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重点一、填空(15*2′=30′)二、单项选择题(5*2′=10′)三、简答(4*10′=40′)【注意举例说明】四、教案设计(1*20′=20′)【课本重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论(填空、选择)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P5答:【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的学科,专门研究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习得规律以及相应的教学规律。
【特点】①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②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的习得,它是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③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环境的不同,会给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很多困难。
二、“应用语言学”的【定义】P10:应用于具体实际领域的语言学称为应用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如何在不同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利用,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三、神经语言学的【主要观点】P11:神经语言学就是丛神经的功能和机制角度研究语言活动,对语言的产生、语言交际和言语理解进行神经心理分析。
1)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域定位也许是相对的,也许因人因病而异(大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性思维);2)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在13岁以前(语言领会力、语言感知力、口腔灵活);3)汉字习得需要两个半球协调加工传递(借助图片、具有形象性的汉字、《说文解字》中的篆书形象性也很强);4)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大脑区域有不同的要求。
四、乔姆斯基【代表作】P14:《句法结构》1957.【主要观点】乔氏认为:语言的特点不是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语言的“生成性”。
他在书中提出的“语言机制”和“语言能力”等重要概念是乔氏理论的重要内核。
在语言习得上,他认为小孩学习语言并不是刺激、反应、模仿和强化的过程,而是运用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去掌握有限的规则,然后自动生成语法,形成语言能力。
五、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P16:{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主要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
对外汉语要素教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1.上下位词:所谓上下位词,就是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
上位词和下位词具有种和属的关系,种和属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般利个别的关系。
例如“牛”对“动物”来说是个别,“动物” 对“生物”来说是个别;“动物”对“牛”来说是一般,“生物”对“动物”来说是一般。
它们的关系是:个别体现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2.语块:根据有关的语言习得理论,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我们把那些在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但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固定短语的词语组合形式(包括常用句式)也作为词汇的单位, 称之为语块,它是一种预制的语言板块结构,包含一定的结构和意义。
也可称之为教学词汇。
3.引申义: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木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的基木义是从表1印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Hi的距离大。
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
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
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
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
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
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中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4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5.固定短语:是由词构成的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造旬功能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包括成语(如车水马龙、七手八脚)、惯用语(如走后门、拍马屁)、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复杂专有名词(微创手术、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谚语(瑞雪兆丰年、众人拾柴火焰高、情人眼里出西施)。
6.国俗词语:所谓国俗词语,就是与某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 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参考对外汉语教学法1部分复习资料参考一、名词解释1.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任务法、认知教学法……等2.教学单位、教学课时、教学单元、教学阶段、教学步骤、教学行为3.教学方案4.动机、态度5.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6.心理图式7.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内容的转换8.直观法、定义法、关联法、联想法、对比法、比较法、图示法、演绎法、归纳法9.查读、扫读、快速浏览、10.猜测和跳跃11.话语计划12.承接性话语、功能性话语、叙述性话语13.潜能测试、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性测试、结业测试、分班测试14.直接测试、间接测试15.分立式测试、综合性测试16.标准参考型测试、常模参考型测试17.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二、问答题及思考题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2.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3.怎样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语言学原理是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为什么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影响着新的外语教学法流派的产生、形成和变化?)4.