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27.55 KB
- 文档页数:10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浅谈汽车生产一致性管理方法与实施策略孙俊俊 罗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市 401120摘 要: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发布及实施是国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汽车是强制性产品认证中重要的一个模块,本文主要结合企业对生产一致性管理、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维护、COC证书、CCC标志、关键件符合性等控制措施的实施,从而保障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达到五个一致,即公告车型、试验样品、车辆产品、产品合格证、出厂车辆上传信息的一致性。
关键词: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关键件 COC证书1 引言2020年4月份,为了落实“放、管、服”要求,深化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认监委修订并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汽车》(CNCAC11-01:2020),减少企业认证参数的填写数量、增加了企业自我承诺的方式。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2014年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汽车产品中增加了企业分类管理,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代表一致性管理规范的企业,若在日常的飞行检查或常规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将根据问题的性质对企业的等级进行调整,初始状态均为B级,根据前一年度的表现进行等级的标定,同时也要求降级可以从A直接到D,但升级只能逐级升级。
为了持续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的要求,企业主要依托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实施整改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循环过程,旨在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2 宏观要求2.1 汽车强制性认证制度深化改革认监委2002年第12号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汽车强制性认证制度管理的建立,其建立起我国汽车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的节本管理模式型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2005年,认监委的第25号公告贯彻国家汽车节能、环保相关标准,加强对汽车产品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推动并规范混合动力汽车等节能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后期随车汽车行业的发展,认监委分别通过2008年第1号公告、2014年第31号公告,先后增加车辆一致性证书,并将车辆一致性证书作为监管部门认证执法的范畴,也对3C认证体系进一步改进。
附件三企业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实施细则(讨论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月1. 目的为规范企业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企业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工作。
3. 职责3.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及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机中心)负责企业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的管理工作,并核准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的企业和产品。
3.2 工信部及中机中心委托具有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审核机构(以下简称审核机构)负责审查项目的具体实施。
4. 企业申请的条件企业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必须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二)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的企业所申请的产品应为批量生产产品。
原则上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时系列车型的累计产量至少应为:M1类乘用车5000辆;M2类乘用车1000辆;M3类乘用车300辆;N1类载货汽车2000辆。
(三)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产品无重大质量投诉事件发生。
(四)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含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满足企业产品技术条件,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
(五)企业制定的《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得到体现并组织实施。
(六)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的所有产品在批量生产时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生产地址、型式及主要结构、配置、技术参数以及上传合格证内容与《公告》公布的状态相一致;涉及安全、环保、节能、防盗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及总成的型号、主要技术规格及供应商与发改产业[2006]1532号文件中附件一《车辆产品主要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和附件二《车辆产品强制性检验方案表》中报送的内容相一致。
5 申请程序5.1 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向工信部及中机中心提出申请。
5.2 企业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时应提交以下资料:(一)企业主动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申请书(格式见附表一);(二)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申请车型目录(格式见附表二);(三)申请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审查的《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内容要求见附表三);(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概况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状态。
附件1:《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编制要求一、目的车辆生产企业通过编制、执行《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以下简称《保证计划》),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并持续符合国家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
二、《保证计划》的内容(一)《保证计划》适用范围《保证计划》应明确其所覆盖的车辆产品。
对于产品结构、生产控制要求相同或相似的车辆产品,可以使用相同的《保证计划》,但不同类型(M1类、M2+M3类、N1类、N2+N3类、O 类、L类、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车辆必须分别制定《保证计划》。
(二)所执行的标准《保证计划》所覆盖车辆产品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法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三)产品描述1.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企业《保证计划》所覆盖车辆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
2.自制件、外购件清单主要是与《公告》产品参数、配置和性能等一致性要求有关的总成部件(或系统)的清单,包括总成部件的名称、型号(或图号、零件号)、生产企业名称等。
(四)有关产品一致性的控制措施原材料与外购件采购过程、自制件生产过程、装配过程等过程控制文件。
(五)有关生产和检验测量设备的控制措施生产和检验测量设备台帐、设备管理制度文件。
(六)有关人员能力、资格的控制措施与生产一致性相关人员的能力、资格要求等控制文件。
(七)有关检验的控制措施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各类检验或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控制文件。
特别是与整车出厂检验相关的控制文件。
(八)有关《合格证》管理的措施《合格证》发放、出厂车辆信息上传等的控制文件。
