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类表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病毒分类:按破坏性分⑴良性病毒⑵恶性病毒⑶极恶性病毒⑷灾难性病毒按传染方式分⑴引导区型病毒引导区型病毒主要通过软盘在操作系统中传播,感染引导区,蔓延到硬盘,并能感染到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
⑵文件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是文件感染者,也称为寄生病毒。
它运行在计算机存储器中,通常感染扩展名为COM、EXE、SYS等类型的文件。
⑶混合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导区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两者的特点。
⑷宏病毒宏病毒是指用BASIC语言编写的病毒程序寄存在Office文档上的宏代码。
宏病毒影响对文档的各种操作。
按连接方式分⑴源码型病毒它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
源码型病毒较为少见,亦难以编写。
⑵入侵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中的部分模块或堆栈区。
因此这类病毒只攻击某些特定程序,针对性强。
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⑶操作系统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
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统,这类病毒的危害性也较大。
⑷外壳型病毒外壳型病毒通常将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相当于给正常程序加了个外壳。
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属于这一类。
病毒命名很多时候大家已经用杀毒软件查出了自己的机子中了例如Backdoor.RmtBomb.12 、Trojan.Win32.SendIP.15 等等这些一串英文还带数字的病毒名,这时有些人就懵了,那么长一串的名字,我怎么知道是什么病毒啊?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病毒的命名规则,我们就能通过杀毒软件的报告中出现的病毒名来判断该病毒的一些公有的特性了。
世界上那么多的病毒,反病毒公司为了方便管理,他们会按照病毒的特性,将病毒进行分类命名。
虽然每个反病毒公司的命名规则都不太一样,但大体都是采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法来命名的。
一般格式为:<病毒前缀>.<病毒名>.<病毒后缀> 。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分类1、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 Win32 、PE、Win95 、W32、W95 等。
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
如CIH病毒。
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 。
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局部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比方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 等。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Hack 。
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那么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那么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
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
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木马 Trojan.QQ3344 ,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拟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
这里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
5、宏病毒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
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
但凡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97;但凡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但凡只感染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97;但凡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依此类推。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拟订二○○六年一月十一日'\表 1. 病毒分类名录菌种(病毒)名称运输包装分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类f危害序程度号分类学地分类英文名中文名位Alastrim类天花病痘病毒科第一1virus毒类Crimean-Con克里米亚布尼亚病第一2go—刚果出毒科类未经无感培育灭活动物染性病毒的感资料培育a感染资料染材的操实验b作d的操料的作e操作cBSL-ABSL BSL-BSL-BSL-34-421BSL-ABSL BSL-BSL-BSL-33-321备注UN 编A/B号UN28A14UN28A143 4 5'\hemorrhagic血热病毒fevervirus(新疆出(Xinjiang 血热病hemorrhagic毒)fever virus)Easternequine东方马脑披膜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仅培育BSL-3A物 A 类encephalitis炎病毒科类3-32114virus埃博拉病丝状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Ebola virus BSL-3A毒科类4-42114Flexal 