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腹膜后滤泡淋巴瘤乳糜漏患者个案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20
自发性腹腔乳糜漏1例x本文报道1例自发性腹腔乳糜漏,术前经过检查明确诊断,经过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乳糜管和乳糜池自发性破裂,造成腹腔乳糜漏在临床当中较少见,一般术前诊断困难,乳糜池、乳糜管破裂形成腹腔乳糜漏原因较多,多需要剖腹探查手术,找到原因和部位,根据不同原因和部位,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法。
术后采取恰当治疗措施,使患者顺利恢复。
标签:自发性;破裂;腹腔乳糜漏自发性腹腔乳糜漏是临床普外科少见疾病,病因复杂,有时易与化脓性腹膜炎相混淆,如果临床重视不够,或对其缺乏认识,都将造成诊治贻误,手术中要根据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治疗得当,疾病才能顺利恢复。
本文根据普外科近几年临床中遇到的此类病例,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总结,得出几点体会供大家借鉴。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江苏南通人。
患者因“全腹疼痛1d”由急诊推入病房。
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腹部疼痛,以中腹部、脐周为主,疼痛为隐痛,无放射,持续性。
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无心悸,无腹胀,大小便未排。
查体:一般情况可,T:36.8℃,P:104次/min,R:20次/min,BP:140/85 mm Hg。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专科情况:全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全腹腹肌紧张腹肌紧张呈板状。
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音弱,1次/min。
门诊资料:血常规:WBC:12.78×109/L,分叶:90.6%。
肝胆脾胰双肾腹腔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胰周少量积液。
腹透:隔下未见游离气体,右下腹部可见肠管积气及液气平面。
全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全腹腹肌紧入院后腹腔穿刺:右下腹部麦氏点行腹腔穿刺抽出白色乳糜样液体5 mL。
急查血液淀粉酶回报:270U/L,尿液淀粉酶:3305U/L,血钙:2.0 mmol/L,血钠133mmol/L,尿液:蛋白(+)其他(-)。
肾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个案护理【摘要】目的:对肾癌根治术后淋巴漏护理进行分析。
方法:从我科室出现的四例淋巴漏患者中选取一例典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症状、护理后的生命体征以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对于术后淋巴漏患者来说,通过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做好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好转,患者均可治愈出院。
结论: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淋巴管能够得到很好愈合。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肾癌;根治;淋巴漏淋巴(拉丁文:lymph)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淋巴细胞,部分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后形成。
淋巴管是结构跟静脉相似的管子,分布在全身各部。
淋巴在淋巴管内循环,最后流入静脉,部分组织液经此流入血液往复循环。
淋巴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淋巴漏常见于手术相关性损伤引起淋巴循环途径破坏或中断,破坏部位淋巴液压力大于组织压力或体腔内压力,淋巴液就会流出形成漏。
分为三种类型:单纯损伤型、梗阻型、损伤梗阻型。
淋巴液外漏可致营养物质丢失,影响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及免疫力,使伤口难以愈合,引发局部和全身感染[1]。
淋巴漏的发生率约为7.4%[2]。
因此,对于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我们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
苏州科技城医院泌尿外科一共出现四例术后淋巴漏的病例,2019年1月我科有一位肾癌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漏,并于1月23日治愈出院,具体病例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73岁,发现左肾占位伴发热20天。
1-1入院诊断:左肾肿瘤、发热待查、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
13/12/2018 CT检查[全腹部平扫+增强扫描] 左肾团块状稍高密度灶,考虑恶性肿瘤;腹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密度影,考虑增大淋巴结;肝脏多发囊肿;双肾多发囊肿;两侧肾上腺稍增粗;两肺散在气肿,右侧水平裂胸膜多发结节;两肺散在纤维条索;气管憩室;前列腺增大、钙化;盆腔少量积液;腹主动脉壁及右侧髂总动脉壁点状钙化;骶骨左缘致密结节,考虑骨岛;胸6、10~12椎体及腰3椎体栅栏样改变,考虑血管瘤。
浅谈1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体会祝贤慧 陈 茜 夏 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30摘 要:总结1例双侧甲状腺全切伴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经验。
