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现状及完善

论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现状及完善

论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现状及完善
论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现状及完善

论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现状及完善

【摘要】社会上各种犯罪人群都有,而共同犯罪的人群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共同犯罪现象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相对于单独犯罪而言,共同犯罪的犯罪情况更为严重,犯罪率更高。多数人一起参与的行为相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说更加的胆大妄为,因此,共同犯罪更具有社会危害力。不同的国家针对该国犯罪事件有独立于其他国家的一套刑法,因此,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在刑法上对共同犯罪有不一样的规定,现代刑法理论不能达成一致共识,导致共同犯罪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潜在的危险现象,成为了一个世界难题。

【关键词】共同犯罪;犯罪人群;共犯;共同犯罪的理论

一、引言

世界上无论是内战还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从没有间断过,又何谈犯罪呢?或大或小的犯罪事件都在世界各地上演,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但针对共同犯罪这一现象世界各国并没有拿出一致的观点。我国在针对共同犯罪这一犯罪团体上有着独特的规定,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规定仍然存在着矛盾,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立法的一大漏洞。前苏联法学家特拉伊宁说过:“共同犯罪学说,是刑法理论中最复杂的学说之一。”而日本刑法学家西村克彦可曾指出:”共犯,几乎成了永恒的主题。”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套完善的立法法规,那么这个国家一定在逐步的下滑。现在,各国与各国之间都处于友好的状态,各国都在着力于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完成国家遗留的历史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的需求,成为了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刑事课题。二、共同犯罪理论

共同犯罪的定义是什么?人们对共同犯罪有什么认识呢?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二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行处罚。”国家对共同犯罪的规定,体现了共同犯罪的特征和性质。共同犯罪具有双重性:一是共同犯罪区别单独犯罪而言,二是共同犯罪指的是必须为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由于共同犯罪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所以我国在刑法上针对共同犯罪有一套专门的规定。三、共同犯罪和犯罪构成的关系

共同犯罪与单人犯罪一样,共同犯罪也必须符合犯罪构成的条件:一是必须为“二人以上”就是必须符合人数问题;二是“共同故意”即必须符合案件的主观条件的故意;三是“共同行为”即符合某种犯罪行为的主观条件的行为。只要其中有一条不符合那么就够不成共同犯罪。因此,虽然从构成共同犯罪的条件来说,共同犯罪并没有特殊性,但是如果其中有一条不满足则共同犯罪的犯罪条件就够不成。如果两个人实施了共的行为但是他们的本质不同则也够不成共同犯罪。四、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一)主体要件

必须为“二人以上”,其中的二人既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人,也可以是企业、单

论共同犯罪(一)

论共同犯罪(一) 论文摘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二、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组织决策机构后形成的整体意志,这种单位整体意志由单位内部组织中的自然人行为转化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以共同犯罪的一般标准来评判,单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形态出现的,这也是立法对单位犯罪往往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原因。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理论 所谓的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单方面具有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的的故意的情形。片面共犯具有,主观联络的单向性,主观上的直接故意性,客观行为上的协同利用性,共同犯罪人类型的多样性,片面共犯的确立可以是片面共犯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使其能够罚当其罚,罪当其罪。关键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片面共同犯罪;形态;特征;存在必要性。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该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之间才能构成共同犯罪。所谓共同必须是: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各共犯人主观上彼此沟通、互相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实施犯罪1]。但是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几种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犯;2、同时犯不成立共犯;3、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4、故意犯与过失犯的某些行为彼此联络或联系,不成立共犯;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6、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7、事先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8、所谓“片面共犯”不是真正的共犯;9、法人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法人犯罪是法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的犯罪,因此它不是共同犯罪,法人内部直接参与犯罪实施的人也不成立共同犯罪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共同犯罪的关系,而是作为法人有机整体内部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法人实施犯罪时的内部结构。如果是法人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两种情况:1、两个或两个以上法;2、一个或一个以上法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自然人共同故意犯罪2]。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也即共同犯罪的结构是指各共犯人的故意犯罪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会作用的方式。共同犯罪的形式不同起身会危害性就不同。我国刑法只规定了构成共同犯罪的一般条件和犯罪集团,在理论上,则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将共同犯罪划分为多种形式。 1、犯罪能否由一个人能够单独实施形成为标准进行划分,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时,就是任意共同犯

