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垫圈公司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报告PPT
- 格式:ppt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7
国开-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总1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某公司生产销售甲产品,年产量40000件,销售单价每件40元,单位变动成本每件2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元。
结合上述资料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保本点保本点对企业有什么意义
2、确定该企业甲产品的保本点,并说明其涵义。
3、该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准备降低甲产品的销售单价。
分析甲产品销售单价的下限是多少。
答:1、保本点是指总销售收入和总成本相等,既无盈利,也不亏损,正好保本的销售量(额),又称损益平衡点盈亏临界点,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根据计算公式可知研究保本点的意义在于:确定盈利基础:保本点越低,盈利水平越高,利润是保本点以上的销量(安全边际)创造的;经营风险程度(或经营的安全程度):保本点越低,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经营风险越低。
2、设甲企业的保本点为Q,则根据保本点定义可以Q=40000/(40-20)=2000(件)。
其含义就是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正好相等,此时利润为零,在本题中企业销量要保证在2000件以上,才不会亏本。
3、设甲企业销售单价的下限为X元/件。
(X-20)*40000-40000=0解答:X=21,甲产品销售单价的下限是21元/件。
2。
管理会计——本量利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基本情况酒吧经营分析酒吧最初源于欧洲大陆,经美洲进一步的变异和拓展,于大约十年前进入我国,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更是得到了淋漓的显现,仅北京来说就有400 多家酒吧。
由于八十年代外资与合资的酒店在大陆大规模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们对酒店内的酒吧发生了兴趣;追求发展和变化的心态促使一部分原来开餐厅和酒馆的人们做起了酒吧生意。
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酒吧和咖啡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酒吧数量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就目前来看,咖啡酒吧业全年的消费额为亿元,占全国餐饮服务业消费额5000亿元的%,发展速度比同业高出个百分点。
按这个速度,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的咖啡酒吧服务业市场份额将达到500 亿元。
咖啡酒吧产业市场将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我们选择酒吧经营的案例是紧跟时代潮流的脚步,即可了解现代都市生活的前沿风情,也可熟悉课本知识,将知识紧密的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以后可能从事的行业积累一定的经验。
在如此强大的市场潜力的催生下,许多小酒吧应运而生,许多明星也投入到酒吧经营的浪潮中,他们说开酒吧仅是为了为自己归隐后找一个栖身之所,可更多的是为了以此“敛金盈利” ,其实所有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也无可厚非,但如何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做到保本不亏继而稳赚盈利确实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
小酒吧投资少,通常20 万至60万加元不等;利润高,啤酒毛利在50%以上,白酒毛利更可能高达100%;回本快,小酒吧的投资回本普遍快于杂货店和餐馆;经营易操作,1或2人就可以打理好小酒吧的生意。
然而经营好小酒吧并不容易,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我们将在下面展示如何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来定量分析酒吧经营的案例。
某演艺界明星因手上有一笔闲钱,打算进行酒吧投资,赚取利润,因平日不懂经营,所以聘请了一位经营人员来经营酒吧。
MBA《管理会计》案例报告——B公司匈牙利工厂本量利分析——B公司匈牙利工厂量-本-利分析姓名学号陈京晶 17920091150637高霄霞 17920091150668江源 17920091150702罗志锐 17920091150767谢达 17920091150847庄俊煌 17920091150908《管理会计》案例——B公司匈牙利工厂本量利分析目录第1部分 B公司简介 ............................................ 1 第2部分 B公司匈牙利工厂简介 .................................. 2 第3部分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 (4)3.1作业成本法导论 (4)3.2 B公司匈牙利工厂采用的作业成本法 (4)3.2计算过程 (6)3.2.1各个成本库的分配计算 (6)3.2.2成本计算汇总 (8)第4部分本-量-利分析 (9)4.1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的计算 (9)4.2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 10 第5部分结论 . (11)《管理会计》案例——B公司匈牙利工厂本量利分析第1部分 B公司简介B公司于1995年2月在深圳成立,是一家具有民营企业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
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在短短10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IT及电子零部件的世界级制造企业,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能源供应商,被誉为“制造业基因携带者”、“国际OEM皇帝”和“世界OEM隐形冠军”。
2002年,B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下了54支H股最高发行价的记录。
2003年B公司跻身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
今天,B公司在全球拥有员工100000余人,公司市值已超过300亿港币。
B公司拥有IT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
主要产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塑胶件、液晶显示屏以及汽车等。
目前B公司手机领域的主要客户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爱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
管理会计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管理会计是一种用于帮助管理决策制定的会计方法。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
案例来分析管理会计的应用和重要性。
案例描述
假设一个制造公司正在考虑引入新的生产线来增加产能。
然而,引入新生产线
需要高昂的投资,并且需要考虑新生产线是否能够为公司带来盈利。
公司决定使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评估这个决策。
管理会计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公司需要估算引入新生产线的总投资成本以及未来
预期的收益,进而计算投资回报率。
2.边际成本分析:公司需要分析新生产线每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
用以帮助确定生产线的效益和价格。
3.财务预测:通过财务数据和模型进行长期和短期的财务预测,以帮
助公司决策者做出未来的资金规划。
案例分析
公司进行了详细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边际成本分析后发现,引入新生产线将会带来长期的收益,并且可以提高公司整体的产能利用率。
此外,通过财务预测,公司还发现新生产线的投资回报率将超过公司的内部预期要求。
结论
通过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公司成功地评估了引入新生产线的决策,并做出了
明智的选择。
管理会计在这个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公司理智地进行资本投资决策,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总结
本案例展示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
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其业务决策,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管理会计不仅仅是一种会计方法,更可以视为一种管理决策的工具,帮助公司实现长期发展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