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在语音教学、词语教学和语法教学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5.对于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应注意哪些特点?6.对于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应如何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7.说说教学环节、教学步骤与教学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8.教学方案的实施要注意些什么?要做好哪些工作?9.课堂教学应贯彻哪些原则?为什么?10.简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确立要了解和掌握哪些情况?11.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主要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12.选择适合班级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和衡量?13.如何使用和处理已经选定了的教材?14.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哪几种类型?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
15.教学应考虑学习者的哪些情感因素?为什么?16.应该如何激发外国留学生学生学习动机?17.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和注意哪些方面?18.提高教材可懂度应从哪些方面着手?19.教学课文如何进行文化导入?怎样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0.文化导入的原则是什么?21.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什么关系?二者怎样配合?22.测试的目的、要求是什么?测试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23.为什么命题要注意和讲究效度、信度和难易度等要求?24.说说阅读课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第⼀章外汉语⾳教学⼀、外汉语⾳教学的思路、原则(⼀)语⾳教学的思路语流教学⾳素教学(⼆)外汉语⾳教学的原则(1)总则《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语⾳教学原则注重针对不同学习者的语⾳学习难点进⾏语⾳教学;注重“有意义的⼤量的多样的实际操练”(2)细则( 12字⽅针)两结合,⼀对⽐,⼀模仿,易到难两结合:短期集中训练和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对⽐分析突出重点难点英语没有的:送⽓⾳汉语的声母zh ,ch ,sh ,j ,q ,x ,z ,c ,声调(轻声)⼆、语⾳要素的教学(⼀)元⾳和韵母的教学先教a 、i 、u 分成a 系和e 系教(⼆)辅⾳和声母的教学从发⾳⽅法教起两⽅阵(赵⾦铭,2010)(三)留学⽣常见声韵母偏误以法语、意⼤利语、波斯语等为母语的学⽣发不好送⽓⾳ p 、t 、k ;。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常常b-p 、d-t 不分;⽇本学⽣容易把zh 、ch 、sh 念成j 、q 、x ,发不好元⾳e 、u 、送⽓⾳p 、t 、k 、前⿐⾳an 、en 、in ;。
韩国学⽣不易掌握的⾳有元⾳ü、⾆尖前⾳z 、c 、⾆尖中⾳l 等。
三、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声母教学送⽓不送⽓(加⼤⽓流发好送⽓⾳)zh j 组(⼆)声调教学:⼆声升不上去,三声不会拐弯,四声降不下来教学顺序:阴平、半上、去声、阳平、上声单字调的教学策略:发好第⼀声。
第三声时⽤最低的调发⾳。
第四声时,发⾳不要拖,要很快地降下来。
第⼆声可325,略降⼀点,很短的时间,然后很长的升,就⾏了。
也可以,四声+⼆声(三)句调教学句⼦的语⾳训练要求学⽣掌握正确的发⾳,还要恰当地运⽤重⾳、停顿、语速以及语调等表情达意1.重⾳2.停顿3.语调四种句⼦的基本语调: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语调的训练⽅法:朗读、跟说、配⾳四、语⾳教学的主要⽅法:演⽰(⽰范)(最基本)、模仿(最基本)、对⽐、夸张、⼿势、带⾳、分辨、固定⽰范与模仿的四段跟读法:⽰范模仿再⽰范再模仿⽼师:z 学⽣z ⽼师:z 学⽣z听后说出听到的声母/韵母/声调/⾳节、发⾳对⽐意⼿段多样化第⼆章外汉词汇教学第⼀节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基本特征⼀、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词和语素(⼆)汉语词汇系统的构成(基本词汇是重点熟语是难点)(三)汉语词的构成(构词法复合词和短语有⼀样的结构)⼆、汉语词汇成分在切分上的困难:词语连写/离合词/缩略词三、汉语词义的内部系统性(⼀)汉语词义系统的构成要素1、词的概念意义和附加⾊彩(⾛滚)2、词的基本义和转义(⼆)汉外词汇对⽐1、汉语国俗词语研究2、汉外对应词语的⽐较研究四、外国⼈汉语词汇学习的偏误1、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在词义上互有交叉⽽造成的偏误2、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各⾃的附加⾊彩不同⽽造成的偏误3、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因各⾃的搭配关系不同⽽造成的偏误4、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因各⾃的⽤法不同⽽造成的偏误第⼆节外汉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的培养学⽣识词辨词、选词⽤词的能⼒。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外汉语教学法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法进行复习,总结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供教师和学习者参考。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例如,如果学生的目标是提高口语能力,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口语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选择、课外阅读等方式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仍然有其重要性,但在现代教学中,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更受到青睐。
这些方法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教学评估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应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如考试、作业、口语表达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五、文化因素的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还应包含对中国文化的介绍。
教师应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文化讲座等方式,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六、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语言学习软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门研究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习得规律以及相应的教学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1.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2. 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习得,它是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