病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Flexal virus BSL-3A毒科类4-42114'\6 7 8Guanarito瓜纳瑞托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BSL-3Avirus病毒科类4-42114 Hanzalova Hanzalov第一BSL-ABSL BSL-BSL-UN28黄病毒科BSL-3Avirus , a 病毒类4-42114亨德拉病副粘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Hendra virus BSL-3A毒科类4-42114仅病毒Herpesvirus猿疱疹病疱疹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9科 B BSL-2A培育物simiae毒类3-32114为 A 类第一BSL-ABSL BSL-BSL-UN2810Hypr virus Hypr 病毒黄病毒科BSL-3A类4-42114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11Junin virus鸠宁病毒BSL-3A科类4-42114'\Kumlinge12virus,Kyasanur13Forestdisease virusLassa fever 14virusLoupingill15virusMachupo16virusMarburg17virus Kumlinge第一BSL-ABSL BSL-BSL-UN28黄病毒科BSL-3A病毒类4-42114卡萨诺尔BSL-ABSL BSL-BSL-UN28第一丛林病病黄病毒科BSL-3A毒类4-42114拉沙热病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BSL-3A毒科类4-42114跳跃病病第一BSL-ABSL BSL-BSL-UN28黄病毒科BSL-3A毒类4-42114马秋波病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BSL-3A毒科类4-42114马尔堡病丝状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BSL-3A毒科类4-42114Monkeypox第一BSL-BSL-BSL-UN28 18猴痘病毒痘病毒科BSL-3BSL-3Avirus类32114 Mopeia 病Mopeia virus毒 ( 和其(and other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 19他BSL-3A科类4-42114 TacaribeTacaribeviruses)病毒 )副粘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 20Nipah virus尼巴病毒BSL-3A科类4-42114Omsk鄂木斯克第一BSL-ABSL BSL-BSL-UN28 21hemorrhagic出血热病黄病毒科BSL-3A类4-42114 fever virus毒Sabia virus Sabia 病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3 BSL-BSL-AUN2822毒科类4-42114圣路易斯第一BSL-ABSL BSL-BSL-UN2823encephalitis黄病毒科BSL-2A脑炎病毒类3-31114 virusTacaribe Tacaribe沙粒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24BSL-2A virus病毒科类4-42114第一BSL-ABSL BSL-BSL-UN2825Variola virus天花病毒痘病毒科BSL-2A有疫苗类4-41114Venezuelan委内瑞拉equine BSL-ABSL BSL-BSL-UN28披膜病毒第一26马脑炎病BSL-2A科类3-31114 encephalitis毒virusWesternequine西方马脑披膜病毒第一BSL-ABSL BSL-BSL-UN2827BSL-2A encephalomy炎病毒科类3-31114elitis virus仅病毒Yellow fever BSL-ABSL BSL-BSL-UN28培育物第一为 A 28黄热病毒黄病毒科BSL-2A virus类3-31114类,有疫苗Tick-borne仅病毒蜱传脑炎第一BSL-ABSL BSL-BSL-UN28培育物29encephalitis病毒g 黄病毒科BSL-3A为 Avirus g 类3-31114类,有疫苗Bunyamwera布尼亚维布尼亚病第二BSL-ABSL BSL-BSL-UN2830BSL-2A virus拉病毒毒科类3-31114California加利福利布尼亚病第二BSL-ABSL BSL-BSL-UN2831encephalitis亚脑炎病BSL-2A毒科类3-31114 virus毒Chikungunya基孔肯尼披膜病毒第二BSL-ABSL BSL-BSL-UN2832BSL-2A virus雅病毒科类3-31114正粘病毒第二BSL-ABSL BSL-BSL-UN2833Dhori virus多里病毒BSL-2A科类3-31114Everglades Everglade披膜病毒第二BSL-ABSL BSL-BSL-UN28BSL-2A34virus s 病毒科类3-3111435Foot-and-mo口蹄疫病小 RNA 病第二BSL-ABSL BSL-2 BSL-BSL-AUN28'\uth disease 毒毒科类3-31114 virusGarba 病弹状病毒第二BSL-ABSL BSL-BSL-UN28 36Garba virus BSL-2A毒科类3-31114 Germiston Germisto 布尼亚病第二BSL-ABSL BSL-BSL-UN28 37BSL-2A virus n 病毒毒科类3-31114 Getah病披膜病毒第二BSL-ABSL BSL-BSL-UN28 38Getah virus BSL-2A毒科类3-31114Gordil病布尼亚病第二BSL-ABSL BSL-BSL-UN28 39Gordil virus BSL-2A毒毒科类3-31114 Hantaviruses,其余汉坦布尼亚病第二BSL-ABSL BSL-BSL-UN28 40BSL-2A other病毒毒科类3-31114仅病毒培育物为 AHantavirusescause41pulmonarysyndromeHantavirusescausehemorrhagic 42feverwithrenalsyndrome'\类惹起肺综仅病BSL-ABSL BSL-BSL-UN28布尼亚病第二毒培育合征的汉BSL-2A物为 A 毒科类3-31114坦病毒类有疫惹起肾综苗。