护理重点主要包括切口引流管道的护理及观察;切口护理;发生乳糜漏后的饮食指导;药物干预后的病情观察;术后输液部位的选择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体位及活动锻炼的护理指导。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 乳糜漏 护理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主要选择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首要方法,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需要根据转移范围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但是因颈部解剖位置复杂、血管、淋巴系统丰富且变异较多,手术中损伤胸导管和右淋巴管主干或分支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引起乳糜漏[1]。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之一是乳糜漏,但是随着甲状腺手术逐渐走向成熟化、精准化,乳糜漏的发生比较少见,乳糜漏一旦发生,大量的乳糜液丢失,可引起营养失衡、代谢紊乱、切口愈合延缓、局部感染等不良后果,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引起乳糜胸,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甲状腺切除合并颈部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引流情况,加强术后指导,预防术后乳糜漏的发生,并提高警惕,积极早期干预。
以下汇报1例乳糜漏的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体检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发现颈部肿块,无疼痛,无多食易饥,无怕热多汗,无心慌手颤,无声嘶。
于2018年3月5日到我院就诊,彩超显示:“右侧叶及峡部甲状腺内多发密集分布微钙化灶”,门诊以“甲状腺肿块”收入我科手术治疗,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2018年3月12日12点54分在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探查+甲状旁腺负染保护+右颈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神智清楚,切口辅料干燥,留置颈部引流管两根。
术后当天遵医嘱,告知患者禁食、水;术后第一天,跟医查房,医生查看手术切口及引流液,为正常淡红血性引流液,嘱咐患者进食清淡、温流食;术后第三日午餐进食白粥后,于右侧颈部引流管内出现80毫升乳白色液体,左侧颈部为正常淡红血性引流液,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告知患者禁食水,协助医生局部予以伤口加压包扎,奥曲肽、抗炎等补液治疗,加强引流液的观察;禁食第二日,右侧颈部引流内引流出15毫升乳白色液体,左侧颈部引流正常;禁食第三日,右侧颈部引流液和左侧颈部引流液均正常,为淡红血性液体,遵医嘱,告知病人可进食清淡温流食;两日后,协助医生拔出左侧颈部引流管,五日后协助医生拔出右侧颈部引流管后出院。
腹部外科术后乳糜漏的诊疗分析
郑久令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6(013)012
【摘要】[腹部外科术后乳糜漏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Kuboki等1]收集了近10年内2 002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回顾性分析得出其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仅为1%,但由于其可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逐渐受到腹部外科医生的重视。
【总页数】3页(P1730-1731,后插2)
【作者】郑久令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 4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5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诊疗分析 [J], 刘德
2.以上腹痛为表现的腹部螺旋CT及胸腹X线未见异常的上消化道穿孔的诊疗分析[J], 杨智凯;杨茹珺;李文正;庄忠训
3.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临床诊疗分析 [J], 王海峰
4.腹部术后乳糜漏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J], 万燊燚;邓烽丞;王佳;张有成
5.腹部手术后9例乳糜漏的治疗 [J], 施其龙;朱革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体会
刘志娇;周爱妹;陈慧君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年(卷),期】2024(29)5
【摘要】目的总结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体会。
方法
对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淋巴漏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62例患者中3例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均为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均
实施保守治疗方式。
临床护理人员在给予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引流管护理等,术后9~23 d康复出院。
结论对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
早期康复,是患者顺利出院的保障。
【总页数】2页(P992-993)
【作者】刘志娇;周爱妹;陈慧君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体会
2.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漏的临床分析
3.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