(九)恢复措施当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中出现与一致性相关的问题时,为恢复生产一致性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原因分析、不合格品处理及追溯、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文件编号:CX-B/40-2010版本号:B /0第 1 页共31 页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日期:2010-10-1文件编号:CX-B/40-2010版本号:B /0第 2 页共31 页修订页编制/修订原因说明:根据ISO/TS16949:2009版技术规范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修订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备注编制/修订部门/人质量部:张学涛、俞品华、韩张锋参加评审部门/人管理者代表刘成质量部张学涛技术中心练红亮采购部上官増猛生产部陈学来销售公司丁光俊综合办曹文杰国贸部黄潜顾客代表林立辉修订记录修改日期修改条款更改内容摘要更改标记修改通知单编号修改人文件编号:CX-B/40-2010版本号:B /0第 3 页共31 页1 目的车辆生产企业通过编制、执行《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以下简称《保证计划》),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并持续符合国家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浙江飞碟汽车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三门生产地生产的FD6432、FD6390B4、FD6421、FD6392C、FD6433、FD6397 。
3 引用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2 GB4599-2007 汽车用灯丝灯泡前照灯3 GB4660-2007 汽车用灯丝灯泡前雾灯4 GB11554-2008 机动车和挂车用后雾灯配光性能5 GB5920-2008 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6 GB15235-2007 汽车及挂车倒车灯配光性能7 GB17509-2008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8 GB11564-2008 后回复反射器9 GB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10 GB7258-2004 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及发光强度11 GB11551-2003 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12 GB7063-1994 汽车护轮板13 GB11562-1994 驾驶员前方视野14 GB15084-2006 后视镜性能文件编号:CX-B/40-2010版本号:B /0第 4 页共31 页15 GB15084-2006 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16 GB11556-1994 风窗玻璃除霜系统功能17 GB11555-1994 风窗玻璃除雾系统功能18 GB15085-1994 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性能19 GB15082-2008 车速表20 GB4094-1999 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21 GB15742-2001 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2 GB11566-1995 汽车外部凸出物23 GB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24 GB15086-2006 门锁25 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26 GB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统27 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28 GB14023-2006 无线电骚扰特性29 GB1495-2002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30 GB1589-2004 汽车外廓尺寸31 GB14166-2003 成年成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32 GB14167-2006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33 GB15741-1995 汽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34 GB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35 GB7258-2004 侧翻稳定角36 GB7258-2004 燃油系统及排气管37 GB13392-2005GB7258-2004汽车标记及VIN38 GB7258-2004GB9656-2003安全玻璃认证标记39 GB7258-2004 安全带认证标记40 机汽发(97)099号非氟制冷剂标记41 GB19151-2003 三角警告牌文件编号:CX-B/40-2010版本号:B /0第 5 页共31 页42 GB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43 GB18655-2002 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整车)44 GB19578-2004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45 GB20072-2006 后碰燃油系统安全46 GB15086-2006 门铰链47 GB/T13594-2003 汽车防抱制动性能48 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49 GB11568-1999 汽车罩盖锁系统50 GB18408-2001 后牌照灯配光性能51 GB/T17692-1999 发动机净功率52 GB7258-2004 机动车安全运行强制性项目53 Q/ZFK 108—2008 飞碟牌FD6390B4和FD6392C系列轻型客车技术条件54 Q/ZFK 109—2009飞碟牌FD6421、FD6432系列轻型客车技术条件55 Q/ZFK 110—2010 飞碟牌FD6433、FD6397系列轻型客车技术条件4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第109号文件中的有关术语定义5 职责5.1 质量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企业一致性管理制度
1.目的: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与成交样首件鉴定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确保鉴定合格的样品持续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2.依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
3.范围: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的采购、生产、检验、销售的方面与客户认可及检验检疫机构鉴定合格的首件产品保持一致性。
4.职责:品控部负责产品一致性的控制工作
5.工作程序
5.1产品批量生产所需的原/辅料的一致性控制:
产品批量生产所需的原/辅料必须与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首件样品所用材料一样,以保持其一致性;
5.2生产过程、检验过程的一致性控制:
5.2.1车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5.2.2质检人员在实施产品的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时应按检验制度及产品检验规程执行,确保鉴定合格样品的一致性得到持续。
5.3对产品的标签包装上所表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必须与首件鉴定合格的样品一致。
6.有关变更规定
6.1主要原/辅料更改,标签包装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更改、生产厂名或地址更改中任一项均须进行论证可行,有总经理确认,并向食品监督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实施变更,否则不允许不变更。
工艺流程控制保证产品一致性产品一致性是企业追求产品质量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工艺流程控制是实现产品一致性的核心手段。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的概念、工艺流程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保证产品一致性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工艺流程的概念工艺流程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各项生产工序依次进行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原料准备、加工组装、调试测试等环节。
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应该具备清晰的流程图、明确的工序要求以及合理的质量控制点。
二、工艺流程控制的重要性1.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通过精细化的工艺流程控制,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资源利用: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合理规划生产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投入。
4. 降低质量风险:工艺流程控制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三、保证产品一致性的方法1.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确保每一个工序都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减少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测、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等,对工艺流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和记录每一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为工艺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4. 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员工熟知工艺流程,掌握相关技能,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艺操作能力。
