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从汉代到唐代的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57.97 MB
- 文档页数:129
中国美术史讲义中国美术是一门非常丰富多彩的艺术,从古至今,素朴纯正的文化在不同时期得到了新的表现形式。
从五千多年前的器物装饰,到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数字艺术,中国美术从时代勾勒出了其独特的脉络。
在此,本文主要讲解了中国美术史,旨在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渊源。
一、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从古到今,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时期(2100-221 BC):当时的中国美术以中国古代文明的技术水平所限制,只能采用原始形式,以写绘神仙物体为主,这一时期的美术形式被称为“篆刻”,文革期是当时最繁荣的阶段,主要代表作品有甲骨文字和龙纹图案。
2、战国时期(476-221 BC):随着政治形势的复杂化,贤明的政治家们开始在文化、科学、艺术上做出突破,中国美术也开始在木版画、唐卡、篆刻等领域得到发展,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3、秦汉时期(220BC-220AD):自秦始皇统一全国以来,中国美术也随之得到发展,书法、山水画、国画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秦汉时期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唐宋时期(618-1279):唐代的美术风貌是一种精致轻盈的空间感,诗词、写意、国画、书法、雕塑、彩绘等各个艺术形式并存,中国美术史上称之为“宋唐盛世美术”,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时期。
5、元明清时期(1280-1912):元明清时期,中国美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真实写意画、清代山水画等领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
中国美术在此阶段也出现了新的流派,如晚清革命时期的“洋务派美术”。
二、中国美术的发展趋势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美术几千年来,从唐宋秦汉,到元明清再到今天,经历了长期发展和演变,发展出了多元的美术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将继续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美术发展的趋势。
在当下,伴随着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美术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力,传统的国画、书法以及彩绘等艺术形式也在不断改变,如不经过数字层面的处理,上传的图片很难被重视。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我国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古至今,我国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我国美术古代我国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器皿,经过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印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著名的艺术作品有甘肃武周永年县出土的彩绘陶器、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
2.唐宋时期的我国美术唐宋时期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著名的艺术家如王羲之、顾恺之、李思恭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3.明清时期的我国美术明清时期是我国美术的又一重要时期,此时我国面临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画家有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人所推崇。
4.现代我国美术近现代以来,我国美术在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也摒弃了传统的束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发展之路。
著名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为我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我国美术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艺术地位,至今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1.王羲之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其行草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尤为著名,被誉为千古第一帖,至今仍然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2.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在我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征明的作品《鹊叫梅花》、《百花图》等都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3.张大千张大千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绘画题材。
其作品《千里江山图》、《六出奇兵图》等均为后人所传颂,张大千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是20世纪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齐白石画家”风格深受人民裙众喜爱。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缤纷多彩的。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绘画艺术经历了数次大变革,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绘画风格。
周朝最早的绘画作品可以追溯到周朝,主要以壁画、青铜器上的雕刻和装饰为主,以宗教为题材,许多象征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自然元素、图案和动物形象出现在了这些作品上。
汉朝汉朝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时期,主要形成了八部画的系统分类法。
八部画是古代绘画分类体系之一,包括人物、山水、鸟兽、花卉、器物、建筑、车船和书法。
《自然招隐图》是汉代画作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山丘蕴含着神秘之地,这种表现方法被认为是以后山水画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唐朝唐朝是中国艺术的黄金时期。
唐朝画家兼诗人王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式,在中国绘画和诗歌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
山水画在唐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技法逐渐丰富。
五代至宋朝五代时期,北方的画风清新豁达,擅长以线条表现景物。
南方的画风则更为细致,擅长以笔墨表现情感。
这种南派画风在宋代达到顶峰,被称为“文人画”。
文人画有着强烈的文化内涵,不同于宫廷画,它深受社会上士人们的喜爱。
文人画的画家以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为主,他们不仅追求画面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元朝元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转折点。
元时期汉族的艺术被蒙古人统治和引导,它的总体特点是将意象性放大,明显把线条画法划分为以“虚实”为主的风格。