4.基于三焦理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淋巴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淋巴切除术后顽固性淋巴漏一例作者:刘佳敏吴思雨温丹婷肖静来源:《新医学》2021年第06期【摘要】淋巴漏是一种妇科肿瘤术后罕见并发症,其临床特征主要为腹部引流出乳糜样或淡黄色液体。
该病诊断困难、治疗方案未统一。
该文报道一例卵巢癌术后1个月出现反复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入院时合并腹膜炎,辅助检查可排除乳糜漏,考虑为术后淋巴漏合并感染;予诊断性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阐述淋巴漏的典型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案进展,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支持。
【关键词】淋巴漏;腹水;卵巢癌;乳糜漏Intractable lymphatic leakage after lymphadenectomy for ovarian cancer: one case report Liu Jiamin, Wu Siyu, Wen Danting, Xiao Jing. The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iao Jing, E-mail:************************【Abstract】 Lymphatic leakage is a ra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gynecological tumor surgery, which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abdominal drainage of chylous or yellowish fluid.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diagnosis and no standard therapeutic regime has been determined. In this article,the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recurrent massive peritoneal effusion at a month after ovarian cancer surgery was reported. Upon admission, the patient was complicated with peritonitis. The possibility of chylous leakage was excluded by auxiliary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postoperative lymphatic leakage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After diagnostic treatment, relevant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ombined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 data of this case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ymphatic leakage were illustrated, aiming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Key words】 Lymphatic leakage;Ascites;Ovarian cancer;Chylous leakage淋巴漏指各種原因导致的淋巴液从循环系统中漏出,是一种罕见并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1]。
腹部术后乳糜漏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万藥嗾,邓烽丞,王佳,张有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730030摘要:术后乳糜漏是腹部手术并发症之一。
腹部手术术中损伤乳糜池或淋巴管,且未进行淋巴管有效闭合,均可导致患者腹部手术后乳糜漏。
腹部手术后患者进食48h内出现腹胀、持续性腹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低蛋白血症等,腹腔穿刺可见无味乳白色液体,乳糜液检查乳糜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可见淋巴管损伤、乳糜液平面,可诊断术后乳糜漏。
目前临床常用腹部术后乳糜漏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管理、置管引流、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糜漏;术后乳糜漏;乳糜性腹水;淋巴管损伤;腹部手术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0.30.029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0)30_0108-04淋巴管系统是一个单向的转运系统,起源于胚胎静脉⑴,由毛细淋巴管、集合淋巴管、淋巴干及淋巴导管组成。
淋巴管作为蛋白质、甘油三酯、免疫细胞等大分子物质和细胞运输的“高速公路”,主要负责维持机体体液动态平衡、脂质吸收和免疫监视[2]。
乳糜液是一种肠道淋巴液,每日可产生3-5L,主要由淋巴液、免疫细胞和乳糜微粒组成,含有大量甘油三酯。
乳糜液可通过肠系膜淋巴管汇集成肠干淋巴管,然后与左、右腰干淋巴管合并到乳糜池中,最后经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这一过程称为乳糜回流[]。
持续性乳糜漏可导致机体丢失大量蛋白质、免疫细胞、脂质等物质,造成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高、伤口愈合不良、疼痛等⑷。
因此,腹部术后乳糜漏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极其重要。
现将腹部术后乳糜漏的诊断与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腹部术后乳糜漏的形成原因糜的种,肠膜管及其上级淋巴管阻塞或破裂时,乳糜液回流受阻、中断,最终导致乳糜液从循环系统漏出。
