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单元口语交际1、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2、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3、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1:我的爸爸小时候是在村里的小学读书的,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但他刻苦读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至今他对学过的一些课文仍然记忆深刻,如《少年闰土》《卖火柴的小女孩》《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尤其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那月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的场景至今仍让他回味无穷。
2:我的伯父小时候可调皮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做些冒险的事情。
伯父还记得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捅马蜂窝。
他看到屋檐下有个马蜂窝,就拿着竹竿用力一捅,受惊的马蜂“轰”地朝他飞过来。
幸亏爷爷及时把伯父拽进了屋里,不然非被蜇得满身包不可。
生3:我的爷爷小时候生活艰苦,每天放学后还要做家务,很少有时间玩游戏。
难得空闲时,他会和伙伴们弹玻璃珠。
他们找到一块空地,在地上挖个小坑,在离坑二米远的地方画条横线,大家都从横线处把自己的玻璃珠往坑里弹,谁先弹进去谁就赢了。
1、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2、最喜欢哪个玩具?为什么最喜欢它?3、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1)我的外公出生在乡下,那时生活艰苦,买玩具可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但他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什么妙招吗?奥,对了!他会自己制作玩具。
天上争奇斗艳的风筝、空中划着弧线飞翔的纸飞机、水中乘风破浪的芦叶船……,这可都是他的杰作!其中他最拿手、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陀螺。
那削陀螺的满满激情、那抽陀螺的声声鞭响、那赛陀螺的阵阵欢呼,外公至今回味起来还热血沸腾。
(2)爸爸从小生活在胡同里,他们那时的生活条件没我们这么优越,但他的童年也是趣味盎然。
斗“竹节人”、打陀螺、拍洋画……这可是他放学后最欢乐的时光呢!其中他最喜欢玩滚铁环了。
“铁环”大多是家里废弃不用的木桶箍,再加上一个用粗铁丝弯成的“U”形钩子,就可以推着铁环在地上飞跑。
当然地要比较平整,推的时候也得要有技巧,关键是推的位置要适中,太上太下都不成。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学目标1.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2.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共同的决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亲近名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教学难点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主持,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教学策略1.小组分工合作,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并创编剧本。
2.课本剧的编排过程远重于演出成果,教学时注重其中的口语训练过程。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力求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学习中获得真真切切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1.谈话导入。
漫长悠远的岁月,大千世界的风景,性格迥异的人物,都可以浓缩在小小的舞台上。
同学们,你们看过课本剧吗?谁来说说自己看过的课本剧?(《晏子使楚》《咕咚》)2.这节课,我们也来排演课本剧。
板书口语交际主题,齐读口语交际主题。
(板书:我们都来演一演)【设计意图】与学生聊天,话题开放,贴近学生生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轻松地打开话匣子,有话可说。
同时开门见山,直奔教学主题,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板块二看剧读文,明确步骤1.学生观看《晏子使楚》课本剧视频,交流哪个角色演得好。
(小组内自由交流)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排演出这样的课本剧,要做好哪些准备。
(小组内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演课本剧前的准备。
(表演课本剧前,需要选文、改编、排练)课件出示第一步选文: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
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这个单元出现的人物中,最使你感动的是谁?为什么?【解析】略2.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
有同学没征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教室,这时正好给你看见了,你会说:。
【解析】略3.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主客敬酒时的祝酒辞简要地写下来。
干部向我们敬酒,70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
(1)干部的祝酒时可能说:(2)老翁的祝酒时可能说:(3)我们回敬他们时可能说:【解析】略4.根据下面的情境写话(2分)一块草坪上写着这样的广告语:严禁践踏草坪。
总觉得少了一点情趣。
你可以改为:。
【解析】略5.我会归纳。
课文主要写了白求恩大夫的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吃土豆和给孩子治胳膊两件事。
【解析】略6.精彩的课文天地。
(10分)(1)《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全诗中没有一个“马”字,但从可以看出作者是写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2)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把你知道的至少写4个(3)写出上半学期你在课内阅读中积累的一段美文:。
你认为这段文字好在:。
【答案】(1)唐李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的雄才大志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2)只要是关于智慧的典故和成语即可.【解析】略7.畅所欲言。
(5分)漫画题目是《恒则成》,题字是“人生一连串的奋斗,追求理想要奋战不懈,坚持到底有恒则成。
”请说一说你对这幅漫画的看法:【解析】略8.口语平台。
期末考试前夕,小华接到文学社的通知,周末到双峰山参加国际攀岩比赛的采访活动。
正想放松一下的小华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去西双版纳旅游。
”妈妈的言外之意是:请你以小华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解析】略9.玩味书香,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散文按安排写作的顺序,作者先写看海潮时的情景,再写看潮水的情景,最后写。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五》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编排、演出课本剧,尝试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
2.学习缩写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3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把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表情彰显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视剧《三国演义》、《猴王出世》中精彩片段。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激趣,畅谈演技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吗?有没有看过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大型连续剧中,你最喜欢哪部?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2.据闻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影片举不胜举,可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收视率却最高,于是人们记住了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
为什么人们对他们的表演记忆犹新呢?(他们演技超群,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学生对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是非常稔熟的',以此为话题,激发了学生兴趣,也为课本剧的指导做好铺垫。
】二、细读文本,播放影片,探讨演出1.同学们,还记得《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吗?请找出描写他带领军士们“雾中借箭“的段落,细细去读,想象他的动作语言。
2.请同学们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
3.课文与电视剧演绎的同一故事,但却风格不同,电视剧与课文有哪些区别,我们要把课本排成课本剧需要哪些准备呢?师生探讨(1)把文中的叙述性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
(2)利用提示语加上表情或动作。
(3)准备些简单的服装、道具。
【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教案与反思第1篇】《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讲笑话的技巧。
2.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故事,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3.能感受带给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4.听笑话的观众能认真倾听。
教学重点:1.学生能按要求讲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笑话。
2.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故事,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你最近有听到好笑的事情吗?2.你听过笑话吗?谁讲得笑话最好笑?3.你会讲笑话吗?讲笑话有什么技巧?学生自由发言。
二、交际内容读教材115页,想一想:讲笑话要注意什么呢?明确本节课的活动内容:我们都来讲笑话。
三、交际指导1.笑话有什么特点?预设:(1)有意思,有趣味,幽默风趣,引人发笑。
(2)笑话情节比较简单,形式要短小精悍,语言还要浅显易懂。
2.怎样选择笑话?预设:(1)选择短小精悍的笑话。
(2)选择有趣味有新意的笑话。
(3)选择健康能蕴含一定生活道理的更好。
(4)含有脏话和侮辱性的笑话不要说。
