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方程定解条件
- 格式:pptx
- 大小:400.15 KB
- 文档页数:37
1在具体的研究中,要考查对象所处的环境和历史,则环境条件历史就是就是边界条件,历史就是初始条件。
一、初始条件(关于时间)对于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问题,必须考虑以前的一些状态,先前某个时刻的运动状态,即初始条件例:对于扩散、热传导问题,初始状态指的是研究的物理量U的初始分布:),,(),,,(0z y x t z y x u t ϕ==对于振动过程,不能仅仅给出初始位移:,,,,,z x t z x u ==)()(0y y t ϕ还必须有速度:),,(),,,(0z y x t z y x u t t ψ==2方程是二阶微分方程需要两个初始条件初始条件的个数跟方程是二阶微分方程,需要两个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的个数跟方程的阶数相对应。
初始条件给出的是整体的状态,而不是某个点的状态!y例:长为l 的两端固定的弦,中点然后放手振动初始X 0l/2h 拉开距离h ,然后放手振动,初始时刻就是放手的瞬间,则初始速度x X=0x=l/2显然为零0),(0==t t t x u 状态,而不是中点一个点!初始位移应该是整个弦的位移状态,而不是中点个点⎧==)/2(,x l h t x u ]2/,0[l x ∈ht x u t ==0),(⎩⎨−))(/2()(0x l l h t ],2/[l l x ∈3如果没有初始条件,即在输运过程中,只由于初始时刻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输运叫作自由输运。
随着时间的进行,输运过程逐渐自由输运随着时间的进行输运过程逐渐弱化,消失。
在振动过程中,只由于初始偏离或初始速度引起的振动叫在振动过程中只由于初始偏离或初始速度引起的振动叫自由振动经历足够长时间后,初始条件引起的自由运输或者自由振动衰减到可以认为消失,而系统的输运或者振动仅仅由于周期性外源或外力引起的,此时,我们可以忽略初始条件!性外源或外力引起的此时我们可以忽略初始条件!另外,在稳定场问题中(静电场、稳定浓度分布、稳定另外,在稳定场问题中(静电场稳定浓度分布稳定温度分布、无旋稳恒电流场、无旋稳恒流动),物理量恒定,所以根本就没有初始条件问题!4二、边界条件(关于空间边界)周围环境的影响体现为边界上的物理状况周围环境的影响体现为边界上的物理状况--边界条件线性边界条件,数学上分为三类:第一类边界条件:直接给出边界上所研究物理量的数值。
微分方程解的概念和定解条件(),y x I n ϕ=设函数在区间上有阶连微分方程的解续导数I 如果在区间上,()()(,,,,)0n x F x y y y I ϕ'= 则称函数是微分方程在区间上的解.0'≡()(,(),(),,()) n F x x x x ϕϕϕ,()(,,,,)0n F x y y y '= 将其代入微分方程中,这样的解称作微分方程若微分方程的解中含有任意微分常数方程的通解,且独立任意常数的个数与微分方程的阶数相同,的通解.6.y x ''=二阶微分方程例131y x C =+显然是方程的解,但是不是(1)通解呢?312y x C C =++那是不(2)是通解呢?312y x C C =++3123y x C x C =++()312.x C C C C =+=+,其中是方程的通解.微分方程的通解不一定是该方程注:的全部解.2.yy xy '=例一阶微分方程20y y ≠方程等式两边解时,同除以当得2y x C =+同时不定积分得 ,是原方程的通解.2y x '=,0y =但显然 也是原方程的解.确定微分方程通解中任意常数值的定解条件或初条件称为始条件.不含有任何任意常数的解称为微分微方分方程的特解程的特解.000,.a t s v v ===设质点以匀加速度作直线运动,且时,例3().s t s s t =求质点的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由二阶导数的解物理意义知202(0)0,(0).d s a s s v dt '=== ,且2121()2s t at C t C =++解得通解为 将定解条件带入:2(0)00s C =⇒=1010()(0).s t at C s v C v ''=+=⇒= ,201().2s t at v t =+故特解为2(60()4)y x y x x y x x ''=→函数是方程的解,且当时 ,是例的通过两次不定积分解可得方程通解为312y x C x C =++().y x 高阶无穷小量,求的表达式31220lim 0.x x C x C x→++=由题意,20,C =故3211200lim lim 0.x x x C x x C x x →→++==故10,C =故3.y x =从而21220(0,53)x x y y y y C e C e -'''+-==+方程的通解为,若例是解由题意(0)3(0)0y y ''==,()().y x y x 的拐点 ,求的表达式123,C C +=即 124, 1.C C ==-解得 24.x x y e e -=-从而1240.C C +=总结本讲主要介绍了微分方程通解的概念和常见的定解条件的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条件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其中a、b、c 为常数,且a ≠ 0。