3.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文化背景车衣,语言环境不同会给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许多困难)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这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综合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出能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 语言能力的培养2. 课堂教学目的的多样化・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及习得过程,就包括“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三个问题,前两个是最重要的环节。
・“教”的内容方面,包括:1. 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程度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2. 课程研究(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切实可行的课程) 3. 教法研究(以功能为主/以结构为主) 4. 测试与评估・国外流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法:1. 学业性教学法(语法翻译法):语法知识的传授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课文被用来作为分析语法的材料,词汇教学在课堂中占的比例很大,而在词汇教学时强调其语法意义。
(课堂语言基本以学生母语为主) 2. 听说教学法: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每个习惯的形成要靠反复训练,所以强调模仿、记忆、替换、重复的练习方式。
教学特点是从会话形式开始,以句型练习为课堂教学重心。
重视口语练习,语音训练。
3. 功能法(任务教学法):不要求学生说出的句子都是正确的,也不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型,而是靠角色扮演,小组练习,游戏等来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
,从而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第二章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原则:1. 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短期集中训练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第一章1、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 P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的东欧留学生中国语言专修班是我国的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3、1978年提出要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来研究(北京地区语言科学规划座谈会)1984年政府正式确认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P5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是对外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属性: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5、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P10①语言学理论②心理学理论③教育学理论④计算机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6、一个“核心”两个“基本” P10一个核心:怎么教;两个基本:教什么、怎么教7、“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可能快学好汉语”——陆俭明8、对外汉语研究表 P13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外汉语研究语言学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教什么心理学认识论: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如何学教育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怎样教计算机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论: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用什么技术手段9、“教”所研究的内容的四大环节 P17 (选填)①大纲制定②课程研究③教法研究④测试与评估10、“学”所研究的内容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总体框架 P19①是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研究②是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第二章1、什么是“大纲制定”? P24“大纲制定”是指对语言教学大纲的一种设计,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规定和描述,其主要任务集中在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
2、第二语言教学全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3、什么是“总体设计”? P25“总体设计”就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为全部教学活动设计或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以规范和指导教材的编选、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等其他教学环节的进行,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语言教学法是关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对语言学习能力和世界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的领域。
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总和。
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在吸取国外语言教学流派的精髓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原则。
①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性的内容,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或比较法,并辅以图片、电教等直观手段,要言不烦的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路直接引向定义、内涵、规则或结论上去。
这是要经过筛选的,对于那些枝枝蔓蔓的、无关紧要的、可说可不说的东西进行割舍,腾出时间让学习者多练习。
②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只是而印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
常跟大脑思维紧密相连,这样就能受大脑思维的支配而迅速作出反应,达到熟巧或自动反应。
2.讲练结合原则。
讲练结合是协调教学节奏的好方法。
可以促进贮存。
而且,讲练结合能化知识为能力。
讲练结合有多种形式:1.先讲后练 2.先练后讲 3.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