学生选课系统毕业论文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学生选课系统 作者:贾娜学号:5102210107 系(院):东港学院计算机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指导者:林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05年 6 月连云港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次 1引言(或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课题调研?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准备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ASP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2.2数据库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应用系统开发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3.1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3.2 运行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其他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简介7? 3.5 学生选课系统 (7) 3.6MSSQL Server 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系统简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2应用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3业务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4 数据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系统数据模型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E-R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数据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操作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5.1 登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5.2 课程预览?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选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退课?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密码修改 ........................................ 错误!未定义书签。5.6管理员登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退出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调和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好汉两个半》的幽默字幕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性格趋向对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 浅析语用预设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葬花吟》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转喻 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Resurr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Rebecca The Tragic Elements i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 双关的不可译性探索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太阳照样升起》中杰克?巴恩斯的形象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研究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An Analysis of David’ s Du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Culture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tting and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与《失乐园》中的撒旦的反叛者形象比较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论自然》—浅析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 (作者:夏俊杰——红安县检察院) 在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是最为复杂的理论问题之一,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每个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共同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作为刑事案件的主体,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这些区分对于犯罪人的量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身处基层检察院,时常碰到涉及从犯认定的司法实务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感觉理论储备不足。有鉴于此,该文以各种刑法理论观点为基础,归纳性、总结性地分析论述了在共同犯罪中应如何认定主从犯、抑或是不区分主从犯的判断标准。 一、共同犯罪的主从犯认定 (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共同犯罪,简称共犯,是与单独犯罪相对而言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就共同犯罪而言,二人以上可以共同谋划,互相分工,更易于完成犯罪;也可以商讨对策,相互包庇,更易于逃避侦查,因此往往比单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共同故意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因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而需要区别对待。理论上,各国刑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共同犯罪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划分。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办理共同犯罪案件时,为了使罪责相适应,也需要按照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因此,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也是对共同犯罪进行处罚的前提。为准确理解我国刑法的主从犯规定,有必要首先了解国内外立法确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主要有这些划分方式:(1)二分法,即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两种,具体划分又有不同,①分为首犯和从犯,如《唐律疏议·名例》中对“共犯罪者条”解释说:“共犯罪者,谓二人以上共犯,以先造意者为首,余并为从”;②分为正犯和

学生网上选课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实训报告 课题名称:学生网上选课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共同犯罪及其处罚原则

定义 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同时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 传统刑法理论: ○行为人为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两人以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1)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指各行为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2)①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作为与不作为。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共同的行为;二是共同的不作为;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②按照共同犯罪的分工,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四种方式: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 ③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可能是行为人共同实施实行行为,也可能是分担实施不同的行为,即有人实 施实行行为,有人实施组织行为,教唆行为或帮助行为,这些都是共同犯罪。 ★共谋,是指二人以上为了实施特定的犯罪而进行的谋议,可能是策划实施犯罪,也可能是商讨如何实施犯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共谋本身就是共同犯罪行为,所以参与犯罪谋议而未参与犯罪实行,应当认为构成共同犯罪。 (3)★共同实施的犯罪中是结果犯并发生危害后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两人以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后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和共同犯罪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 (1)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并且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 第三,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以及共同犯罪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 (2)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即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和共同犯罪行为发生的危害结果。 (3)在共同犯罪故意要件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 ○因果性共同实施的犯罪中是结果犯并发生危害后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共同犯罪中的因果关系,是两个以上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单独犯罪中一个人的 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相比有其特殊性。 由于共同犯罪行为方式不同,共同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还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在共同实行犯罪的场合,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共同指向同一犯罪事实,共同作用于同一危害结果,因 而共同犯罪行为作为统一整体来看确定因果关系。 第二,在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分工的场合,即在共同犯罪人之间有的组织犯罪,有的教唆犯罪,有的实现犯 罪,有的帮助犯罪。从犯并未参与实施行为,共同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过失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双方缺乏意思联络,不可能形成共同犯罪要求的有机整体性,也缺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必要 ○二人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承认片面的帮助犯 评价1)不区分不法与责任,混合认定共同犯罪;