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条件是,其判别式Δ 大于等于0,即Δ ≥ 0。
判别式Δ 的表达式为Δ = b² - 4ac。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条件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b² - 4ac ≥ 0当判别式Δ 大于等于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解、一个重根或两个复数解。
当判别式Δ 小于0 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解,但有两个共轭复数解。
特别地,当判别式Δ 等于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此时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重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 来判断其是否有解,并且进一步确定它的解的个数和性质。
例题一:(有解的情况)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2x + k = 0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k 的取值范围。
解:由于一元二次方程x² + 2x + k = 0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因此其判别式Δ 大于0。
根据判别式的公式Δ = b² - 4ac,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不等式:2² - 4 × 1 × k > 0化简得:4 - 4k > 0移项得:k < 1因此,k 的取值范围为k < 1。
注意,由于此题中没有对k 的取值范围作出任何限制,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为k < 1。
在其他题目中,可能会出现需要排除某些不合法的k 值的情况,需要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
例题二:(无解的情况)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2x + 5 = 0,求它的解。
解:由于一元二次方程x² + 2x + 5 = 0,其判别式Δ = b² - 4ac = 2² - 4 × 1 × 5 = -16,小于0,因此该方程无实数解。
这是因为当判别式小于0 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解,但有两个共轭复数解,即两个不相等的复数解。
方程建立的条件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描述数学关系和解决问题。
建立方程的条件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建立起合适的方程来求解问题。
本文将以方程建立的条件为标题,详细介绍方程建立的条件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问题明确建立方程的第一个条件是问题要求明确。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要求,确定问题的目标和限制条件。
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要求,我们才能确定方程的未知数和约束条件,进而建立起合适的方程来求解问题。
例如,我们要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是5的两倍,那么问题的要求就是平方数是5的两倍。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设未知数为x,那么方程可以表示为x^2 = 5 * 2。
二、确定未知数建立方程的第二个条件是确定未知数。
未知数是我们需要求解的问题中的变量,它的取值决定了问题的解。
在确定未知数时,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已知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变量。
继续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设未知数为x,表示要求解的平方数。