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所谓突出语言教学的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极为密切,听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说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相互练习,相互作用,汉语水平和技能就能共同得到提高。
②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语言学习所产生的中介语,有其积极意义,教师不要讨厌这种中介语,而应该鼓励学习者大胆的应用,并研究她们的中介语规律,不厌其烦的纠正和致电,肯定他们的成绩和点滴进步,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语言方向迈步。
③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法结构的,因为这是产生句子程序的基础,产生式的推到必须有语法结构做指导;它也离不开功能表达,因为它是建构话语的条件,头脑中的命题必须罩裹某种表述、指令、承诺、致意、宣告等的外衣,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它也离不开文化,因为述说的话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习惯、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
1、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办法的总和。
例如:暗示法、阅读法、发现式教学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扩展法、演示法、课堂提问法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是指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实物法、图片法、替换法、顺口溜巧记形近字3、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4、教学单位:教学单位是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有学期总课时和课文课时两种。
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是由若干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划分的标准是多元的。
教学阶段:教学阶段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5、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6、讲练新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环节。
讲练新内容包括:操练新知、讲解新知、操练新知7、巩固新内容花时不多,却至为重要。
8、教学步骤是比教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
环节包括步骤,每个环节往往是由若干步骤串连起来实现和完成的。
教学步骤的安排和组织能反映出教学的心理活动过程,也体现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落实。
9、教学行为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10、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①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三个方面。
②实施阶段,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教学方案实施四个方面。
③反馈阶段,包括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诊断与补救教学两个方面。
11、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12、了解教学对象的汉语程度和汉语水平尤为重要,这是确定教学起点的前提。
折中的起点:程度好的学习者能满意,程度差些的学习者也能跟得上,这样,进行教学才有共同的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部分重点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部分重点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和大题(根据老师重点提示,有待补充与完善)名解重点整理直接法: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代表人物有贝力子、叶斯柏森、帕默等。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又称意念法,交际法。
功能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理论、话语分析理论等。
功能法的基本原则是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因素;教学过程交际化;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自觉对比法:是在同母语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最终达到熟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教育家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根据感知、理解、巩固和运动的基本认知心理规律,总结和归纳出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等。
教学行为:指与教学有关的行为。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狭义指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如图片出示、板书、情景模拟、游戏、问答、坚守、练习、讨论、参观、语言实践等等。
认知风格:指的是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
它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变性。
认知风格有三对: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沉思型和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习俗文化:主要指人们在节庆、婚姻、丧葬、生日、生育、开业等事件中的饮食习俗和活动习俗。
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容状态,是一种藏之于内心的,对行为或事物作出评价反应或准备采取相应行为的倾向性。
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为。
简答方向重点整理1.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哪几种?怎样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五种,分别是:(1)以掌握语言工具为学习动机(2)以升学为学习动机(3)以深造为学习动机(4)以研究为学习动机(5)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怎杨激发和维持?(1)任务激发(2)兴趣激发(3)成就激发(4)竞争激发2、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1)分析阶段: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2)实施阶段: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教学方案的实施3)反馈阶段:测量与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补救教学3.简述教学内容导入的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1、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办法的总和。