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表 1. 病毒分类名录病毒名称序号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Humanimmunodefici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危害程度未经培养的感分类染材料的操作 c1 23 4 5 6 7 8 9101112 ency virus艾滋病毒(I(HIV )型)typy1 and 2 virusJapaneseencephalitis 乙型脑炎病毒virusCoxsakie柯萨奇病毒virusCytomegalovi巨细胞病毒rusEnterovirus肠道病毒 -7171Epstein-BarrEB病毒virusHepatitis A甲型肝炎病毒virusHepatitis B乙型肝炎病毒virusHepatitis C丙型肝炎病毒virusHepatitis D 丁型肝炎病毒virusHepatitis E 戊型肝炎病毒virusHerpes单纯疱疹病毒simplex virus型和 II逆转录病毒科黄病毒科小RNA病毒科疱疹病毒科型小 RNA病毒科疱疹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嗜肝 DNA病毒科黄病毒科卫星病毒嵌杯病毒科疱疹病毒科第二类BSL-2第二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第三类BSL-2131415 Human herpes人疱疹病毒 6 型疱疹病毒科第三类BSL-2 virus-6Human herpes人疱疹病毒 7 型疱疹病毒科第三类BSL-2 virus-7Human herpes人疱疹病毒 8 型疱疹病毒科第三类BSL-2 virus-816 Papillomavirus(human)人乳头瘤病毒乳多空病毒科第三类BSL-21718 Rotavirus轮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科第三类BSL-2 Rubivirus风疹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三类BSL-2 (Rubella)表2.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菌名称危害程度分类级别序号未经培养的感染材学名中文名料的操作1. Mycobacterium结核分枝杆菌第二类BSL-2 tuberculosis2.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f 第二类BSL-2Aeromonas hydrophila 嗜水气单胞菌 / 杜第三类BSL-23. 氏气单胞菌 / 嗜水变形菌4. Bacillus cereus 蜡样芽胞杆菌第三类BSL-25. Bacteroides fragilis 脆弱拟杆菌第三类BSL-26. Campylobacter jejuni 空肠弯曲菌第三类BSL-27. Campylobacter唾液弯曲菌第三类BSL-2 sputorum8. Campylobacter fetus 胎儿弯曲菌第三类BSL-29. Campylobacter coli 大肠弯曲菌第三类BSL-210. Chlamydia 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第三类BSL-211. Chlamydia沙眼衣原体第三类BSL-2 trachomatis12. Clostridium tetani 破伤风梭菌第三类BSL-213. Corynebacterium假结核棒杆菌第三类BSL-2 pseudotuberculosis14. Edwardsiella tarda 迟钝爱德华菌第三类BSL-215. Enterobacter 产气肠杆菌 / 阴第三类BSL-2 aerogenes / cloacae 沟肠杆菌16. Enterobacter spp 肠杆菌属第三类BSL-217. Pathogenic 致病性大肠埃希第三类BSL-2 Escherichia coli, 菌18. Gardnerella阴道加德纳菌第三类BSL-2 vaginalis19. Haemophilus ducreyi 杜氏嗜血菌第三类BSL-220. Haemophilus流感嗜血杆菌第三类BSL-2 influenzae21.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第三类BSL-222. Klebsiella oxytoca 产酸克雷伯菌第三类BSL-223. Klebsiella肺炎克雷伯菌第三类BSL-2 pnenmoniae24. Legionella嗜肺军团菌第三类BSL-2 pneumophila25. Listeria ivanovii 伊氏李斯特菌第三类BSL-226. Listeria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第三类BSL-2 monocytogenes 特菌27. Morganella morganii 摩氏摩根菌第三类BSL-2Mycoplasma28.pneumoniaeNeisseria29.gonorrhoeaeNeisseria30.meningitidisPasteurella31.multocida32.Prevotella spp33.Proteus mirabilis34.Proteus penneri35.Proteus vulgarisProvidencia36.alcalifaciens37.Providencia rettgeriPseudomonas38.aeruginosaSalmonella39.choleraesuis40.Salmonella entericaSalmonella41.meleagridisSalmonella paratyphi 42.A,B,C43.Salmonella typhiSalmonella44.typhimuriumSerratia45.liquefaciens46.Serratia marcescens47.Shigella sppStaphylococcus48.aureusStaphylococcus49.epidermidisStreptococcus50.pneumoniaeStreptococcus51.pyogenes52.Streptococcus spp53.Streptococcus suisUreaplasma54.urealyticum55.Vibrio vulnificusYersinia56.enterocoliticaYersinia57.pseudotuberculosis 肺炎支原体第三类BSL-2 淋病奈瑟菌第三类BSL-2 脑膜炎奈瑟菌第三类BSL-2 多杀巴斯德菌第三类BSL-2普雷沃菌属第三类BSL-2 奇异变形菌第三类BSL-2 彭氏变形菌第三类BSL-2 普通变形菌第三类BSL-2 产碱普罗威登斯第三类BSL-2 菌雷氏普罗威登斯第三类BSL-2 菌铜绿假单胞菌第三类BSL-2 猪霍乱沙门菌第三类BSL-2 肠沙门菌第三类BSL-2 火鸡沙门菌第三类BSL-2甲、乙、丙型副伤第三类BSL-2 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第三类BSL-2 鼠伤寒沙门菌第三类BSL-2 液化沙雷菌第三类BSL-2 粘质沙雷菌第三类BSL-2 志贺菌属第三类BSL-2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三类BSL-2 表皮葡萄球菌第三类BSL-2 肺炎链球菌第三类BSL-2 化脓链球菌第三类BSL-2 链球菌属第三类BSL-2 猪链球菌第三类BSL-2 解脲脲原体第三类BSL-2 创伤弧菌第三类BSL-2 小肠结肠炎耶尔第三类BSL-2 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第三类BSL-2Acinetobacter 第三类BSL-258. 鲍氏不动杆菌baumannii表 3.真菌分类名录序号12 34 5病原菌名称生物安全实验室危害程度分类级别学名中文名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Cephalosporium 头孢霉属第三类BSL-2 Cryptococcus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第三类BSL-2毛霉属第三类BSL-2 Pneumocystiscarinii 卡氏肺孢菌第三类BSL-2 Candida albicans 白假丝酵母菌第三类BSL-2。