通过设定未知数,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方程,进而求解x的值。
三、列出方程建立方程的第三个条件是列出方程。
方程是用数学符号表示的等式或不等式,它描述了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列出方程,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模型,进而求解问题。
继续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方程x^2 = 5 * 2。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未知数x的值,从而得到平方数是5的两倍的解。
四、解方程建立方程的第四个条件是解方程。
解方程是求解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即满足方程的解。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问题的解。
继续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x^2 = 5 * 2,得到未知数x 的值。
解方程的方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因式分解法等,根据具体的方程形式来选择合适的解法。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平方数是5的两倍的解为x = ±√10。
五、验证解建立方程的最后一个条件是验证解。
第3章经典方程的成立和定解条件在议论数学物理方程的解法从前,我们第一要弄清楚数学物理方程所研究的问题应当如何提,为此,我们从双方面来议论,一方面要将一个详细的物理、力学等自然科学识题化为数学识题,即成立描绘某种物理过程的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称此方程为泛定方程;另一方面要把一个特定的物理现象自己所拥有的详细条件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即列出相应的初始条件和界限条件,二者合称为定解条件.定解条件提出详细的物理问题,泛定方程提供解决问题的依照,作为一个整体称之为定解问题.3.1 经典方程的成立在本节,我们将经过几个不一样的物理模型推导出数学物理方程中三种典型的方程,这些方程组成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经典方程的导出步骤:(1)确立出所要研究的是哪一个物理量u;(2)用数学的“微元法”从所研究的系统中切割出一小部分,再依据相应的物理(力学)规律剖析周边部分和这个小部分间的作用(抓住主要作用,略去次要要素,即高等数学中的抓主部,略去高阶无量小),这类互相作用在一个短的时间间隔是如何影响物理量u3)把这类关系用数学算式(方程)表达出来,经化简整理就是所需求的数学物理方程.例1弦的振动弦的振动问题,固然是一个古典问题,但对于初学者仍旧拥有必定的启迪性.设有一根平均柔嫩的细弦,均衡时沿直线拉紧,并且除受不随时间而变的张力作用及弦自己的重力外,不受外力影响,下边研究弦的细小横向振动,即假定所有运动出此刻一个平面上,并且弦上的点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运动(图3-1).图3-1设弦上拥有横坐标为x的点,在时辰t时的地点为M,位移NM记作u.明显,在振动过程中位移u是变量x与t的函数u(x,t).此刻来成立位移u知足的方程.我们把弦上点的运动先看作小弧段的运动,而后再考虑小弧段趋于零的极限状况.在弦上任取一弧段MM,其长为ds,设是弦的线密度,弧段MM两头所受的张力记作T,T,此刻考虑孤段MM在t 时辰的受力状况,用牛顿运动定律,作用于弧段上任一方向上的力的总和等于这段孤的质量乘以该方向上的加快度.在x 轴方向弧段受力的总和为TcosTcos ,因为弦只作横向振动,所以TcosTcos0.()假如弦的振动很小,并且在振动过程中弦上的切线倾角也很小,即0,0,则由24cos14!2!可知,当为无量小量时,cos 与1的差量是的高阶无量小量,能够略去不计,所以当0, 0时cos1,cos 1代入(3.1)式,即可近似获得TT .在u 方向弧段受力的总和为Tsin Tsingds ,此中是单位弧段的质量,gds 是弧段MM 的重力.又因当0, 0时 sin1 tg tgu(x,t),tg 2xsin ' tg 'u(xdx,t),x2ds 1u(x,t)dxdx,x2且小弧段在时辰 t 沿u 方向运动的加快度为u(x,t),小弧段的质量为t 2TsinTsin2u(x,t)gdsds2t或gds ,所以()Tu(xdx,t)u(x,t)gds2u(x,t)dx, x xt 2上式左侧方括号内的部分是因为x 产生dx 的变化而惹起的u(x,t)的改变量,可用微x分取代,即u(xdx,t)u(x,t)xu(x,t)dx2u(x,t)dx, xxxx 2于是T2u(x,t) gdx2u(x,t)dxx 2x 2或T2u(x,t) 2u(x,t) g.x2t22一般说来,张力较大时弧振动速度变化很快,即u要比g 大得多,所以又能够把g 略去.t 2经过这样逐渐略去一些次要的量,抓住主要的量,最后得出 u(x,t)应近似地知足方程2ua 22u()t 2x 2这里的a2T.