例如:暗示法、阅读法、发现式教学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扩展法、演示法、课堂提问法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是指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实物法、图片法、替换法、顺口溜巧记形近字3、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4、教学单位:教学单位是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有学期总课时和课文课时两种。
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是由若干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划分的标准是多元的。
教学阶段:教学阶段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5、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6、讲练新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环节。
讲练新内容包括:操练新知、讲解新知、操练新知7、巩固新内容花时不多,却至为重要。
8、教学步骤是比教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
环节包括步骤,每个环节往往是由若干步骤串连起来实现和完成的。
教学步骤的安排和组织能反映出教学的心理活动过程,也体现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落实。
9、教学行为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10、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①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三个方面。
②实施阶段,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教学方案实施四个方面。
③反馈阶段,包括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诊断与补救教学两个方面。
11、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12、了解教学对象的汉语程度和汉语水平尤为重要,这是确定教学起点的前提。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一、小题目1、①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②一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汉语国际教育最早出现在为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
3、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①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②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4、习得与学习:①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②学习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有人为动机。
5、国外有的语言教育学家认为,语言教学理论至少涉及6个问题:谁(who)、什么(what)、怎样(how)、何时(when)、哪里(where)、为什么(why)。
6、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包括汉语预备教学、进修教学、本科教学。
7、直接法是不用母语,不用翻译,而是直接用目标语教学。
8、心理学家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认为,刺激诱发反应,刺激达到足量的频率,反应就形成习惯了。
9、迁移和偏误:①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
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适合的目的语形式。
②偏离目的语、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语言现象叫做偏误。
10、偏误分析的步骤:预料收集和选择、偏误识辨、偏误点的确定与纠偏、形式分类、偏误探源、偏误评估。
11、语际偏误就是由母语引起的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就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二、大题目1、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答案:①主体。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幼儿,其神经系统、肌肉、发音器官处于发育期,可塑性强,能自然习得地道的发音;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主要是成年人,其大脑神经发育完成,归纳推理能力强,善于总结规律,但模仿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也不如幼儿。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总论1.涵义: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育基本原则的方法。
2.理论支柱:(一)语言学原理: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
(二)心理学原理(三)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的心理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提供心理基础。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一)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
1.代表人物:奥伦多夫2.理论基础:机械主义语言学3.教学原则和特点:(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二)直接法:1.定义: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2.理论基础:语言学观点: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3.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2)以口语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4)句本位原则: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用归纳法教语法: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三)听说法:1.含义: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
反复进行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2.代表人物:拉多、弗里斯。
3.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4.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P 10):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语法翻译法(P 37):语法翻译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
该教学法是从以前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发展而来的,起初用于学习希腊语和拉丁文等古典语言,后来移植到现代外语学习界。