电脑病毒分类大全计算机病毒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计算机病毒的具体分类时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电脑病毒分类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电脑病毒分类大全计算机病毒分类大全:计算机病毒分类1、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1)攻击DOS系统的病毒。
这类病毒出现最早、最多,变种也最多,目前我国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基本上都是这类病毒,此类病毒占病毒总数的99%。
(2)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
由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任务操作系统深受用户的欢迎,Windows正逐渐取代DOS,从而成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
目前发现的首例破坏计算机硬件的CIH病毒就是一个Windows 95/98病毒。
(3)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
当前,UNIX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许多大型的操作系统均采用UNIX作为其主要的操作系统,所以UNIX 病毒的出现,对人类的信息处理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4)攻击OS/2系统的病毒。
世界上已经发现第一个攻击OS/2系统的病毒,它虽然简单,但也是一个不祥之兆。
计算机病毒分类2、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1)攻击微型计算机的病毒。
这是世界上传染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病毒。
(2)攻击小型机的计算机病毒。
小型机的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它既可以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机,也可以作为小的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网络的主机。
起初,人们认为计算机病毒只有在微型计算机上才能发生而小型机则不会受到病毒的侵扰,但自1988年11月份Internet 网络受到worm程序的攻击后,使得人们认识到小型机也同样不能免遭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3)攻击工作站的计算机病毒。
近几年,计算机工作站有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应用范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我们不难想象,攻击计算机工作站的病毒的出现也是对信息系统的一大威胁。
计算机病毒分类3、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结方式分类由于计算机病毒本身必须有一个攻击对象以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计算机病毒所攻击的对象是计算机系统可执行的部分。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e (SRBSDV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表1-2 SRBSDV 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功能预测Table 1-2 The possible function of protein by coding of SRBSDV基因组片段 大小(Size /bp )阅读框(ORFs ) 蛋白大小/kDa 预测蛋白功能S1 4499 36-4430 168.5 RNA 依赖的聚合酶(RdRp ) S23816 47-3727 141.3内壳蛋白(capsid shell protein )S3 3571 15-3455 131.8 加冒酶(capping enzyme ) S4 3615 34-3540 135.2 B 型刺突(B-spike ) S5 3167 16-2835 106.9 未知(nonstructural protein ) S6265081-246289.6沉默抑制子(silencing suppressor )片段dsRNA 大小/ntG+C/%ORF 蛋白分子质量/kDa 蛋白功能和位置7 2193 33.9 42~113041.2非结构蛋白,管状结构1183~211236.4非结构蛋白8 1927 34.5 25~180068.1内核蛋白(可能NTP结合) 9190034.052~1095 39.9非结构蛋白,病毒基质1160~1789 24.2非结构蛋白10 1801 36.222~169863.3 主要外层衣壳S7 2176 41-1114 40.9 小管蛋白(tubule protein)1166-2095 36.2 未知(nonstructural protein)S8 1928 25-1800 68.0 内壳(core)S9 1899 52-1095 39.9 病毒原质(viroplasm)1159-1788 24.2 未知(nonstructural protein)外壳蛋白(major outer S101797 22-1695 63.0capsid proteins)中文名学名Table 1-1. classif icatio nofFijivir us斐济病病毒科斐济病病毒亚组1 斐济病病毒 Fiji disease virus (FDV )斐济病病毒亚组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 玉米粗缩病毒 Maize rough dwarf virus (MRDV ) 里奥夸尔托病毒 Mal de Rio Cuarto virus (MRCV ) 马唐矮化病毒 Pangola stunt virus (PaSV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 