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9.43 KB
- 文档页数:2
负压创面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者:雷云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负压创面治疗,又名负压封闭引流术等名称,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创伤的临床治疗,以其操作简单、工作持久、疗效显著、适应症广等优点而被医疗界广泛认可,关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文献报道更是逐年快速增加,本文通过总结其概况、适应与禁忌症、优缺点来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创面负压创面治疗是一门新兴医疗技术,目前公认的名称为负压创面治疗。
负压创面治疗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可[1],他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但该技术仍有不够完善之处,它在解决许多临床难题的同时也带来较多困扰,为了促进该技术的研究、发展与成熟,现将其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负压创面治疗概况1.1 负负压创面治疗的机理负压创面治疗的作用机制至今不甚清楚,可能是通过负压源的吸引作用而使封闭区达到和维持负压状态,创面上的空气、水分和创面分泌物等被连接到负压封闭区的引流管引流,通过调节负压吸引装置的压力而调节被引流区内负压值的。
由于内外压力差[2],敷料下压力为正值增大,而质地较软的微循环血管、微小静脉被适当压迫,促进血液回流和物质代谢,从而使创面血流量与行负压封闭引流前显著增多,创面营养状况改善,微循环改善,减轻自由基损伤[3],清洁和封闭创面而减少感染等。
1.2 负压创面治疗的发展最早使用负压吸引技术的应该是公元前300多年的中国古代医学家葛洪,他用“拔火罐”疗法产生的负压来治疗疮疡脓肿,用它来吸血排脓。
现代医学的负压封闭引流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苏联首先使用,而后90年代[4-5]在美国发展并完善的。
该技术至今仍在不断革新和完善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一技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负压创面治疗的适应与禁忌症2.1 适应症负压创面治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6],可按创面是否感染分为感染性创面和非感染性创面。
VSD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研究进展VSD治疗感染创面的原理VSD是通过负压封闭引流系统,将受感染的创面负压封闭,使得创面表面组织经过负压处理后,创面内的局部压力下降,创面表面及组织的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了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VSD治疗感染创面的过程(1)负压封闭:VSD治疗开始时,将一个特制的泡沫海绵覆盖在受感染的创面上,然后用透明膜贴片密封覆盖创面及周围健康皮肤。
(2)外接真空引流:在负压封闭后,通过连接设备,实现对创面区域的持续性负压,吸走并处理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组织的愈合。
VSD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1)创面处理:VSD治疗需要定期更换创面负压封闭系统,要求密切观察创面情况,注意创面分泌情况。
(2)负压引流管道护理:定期更换引流管道,清除吸引管内的血液和分泌物,以保持引流通畅。
(3)患者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鼓励,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VSD治疗感染创面护理研究进展VSD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研究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面处理技术的改进:目前VSD治疗创面负压封闭系统的材料和技术不断更新,使得创面处理更加方便和舒适,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2)护理团队协作:VSD治疗需要医生、护士、工程师等多学科的协作,团队协作对于VSD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预防并发症:VSD治疗在治疗感染创面的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感染、溢栓等。
(4)护理指导:为了提高VSD治疗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指导,使患者了解VSD治疗的过程和要点,增强患者的配合度。
结语VSD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研究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积极应用VSD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发布时间:2023-06-19T02:40:57.81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赵茜[导读]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近年来难愈创面主要治疗手段,保障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再生,确保其足局部处于无菌条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操作特异性,为充分体现临床优势,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广西南宁 530200摘要: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近年来难愈创面主要治疗手段,保障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再生,确保其足局部处于无菌条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操作特异性,为充分体现临床优势,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VSD封闭负压吸引术;难愈创面;治疗;护理进展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临床深部引流重要措施,最初由上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学者提出,在感染性创面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反馈。
于1994年率先引入到我国,作为临床常用辅助引流手段,在急慢性复杂创面应用中取得较好疗效反馈[1]。
考虑VSD封闭负压吸引术独特治疗理念,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护理依赖性较大,完善临床护理模式,对提高VSD封闭负压吸引术疗效具有重要影响[2]。
1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概念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主要操作原理是借助高分子泡沫材料,在难愈创面与负压引流装置之间承担中介,因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较强可塑性,可分担高负压引流,促使其均匀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上,到达引流区各个区域,隔绝外界细菌侵袭,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稳定负压状态[3]。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临床应用优势明显,无需每日换药,可减轻换药期间患者疼痛,有效降低护理负担;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可减少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避免耐药情况发生,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4-6]。
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针对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反馈,已成为当前阶段创面管理主要措施[7]。
负压创面治疗法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贾阳曹莫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4期负压创面治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也称为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 drainage,VSD)或真空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是近10余年来提出并开展的一种外用的促进急性和慢性创面愈合的新治疗方法。
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急性创伤、难愈性慢性创面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该方法以带有多孔引流管的特殊医用泡沫敷料将创面填充并使用贴服性好的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通过可调节的负压吸引装置持续或间断引流创面渗出物或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
1 国内外研究情况VSD概念最早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1]于1993年提出,其工作原理是将带有引流管的多孔聚乙烯醇泡沫应用于伤口并用聚氨基甲酸酯薄膜封闭,然后通过可控负压引流装置引流过多渗血、渗液,以促进创面清洁及愈合的作用。
VAC技术由Argenta[2]和Morykwas[3]于1997年提出,其原理同VSD相似,但治疗装置有所区别。
