂房、订设备,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特别是富士康项目以及济钢高强度机械用钢、中原特钢产业园、金马焦化苯加氢、洛阳石化惠康物业CTA氧化物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新上项目均按时间要求达到了投资进度、形象进度、投产目标“三落实”。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 2019年,虎岭集聚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44.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9亿元。至十一月底,完成投资约28亿元。其中110kv变电站及电网配套、济源大道西环—西二环段,沿黄河路、济源大道自来水管网工程等5个项目竣工。目前正在实施的有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 .doc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 撰写人:XXX 本文档介绍了XXXXX. YOUR LOG

为了加快水东中心村的建设,根据临江镇整体建设规划的要求,现将水东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如下:基本情况 我镇水东村现有人口2045人,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450亩,山地面积5000余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4560元,外出务工人员480多人。 水东村位于205国道与省道花崇线交叉口,傍溪而居,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由于历史原因,无整体规划,造成道路狭窄,水道不通,房屋建造错乱无章,根本不具备当前生产、生活需求,严重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再由于近年来村内许多村民已重新在村外建房,使原本破烂的旧房已经倒塌或即将倒塌,成为村中的“空壳村”,也成为安全隐患。 建设规划 新村规划建设面积26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120余亩,除旧宅基地外可建房260余户。在规划区内建房,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房型要统一(欧式别墅形),外墙颜色要统一(灰色),沿河大道800多米,设计路宽15米,其中人行道2米,绿化带5米,东西向路宽9米,南北向通道6米,基础设施建设(下水道、水泥路、自来水、电、讯、有线电视、绿化)统一由村组织实施。规划区内还有农贸市场、公园、蓝球场等公共设施。该中建成后,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实施方案 1、分期实施,计划六年内分期实施,在规划区内共需拆房100多座,第一期规划面积16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亩,拆迁50余户,可盖房屋260余户,三年完成。第二期规划面积100余亩,拆迁房屋60余户,可盖房屋200户,三年完成。 2、补偿标准:①拆迁旧房,土木结构按每年方米288元补偿(在主道上的按336元补偿),屋架归业主自拆。②建设用地补偿标准:先按每亩27000元补偿给村民小组,待新村建设完成后,经决议剩余的利润按小组40%,村委会60%计算。 3、村民需规划区内建房,在第一期规划区内有旧房的,首先要与村委会签订拆房协议并拆除,优先供应宅基地(成本价),在第二期规划区有旧房的,先与村委会签订拆房承诺书。以成本价供应宅基地,待拆迁后再按标准给予补偿。无旧房在规划区内建房的,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按成本价提供宅基地,建房的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按成本价提供宅基地。 4、优先安排杨柳尖、黄灯龙等自然村的村民在规划区内建房。 5、尽量做到两个平衡:①耕地占补平衡,水东村在2007年底地态理荒草地25亩,计划在杨柳尖等自然村搬迁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提要: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然而,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企业(项目)集中布局。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的企业、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发展,这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群协调效应,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3、资源集约利用。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4、功能集合构建。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首先,管理体制不顺。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没有决策权,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为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集群集聚、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二)发展目标。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1.总量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达到800亿元,增长17%。 2.集聚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3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2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2个,超1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 3.晋级争先。X市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四星级,X县、X县、X县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二星级;X市产业集聚区和纺织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一星级;X新型制造业、X煤化工专业园区力争晋升省级产业集聚区。

4.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左右,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5.吸纳就业。全部从业人员超过23—24万人,新增1—2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突出发展优势产品。实施优势产品升级工程,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升级,着力在高强钢、智能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材料、食品医药、高档陶瓷、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医疗康复设备等领域开发一批升级换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摸底调查,全力做好要素协调保障,支持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全面提升投产项目达产率,促进新的有效产能释放。 2.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拥有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区,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小的技术劳动复合型产业,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集群。支持基础较好、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

