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贫血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2
贫血概述大纲要求(1)概念(2)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一、概念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较为重要。
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血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1)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竭引起的贫血。
(2)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地中海贫血)。
(3)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1)内源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2)外源性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致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多:脾功能亢进。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2.心血管系统症状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
部分严重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
查体可以有心脏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耳鸣、易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临床医学概要贫血优秀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贫血概述•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贫血的治疗•贫血的预防与日常保健•贫血病例分析目录01贫血概述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导致机体功能和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
贫血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贫血定义定义与分类VS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由于铁摄入不足或铁丢失过多,导致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下降,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进而引发巨幼细胞贫血。
由于红细胞自身异常或外部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进而引发溶血性贫血。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贫血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可能导致脑缺氧,出现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贫血可能导致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贫血可能导致肾缺血、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贫血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02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携带氧气的蛋白质,红细胞计数减少常提示贫血存在。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唯一的含铁蛋白质,其测定对于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比容测定血细胞比容是指血液中血细胞所占的比例,其减少也提示贫血的存在。
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计数有助于了解骨髓造血功能。
血细胞比容测定与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检查骨髓检查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手段,可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及有无异常细胞出现。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有助于了解贫血的病因,如遗传性贫血等。
骨髓检查与基因检测心电图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心电图异常,需要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