元朝山水画家如王冕、贝雪明,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朝明朝时期,传统的构图体系、色彩技法和绘画理论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绘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明朝著名的山水画家有沈周、文征明和唐寅等人。
他们的画风深受文人士子的爱戴,在整个明代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清朝时期绘画技法更趋精湛,注重画面细节的表现。
山水画中强调要把富有变化的移步换景和景物的势、气、营造刻画到一个整体之中。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着作;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隋唐唐代美术发展新特点1、书法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之一;2、建筑方面,就大都市来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3、唐代工艺,特别是唐代塑像,驰誉世界;4、唐代雕塑,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往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走完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5、唐代绘画“灿烂而求备”,有以下特点:1人物画和释道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 2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画之后以独特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兴旺之先河;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实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苑奇观;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花鸟画-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是什么1、同“比德”说有关;2、汉以前的艺术重“成教化、助人伦”的功利作用;3、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都有多方面的要求,花鸟形象作为画的体裁形式便出现了;4、这与当时的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有关;简述唐代花鸟发展的基本情况1、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的刻画;2、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折枝花”的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五代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1、宋代院画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对物象做尽精入微的描绘,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北宋末年,强调绘画要有严格的法度,艺术形象要生动逼真,精密不苟;2、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3、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提倡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和趣味;4、由于院画讲求严格的法度,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一些画家的思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笔墨技巧的变化,有的作品趋向于刻板、繁琐或柔媚、平庸;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常用两对角远近对照的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重心偏力正中,坐落在半边一角,开阔画面的空白,形成暗示空间,画面的出现是颇有选择取舍的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以一代十,以简代繁;代表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是什么整体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审美理想;这一特色完整的表现在客观的整体的描绘自然地北宋山水画中,构成宋代山水画的第一种境界;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境界: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文人画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文官,都能诗文、工书法;2、由于中国绘画合书法的主要工具相同,远古的画工,早已创造了以线造型的技法;3、文人士大夫能着书立说,历代许多文人画家,或总结优秀画工和他们自己的创作经验,或评论了一些接触大师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或辑录了系统的史料,使文人画家的创作思想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强调绘画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增强;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其特色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以书入画用于赵孟頫之后;3、与此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宋代为什么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元代画坛总特点是什么原因:文人画的兴盛,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是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1、社会生活的变化:元蒙政权的简历及其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不少受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被视为“正统”的汉族知识分子,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变化;他们为了保持气节,不仕元蒙,不甘为“野蛮人”臣民,往往隐迹山林或托名“道士”,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绘画,寄托于笔墨之中,抒发胸臆;即便是少数在统治者笼络下的入世文人,也因不被重用,而以诗文书画聊度岁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人们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元代画风背离了宋代院体式艺术的准绳;2、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宋代绘画的主流是严谨、规范、重形,在对客体的整体或局部的客观描绘中求意境的院体画;当一种画风发展到极盛时,人们自然要设法从对立面寻求新的开拓,建立新的审美风范;在宋代已建立起来的与院体画相对应的“文人画”系统,因元人的推波助澜,遂成一股巨大的浪潮;特点:1、文人画在元代才臻于成熟;2、在文人花鸟、山水的映照下,元代卷轴人物画坛似乎黯然失色,而出于民间画工之手的宗教人物壁画,却大放异彩;3、元代的工艺美术,同宋代相比,也有不少新特点,元代统治者的爱好与宋代不同,加之当时国际交往扩大,雇主也不同于以前,新的需要,带来的新的变化:瓷器里有青花、釉里红,织绣中的纳石安等,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漆器、铸银、玉器等生产都有较大的发展;4、建筑方面,由于元代各民族和国际间文化的融合和交往,给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增加了若干新元素;5、元代书法,一如绘画,一反宋代书风,其中以赵孟頫的成就最大;6、总之,元代开创了新一代的美术风气;元四家山水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评价文人画艺术特点:用最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