大量乳糜液积聚在腹腔称为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的发生率0.3%-11.7%[]。
一例右半结肠癌病人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体会摘要】总结了一例结肠癌病人术后并发伤口引流管乳糜漏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让患者在整个病情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到身心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增强治疗后好转的信心,最终病情逐渐好转至满意出院。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乳糜漏;护理措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目前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已得到证实,是未来手术的发展趋势。
乳糜漏是后腹膜区域手术后一少见并发症,多继发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后[1]或因清扫淋巴结过深,不慎损伤乳糜池所致[2]。
由于患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到确诊时经常已合并较严重的水、电解质和肠道功能紊乱及营养障碍.因此对其的护理值得我们探索、总结和归纳。
2017-7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右半结肠癌病人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5岁,患者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腹胀,遂于我院行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凹陷性病变,病理提示(盲肠)中分化腺癌。
完善各项检查于2017-7-19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肠粘连松解+肠排列+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诊断:结肠癌。
2017-7-24引流液乳糜定量结果显示:乳糜试验阳性。
医生确诊为乳糜漏,遵嘱:①清淡流质饮食,肠外营养支持,引流量减少后,逐渐进低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继而过渡为正常饮食。
②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治疗腹腔感染。
③每天记录引流量色及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
④引流液<50 ml/d,颜色逐渐为淡黄色,引流液逐渐减少甚至引流液量为0ml。
超声检查无腹腔积液时可每天拔除2-3厘米引流管,至完全拔除。
2017-8-4医生查体患者情况良好,无不适,予办理出院手续。
2.护理措施2.1饮食护理2.1.1禁食、全胃肠外营养(TPN),后期改为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乳糜漏发生后首先是饮食控制,改为低脂饮食或禁食。
一例新生儿乳糜腹的护理个案乳糜腹(Chyloperitoneum)是由于胸导管或腹腔淋巴管因先天畸形、炎症、外伤等原因破裂时乳糜液从淋巴管溢出到腹腔所形成。
是临床上不可多见的疾病,发病率占所有淋巴管疾病的1.1%,儿童死亡率在 22%。
新生儿乳糜腹可引起新生儿呼吸、营养和免疫障碍,目前现有的诊疗手段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减少淋巴液分泌,以利漏口愈合。
病因1.原发淋巴管疾病:儿童中最多见,是腹腔淋巴管先天性异常所致。
2.继发性淋巴管疾病:因外伤或手术损伤了淋巴干管导致、腹腔内感染,肿瘤或纤维束带压迫可使淋巴管阻塞、瘀滞、扩张、破裂,形成乳糜腹。
临床表现腹部膨隆、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呼吸困难和腹泻。
伴发症状,如腹痛等,临床易误诊为急腹症。
病例介绍患儿女16天入院时间:2021-07-02 13:09主诉:孕30周宫内发现腹腔积液生后16天现病史:入院前16天,孕35周+3天因胎动减少行剖宫产,出生体重 2.57kg,有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Apgar 评分1分钟4分,5分钟4分,10分钟7分,生后无自主呼吸,面色青紫,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天,后改为间断箱内吸氧,患儿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5天后转入我院。
入院诊断:1.腹腔积液2.早产儿辅助检查:腹腔穿刺:7月2日:行腹腔穿刺抽取乳糜样腹水检查,乳糜液呈乳白色,碱性,比重 1.015,乳糜液加苏丹Ⅲ加乙醇溶液则呈红色。
乳糜试验为阳性,白细胞明显升高。
腹部彩超:腹腔积液(中量)X线: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肠胀气治疗:第1天:禁食,腹腔穿刺,抗生素,监测腹围,补液维持,对症处理。
第7天:开奶,对症处理。
第12天:血红蛋白79g/L,提示贫血,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
第14天:逐渐添加奶量至全肠内营养。
第21天:好转出院。
护理评估生命体征:T:36.6℃HR:148次/分R:45次/分BP:74/39mmHg体重:2.67kg 身长:46cm 头围:31cm一般情况: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发育未见异常,早产儿外貌,面色黄染,营养中等,卧姿未见异常,哭声婉转,呼吸平稳,无鼻扇,无三凹征胸部:胸廓无畸形,局部无膨隆或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胸壁无压痛,未见反常呼吸,乳房双侧对称、未见肿块腹部:视诊:蛙腹(腹围32cm)触诊:腹软,无腹胀、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正常,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护理诊断1.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腹腔压力大、患儿呼吸费力有关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及蛋白消耗过多有关3. 有感染的危险:与淋巴液丢失过多,机体抵抗力低,侵入性操作有关4. 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5. 并发症:低蛋白血症护理措施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腹腔压力大、患儿呼吸费力有关护理目标:血气正常,呼吸平稳护理措施: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减轻乳糜液对肺组织的压迫,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淋巴漏护理常规淋巴漏是腹部手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一般多发生在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