rn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斐济病病毒亚组3 燕麦不孕矮缩病毒 Oat sterile dwarf virus (OSDV ) 斐济病病毒亚组4 大蒜矮缩病毒 Garlic dwarf virus (OSDV ) 斐济病病毒亚组5 稻飞虱呼肠孤病毒Nilaparvata lugens reovirus (NLRV )RDV(Rice dwarf viruse )RRSV(Rice ragged stunt viruse )片段dsRNA大小/nt蛋白名称蛋白预测分子质量/kDa蛋白实际分子质量/kDa功能和位置1 3849 P1 137.7 137 病毒内核相关蛋白(B型突起)2 3810 P2 133.1 118 内核蛋白3 3699 P3 130.8 130 主要内核衣壳4 3823 P4A(Pol)141.5 145 RDR聚合酶P4B 36.9 (未知)5 2682 P5(Cap)91.4 90 加帽酶/鸟苷酸转移酶6 2157 P6 65.6 沉默抑制子7 1938 NS7 68 66 (非结构蛋白)管8 1814 P8 67.3 67 前体蛋白P8A 25.6 蛋白酶P8B 41.7 47/44 (主要衣壳)9 1132 P9 38.6 37 介体传播因子(突起)10 1162 NS10 32.3 32 病毒基质RSV(Rice stipe virus)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成员之一,病毒粒子为等轴的二十面体结构,外观为球形,直径大约65nm-70nm。
各种计算机病毒分类介绍根据多年来专家对于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分类为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
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
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
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
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
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
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随体是。
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
"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植物病毒的分类 - qcp的日志 - 网易博客植物病毒的分类工作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viruses,ICTV)植物病毒分会负责。
随着病毒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关病毒基本性质的知识不断更新和丰富,病毒学家们对病毒分类研究也不断深入,新的病毒属(组)不断增加,尤其是病毒分类标准、指标内容越来越明确,且接近病毒的本质。
经过20多年的不断修改、充实,到2000年,已报到的植物病毒977种,有关它们的分类系统ICTV先后发表《病毒分类与命名》报告七次,在第六次报告中,植物病毒与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一样实现了按科、属、种分类。
近代病毒分类体系趋于将病毒这类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列为独立的“病毒界”,下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大类。
但为方便及习惯,仍按寄主种类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微生物病毒等实用系统分类。
一、植物病毒的分类(一)分类依据植物病毒分类依据的是病毒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①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或RNA);②核酸是单链(single strand, ss)还是双链(double strand,ds);③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④病毒形态;⑤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等。
根据上述主要特性,将977种植物病毒分在15个科73个属中(包括24个未定科的悬浮属),各科(属)名称见表4—3,各科(属)形态及核酸类型见图4—11。
表4-3植物病毒的科、属学名根据ICTV病毒分类第七次报告(2000年)加以整理。
在上述73个属的977种植物病毒中,DNA病毒只有2个科,11个属;RNA 病毒有13个科,62个属,834种,占病毒总数的85.36%。
根据核酸的类型和链数,可将植物病毒分为六大类群:第一类群是双链DNA病毒,有6个病毒属;第二类群为单链DNA病毒,5个属;第三类群为双链RNA病毒,2个科,6个病毒属;第四类群为负单链RNA病毒,包括2个科,5个病毒属;第五类群为正单链RNA病毒,涉达7个科,49个病毒属。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biological Societies,IUMS)病毒学组设立的(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制定了《国际与命名原则》(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病毒及类病毒的(taxon)的规则简述如下::病毒的目以“-病毒目”(-virales)为词尾;:病毒的科以“-病毒科”(-viridae)为词尾,类病毒的科以“-类病毒科”(-viroidae)为词尾;:病毒的亚科以“-病毒亚科”(-virinae)为词尾;:病毒的属以“-病毒属”(-virus)为词尾,类病毒的属以“-类病毒属”(-viroid)为词尾;:病毒的种病毒分类不使用、、这几个阶层。
根据病毒的组成及复制方式,病毒分为如下几类:•(Viruses)o(DNA Viruses)▪第一组:(Group I: dsDNA Viruses)▪第二组:(Group II: ssDNA Viruses)o(RNA virus)▪第三组:(Group III: dsRNA Viruses)▪第四组:(Group IV: (+)ssRNA Viruses)▪第五组:(Group V: (-)ssRNA Viruses)o(DNA and RNA Reverse Transcribing Viruses)▪第六组:(Group VI: RNA Reverse Transcribing Viruses)▪第七组:(Group VII: DNA Reverse Transcribing Viruses)•(Subviral Agents)o(Satellites)o(Viroids)o(Prions)也可以根据病毒的宿主,分为“病毒”、“病毒”、“病毒”、“病毒”、及“病毒”。