开题报告

旅游景点导游词英译可接受性分析 ——以三峡大坝问卷调查为例 学生:杨会 指导教师:吴琼军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1课题来源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涉外导游词的翻译日益频繁和重要。鉴于目前英语仍是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如何才能将纷繁复杂的旅游景点信息译成清楚明了,准确地道的英文,让外国游客能直接获取信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成了目前涉外旅游业的重要话题。 三峡大坝是国内重要的5A级景区,特别是作为世界第一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全球都享有一定的美誉,每年都在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本文以三峡大坝导游词的英译本为例,通过基于奈达翻译测试理论的问卷调查形式,对导游词英译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具体情况下提高翻译可接受性的有效翻译方法,是具有研究价值的。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旨在从三峡大坝导游词的英译本入手,以向景区内外国游客做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译本进行翻译测试,来对涉外导游词英译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有效的导游词翻译方法,从而更好的向外国游客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3 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 3.1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 [01] Bell, Roger Thomas.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 London: Longman,1991. [02] Dann, Graham. The Language of Tourism[M]. UK:CAB International, 1996. [03] Juass, 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 trans. Timothy Bahti.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0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USA and Canada: Routledge, 2001. [05]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Oxford: Pergemon Press, 1981. [06] 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 Ltd, 1988. [07] N ida,Eugene A.. and 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Koninklijike Brill NV. 2003. [08]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论述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此定义突出了共同故意对共同犯罪的作用,是我国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情况: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个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的单位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称为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 (二)客观要件 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1. 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作为,即共同犯罪人均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构成共同犯罪。共同不作为,即共同犯罪人均未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而构成的共同犯罪。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即共同犯罪人中有人系作为行为,有人系不作为行为。2.共同直接实施犯罪。在这种场合,共同犯罪人没有分工,均直接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3.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具体表现为有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在这种场合,各人的行为形成为有机整体。(三)主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 1. 共同的认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纯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二是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危害结果,而且也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也会引起某种危害结果;三是各共同犯罪人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共同的意志因素。其中,直接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是共同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间接故意;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有的基于希望,有的基于放任。 (基于上述理解,下列几种情况均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1. 同时犯不是共同犯罪。即没有共同意思联络,而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 2. 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

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专业 班级 开题时间答辩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表2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XXXXXXXXXXXXX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从中西校训对比论其翻译 学院XXXXXXXXX 专业英语 班级XXX 学号XXXXXX 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X 开题日期 2012年2 月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王春喜认为国外校训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创建的牛津大学(1168)及剑桥大学(1209), 但直到15世纪初和16世纪末的1573年, 两校才分别设计和启用了各自的校标。由于校训和校标一样,都是大学及其精神的象征, 两校校训“上帝乃知识之神”、“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应该是西方大学较早的校训。国内最早的校训可追溯到立校最早的北洋大学(1895) (现天津大学) 1914年确立的校训“实事求是”, 它是我国最早的大学校训[1]。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校训本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它像镜子一样折射出大学自身的精神镜像,从而无形中影响与塑造受教育者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的思想路标[2]。因此,中国大学校训的英译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对外宣传交流,展现当代中国大学风貌至关重要。 因此,近年来中国大学校训英汉翻译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主题,而从中西大学校训差异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大学校训英译主要有:其一:宁东兴分别从大学校训的来源、语言表达形式、导向功能、个性特征、时代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对中国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进行了比较,同时提供了相关校训的译文,他认为在翻译校训的时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等原则——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义对等。进而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论述了翻译校训时所应采取的策略,表层意义的对等可通过直译法实现,而深层意义的对等即语用等值则必须要充分考虑语言的归化问题[1]。其二:岳中生采用语言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外大学校训的异同,总结出中国大学校训翻译最常用的五种结构。(1)名词或名词化结构。(2)动宾结构。(3)“形容词+ 介词+ 名词”结构。(4)“动词+ 副词”结构。(5)系表结构“Be + adj ”。[1]其三:杜争鸣从中英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研究中国大学校训翻译,具体包括从语言的语境依赖、动态与静态、一元结构与二元结构三个角度具体地解释苏州大学校训的中英文差异[1]。其四:王茹茹从汉英主语省略对比角度,提出中国校训是无主句的代表,中国校训英译仅机械地对应英语中的名词并列结构和Be型、Do型祈使句, 局限国内校训的翻译,提出中国校训的翻译应该使用更丰富的语言形式[2]。其五:范武邱,范头姣从语言结构、美学效果、语体色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大学校训的差异,提出翻译汉语校训一要透彻理解原文,二译文要字斟句酌,三译文要符合英语的特点,四要保持原文美学色彩,五要注意大词的适当运用[3]。其六:袁佳仪从校训来源、语言特点、文化层面三方面分析了中西校训的差异,提出校训翻译要把原语归人到目的语中,达到原语和目的语受众对文本的相同反应,但是在形式上又保留了原语的格式,即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4]。其七:操时尧从词法、句法、修辞三方面分析了中西校训的差异,指出校训英译失误的两个表现:语言失误和文化失误,提出校训翻译的三个步骤:首先要译对,其次要译好,最后是译美[5]。 但是,如今校训的英译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相关的研究只是关注大学校训中的某一个汉字或词组以及总是侧重单纯词义等方面的静态对比,在翻译研究中语用、语音、韵律以及校训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等方面却很少被关注。2,进行定量研究的不多,很多研究多是重复分析,很多都只是列举中外大学校训差异或侧重分析几个偏误,举例解释居多。有些只是词典义项的罗列,再加些例子。因此,成系统的定性、定量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3,理论性不强。很多研究只是纯粹的就事论事,自圆其说,没有成熟的系统理论作支撑。4,个案性太