3.讲笑话注意事项有哪些?预设:(1)要熟记笑话内容。
语言要生动,声音要洪亮,表达要清楚。
(2)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情、语气和动作,如果能加上一些手势动作效果会更好。
(3)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4)要沉住气,自己不能笑场。
四、小试牛刀1.把你准备的笑话在小组内讲一讲,请同学们评一评。
出示评价方向:预设:(1)熟练不熟练?(2)生动不生动?(3)有没有口头禅?(4)自己笑场了吗?(5)笑话的内容好不好?2.学生评价,根据同学的评价,适当修改。
为班级交流做好准备。
五、班级展示1.活动准备。
(1)每人上台讲一个自己最拿手的笑话。
(2)请觉得你讲得好的同学举起手中的笑脸。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案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
本单元通过不同场景的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不同场景的口语交际示例,学生的初试身手,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但他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特定场景下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能力较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下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
2.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口语交际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在特定场景下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
2.如何语言,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示范法: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展示在特定场景下的口语交际方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口语交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场景示例等。
2.教学素材:包括相关的故事、文章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课堂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在特定场景下的口语交际方式。
如购物场景、问路场景等。
让学生了解在特定场景下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
3.操练(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的和逻辑性。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展示,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口语交际五》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课文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初步尝试创编课本剧。
2、通过探究创编课本剧、表演课本剧的方法和表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表演中,增强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商量怎样表演名著故事,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梳理形象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几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这些名著里的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手捧这些名著,走进这些文化瑰宝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被人物的形象深深吸引。
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本单元都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这些人物形象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生:本单元中的武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我觉得他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不仅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且在梁山的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师:你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他同学呢?生1:我喜欢《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出了他的神机妙算。
生2:我也喜欢诸葛亮,他上懂天文,下通地理,太厉害了!生3:我对本单元廉颇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我觉得廉颇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
生4:我还觉得廉颇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名著人物,现在我们就以廉颇这个形象为例,如果让你们把廉颇这个人物用画面的形式固定下来,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画面能够给我们传递出刚才同学们谈到的廉颇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生1:我认为廉颇背上荆条单膝跪地向蔺相如赔罪的画面最能反映出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
生2:我认为廉颇在他的手下面前贬低蔺相如时的语言很有特点。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关注到了名著中的一段语言描写。
生:我也觉得廉颇对他的手下说话的时候最能反映出他作为一名武官头脑简单和耿直的性格特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一个人物之所以能够给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作者关注了人物描写方法,它们是什么描写方法呢?生1:我认为是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篇篇精彩的课文,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具体的交际场景,又有详细的交际指导,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如何在交际中更好地运用语言,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口语交际方面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交际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际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交际技巧的掌握。
2.难点:如何在实际的交际中运用所学,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设置具体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相关的交际场景道具或图片。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节课的主题《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关注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中的交际场景和交际技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交际技巧。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或问答等方式,巩固所学交际技巧。
5.拓展(10分钟)设置一个开放的交际场景,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交际技巧进行交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记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教案1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交流一周的见闻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
二、围绕话题小组交流1.讨论:这一周中,大家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说各自不同的看法。
要求是:(1)把这件事说清楚。
(2)说出你的看法。
(3)认真听别人发言,对他有不同看法提出来。
(4)人人都要发言。
2.展示:评选哪一组说得比较好。
(由学生当评委)制定评选方法:(1)把事情和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2)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评委点评。
三、集体讨论1.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2.话题举例:最近,“超级女生”在电视、网络各类媒体中频频出现。
许多青少年对此追捧不已,但也有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
你如何看待“超级女生”现象?子话题:(1)喜欢“超级女生”这一节目吗?为什么?(组织自由辩论)(2)你喜欢“超级女生”中哪个人?为什么?(3)你会参加类似的活动吗?为什么?(4)从“超级女生”这个节目中,你想到了什么?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课后反思:1对比别人的习作,看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
2.检查一下自己的习作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教案2学习目标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回顾学过的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演。
2、小组合作改编课本剧。
能根据人物的性格分配角色,并能用动作表情和简单的道具进行表演。
3、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可以对别人的表演提出意见建议,给出适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改编课本剧。
能根据人物的性格分配角色,并能用动作表情和简单的道具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可以对别人的表演提出意见建议,给出适当的评价。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课文叫《将相和》。
学完后有一些同学,把它改编成了剧本。
进行了表演,请看一组剧照。
2、漫长悠远的岁月,大千世界的风景,性格迥异的人物,都可以浓缩在小小的'舞台上。
同学们,你们看过课本剧吗?谁来说说自己看过的课本剧?学生自由发言。
二、交际内容读教材35页,小组讨论:怎样准备课本剧活动?1、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2、各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小组交流。