式(3.3)称为一维颠簸方程.假如在振动过程中,弦上此外还遇到一个与弦的振动方向平行的外力,且假定单位长 度所受外力的 F(x,t),明显,在这里(3.1)及(3.2)分别为TcosTcos 0,FdsTsinTsin2u gdsds2.t利用上边的推导方法并略去弦自己的重量,可得弦的逼迫振动方程为2u22uf(x,t),()’t2x2此中f(x,t)1F(x,t).方程(3.3)与(3.3)’的差异在于(3.3)’的右端多了一个与未知函数u 没关的项f(x,t),这个项称为自由项,包括有非零自由项的方程称为非齐次方程,自由项恒等于零的方程称为齐次方程.(3.3)为齐次一维颠簸方程, (3.3)’为非齐次一维颠簸方程 .例2 传输线方程对于直流电或低频的沟通电,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指出同一支路中电流相等 .但对于较高频次的电流(指频次还没有高到能明显地幅射电磁波的状况) ,电路中导线的自感和电容的效应不行忽视,因此同一支路中电流未必相等.现考虑一来一往的高频传输线,它被看作拥有散布参数的导体(图3-2).在拥有散布参数的导体中,电流经过的状况,能够用电流强度与电压v来描绘,此处i与v都是x,t的函数,记作i(x,t)与v(x,t),以R,L,C,G分别表示以下参数:R——每一回路单位的趾串连电阻,L——每一回路单位的串连电感,C——每单位长度的分路电容,G——每单位长度的分路电导.依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长度为x的传输线中,电压降应等于电动势之和,即v(v v)R xii Lx.t而vx, vx故上式可写成v Ri L i.x T此外,由基尔霍夫第必定律,流入节点x的电流应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即i(i i)C x iGxv, t或i C vGv.x t将方程(3.4)与(3.5)归并,即得i与v应近似地知足以下方程组i C v Gv0,x tv iRi0.Ltx ()(((((((()为了确立函数i与v,将方程(3.5)对x微分,同时在方程(3.4)两头乘以C后再对t微分,并把两个结果相减,即得2i G v LC2i RC i x2x t20,t将(3.4)中的v代入上式,得x2i2i(RC i()x2LG2GL)GRi,t t这就是电流i近似知足的微分方程,采纳近似的方法从()与()中消去i可得电压v近似知足的方程2v LG2v(RC GL)v GRv,()x2t2t方程(3.6)或(3.7)称为传输线方程.依据不一样的详细状况,对参数R,L,C,G作不一样的假定,就能够获得传输线方程的各种特别形式.比如,在高频传输的状况下,电导与电阻所产生的效应能够忽视不计,也就是说可令G R0,此时方程(3.6)与(3.7)可简化为2i12ix2LC t2,2v12vt2LC t2.这两个方程称为高频传输线方程.若令a21这两个方程与(3.3)完整同样.因而可知,同一个方程能够用来描绘不一样的LC物理现象,一维颠簸方程不过颠簸方程中最简单的状况,在流体力学、声学及电磁场理论中,还要研究高维的颠簸方程.例3电磁场方程从物理学我们知道,电磁场的特征能够用电场强度E与磁场强度H以及电感觉强度D 与磁感觉强度B来描绘,联系这些量的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为rotH J D(),trotE B,(3.9) tdivB 0,()divD.(3.11)此中J为传导电流的体密度,为电荷的体密度.这组方程还一定与下述场的物质方程D eE,()B H,()J E,()相联立,此中是介质的介电常数,是导磁率,为导电率,我们假定介质是平均并且是各向同性的,此时,,均为常数.方程(3.8)与(3.9)都同时包括有E与H,从中消去一个变量,就能够获得对于另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比如先消去H,在(3,8)式两头求旋度并利用(3.12)与()得rotrotH rotE rotE,t将(3.9)与(3.13)代入得rot rotH2H Ht2,t而rotrotH grad div2H,且divH1divB0,所以最后获得H所知足的方程为2H2HH t2t;同理,若消去H即得E所知足的方程2E2E E.t2t假如介质不导电(0),则上边两个方程简化为2H12H,()t22E12E,()2t(3.15)与(3.16)称为三维颠簸方程.若将三维颠簸方程以标量函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则可写成2ua 2ua22u2u2u(t2x2y2z2,)此中a21,u是E或H的随意一个重量.从方程(3.11)与(3.12)还能够推导出静电场的电位所知足的微分方程.事实上,以(3.12)代入(3.11)得divD div E divE,而电场强度E与电位u之间存在关系E gradu,所以可得div(gradu)或2u,()这个非齐次方程称为泊松(Poisson)方程.假如静电场是无源的,即0,则(3.18)变为2u 0,()这个方程称为拉普拉斯(Laplace)方程.