刑法:共同犯罪(一)

目录 共同犯罪第一节 共同犯罪第二节 共同犯罪第一节 一、共犯的构成条件(认定) 1、二人以上 2、共同行为:实行、帮助、教唆、组织、共谋; 3、共同故意: (1)(犯罪性质)内容相同的故意;采集者退散 (2)存在意思联络。 例:甲以“杀人故意”乙以“伤害故意”共同加害丙,甲乙二人因故意性质不同,不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甲是故意杀人罪;乙是故意伤害罪。(完全共同说)。但,就二人行为存在的共同部分(故意伤害),可以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部分共同说)。 二、貌似共犯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 核心:是否具有性质相同的犯罪故意 1、过失,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但,例外指使肇事司机逃逸指被害人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2、故意与过失行为不成立共犯。如监管人员玩忽职守,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而罪犯乘机脱逃。监管人员与逃犯不成立共犯

3、同时犯。遇车祸,货物抛洒遍地,路人纷纷上前哄抢的。 4、先后事实相关的行为,但没有主观意思联络的。如二人先后相继盗窃同一人家。 5、过限行为,即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犯罪,就过限的部分不成立共犯。侵犯同一对象但没有犯罪意思联络的。通常,盗窃放火案;特殊 (1)转化抢劫; (2)寻衅滋事中重伤、致死他人; (3)伤害中杀人; (4)实行过限,例帮助盗窃实行抢劫的;教唆伤害实行杀人的 7、二人有共同行为但犯罪故意内容属于不同性质犯罪的。例,二人同租用一走私船只,各自为自己的利益走私不同的物品,一人走私毒品的;另一人走私淫秽物品的。相互之间没有犯罪意思联络。 8、(从主体角度)间接正犯。把他人当工具利用的情况。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 (2)利用他人过失行为犯罪的,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 片面共犯问题。片面共犯一般是指暗中对他人犯罪相助的行为。对被暗中帮助者(实行犯),不能以共犯论,仍属单独犯;对暗中相助者,以从犯论。 9、片面共犯(帮助犯):从犯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1、分类根据:作用为主,兼顾分工。 2、种类: (1)主犯二种:A、集团首要;B、其他主要作用者;聚众首要不全是主犯; (2)从犯二种:A次要作用实行犯,B辅助作用帮助犯; (3)胁从犯一种:暴力胁迫; (4)教唆犯。 3、责任与处罚原则:“一部行为,全部责任”:集团首要对集团全部罪行负责;其他主犯对组织、指挥、参与全部罪行负责。主犯:全部责任“完整处罚”;从犯、胁从犯,全部责任“宽大处罚”。从犯、胁从犯实质是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