5. 借助自动化技术: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能够提高产品制造的精度和一致性,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6.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因原材料问题引起的产品质量差异。
结语通过对工艺流程的精细控制,企业可以实现产品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质量风险,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1.0目的规范公司工厂一致性保证能力要求管理,满足法律法规对于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的要求;确保公司批量生产的认证汽车产品符合一致性的控制要求。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已获认证产品生产一致性的控制及产品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追溯处理。
3.0术语和定义3.1 生产一致性: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并持续符合国家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
4.0 引用文件4.1 《机动车辆类(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4.2 BAICYX/QP00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4.3 BAICYX/QP011《设计与工程变更控制程序》4.4 BAICYX/QP01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4.5 BAICYX/QP013《市场质量信息处理程序》4.6 BAICYX/QP014《客户投诉处理程序》4.7 BAICYX/QP015《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程序》4.8 BAICYX/QP 022 《工装管理控制程序》4.9 BAICYX/QP024《整车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4.10 BAICYX/QP03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11 BAICYX/QP034《市场问题快速响应管理程序》4.12 BAICYX/QP037《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13 BAICYX /QW008《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出厂车辆合格证管理办法》4.14 BAICYX/QW020《工艺文件管理办法》4.15 BAICYX /QW040《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4.16 BAICYX /QW042 《入厂检验规程》4.17 BAICYX/QW055《特殊过程确认管理办法》、4.18 BAICYX/QW062 《3C认证标志管理办法》4.19 BAICYX/QW065 《产品认证管理办法》5.0职责5.1 质量管理部5.1.1负责本办法的归口管理。
附件1:《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编制要求一、目的车辆生产企业通过编制、执行《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以下简称《保证计划》),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并持续符合国家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
二、《保证计划》的内容(一)《保证计划》适用范围《保证计划》应明确其所覆盖的车辆产品。
对于产品结构、生产控制要求相同或相似的车辆产品,可以使用相同的《保证计划》,但不同类型(M1类、M2+M3类、N1类、N2+N3类、O 类、L类、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车辆必须分别制定《保证计划》。
(二)所执行的标准《保证计划》所覆盖车辆产品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法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三)产品描述1.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企业《保证计划》所覆盖车辆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
2.自制件、外购件清单主要是与《公告》产品参数、配置和性能等一致性要求有关的总成部件(或系统)的清单,包括总成部件的名称、型号(或图号、零件号)、生产企业名称等。
(四)有关产品一致性的控制措施原材料与外购件采购过程、自制件生产过程、装配过程等过程控制文件。
(五)有关生产和检验测量设备的控制措施生产和检验测量设备台帐、设备管理制度文件。
(六)有关人员能力、资格的控制措施与生产一致性相关人员的能力、资格要求等控制文件。
(七)有关检验的控制措施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各类检验或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控制文件。
特别是与整车出厂检验相关的控制文件。
(八)有关《合格证》管理的措施《合格证》发放、出厂车辆信息上传等的控制文件。
(九)恢复措施当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中出现与一致性相关的问题时,为恢复生产一致性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原因分析、不合格品处理及追溯、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2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为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制度,加强对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车辆生产企业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负责对《公告》内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生产一致性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监督管理内容第三条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包括以下内容:《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以下简称《保证计划》)、《生产一致性企业信息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和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第四条《保证计划》编制要求见附件一。
第五条《年报》是车辆生产企业编制、执行和调整《保证计划》的年度总结。
《年报》编制要求见附件二。
第六条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包括产品一致性和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等内容。
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见附件三。
第三章监督管理要求第七条车辆生产企业应确保《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的车型、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实际生产的车辆产品、产品合格证及上传信息中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相一致。
第八条车辆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加强对车辆产品申报、检验、生产和销售工作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第九条车辆生产企业应编制、执行、适时调整《保证计划》并存档、备查。
第十条车辆生产企业应定期编制《年报》并存档、备查。
第十一条工信部通过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确认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否满足产品一致性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相关管理文件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确认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是否持续满足要求。
第十二条工信部制定并公布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年度工作方案》,确定重点监督检查的项目和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的企业范围。
必要时,工信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作为《年度工作方案》的补充。
第十三条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的主要依据是:《年报》信息;以往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信息;公安交管部门通报的涉嫌违规机动车产品信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汽车环保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信息;工商、质监、交通部门及媒体反馈的重大不良质量信息和顾客投诉信息;车辆生产企业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针对企业生产一致性的举报信息等。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规定1、目的:公司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而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2、范围:通过3C认证的产品。
3、职责:3.1、技术中心负责按车型系列提供关键零部件明细、关键过程等;3.2、质管部根据技术中心提供的关键零部件明细、关键过程制定生产一致性控制规定。
并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过程进行检验或验证。
4、程序:4.1、公司通过3C认证产品明细见附件1。
4.2、对关键零部件进厂检验或验证项目见“”;关键过程见“”。