例4热传导方程一块热的物体,假如体内每一点的温度不全同样,则在温度较高的点处的热量就要向温度较低的点处流动,这类现象就是热传导.在工程技术上有很多传热问题都要归纳为求物体内温度的散布,此刻我们来推导传热过程中温度所知足的微分方程,与上例近似,我们不是先议论一点处的温度,而应当先考虑一个地区的温度.为此,在物体中任取一闭曲面S,它所包围的地区记作V(图3-3).假定在时辰t,地区V内点M(x,y,z)处的温度为u(x,y,z,t),n为曲面元素S的外法向(从V内指向V外).图3-3由传热学可知,在t,t t时间内,从S流入地区V的热量与时间t,面积S,以及沿曲面的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三者的乘积成正比,即Q kuk(gradu)n St Stnk(gradu)S t.此中k称为物体的热传导系数,当物体为平均导热体时,k为常数.于是,从时辰t1到时辰t2,经过曲面S流入地区V的所有热量为Q1t2dSdt.kgradut1S流入的热量使V内温度发生了变化,在△t时间内地区V内各点温度从u(x,y,z,t)变化到u(x,y,z,t+△t),则在△t内V内温度高升所需要的热量为c[u(x,y,z,t t)u(x,y,z,t)]dVVu(x,y,z,t)ct tdV.V进而从时辰t1到时辰t2,因为温度高升所汲取的热量为t2uQ2cdV dt,t1tV此中c为物体的比热,为物体的密度,对平均物体来说,它们都是常数.因为热量守恒,流入的热量应等于物体温度高升所需汲取的热量,即t2t2ukgradudSdt c dVdt.t1t1tS V此式左端的由面积分中S是关闭曲面,能够利用奥-高公式将它化为三重积分,即kgradudS kdiv(gradu)dV k2udV,S V V 所以有t22udVdt t2udVdt.()k ct1t1tV V因为时间间隔t,tt及地区V都是随意取的,并且被积函数是连续的,所以(3.20)式左右恒等的条件是它们的被积函数恒等,即u a22ua22u2u2u ,()tx 2y 2z 2此中a 2k .方程(3.21)称为三维热传导方程.c若物体内有热源,其强度为F(x,y,z),则相应的热传导方程为ua 22u2u2uf(x,y,z,t),tx 2y 2z 2此中fF .c作为特例,假如所考虑的物体是一根细杆 (或一块薄板),或许即便不是细杆(或薄板)而此中的温度u 只与x,t (或x,y,t )相关,则方程(3.21)就变为一维热传导方程2u a 2u2;tx或二维热传导方程u a 22u2utx 22.y假如我们考虑稳恒温度场,即在热传导方程中物体的温度趋于某种均衡状态,这时温度u 已与时间t 没关,所以u 0,此时方程(3.21)就变为拉普拉斯方程(3.19).因而可知稳恒t温度场内的温度 u 也知足拉普拉斯方程 .在研究气体或液体的扩散过程时,若扩散系数是常数,则所得的扩散方程与热传导方程完整同样.3.2 初始条件与界限条件上边所议论的是如何将过程的物理规律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把 详细条件也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详细的物理现象都是处在特定条件之下 的.比如弦振动问题,上节所推导出来的方程是全部柔嫩平均的弦作细小横向振动的共同规 律,在推导这个方程时没有考虑到弦在初始时辰物状态以及弦所受的拘束状况.假如我们不 是平常地研究弦的振动,必然就要考虑到弦所拥有的特定条件.因为任何一个详细振动现象 老是在某时辰的振动状态和此时辰从前的状态相关,进而就与初始时辰的状态相关.此外, 弦的两头所受的拘束也会影响弦的振动,端点所处的物理条件不一样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因此弦的振动也不一样 .所以对弦振动问题来说,除了成立振动方程之外,还需列出它的详细条件对热传导方程,拉普拉斯方程也是这样.提出的条件应当恰好能够说明某一详细物理现象的初始状态以及界限上的拘束状况,.用以说明系统的初始状态的条件称为初始条件.用以说明界限上的拘束状况的条件称为界限条件.下边详细说明初始条件和界限条件的表达形式,先谈初始条件,对于弦振动问题来说,初始条件就是弦在开始时辰的位移及速度,若以(x),(x)分别表示初位移和初速度,则初始条件能够表达为u t0(x)u()t(x) t0而对热传导方程来说,初始条件是指在开始时辰物体温度的散布状况,若以(M)表示t 0时物体内任一点M处的温度,则热传导方程的初始条件就是u(M,t)t0(M).(3.23)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都是描绘稳恒状态的,与初始状态无头,所以不提初始条件.再谈界限条件.假如界限条件直接给出了未知函数u(M,t)在界限S上的值,以s表示界限S上的动点,则这样的界限条件可表为u(M,t)MS(s,t),或简写成u S.()这类界限条件称为第一类界限条件,此中(s,t)表示在界限S上给定的已知函数.比如,在杆的导热问题中,若在端点x a处温度保持为常数u0,这时在端点x a的界限条件为u xa u0.若在端点x a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f(t)为已知,在这点的界限条件为uxaf(t).