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PD缺陷 地贫、异常Hb病 自免溶贫、微血管病
性溶贫、脾亢 急、慢性失血贫8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①缺铁:缺铁贫 ②铁利用障碍:铁粒幼贫 ③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巨幼贫 (2)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障碍 ①多能干细胞增生障碍:再障 ②定向干细胞增生障碍:纯红再障 ③正常造血组织被肿瘤或纤维组织取代: 骨髓病性贫血
6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正常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94 >94 <80 <80
26~32 >32 <26 <26
31~35 31~35 31~35
<31
7
2.根据贫血发病原因与机制分类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例
红 细 胞 生
骨髓造血功 能障碍
12
3.根据骨髓幼红细胞的增生程度和形态 分类
1)增生性贫血:缺铁贫、溶贫、失血贫等
2)增生低下性贫血:再障、纯红再障、 骨髓病性贫血
3)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营养性 巨幼贫
4.根据MCV和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RDW)进行分类
13
第三节 贫血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疲倦、乏力 2.呼吸及循环系统:心悸、气促、心率加 快、呼吸加深 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 吐、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4.泌尿生殖系统:多尿、蛋白尿、肾功能 异常、月经不调 5.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畏寒、精神不 振、嗜睡、反应迟钝、耳鸣、眼花
3)MCV、MCH、MCHC测定
17
4)骨髓检查 5)其它检查 ①粪便潜血:缺铁性贫血 ②尿常规、肾功能:肾性贫血 ③肝功能:肝炎后再障 ④怀疑溶血:Hb电泳、酸溶血、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