学生选课系统-毕业论文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 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引言 (3)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3) 1.2开发工具的选用及介绍 (3) 1.3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5) 第二章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6) 2.1设计构想 (6) 2.2界面规划 (7) 2.3数据流程规划 (8)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9) 3.1数据库系统分析 (9) 3.2数据库逻辑设计 (11) 第四章登录界面详细设计 (14) 4.1界面设计 (14) 4.2管理员/教师/学生登录功能 (14) 4.3密码修改页面 (18) 第五章管理员详细设计 (22) 5.1界面设计 (22) 5.2设计方法 (22) 第六章测试及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 (27) 6.1数据库的连接 (27) 6.2参数的传递 (27) 6.3运行环境 (28) 第七章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摘要 在没有学生选课系统之前,选课方法是随堂报名,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造成选课的盲目性和教务处处理选课数据的繁重性,并且容易发生数据丢失和统计错误。为了减轻教务处工作量,以及更加合理的分配教学资源,对学生选课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 本文主要针对学生选课系统管理员端,以及登录,注销,修改密码这些功能的设计和开发。针对管理员的功能,主要从管理员对教师,学生,院系,课程,以及管理员自身信息功能的添加,查看,修改,删除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实现了对教师,学生,院系,课程,以及管理员自身信息的管理功能。 学生选课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使用B/S结构来开发,另外着重讨论了用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技术和SQL Server 2000来开发该系统,并给出了主要部分的实现代码及控件的使用,另外还对控件的优点进行讨论。系统在Windows XP系统和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平台下开发完成,使用C#作为开发语言。由于架构比较合理,系统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使用性能。其中连接数据库的字符串可随时在web.config里修改,增加了配置的灵活性,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 关键词:学生选课,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B/S结构,管理员端

翻译实践类开题报告模版doc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翻译报告 A Translation Project Report for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and Long-Term Program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xcerpts) 1. 论文简介: 本次翻译项目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进行汉译英的翻译实践。其次,根据此次翻译实践撰写一篇相关的翻译报告。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大多是针对文学翻译,由于文学翻译和时政文本翻译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适用于文学翻译的理论往往无法直接应用于时政文本的翻译。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时政文本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材料,其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探讨适合时政文本翻译的方法,本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翻译文本,借助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理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这理论对时政文本的翻译特点和技巧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这些理论来解决政论文翻译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探究针对政府文件的若干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提高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翻译报告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项目介绍,包括文本选择,项目目的,项目意义以及报告结构。第二部分,研究背景,包括理论介绍,文本内容,文本特点分析以及翻译时政文本应注意的问题。第三部分,翻译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准备工作,以及在文本分类理论和动态对等理论下对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如何解决,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第四部分,项目总结,包括翻译心得,经验教训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2. 材料简介: 2.1 翻译文本的选择: 在本次翻译项目中,笔者选取了由国务院2012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作为翻译文本。对其中的……内容(共计……字左右)进行了翻译。文章主要是对未来11年中

共同犯罪习题

、判断题 ( )1、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 罪。 ( )2、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 取走价值2万元的货物。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3、某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10 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某甲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4、某乙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丁同时也向丙开了枪,但据查,乙、丁并无通谋。乙、 丁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 )5、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 )8、任意共同犯罪的特点是对其定罪量刑时不仅要引用刑法分则条文,还要引用刑法 总则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 ( )9、任何共同犯罪都有主犯、从犯、教唆犯之分。 ( )10、甲唆使一名精神病患者去放火,甲是教唆犯。 ( )11、犯罪集团可以有两个人组成。 ( )12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可以是不特定的。 ( )13、某一盗窃集团的犯罪计划是盗窃财物,该集团中某个成员甲在盗窃财物的过程中 又实施了强奸行为,则集团的首要分子和甲要对强奸行为负刑事责任,集团中的其他 成员对强奸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14、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所有从犯同主犯实际受到的处罚相比较都要轻。( )15、在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只能有一个主犯,但可能有多个从犯。 1-5:√、√、×、×、× 6-10:×、√、√、×、× 11-15:×、×、×、×、× 三、选择题