孟楼中心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孟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目录 一、规划编制背景 (1) 二、规划技术路线 (1)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2) 五、现状概况 (3) 六、村域布点规划 (4) 七、中心村基地环境分析 (4) 八、中心村人口与用地规模 (4) 九、中心村规划设计构思 (4) 十、住宅单体设计 (6) 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积极地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村庄布点规划是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的关键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受萧县建设局的委托,我单位承担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1、新政策的要求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在近二十年内要逐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必须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庄建设,提高农民生活的整体水平是本次规划必须面对的目标。 3)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关于做好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工作的意见》以及宿州市都将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以及今后的重点工作。 2、新的生产方式为迁村并点提供了可能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实行推进了迁村并点工作的开展。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村民劳作半径的问题,闫集镇孟楼村各村民组、居民点分布较为散乱,村庄土地浪费现象严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逐步实施,村居民将愿意迁往新村集中居住,这对农村居民点实行迁村并点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二、规划技术路线 本次村庄建设规划从孟楼村内各自然村的现状分析和背景分析入手,通过大量的以居民点为单位的数据分析得出村庄的规模、产业和职能、空间、设施分布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宿州市城市发展途径及该村的总体布局,明确村庄功能与空间的关系。 1、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以下三个方面: ◆现场勘察。规划编制人员对村庄的概貌、新发展地区和原有地区要有明确的形象概念,对现状的居民建筑 以及重要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必须进行认真的现场勘测;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应取自当地部门积累的资料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性资料; ◆分析研究。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勘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 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定性到定量研究村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制定方案的核心部分。 2、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采取综合平衡法和递推法。其中,递推法核心是将村庄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村庄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3、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案设计方法为以下两个方面: ◆不同地区分类定性布局的方法 ◆同一地区多方案比较的方法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进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进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进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进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时期开发区进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进展,我们采纳咨询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进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进展的总体状况、要紧特点、制约因素和进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进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进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置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样预算收入1 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进展、可连续进展的新时期,出现良好的进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进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进展出现出四个明显特点: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中心村建设

中心村建设 【概况】2011年,根据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规划布局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和产业向中心村集聚,切实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发展村域经济,加快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1年,我区16个在建中心村均按各自的建设体量有序开展了有关项目的新建、续建,完成情况良好。以筹措资金、化解矛盾、分类指导等为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全区中心村培育建设。尤其是畎岸村、中溪村两个省重点培育示范中心村能紧扣省下达计划数,开展规划保留居住点及新集聚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据统计,各在建中心村本年度投入资金3928.7万元,两年累计达近1.2亿元。其中整合各级各部门财政资金投入近697万元,村集体投入1034.7万元,农户投入10037万元,各类社会融资投入近200万元。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出台扶持政策】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若干意见(试行)》(莲委〔2010〕9号)文件明确中心村建设的指导思

想、目标任务、主要方式、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扶持政策:一是优先保障中心村建设用地。鼓励中心村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和宅基地整理,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按中心村建设规划,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优先予以保证;对中心村的建设用地指标给予重点倾斜和保障。二是鼓励中心村加快推进危旧房改造。对实施旧村改造,连片拆除危旧房、闲置房达到 1000 平方米以上的中心村,继续按照《关于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的若干意见(试行)》文件规定,给予村集体50元/平方米的奖励(此项政策与宅基地复垦的扶持政策不重复享受)。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把高山远山下山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小区建设与中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心村接纳安置异地转移农户,大力推进以 20 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为重点的村庄撤并工作,加快中心村人口集聚。对中心村接纳整村搬迁异地转移农户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由 2000 元/人提高至 3000/人。鼓励农户跨村建房,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对拆除原有住房愿意放弃并退出老宅基地的农户,允许通过户口迁移和土地置换等方式进行跨村建房。四是大力扶持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心村功能定位和村庄建设规划,全面推进中心村路、水、电、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中心村连片拆除危旧房后,经建设、国土部门重新规划给本村村民建新房,集中连片10户以上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由 1000 元/人提高至 2000/人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阶段开发区发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发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立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般预算收入

1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发展呈现出四个显着特点: 一是产业特色初步形成。徐州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光伏光电、清洁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板块;丰县经济开发区以食品加工、盐化工和电动自行车为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沛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煤电铝一体化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新型材铝加工、农产品加工、煤化工三大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铜山经济开发区以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为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睢宁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棉纺织、白色家电、皮革皮具三大产业板块;邳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煤化工三大产业,特色较为鲜明;新沂经济开发区规划了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发展势头迅猛;

xx镇xx村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xx镇xx村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中心村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切实做好我镇xx村中心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式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省新村办《全省中心村建设操作八法(试行)》,及县新村办的要求,结合我镇总体规划,以及xx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中心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1、地理位置概况:xx村位于上八线公路旁,距xx集镇4.5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65户,1135人,耕地面积1250亩(水田1032亩、旱地220亩)山林面积950亩。 2、主导产业:水稻、养鱼 3、社会经济:2014年社会生产总值:1.4千万元,人均纯收入9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4、村庄及村民住宅现状 全村有8个生产队,东西方向连成一片,清一色邹姓,新农村建设前,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与控制,村庄建设有点乱。参差不齐,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排水系统滞后,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缺乏,有部分房屋不能通车,村内没有形成便利的交通网。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xx实际,着眼发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以点带面,科学推进”的原则,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着