出避世隐逸、超凡脱尘的人生理想,幽然淡润的处世态度,把山水画作为情感的归宿和依托,这是元代山水画家共同的追求和特点;评价:文人画是指封建时士大夫文人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什么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合院体画;文人画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使他们的表现技法更丰富多彩,更富浪漫精神,意境更为广阔,更加丰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园地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明清明清两代绘画的特点是什么1、文人画和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成为主流;2、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和“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一面,又有相互影响一面;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4、随着东学西渐,西方绘画源源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明代宫廷绘画机构和画风有何特点何为“浙派”特点:1、明代宫廷绘画的组织情况和前代不同,他没有专门设立“翰林书画院”这样的机构,而是将宫廷服务的专业画家归入御用监属之下,由太监管辖,分别在不同的殿内顶差;2、除了没有专门的画院机构外,画家也没有专门的职称,而只授予锦衣卫的武官职务;3、明代供奉朝廷的画家,人才众多,力量雄厚;4、明代宫廷画的风格特点,主要来源于两宋画院,即“院体画”;5、明代院派在山水画方面主要继承了南宋刘、李、马、夏的传统,笔墨苍老、简练而规整,多用水墨,略施色彩;浙派:在画史上一般人把“浙派”视为山水画派,其实此派不少画家在人物方面同样有较高的造诣;此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继承南宋院体画家刘、李、马、夏的风貌,在他影响下的画家如吴伟、蒋嵩、张路等人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画派,由于他们都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因此这一画派在史上被称为“浙派”;浅谈“明四家”共同的艺术风格;1、在艺术上,他们在继承董、巨和元代诸家画法的同时,也深受南宋院体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的影响,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和“风流蕴藉”的风格;2、在诗书画结合方面较宋元进了一步,进一步完善了文人画的艺术形式;3、作为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在观念、技法、形式等方面都没有从前代文人画的程式中脱颖出来,但是,却共同体现出一种新倾向,这就是接近世俗生活;4、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境界的追求上都表现出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以及他们的美学观点和社会理想;日常生活题材的采用,苍润秀雅的格调,诗一般的意境,都有别于前代文人画;。
第四讲:汉代美术(前206-公元220年)一、汉代美术的特征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艺术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礼仪旧制的时候,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依旧强有力的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弥漫在一片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
表现在文艺审美领域,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
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
尽管在政治制度等方面,汉承秦制,但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
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1、充满浪漫幻想的世界在汉代(特别是西汉)艺术和人们观念中弥漫的,是从远古传留下来的种种神话故事,它们几乎成了当时不可缺少的主题或题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汉代艺术把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的保留和延续下来。
从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的严重变革,先秦理性精神日渐濡染侵入文艺领域,逐渐融合成一种独特的南北文化的混同合作。
从而现实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公置一处。
人世、历史和现实愈益占据重要的画面位置,这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但是,蕴藏着原始活力的传统浪漫幻想,却始终是楚汉艺术的灵魂。
2、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汉代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因此,汉代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的兴趣去描绘,使他们无一遗漏、全面的、丰满的展示出来。
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的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
汉代艺术不像原始艺术那样是请神灵来主宰、威吓、支配人间,而是人们要到天上去参与和分享神的快乐。
因此,汉代艺术风格和美学基调既不恐怖威吓,也不消沉颓废,而是愉快、乐观、积极和开朗的。
3、气势与古拙在汉代艺术中,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运动、力量、气势是它的本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221 BC——公元220年)[知识点提示]:(一)秦俑艺术;(二)西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三)西汉帛画;(四)两汉墓室壁画;(五)画像石、砖艺术。
[重、难点提示]:介绍秦汉美术的繁荣与发展,秦汉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秦俑艺术和两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石刻造像);汉代绘画在种类、题材、内容上的丰富和艺术上的新风格。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一、历史文化背景1.历史概况历时400余年的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多有壁画,用以宣扬礼教,褒扬功臣。
汉代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特别是陆续出土的帛画,对了解此一时期的绘画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
汉代绘画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又有趋于细密臻丽的帛画,生动地塑造了现实、历史及神话人物形象。
在表现人物、动物动态,揭示情节高潮,反映现实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成就。
2.社会思想(1)形成以儒、释、道三家哲学相结合的中国哲学的主要根基思想。
(2)尊君、一统、伦常之说支配人心。
(3)神仙方士之说盛行,谶纬学说盛行。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三、美术发展的概况中国从秦朝建立经西汉,至东汉灭亡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和上升,社会经济趋于繁荣和发展,而展现出新的面貌,更加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它将战国时期地域不同的绘画风格融合起来,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