出示交流提纲。
(1)选课文:学过的课文中,哪一篇适合演课本剧。
(2)分角色: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分配给谁。
(3)怎么演:怎么演好故事中的每个角色。
可以从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如,怎么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话,表演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动作,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和道具。
三、交际指导1、选课文。
选择学过的课文中最感兴趣的文章。
注意要选择那些人物个性鲜明,对话较多,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的文章。
预设: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
可以选择本学期学的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等故事。
也可以选择以前学过的,比如完璧归赵、牛郎织女的故事。
2、分角色。
表演需要有哪些角色?适合演什么角色?需要什么样的服装和道具?需要什么背景视频和音乐?预设: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分配给谁。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讲义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
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演出能力。
2.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培育学生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避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内容。
2.准备人物形象的衣饰、道具。
3.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避世》的出色片段。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
(1)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超卓演出,为何?(2)你以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2.学生自由讨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不是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衣饰道具的利用谈。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欣赏中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编排讲义剧的兴趣。
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1.这一组咱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避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何?2.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
三、探讨编排,演出角色形象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讲义剧。
(1)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2)学生简要交流。
(3)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无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按照人物特点和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
如: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你们以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如何的?(4)课文中有些人物语言是运用专署的形式出现,并无直接引用,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出示一段话——鲁肃承诺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若是你是编导,碰到这种转述的句子,怎么办?(改编为直接叙述的句子,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增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内容。
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
3.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出世》的精彩片段。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
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
(1)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
(2)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自由讨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欣赏中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编排课本剧的兴趣。
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
三、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
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
(1)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2)学生简要交流。
(3)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以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
如: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你们认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怎样的?
(4)课文中有些人物语言是运用专署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直接引用,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出示一段话——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如果你是编导,遇到这种转述的句子,怎么办?(改编为直接叙述的句子,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增补,从而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
教师小结: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
有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创编。
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
(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
(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
(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
分小组的讨论、发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
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2)分组表演。
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
(3)评价表演。
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四、拓展延伸,丰富角色形象
1.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特点,为进一步创编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等)
2.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二次创编。
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
下周班队课我们班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这次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抓住要点将自己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简要地介绍给大家。
要介绍得好,首先要学会缩写。
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
二、揭题,了解要求
看习作要求,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画出来,并标出序号。
A.什么叫缩写
B.缩写的具体要求
C.缩写后的字数要求。
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
1.读《景阳冈》原文与缩写稿,自学思考。
(1)说一说《景阳冈》一文有哪些要点。
(2)比较一下,缩写以后保留了哪些内容,删除了哪些内容。
(3)保留的部分是怎样连接成文章的?
(4)朗读缩写文章,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
四、选出自己准备缩写的课文,交流讨论怎样缩写
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
2.小组讨论交流。
(1)所选的文章分为几部分,哪些部分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部分应重点写,为什么?
(2)保留的部分怎样改写,怎样连缀成文。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拔。
4.试写初稿,教师指导点拔。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拟出故事会评比标准
1.我们的读书交流会马上要开始,我们将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你们说说,评选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2.师生共同拟出评比标准(即缩写的要求)
二、进行读书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全体组员共同评议。
(二)全班交流
1.教师根据课前浏览初稿的情况,选择数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
2.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评比标准,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之处?如果有,可以怎样修改?
3.每一位同学讲完后,全体同学都可以当评委进行点评。
教师予以补充。
(三)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
三、全体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习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