VAC使用内孔间隙较大的医用泡沫材料覆盖伤口,形成类似吸盘装置,通过粘贴材料上附带的管道做负压吸引,负压直接作用于伤口表面治疗。
Vikatmaa 等[4]对NPWT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比14个随机对照试验样本发现,NPWT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且鲜有严重不良反应。
Vijay Langer等[5]研究了NPWT技术对慢性伤口的治疗功效,发现采用NPWT技术可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
国内裘华德等[6]于1994年首次在中国将德国NPWT技术应用于普通外科、骨科手术及感染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蒋琪霞等[7]将NPWT技术用于53例临床慢性伤口的治疗,发现VAC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收缩及愈合,具有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的优点,可应用于外伤、糖尿病足溃疡、术后切口和压疮等不同类型慢性伤口的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慢性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杜伟斌傅杨纯王利祥胡华辉周化腾陈荣良沈福祥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第20期【摘要】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来已久,这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性溃疡、重度压疮、烧伤后感染创面、骨科创伤感染等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作用机制多,应用范围广泛,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仍存在不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使用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慢性难愈性创面创面愈合[Abstract]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technology has a long story,which is a new treatment method for treating superficial wounds and deep drainage. It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diabetic ulcers, severe pressure sores, post-burn infected wounds, orthopedic trauma infection and other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 It has a great majority of action mechanisms, and also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scope. It has a broad prospect in the clinical, but still has the insufficiency and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lace, we must grasp its indication and the use method strictly when using.[Key wor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 Wound healingFirst-author’s address: Jiang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1201,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20.043負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来已久,这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型治疗方法,即在创口表面形成密闭空间,并给予均匀的可控制的负压吸力,实现持续引流的效果,用于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糖尿病性溃疡、重度压疮、烧伤后感染创面、骨科创伤感染、慢性骨髓炎等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①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1通信作者:甘曦负压伤口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进展朱婷婷① 曹冠柏① 甘曦①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及新模式应用于负压伤口疗法(NPWT)。
NPWT 已成为急性和慢性创伤性伤口、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损伤、皮肤移植和烧伤等有效的治疗方法,NPWT 很少发生并发症,但必须注意预防感染、出血和疼痛等不良事件。
NPWT 负压产生装置的模式及参数,以及泡沫敷料种类的选择等,仍需要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使NPWT 技术不断得到发展进步。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泡沫敷料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ZHU Tingting, CAO Guanbai, GAN X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19): 174-178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new materials and new models are applied to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 NPW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cute and chronic traumatic wounds, diabetic foot ulcers, pressure injuries, skin grafts, and burns. Complications of NPWT are rare, but care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adverse events such as infection, bleeding, and pain. The mode and parameters of NPWT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ion device,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of foam dressing types, still need large-scal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so that NPWT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progress. [Key word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Wound healing Foam dressings First-author's address: Jiulongp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5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19.039 负压伤口疗法(NPWT)于1985年由Nail Bagaoutdinov 首次在阿富汗战争中使用,1990年Louis Aregenta 和Michael Morykwas 将聚氨酯泡沫与负压产生装置相结合的方法引入NPWT,1993年该技术应用于临床[1]。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新进展发布时间:2023-02-03T06:00:42.75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0期作者:韩婕[导读] 负压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引流技术,在去除腔隙、创面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方面有重要意义韩婕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00037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引流技术,在去除腔隙、创面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起到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对于促进组织的快速修复也有很大帮助。
但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感染创面时,也需要同时做好护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面感染的护理展开分析,以期为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感染创面;引流护理1992年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德国正式被提出,与常见外科引流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术属于引流术方面的一大创新,该技术最早运用于骨科领域,主要是治疗软组织缺损以及感染创伤,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该技术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