淋巴漏可导致大量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及淋巴细胞的丢失,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发生低蛋白血症,还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而继发感染,加重淋巴液的渗出,造成恶性循环。
一、【观察要点】1.引流管持续引流出淡黄色或乳白色液体。
2.无痛性腹胀、厌食、恶心。
二、【护理措施】1.饮食管理:患者需要进食高蛋白低脂饮食甚至禁食;高蛋白低脂饮食可以明显减少淋巴漏出量,如食用面条、粗粮、鱼、蔬菜、水果、去脂牛奶、豆奶等食物。
当患者每日引流量大于500ml∕d,应采取禁食。
2.保持管道引流通畅:各班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定时挤捏引流管,以防引流不畅。
少量淋巴漏时采取持续引流和局部加压包扎,可有效避免淋巴液聚集,使其自愈。
如发生大量淋巴漏且加压包扎效果不佳时,可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能有效引流渗出液。
3.活动指导:卧床休息,每天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如果引流量大于500ml∕d时,需绝对休息。
1 4.伤口护理: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有伤口浸湿,及时告知医生更换敷料)5.并发症:(1)淋巴漏可致患者体液、三酰甘油、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丢失引起脱水、营养缺乏和免疫功能障碍。
(2)可增加患者的感染率,严重时引起脓毒血症。
参考文献:[U李驰,孙雄,张鹏,陶凯雄.腹部手术后淋巴漏的研究进展[J]∙腹部外科,2021,34(3):184-188.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成形术护理常规(UPJO)UPJO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胚胎时期输尿管发育畸形、管腔狭小,尿液排出不畅,导致慢性肾积水。
一、【观察要点】1.腹部肿块2.疼痛3.血尿4.高血压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的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1.按泌外术后护理常规2.活动与饮食:麻醉清醒后半卧位休息,适当床上活动肢体并协助翻身。
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
但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引起继发性出血或吻合口漏。
1例肝叶切除术后乳糜漏合并多重感染病人的护理高敏;凌文娟;任春霞【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9(017)013【总页数】3页(P1650-1652)【关键词】乳糜漏;多重感染;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护理【作者】高敏;凌文娟;任春霞【作者单位】230022,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30022,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临床上针对肝脏疾病的外科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已经不在少数,腹腔镜手术具备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即便是针对肝脏这种血运丰富的实质性器官,术后也鲜有并发症。
即使术后发生并发症多以出血为主,鲜闻及乳糜漏[2]。
乳糜漏是颈部、腹部、肾脏等部位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多由于术中淋巴结清扫损伤淋巴导管的主干,中断了淋巴循环途径,且组织液压力或体腔内压力小于损伤部位的淋巴液压力[3]。
目前文献报道:以颈部手术术后并发乳糜漏居多,腹部手术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仅为1%[4]。
在已报道的腹部乳糜漏中以发生在结肠癌、胰腺癌、胃癌、肾癌等术后较多,肝切除术后淋巴漏的临床报道少见[5]。
发生乳糜漏后其危害不可忽视,乳糜液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丢失可引起脱水、营养障碍、淋巴细胞功能低下而继发感染甚至死亡[6]。
我院发生1例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后并发乳糜漏的病人,经过80 d的综合支持治疗和护理,乳糜漏痊愈。
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病人,女,55岁,因“发现肝左叶占位3个月”入院。
入院时的主要诊断为“肝左叶占位、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囊肿、门静脉血栓形成”。
既往史:糖尿病史4年、全身性硬皮病、脾切除术后。
该病人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于2017年8月1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胆囊切除术”。
术中探查显示:腹盆腔无腹腔积液,左上腹粘连严重,遂行腹腔粘连松解,肿瘤位于肝左外叶Ⅱ段处,大小约2 cm×1 cm,质硬,周围可见卫星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