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确保在2016年10月底之前按照县、镇中心村建设要求完成各项工作,能使省、市、县、镇四级验收达标,评比上优。 四、工作措施和时间安排 1、2015年7月底前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一是按照“科学统一,规范集中”的原则进行规划。规划内容为村庄现状分析图,村庄布局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市政工作管网规划图,近期整改规划图等。二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重在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统筹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进行规划。三是基层组织建设规划,按照“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创新管理,推动发展”的建设目标做好基层组织规划。所需规划费10万元。 2、2015年6月至9月底完成破旧房、危房、猪牛栏、违章建筑拆除工作,所需拆除补偿费50万元。 3、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底完成如下任务: 1)村内道路和环村路全部硬化,通达率达到95%以上,所需资金估计300万元。 2)搞好市政工程建设,包括房屋粉刷、路灯、人行道、排水和排污等,所需资金估计70万元。 3)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村内已有一所村小,只需注意维修,另资助建设好村内幼儿园,村内配置3套体育健身器材。所需资金10万元。 4)加强村内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拟建三个体育活动场所,所需资金15万元。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

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对比原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实施仍需加强。 三、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通过收集郑州市及高新区例行监测结果及开展评价区域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主要超标因子为PM10、。在大力开展大气攻坚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呈向好趋势,本次规划实施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地表水环境:集聚区主要纳污水体贾鲁河出境断面常规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园区内地表水须水河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收集了集聚区内石佛水井厂常规监测数据,同时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补充监测,由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指标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本次评价监测点位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课程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 划课程

前言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中,国家将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在此背景下,平顶山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深入领会国家精神,加大力度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平顶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原则 1.1规划背景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层面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服务业的振兴规划,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物流集聚区规划、物流产业规划、配送中心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地区对物流地产的开发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 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从功能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

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能够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进物流运营环境,促进物流业技术与服务的升级,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进城市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0)(讨论稿)><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河南省关于推进<推进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启动实施”五五工程”的会议精神>等政策文件精神,平顶山市提出要构建”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以综合物流,商贸会展为主,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总部基地、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立足中原,辐射华中的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这就要求必须抓紧编制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以保障物流园区项目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1.2规划范围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是市政府批准由卫东区政府建设与管理的市属重点项目和市级十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

中心村规划编制导则

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中心村村庄规划组织 (3) 第三章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要点 (3) 第四章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的主要容 (5) 第五章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成果要求 (8) 第六章附则 (12) 附表一:规划公共建筑项目配置表 (13) 附表二:用地分类及图例表 (14) 附表三:村民规划意愿调查表 (15) 附表四:基础资料列表 (15) 附表五: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16) 附表六:村庄用地平衡表 (16) 附录一:名词解释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省城乡规划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97号)、《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心镇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村发[2010]126号)等省、市文件精神,加强对我市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市域围、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围外的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围中心村的规划按城镇规划的要求进行编制。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类资源保护围及其它有特殊要求区域的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应同时符合相应有关法律法规、规规定及规划要求。 第三条中心村村庄规划的编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城乡统筹为目标,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着力引导农村产业和农村人口向中心村转移,吸引农民向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中心村重点配置。 第四条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城乡统筹。中心村村庄规划要避免“就村论村”,必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考虑村庄的功能、数量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可持续发展。中心村村庄规划要体现发展经济、集聚集约、保护生态的要求。坚持新增建设用地和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结合,坚持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并举,人居环境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力争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体现特色。中心村村庄规划要避免“千村一面”。既要体现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一般要求和中心村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特色要求。不仅要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还要考虑各自的产业发展特色和平原、山区、湖岛等不同地形地貌的自然特色。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实践为例 要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心村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世界各国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都非常重视中心村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从我市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作为村庄“小中心”的中心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人口集聚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形式的城镇无法取代的。如果把所有的农民搬进集镇,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的实践为例,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心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现实意义、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中心村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中心村的理论内涵 中心村,是以区域位臵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或具有一定规模、或聚集周围一些弱小村庄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

辐射作用的村庄。中心村的出现,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理论上,农村中心村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1)从乡村聚落体系看,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由一个或若干个行政村联合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行政村的概念,更多的是一个社区的概念,是小型集镇的雏形,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2)从职能作用看,中心村既要为本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还要为周边村庄居民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3)从内部结构看,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农村社区,每个中心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和边缘,基本功能齐备。 中心村的形成和发展,表面上是传统乡村聚落的重构,本质上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集中,不仅带来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而且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心村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空间配臵、节约耕地,而且能提高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实现村民居住集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战略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进行中心村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