负压封闭引流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优势,不仅可以改善引流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的痛苦,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过程中,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一、负压封闭引流术相关概述(一)负面封闭引流术概念及优点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对传统外科引流术的一大创新,具有设计独特、优势多的优势,应用原理主要是以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为中介,经引流管将高负压传递到医用泡沫材料,使高负压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表面之上。
医用泡沫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实现全方位引流[2]。
这一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不仅可以大大的改善传统引流术的引流效果,还能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医务工作人员的压力,为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
负压封闭引流术主要有以下应用优点[3]:①有效减少和缩短治疗时间,而且应用期间无需每日换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②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进而预防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③护理更加方便,使用透明粘贴薄膜,更益于加强伤口以及创口的观察;④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引流更加的彻底,而且还能减少体位方面的限制,可以避免形成死腔,还能有效的缩小创面,促进创面的恢复。
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1.引言1.1 概述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该技术通过在伤口表面施加负压,利用负压力将伤口周围的血液、渗出液和细胞组织聚集,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再生,加速伤口的愈合。
传统手术治疗和伤口敷料处理难以解决创面愈合的问题,而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在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和感染,减少伤口排泄液的积聚。
同时,负压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帮助伤口更快地生成新的组织。
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的优点不仅仅体现在促进伤口愈合速度上,还包括疼痛缓解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负压可以减少伤口的压力和张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与传统敷料相比,负压敷料可以更好地控制伤口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感染的风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之,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它的优点包括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再生、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感染、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风险等。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的原理、应用和研究进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展开全面探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文将要介绍的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并阐述了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将详细介绍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
其中,2.1节将对该技术进行综述,包括其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步骤等内容;2.2节将着重介绍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的优点,例如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等。
结论部分将对前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伤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技术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原理和技术得到了详细介绍。
本文还探讨了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文章还分析了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的因素以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通过对效果分析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骨科感染创面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骨科感染、治疗、护理、原理、技术、疗效、并发症、护理工作、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其治疗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感染创面不仅会延长患者在医院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骨骼功能障碍,甚至丧失患肢。
有研究表明,骨科感染的发生率在近年来逐渐增加,且治疗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在创面周围建立一个负压环境,有效清除创面渗出液、促进愈合,并减少感染风险。
该技术在外科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更多的骨科医生开始关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方面的效果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思路和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明确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并总结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原理和技术,分析其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措施,探索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骨科感染创面的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组成及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相关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为复杂创面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回顾性比较分析我院20例复杂创面的病例,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剖面均见大量新鲜内芽组织生长,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I:/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负压封闭术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及综合医疗费用,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问,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其操作简单易掌握,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VSD是使用聚氨酯薄膜(生物半透膜)和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VSD敷料),通过创口持续负压引流,将各种渗出物经VSD敷料中的微孔和引流管及时排出,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减轻了患者创口经久不愈反复换药的痛苦,在骨科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创面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由Fleischmann 等[1]首创。
负压封闭引流术既在临床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的基础上创面置引流管,引流管不与创面组织直接接触(或用聚乙烯醇海绵包裹)创面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形成一个封闭的引流系统,从而防止外界细菌侵入。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2]。
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以下2组:观察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9±16)岁,感染部位:前臂4例,小腿10例,足踝6例。
观察组18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7±15)岁,感染部位:前臂1例,小腿15例,足踝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