由于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战国时期在绘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从遗存物看)青铜器、漆器上的装饰性绘画,让位于纯绘画的宫殿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墓室壁画及与此相关的画像石、画像砖等。
作为用于丧葬的丝织帛画继续流行,漆器上的绘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2011-12-09 农业社人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
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
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
(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秦代的墓室壁画。
据史料所载,秦始皇陵地宫“上具天文”,其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壁画。
据陕西社科院考古所《秦都咸阳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76年,11期)一文,已记述发掘出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颜色多种。
其中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秦都咸阳宫遗址3号殿长廊上的秦代壁画残部,为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二)两汉壁画两汉的宫殿、府署、寺观,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宣扬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在当时无疑的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后世皆产生出重大影响。
宫殿壁画逐渐兴盛。
文帝三年(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藉以激励吏治清明,此是两汉宫殿壁画之始。
汉初不少同姓诸侯王亦绘制宫殿壁画,其中以鲁恭王刘余营建的鲁灵光殿壁画内容最为丰富。
武帝时,在甘泉宫诏画教子有方的金日殚母肖像壁画。
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东汉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
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下诏在云台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后又增加四人,合三十二人”。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寺院壁画的肇始。
中国美术简史一、古代绘画:战国帛画:《人舞龙画图》(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绘画。
汉代绘画:(1)帛画:《马王堆一号T形帛画》两晋南北朝:(1)敦煌壁画(2)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提出传神论。
(3)南朝:谢赫《画品》六法论。
张僧繇画龙点睛的传说隋朝绘画:展子虔《游春图》最早的卷轴青绿山水画唐朝绘画:(1)人物:阎立本《步辇图》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周昉创造了“浓丽丰肥,雍容华贵”的唐代仕女画形象。
吴道子,被称为“画圣”,用“兰叶描”画人物衣纹,形成了“吴带当风”的风格。
《送子天王图》(2)山水:两种画风青绿山水---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水墨山水----王维《雪溪图》(3)花鸟:韩滉《五牛图》五代绘画:(1)人物: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2)山水:分南北派荆关山水: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
荆浩《匡庐图》董巨山水: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
董源《潇湘图》(3)花鸟: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出现了工笔、写意画法。
黄筌《珍禽图》工笔画法。
徐熙《雪竹图》写意画法。
宋代绘画:(1)人物:北宋李公麟:创“白描人物画”,《五马图》马夫形象南宋梁楷:创写意人物画(泼墨画法),后人称“减笔法”,《李白行吟图》(2)山水: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全景式描绘。
南宋“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夏珪构思巧妙,以少胜多。
马远《独钓寒江图》留大片空白夏珪以虚代实,计白当黑,喻南宋残山剩水,半壁江山。
(3)花鸟:宋代院体画赵佶《芙蓉锦鸡图》,创“瘦金体”赵昌,善写生,喜画折枝花果,誉为“与花传神”,《夹蝶图》崔白:《寒雀图》《双喜图》宋代文人画兴起,“四君子”题材形成,到明清大盛。
苏轼,文同是宋代文人画的代表,《墨竹》元代绘画:(1)人物:人物画开始进入文人画轨道。
(2)山水:元四家黄公望:《富川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序”。
王蒙:《青卞隐居图》密体山水倪瓒:《平远窠石图》疏体山水吴镇:《渔夫图》安平乐道(3)花鸟:王冕《墨梅》明代绘画:(1)人物:陈洪绶《屈子行吟图》(2)山水:明四家沈周:《庐山高图》文征明唐寅仇英(3)花鸟:徐渭《黑葡萄图》《泼墨芭蕉》大写意画风清代绘画:(1)人物:(2)山水:正统派“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革新派“四僧”,以石涛为代表,“搜尽奇峰打草稿”清初“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
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绘画是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艺术美感。
绘画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精彩的过程。
一、战国时期的墓葬壁画在中国古代,墓葬壁画是一种比较早期的绘画形式,最早的墓葬壁画可以追溯到商代。
到了战国时期,墓葬壁画已经变得非常精细,艺术水准也逐渐提高。
比如,荆州磨山汉墓中的壁画,画面中人物比例协调,姿态自然,表情生动,色彩绚丽多彩。
这些壁画不仅是古代中国绘画的珍品,也是历史、文化、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宝贵遗产。
二、唐宋时期的山水画唐代的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气势,有“山水高格”之誉。
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维,擅长表现深山幽谷、瀑布流泉等自然景观。
宋代的山水画,着重于抒发内心感受和意境,有“山水清气”之称。
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范宽,擅长用无定形的线条描绘山、水、云等自然景象,给人带来心灵上的独特感受。
三、元明清时期的花鸟画元代的花鸟画,以写实和表现动态为主,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鲜明来表现画面气氛。
明代的花鸟画,注重形态,追求“准、恰、翔、勿”的意境。
明代著名的花鸟画家董其昌,擅长用笔画出花鸟的婉转、灵动和水墨的深浅明暗。
清代的花鸟画,注重意境和表现心境,画面通常以淡雅清幽为主,营造出平和、安宁的气氛。
四、现代的绘画现代中国绘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艺术的延续。
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比古代的绘画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如油画、版画、水彩画、装置艺术等。
同时,现代绘画的艺术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中国的绘画艺术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历程是一个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和艺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未来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和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