(完整版)基于ASPNETSQL学生选课系统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辑。 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题目: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2 南昌大学选课系统 专业: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据量也不断的上涨。以往的选课方法是随堂报名。这种方法虽然直接,但是造成选课的盲目性和教务处处理数据的繁重性。为了减轻教务处工作,以及每个学生更好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科目。针对学生选课这一环节,本系统从学生网上自主选课以及教师的课程发布两个大方面进行了设计,基本实现了学生的在线信息查询、选课功能以及教师对课程信息发布的管理等功能。 本文通过分析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特点并结合选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网上选课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简要介绍了系统各功能模块及数据库的设计,着重讨论了用 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技术和SQL Server 2000开发网上选课系统时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和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并给出了部分实现代码。通过该系统,使学生可以方便地在校园网上进行网上选课。该BS结构的系统在Windows XP系统和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平台下开发完成,使用C#作为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的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系统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性能。其中连接数据库的字符串可以随时在web.config里修改,并经过编码加密,增加了灵活性,保护了数据库的安全。代码尽量使用存储过程和尽量减少数据库连接的打开时间等手段来提高性能。 本文中除了有对程序的系统分析、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实现等主体部分外,在这之前还介绍了与网上选课系统相关的信息、IIS介绍、IIS与https://www.doczj.com/doc/44849866.html,的结合等的基本内容及发展情况。

翻译实践报告开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翻译实践报告开题报告 篇一:翻译报告开题报告 四川外语学院20XX级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 毕业暨学位论文计划(翻译报告类)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制表 说明:1.报告用中文撰写;2.学生须按时提交开题报告并参加公开开题。 填表日期: 篇二:翻译硕士开题报告doc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翻译报告 ATranslationprojectReportforoutlineofthenationalmed ium-and Long-TermprogramforeducationReformandDevelopment(ex

cerpts) 1.论文简介: 本次翻译项目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前20章内容进行汉译英的翻译 实践。其次,根据此次翻译实践撰写一篇相关的翻译报告。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大多是针对文学翻译,由于文学翻译和时政文本翻译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适用于文学翻译的理论往往无法直接应用于时政文本的翻译。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时政文本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材料,其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探讨适合时政文本翻译的方法,本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翻译文本,借助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理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这理论对时政文本的翻译特点和技巧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并视图通过这些理论来解决政论文翻译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探究针对政府文件的若干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提高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翻译报告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翻译项目介绍,包括文本选择,项目目的,项目意义以及报告结构。第二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介绍,文本内容,文本特点分析以及翻译时政文本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翻译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准备工作,以及在文本分类理论和动态对等理论下对

刑法学中有关共同犯罪的真题解析

刑法学中有关共同犯罪的真题解 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凯程精心为您准备相关复习参考题,真诚为您提供最大的帮助。刑法学中有关共同犯罪的真题解析我国刑法学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以作用为主、兼顾行为分工的标准,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在构成共同犯罪的基础上,又根据罪责自负的原则,主犯、从犯、胁从犯以及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又有所不同。综观历年考题,共同犯罪是一个常考考点。 下面结合一个辨析题来分析一下: [辨析] 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2004年,第28题) [分析] (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产生犯罪的决意,或者虽然产生了犯罪决意而没有实施犯罪,或者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人教唆的犯罪,则根本不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教唆犯也就没有主犯与从犯之分。 (4)如果被教唆的人听从教唆,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成立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也就是说根据个案中教唆犯在共同犯罪的实际作用分别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由于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下面分析历年真题: 2006年真题: 23.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分析]考查点是共同犯罪的形式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以共同犯罪人有无分工为标准,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本案中,存在着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区别的共犯形态,因此是复杂共同犯罪,A正确;法律规定以采取数人共同犯罪为必要形式的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属于分则特别规定的共同犯罪形式,B正确;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本案中,甲教唆乙,甲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乙、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所以D正确。 2005年真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