又如在弦振动问题中,若弦的某端点x a是固定的,则在该点的位移为零,即uxa0.以上都是第一类界限条件的例子.总之,第一类界限条件直接给出了未知函数u(M,t)在边界S上的值但在很多状况下,界限上的物理条件其实不可以用第一类界限条件来描绘.比如,在杆的导热问题中,若杆的一端xa绝热,那么绝热这个条件就不可以直接给出杆的端点处的温度变化.因为从杆外经过杆端流入杆内的热量为kuSt(此中t为时间间隔,S为杆nxa的截面积,n为杆在端点x a处的外法向,若x a是杆的左端点,n的正向与x轴正向相反,则u u,若x a是杆的右端点,则n的正向与x轴正向同样,则uu), n x n x所以绝热这个条件能够表达为k uSt0, nxa即u0.nxa若在单位时间内经过x a端单位面积流入杆内的热量是t的已知函数f(t),则这个条件可表示为k u f(t).nxa弦在对于弦振动问题来说,假如弦在x a处沿位移方向的张力(参照x a处是自由的,即沿着位移方向不受外力,中例1的推导)为则此时Tu0,nx a即u0.xx a总之,有时界限条件一定表达为u()(s,t).n S的形式,此中u.表示函数沿界限外法向的变化率,这类界限条件称为第二类界限条件n除了上述两类界限条件外,有时还会碰到其余形式的界限条件.比如在杆的导热热问题中,若杆在某个端点x a自由冷却,那么自由冷却这个条件就是K uH(u1u xa), nxa(此中u1为四周介质的温度)即uu1h kuh.n xa H这是因为在单位时间内从四周介质传到杆的x a端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与介质和杆端的温度差成正比,而在单位时间内经过u xa端单位面积传向杆内的热量与n考取例4).成正比(参xa对于有界杆(0 x l),若两头都是自由冷却,则在x l处,上述条件可表为uu h u1;nx i在x0处,这个条件可表为uu h u1.nx 0一般地,这类界限条件的形式为u(s,t).()uhn s这样的界限条件称为第三类界限条件.无论哪一种界限条件,假如它的数学表达式中的右端自由项恒为零,则这类界限条件称为齐次的.定解问题的提法前方两节我们推导了三种不一样种类的偏微分方程并议论了与它们相应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方程中出现的未知函数的偏导数的最高阶都是二阶,并且它们对于未知函数及其各阶偏导数来说都是线性的,所以这类方程称为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1 .在工程技术上二介线性偏微分方程碰到最多.假如一个函数拥有所需要的各阶连续编导数,并且代入某偏微方程中能使该方程变为恒等式,则此函数称为该方程的解.因为每一个物理过程都处在特定的条件之下,所以我们的任务是要求出合适初始条件和界限条件的解.初始条件和界限条件都称为定解条件.求一个偏微方程知足定解条件的解的问题称为定解问题.只有初始条件,没有界限条件的定解问题称为始值问题(或柯西问题);而没有初始条件,只有界限条件的定解问题称为边值问题;既有初始条件也有界限条件的定解问题称为混合问题.一个定解问题提得能否切合实质状况,自然一定靠实质来证明,但是从数学角度来看,能够从三方面加以查验. 1)解的存在性,即看所结出来的定解问题能否有解;2)解的独一性,即看能否只有一个解;3)解的稳固性,即看当定解条件有细小改动时,解能否相应地只有细小的改动,假如*)二阶线性编微分方程能够按它们的二阶导数的系数的代数性质进行分类,在§中所推导的颠簸方程属于双曲型,拉普拉斯(或泊松)方程属于椭圆型,热传导方程属于抛物型,对于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方法,读者可参阅复旦大学数学系编《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第一版社第一版)第一章§5.确立这样,此解便称定的,否所得的解就无用价 .因定解条件往常是利用方法得的,因此所获得的果, 有必定的差,假如所以而解的很大, 那么种解然不可以切合客的要求 .假如一个定解存在独一且定的解,此称适定的,在此后中我把着眼点放在定解的解法上, 而极少它的适定性, 是因定解的适定 性常常十分困,而本所的定解都是古典的,它的适定性都是了然的 .习题一1. l 的平均杆,面,一端温度零,另一端有恒定流 q 入(即位内通位截面流入的量q ),杆的初始温度散布是x(ix),写出相的定解.22. l 的弦两头固定,开始在xc 遇到冲量的作用,写出相的定解.有一平均杆,只需杆中任一小段有向位移或速度,必致段的或伸,种仲开去,就有波沿着杆播,推杆的振方程 .4.一平均杆原l ,一端固定,另一端沿杆的方向被拉e 而静止,忽然松手任其振,成立振方程与定解条件.若F(z),G(z)是随意二可微函数,uF(xat)G(xat)足方程2ua2 2ut 2x 26.若函数u 1(x,t),u 2(x,t), ,u n (x,t),⋯均性次方程2up2uq u r ux 2t 2xt的解,此中p,q,r 不过x,t 的函数,并且数uu k (x,t)收,并x,t 能够行两次k 1逐微分,求数uuk(x,t)足原方程(个叫做性次方程的叠加原理).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