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高中地理选考复习提纲

浙江省高中地理选考复习提纲

浙江省高中地理选考复习提纲
浙江省高中地理选考复习提纲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形成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火山喷发把地球内部水带到地表并形成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11年周期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形成旱涝等。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风化、

侵蚀、搬运、堆积等)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石)、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在白天比较明显)(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在夜晚比较明显)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热力成因,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动力成因,下沉气流,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沙漠、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动力成因,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加拿大的温哥华、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热力成因,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但气温低,蒸发微弱,仍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如我国夏季暴雨,北方的沙尘暴,冬半年的寒潮;过境时大风、雨雪、降温;暖锋---见于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境时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气旋(台风)(低压)和反气旋(长江中下游伏旱)(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

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内循环(水量最大)(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促进水体更新,补充陆地淡水;维持水的动态平衡;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塑造地表形态;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西南风),冬季由东向西流(东北风)(冬逆夏顺)。(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降温、减湿(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物范围。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改变大气成分;制约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促进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例如:非洲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以水分为基础。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变化,形成垂直自然带。其复杂性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和相对高度,赤道的高山垂直地域分异最复杂;山地阳坡的植被自然带下限高,山地迎风坡的雪线低。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平原城市多团块状;河谷城市呈条带状;山区多分散状;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的太原、西安;青藏高原的城市位于海拔较低,相对温暖的河谷中;

平原建城的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巴西城市分布在高原,因为热带雨林过于湿热,高原海拔高,相对凉爽。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影响运输方式,山区优先发展公路;影响线路选择,多沿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河谷或盆地;影响线路的延伸方向,多为迂回线路。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多发达国家)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多发展中国家),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4、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特性:分布有规律性;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数量有限,但利用潜力无限;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

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地球在宇宙中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恒星 由炙热的形体组成,有很大的质量,自身能发光的球状天体;所有的恒星都在在 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因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其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太阳 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主要成分是氢。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日地平均距离 主要成分 半径 质量 体积 密度 重力加速度 1.5亿千米(光行8分钟) 氢和氦 地球半径 的109倍(70万千米) 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地球体积 的130万倍 地球密度 的1/4 地球的28倍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太阳活动的标志 发生的层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光球 (1)黑子、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 (2)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会干扰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高空大气层,同稀薄大气相撞形成极光) 耀斑、日珥 色球 “太阳风” 日冕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浙江省(~)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试卷版)

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

(1)甲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____海峡,该海峡沿岸夏季的降水特征是_______。(2)乙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农业,按投入分类属于_______型农业。(3)丙为德国鲁尔区,早期工业布局以______指向型工业为主。为改变以煤炭、钢铁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______业及_______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4)从气候角度分析英国小麦主产区在丁地的原因。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海域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立体农业景观示意图。

材料: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当其值大于l时,表明该部门在该地区的专门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位商越大,表明该部门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越强。 浙江省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 数据来源:通过(浙江省统计年鉴2019)计算得出。 材料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浙江省内选择甲(30°N,120°E)、乙(28°N,120°E)两地进行天文观测。北京时间2019年9月25日17时,微信开机画面更换成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于北京时间6月7日13时拍摄的地球照片,下图为徽信开机画面更换时刻的昼夜状况,阴影部分为夜晚。

浙江高中地理学考清单和知识点

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浙江考试标准]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宇宙间的主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类型。

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 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如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 转周期约为76年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 块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具体层次如下: 总星系 可见宇宙 ? ? ? ? ?河外星系 银河系 ?? ?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 ?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的成员 ? ? ? ? ? ? ?太阳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 行星分布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卫星 彗星 流星体 其他行星际物质 (1)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公转轨道面的特点是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最高的是水星、最低的是海王星。 考点二|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位置、外观(不发光、不透明、近似球形) 2.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油气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2)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 (3)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考点四|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浙江省高中地理选考复习提纲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形成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火山喷发把地球内部水带到地表并形成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11年周期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形成旱涝等。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风化、

浙江地理新高考特点与教学策略

高考研究报告之二 地理“新高考”(学考选考)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浙江地理“新高考”试题相比与老高考有较大的变化,从内容形式上看,从11加2,变成了25加2加2,题量增加更加能够扩大知识面、知识点的考核,突出体现考核地理核心素养。三次选考试题总体来说稳中有变,略有命题难度提高的倾向,但知识点都落实在考纲范围内,题量、题型、赋分等基本上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高考”试题的整体特点 1.试卷的结构特点 1)内容结构:选择题25题共50分,26试题地理10分,侧重考查自然地理,27题中国地理,侧重考查人文地理。前面70分为学考要求,最后两道大题目28、29题为选考要求。其中28题为世界地理,考查的内容必然包括地球运动,29题为中国地理。 2)知识点分布: 总体来看,相对分散中又有集中。必修一集中在第二章,必修二集中在第三章,必修三集中在第一章。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都集中在考纲中的第二章。 3)四个考核要求的分布情况