3.负迁移(P 76):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4.语际偏误(P 89):语际偏误就是由于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5.中介语(P 95):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
它是逐步接近目标语的一种发展阶段。
6.第二语言(P 10):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7.习得(P 11):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8.迁移(P 76):旧习惯会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
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
9.评估(P 173):评估是“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全过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信息越可靠,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获得可靠的、相关的信息对做出正确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10.对外汉语教学(P 3):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11.信息差(P 374):信息差,是指交际双方具有的信息有明显差别。
通过交际,了解了对方的信息,交际任务就完成了。
信息差的存在是进行交际的原因,信息差的消失是交际的结果。
12.i+1原则(P372):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1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
这样“i+1”的输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懂的输入。
二、基础知识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P 3)2.汉语国际教育最早出现在为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
1. (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是( )(本题10.0分)A、行书B、楷书C、草书D、隶书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下列难读易错的汉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本题10.0分)A、廛(chan)、龠(yue)、辇(nian)B、(wa)、圭(gui)、璜(huang)C、珩(hang)、(tun)、攸(you)D、寮(liao)、旃(zhan)、茶(cha)标准答案:A3. (单选题)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本题10.0分)A、隶书B、楷书D、行书标准答案:A4. (单选题) 下列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原甲骨文表示“人体形态”的是( )(本题10.0分)A、人、大、天、长、目B、夫、取、好、孝、保C、丰、甫、稻、力、年D、戈、矢、武、辟标准答案:A5. (单选题) 汉字的萌芽大约是在( )(本题10.0分)A、旧石器时代的早期B、新石器时代的晚期C、奴隶社会的晚期D、封建社会的早期标准答案:B6. (单选题) 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的文字是( )(本题10.0分)A、Liu文B、金文D、契文标准答案:A7. (单选题) 字体古朴凝重,笔画遵劲有度,圆润奔放,刚柔相济的文字是( )(本题10.0分)A、甲骨文B、钟鼎文C、石鼓文D、器铭标准答案:C8. (单选题) 楷书的创始人是( )(本题10.0分)A、苍颉B、王羲之C、程邈D、钟徭标准答案:D9. (单选题) 笔画粗细等均,清晰明朗,弯笔圆润,不失筋骨,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正的字体是( )(本题10.0分)A、大篆B、小篆D、楷书标准答案:B10. (单选题) 文字一般用刀刻写,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型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的字是( )(本题10.0分)A、石鼓文B、金文C、甲骨文D、铭文标准答案:C1. (单选题) 2O.我们一般不说“其妻欺其”,原因是 ( )(本题4.0分)A、语音上同音相加B、语义荒谬C、语法上不合格D、容易引起不良联想标准答案:A2. (单选题) “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人在说话。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1. 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法是指在非汉语母语国家或地区,为了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运用汉语语言和文化,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汉语教育活动。
本文旨在提供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复习资料,帮助汉语教育从业者回顾和巩固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2. 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使其能够自主学习、自主运用汉语。
同时,对外汉语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和自信心,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涵盖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
教学内容应结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材料,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4. 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包括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其中,交际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置实际的学习任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和场景进行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评估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反馈的过程。
教学评估应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方法,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口语表达和听力测试等。
6. 教学资源对外汉语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教育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辅、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
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
教学实践应注重教师的教学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8. 结语对外汉语教学法是一门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希望本文提供的复习资料能够帮助汉语教育从业者回顾和巩固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
填空题(10分)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2乘以10分)综合教案(50分)
第一章外汉语音教学
●语音要素的教学
(一)元音和韵母的教学
先教a、i、u(全世界的音都有这三个元音的发音))
分成a系和e系教
●各国学生无法有效掌握的音