病毒分类表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biological Societies,IUMS)病毒学组设立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制定了《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原则》(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病毒及类病毒的分类阶元(taxon)的规则简述如下:目:病毒的目以“-病毒目”(-virales)为词尾;科:病毒的科以“-病毒科”(-viridae)为词尾,类病毒的科以“-类病毒科”(-viroidae)为词尾;亚科:病毒的亚科以“-病毒亚科”(-virinae)为词尾;属:病毒的属以“-病毒属”(-virus)为词尾,类病毒的属以“-类病毒属”(-viroid)为词尾;种:病毒的种病毒分类不使用界、门、纲这几个阶层。
根据病毒的基因组组成及复制方式,病毒分为如下几类:病毒(Viruses)o DNA病毒(DNA Viruses)第一组:双链DNA病毒(Group I: dsDNA Viruses)第二组:单链DNA病毒(Group II: ssDNA Viruses)o RNA病毒(RNA virus)第三组:双链RNA病毒(Group III: dsRNA Viruses)第四组:正链RNA病毒(Group IV: (+)ssRNA Viruses)第五组:负链RNA病毒(Group V: (-)ssRNA Viruses)o DNA与RNA逆转录病毒(DNA and RNA Reverse Transcribing Viruses)第六组:RNA逆转录病毒(Group VI: RNA ReverseTranscribing Viruses)第七组:DNA逆转录病毒(Group VII: DNA ReverseTranscribing Viruses)亚病毒因子(Subviral Agents)o卫星(Satellites)o类病毒(Viroids)o朊毒体(Prions)也可以根据病毒的细胞生物宿主,分为“细菌病毒”、“真菌病毒”、“植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及“脊椎动物病毒”。
表1. 病毒分类名录附录:Prion注:BSL-n/ABSL-n: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动物实验室。
a.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试验等操作。
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不经灭活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视同病毒培养。
使用病毒培养物提取核酸,裂解剂或灭活剂的加入必须在与病毒培养等同级别的实验室和防护条件下进行,裂解剂或灭活剂加入后可比照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防护等级进行操作。
b.动物感染实验:指以活病毒感染动物的实验。
c.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
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
d.灭活材料的操作: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e.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
f.运输包装分类:按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分类包装要求,将相关病原和标本分为A、B两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分别为UN2814(动物病毒为UN2900)和UN3373。
对于A类感染性物质,若表中未注明“仅限于病毒培养物”,则包括涉及该病毒的所有材料;对于注明“仅限于病毒培养物”的A类感染性物质,则病毒培养物按UN2814包装,其它标本按UN3373要求进行包装。
凡标明B类的病毒和相关样本均按UN3373的要求包装和空运。
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以上标准进行包装。
g.这里特指亚欧地区传播的蜱传脑炎、俄罗斯春夏脑炎和中欧型蜱传脑炎。
h.脊髓灰质炎病毒:这里只是列出一般指导性原则。
1. 按感染的对象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昆虫病毒及真菌病毒,另外尚有类病毒(Viroids)拟病毒(Virusoid)和朊病毒(Prion)。
2. 按遗传物质分类分(分子结构)
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其遗传物质单股(single strand)或双股(double strand)、核酸分子量、RNA为正义(sense)或反义(antisence) RNA都是主要的分类依据。
3.按基因结构划分(基因结构)
DNA病毒
l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
l 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EBV 带状疱疹病毒
l 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
l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Papovaviruses
l 小DNA病毒科Parvoviridae
l 痘病毒科Poxviridae 天花病毒牛痘病毒
l 嗜肝DNA病毒科Viral Hepatitis乙型肝炎病毒
RNA病毒
l 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病毒
l 玻那病毒科Bornaviridae
l 纤维病毒科Filoviridae *埃博拉病毒
l 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l 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呼吸道融合病毒
l 小核醣核酸病毒Picornaviruses 鼻病毒肠道病毒
l 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 *艾滋病病毒HIV
l 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l 炮弹病毒科Rhabdoviridae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噬菌体
噬菌体bacteriophage,简称phage,寄生于细菌中病毒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