4.3、关键零部件进厂检验或验证规定:1)、关键零部件强制性认证或自愿认证的,有证书的,在每批进货时由质量管理部根据证书的编号上网查询,查询结果分“有效”、“暂停”、“无效”;证书“有效”的,则合格供方继续保持;证书“暂停”的,通知采购部门暂停该供方的采购,待证书恢复后再实行采购;证书“无效”的,通知采购部门停止该供方的采购,并取消合格供方资格。
2)、对其他关键外购件,能进行尺寸检验的,按要求进行有关尺寸检验,并同时对外观进行检验及有关项目的验证,验证项目包括:合格证、名牌、质保书及供方定期提供的检验报告等。
供方提供的性能试验报告可以作为定期确认检验的内容。
3)、采购部门每年向供方索要确认检验报告,检验的实施者可以是供方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中应包含《关键零部件进厂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要求》中所列的检验项目。
4)、质量管理部根据《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所采购的外购件进行检验或验证。
5)、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频次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但必须在相邻两次CQC工厂检查之间进行。
6)、具体的关键零部件进厂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见《关键零部件进厂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要求》。
4.4、关键过程控制:1)技术中心确定关键过程,并制定作业指导书。
2)对需要关键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在新产品投入之前、每年的一季度、设备变更、人员变化及工厂搬迁时,有技术中心组织技术、质管、设备及生产单位对特殊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结果需经过技术中心主任批准后实施。
完善产线品质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完善产线品质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完善产线品质管理制度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首先,要完善产线品质管理制度,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产品质量标准。
这个标准必须覆盖到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通过设定明确的标准,企业可以在整个生产线上形成良好的质量意识,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是符合标准的。
其次,企业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企业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来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访问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中的失误和错误率。
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对销售数据和客户反馈进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用户体验。
第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
企业可以采用ISO9001等国际认证标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检测机制。
同时,企业也可以设立质量监督部门,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来确保生产线上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质量风险和后续成本。
第四,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制度来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培训课程,让员工了解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流程,学习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企业也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注重质量,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完善产线品质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了企业必然的选择,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严格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完善产线品质管理制度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________________生产一致性控制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号:受控状态: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一、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认证产品能满足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工厂生产的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特制定和公布本生产一致性控制方案(以下称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04类车辆产品。
三、职责:3.1质量负责人经公司研究决定,由乌J担任本公司质量保证负责人一职,同时担任本公司认证技术负责人,授权其继续履行原来的职责和权限外,在3C认证工作中,其职责及权限如下:①确保工厂管理体系满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CAP-C11-01:2020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汽车》、≪CNCA-Cll-01:2020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汽车》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②负责认证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③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④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⑤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平安性能的变更。
⑥负责批准生产一致性控制方案;⑦负责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方案执行报告;⑧掌握认证依据标准要求,依据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细则规定的职责范围,对认证产品变更进行确认批准并承当相应责任;⑨向上级报告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运作的情况,包括需耍的改良。
⑩代表本公司就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
3.2各部门职责3.2.1技术部负责产品技术开发、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工艺标准、关键工序等技术文件的制定、发放、保管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协助供销部对供给商进行选择、评定工作;负责产品变更的审核工作;负责一致性控制方案的制修订和变更申报等。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文件编号:PT-CCC-2016-01受控状态:受控编制:技术质量部审核:批准:XX公司发布版本:2016年A/0版目录11.2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范围2.1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
当新的汽车内饰件产品获得CCC证书时,亦应遵守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规定。
2.2本公司已按认证实施规则、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
3、职责3.1总经理a)领导公司的全面工作;b)向全体职工宣传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c)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d)建立公司组织结构,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e)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f)确保资源的获得;g)指定质量负责人,并授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3.2质量负责人a)负责建立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质量体系,确保实施和保持;b)确保产品一致性以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c)正确使用CCC证书和标志,确保加施CCC标志产品的证书状态持续有效;d)对认证产品变更进行确认批准并承担相应责任。
3.3市场部3.43.53.63.73.8f)负责顾客投诉的处理。
3.9市场部a)负责销售计划管理,负责客户沟通。
3.10采购员a)按采购计划实施采购,及时供应生产所需的各类原辅材料;b)确保在合格供应商中实施采购工作。
3.11检验员a)按检验要求对各过程的产品实施检验和判定。
b)对所发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做好过程质量控制。
c)对检试验设备认真维护,保证精度要求;d)有权停止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
3.12内审员a)负责按内审计划实施审核工作。
b)负责体系运行各过程的监控,协助质量负责人维持体系正常运行。
3.13生产工人a)认真执行质量制度和工艺文件,做好产品自检,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