英语没有的音:
送气音、汉语的声母zh ,ch,sh,j,q,x,z,c,声调(轻声)
以法语、意大利语、波斯语等为母语的学生发不好送气音 p、t、k;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常常b-p、d-t不分ü;
日本学生容易把zh、ch、sh念成j、q、x,发不好元音e、u、ü送气音p、t、k、前鼻音an、en、in;
韩国学生不易掌握的音有元音ü、舌尖前音z、c、舌尖中音l等。
第二章外汉词汇教学
●汉语词汇教学的要求
初等:2500~3000;中等:5000;高等:8500(着重教学词的用法,情感色彩词义,使用条件)
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即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为2500~3000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最核心)重视语素教学(通过语素义解释词义,并进行教学拓展)
●外国人汉语词汇学习的偏误
主要有以下一些偏误: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在词义上互有交叉而造成的偏误;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各自的附加色彩不同而造成的偏误;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因为各自的搭配关系不同而造成的偏误;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因各自的用法不同而造成的偏误;
第三章外汉语法教学
●各阶段具体目标
初级阶段:以掌握语法形式为主,注重整个形式的意义,主要目的是让习得者明了句法上语词间结合得妥当不妥当。
中级阶段:掌握句式内部的语义构成,主要目的是使习得者明了在语义上词语间搭配得合理不合理。
高级阶段:了解在更大的语言环境(语篇)中,如何正确地使用一个句式;意合问题,以及会话中的合作原则(所谓怎样接话茬)等
●形式语法(初级:辨正误)
语义语法(中级:辨异同)
语用功能语法(高级:辨高下)
●初级阶段:讲究句法结构,掌握汉语的句型词序,是一种语法模式教学
中级阶段(二年级上学期) 侧重语义语法,注意句中成分的,因此语汇的意义(包括词汇语义关系及语义搭配意义和语法意义)及使用的教学,占据相当的位置。
高级阶段(二年级下学期) 侧重语用功能语法,着重语用的选择和词语的应用,目的在于表达得体。
●语法习得的前后顺序要特别把握:层次结构复杂,则困难度高,因此要有先后顺序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语法教学的基本思路
归纳:先给例子(尽可能不能有生词),后总结规则
演绎:先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列出公式)
引导性的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第四章外汉汉字教学
●部首三字经(张朋朋)
一火灭二儿元八刀分人王全女子好田力男日月明小大尖竹毛笔白水泉爪木采舟皿盘示见视目艮眼龙耳聋穴巾帘走干赶厂犬厌文而斋又隹难矢豆短辛瓜瓣米斗料舌甘甜手戈找立风飒身寸射牙鸟鸦气羊氧言方访门口问弓长张黑土墨臣卜卧麻鬼魔石页硕其欠欺食几饥工贝贡自心息父斤斧尸至屋金十针广车库山夕岁酉己配雨辰震衣皮被足止趾歹匕死禾比秕支羽翅虫青蜻鱼里鲤马户驴牛西牺
第五章综合课教学
●综合课教案的撰写
一、课型
二、使用教材
三、教学对象
四、教学内容
1.生词:X个
2.语法:……
3.课文:……
五、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通过词汇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词的实际意义和用法,……正确率在90%以上。
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正确率在90%以上。
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的内容,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点和词语基本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新语言点和词语的准确率在90%以上。
2.技能领域:
听:能听懂每分钟(16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对话体)课文。
说: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话语自然流利
读: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
写:能够以每分钟(12-15)个汉字
3.情感领域:学生有(用本课词语叙事的)愿望
4.学习策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难点
七、教学方法
八、教学时间
九、教具:空的田字格卡片若干,磁铁,黑色记号笔,图片若干。
十、教学步骤
●生词:
1、用ppt跟读两遍本课要学习的生词(要有逻辑顺序,方便后面的语篇连贯教学)
2、(已经让学生回去预习过课文和生词,提醒同学今天要听写单词。
)依次请学生上来在黑板上听写单词,单词写在黑板上已经贴好的空的卡片里,卡片里有田字格,用粗的记号笔写便于学生看清,老师需要注意学生的笔顺笔划。
3、根据课文,学生与老师一起检验书写成果,错的地方由学生自改。
并由老师带读一遍。
读完后老师收回卡片。
4、提问每一个词在课文里对应的是哪一个句子,请同学们读出来。
5、老师分发给学生们每人一张纸条,纸条上是课本中的一句话,涉及生词的地方挖个空。
听老师读课文,把纸条按顺序贴到黑板上,念到谁的纸条,谁就到黑板上贴纸条,竖着贴。
分发给学生刚刚写好的单词,请学生将写好的单词贴到相应的句子里。
并在贴完后读出该句子。
跟读一遍课文。
6、以对话的问答的形式讲解生词,师生互动。
尽量联系后面的语法,黑板上有格式。
用刚刚学过的生词,通过老师的问句提示,让学生套用新的语法格式。
●课文:1、看课文听老师读一遍。
2、学生跟读一遍。
3、针对课文提问题:预料问题,能够在课文中找到现成答案。
交际
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问,回答内容基本与课文相仿。
●语法:句式提示,交际问答。
(一个同学回答完,问另一个同学他说了什么,并复述一遍。
)
问个问题,当同学完整说出后,问他换成黑板上的句式怎么说?引导说出。
(重复运用几个句式)
有联系的上下句式也可以转换。
增加复现率。
●句式练习:发一张图片,两人一组,根据所发图片(图片是学生周边的熟悉的材料),让同学们用刚刚学过的句式写至少
三个句子。
5分钟后,老师检验成果。
两个同学轮流说出句子。
●课文:听老师读两遍课文,学生不看课文。
找两组同学把对话重复一遍。
语段表达:不看课文,黑板有课文简短句式提示,先听老师读一遍,再找学生自己复述一遍。
全班同学一起复述。
使用第三人称将课文复述一遍,黑板上出现的提示内容较少。
第五章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
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但目前总体看偏重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言语交际能力)
讲(教师说):练(学生说)=3:7
初级阶段生词造句
中级阶段扩大词汇量(副词连词虚词等,并且会辨别)并且成段表达(连句成段,词语句式丰富),巩固和深化初级阶段的语法项目(把字句,补语)
●练习环节
语法练习、完成会话、听述(要求学生背诵)、自由表述
第六章对外汉语听力课的教学
●听力课的教学环节
听前活动(内容的准备:背景知识。
扫清语言障碍:生词难句)听时练习(听-讲-练)听后练习
●各阶段教学内容
初级阶段的写作训练主要是组词造句、掌握正确的汉语语序的训练,教学内容侧重于词汇、语法以及汉字、标点符号等方面。
(解决“对不对”、“通顺不通顺”的问题)
中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谋句成段和谋段成章,语段、语篇的写作是教学重点。
高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文体写作,要求学生既能够撰写一般性文章(读后感、记叙文、议论文、普通应用文、实习报告、论文等),也能够写作一定专业性工作范围内的有关文章。
(写得对、写得好,写得得体)
●提问语的设计原则:
1)在不出现计划外生词的前提下,尽量再现学过的词语
2)完句提问语设计——提问语的补足还原处理
3)根据言语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提问语,注意提问语句式的变化
4)设计肯定和否定两种答句的提问语
5)区别课文提问语和交际技能训练提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