(1)学考70分的abcd统计 (2)学考要求为d的考点统计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3.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额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1.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2.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3.鲁尔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亚洲地形。气候和水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总的来说,考核内容中d要求只有7个(必修一、二各2个,必修三第一章3个),针对每年的考试中都有两个至三个的d知识点考到,所以d有关的知识点必须认真准备,而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是每次都考到。总体来看,a的考核数量在减少,b有明显的增加,总体来说就是考核的难度有所上升。 2.地理试题的主干知识体现 试题以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为主,难度适中,考查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必修一、二、三的所有地理主干考点。如自然地理部分,试题涉及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规律;人文地理部分,区位仍是考察的主线(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选修《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是必考的内容。区域地理部分,以区域为载体考察自然地理和人文

2017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 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 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人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 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地球的运动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考试地理试题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考试 地理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1、2题。 1.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①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④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A.改善大气环境 B.缓解交通拥堵 C.减轻噪声污染 D.减少交通事故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3、4题。 3.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完成5、6题。5.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6.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高三地理高考常考点:气压分布图(解题技巧和练习)

【技巧】常考点:气压分布图 气压分布图是浙江省选考地理卷的常考点,考试的形式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因为这类试题最具有地理特点,也能从中考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回顾已考的试题,重温细读答题要求,品味其中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备考时必须做的事。 一、历次考试呈现的试题 (2015.10)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为解决城市问题、协调京津冀发展,北京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天津转移。材料二:图1为2011年辽、吉、黑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图。图2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北京此时的风向是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2分) (2)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三次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_____。(2分) (3)与全国相比,辽、吉、黑三省的单位GDP能耗的共同特点是_____,这和三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于_________有关。(2分) (4)北京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反映出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____。(1分) (5)与河北相比,天津作为北京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分) 【答案】⑴西北(偏北)寒冷干燥 ⑵第三产业高新科技 ⑶较高(高于全国)重型工业 ⑷逆城市化 ⑸技术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配套设施更完善;海运便利;与北京联系密切。【解析】本题以我国北方地区区域图及东北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量能源消耗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大气运动、气候特征、城市化、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区域发展优势条件等内容。第⑴题,根据北京附近的等压线,可判断出其风向为西北风;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知,该季节为我国冬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寒冷干燥。第⑵题,据题干可知“北京处于

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考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课时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考试标准】 [基础梳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必考) 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 3. DAWEN BROTHER PRINTING COMPANY

[思维点拨] 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 ,20°W)与B(40°S ,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 ,20°W)与C(40°N ,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 ,20°W)与D(40° S , 160°E)。 [深度思考]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方向”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依据经线定南北→依据纬线定东西→综合定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 (1)方格状经纬网图 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对A 、B 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 依据纬线的排列确定B 点在A 点南方 ↓ 依据经线的排列确定B 点在A 点东方 ↓ 综合分析B 点在A 点东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如图所示,对A 、C 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 【易错提醒】 经纬网图上东西方向的判断 在经纬网图上进行方向判断时,两点间的东西方向的判断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可抓住以下三点进行突破: (1)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2)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3)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有以下两种情况:

2018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五) (解析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五)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17年4月1日我国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下列做法与新区功能相符的是( ) ①打造优美生态环境②发展高端高新产业③承载全国政治中心④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⑧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雄安新区功能要有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和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但是它不承载全国政治中心。选择B。 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和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与右图所示地貌的形成相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下列关于四大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②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③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④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 C 3. B 【解析】试题分析: 2. 右图地貌是沟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是水圈对岩石圈的影响。C项正确。故选C。 3. 考查各圈层特点。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不会缺失;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认底部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

浙江学考高一地理必修3知识点复习进程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提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认识大洲 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Ⅲ一1—1一①b) 半球位置: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海岸线曲折而漫长。 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Ⅲ一1—1一②d) 地形特点: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丘陵、平原。 气候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范围最广。 水系特点:多大江大河大湖;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相互关系分析:跨热、温、寒三带,三面临海,腹地广阔,地形复杂多样,且地表起伏大,所以亚洲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等特征;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亚洲地域广阔,由于腹地比较广,造成了亚洲中部的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受气候、地形的影响,亚洲河流的补给一般有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等。 二、认识地区 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Ⅲ一1—2一①b)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像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向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绝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10°W~30°E之间,属于中纬度的北温带。 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欧洲西部的海岸线破碎、曲折而漫长,多半岛、岛屿、海峡与海湾。 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Ⅲ一1—2一②c) 地形特征: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地形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端,南有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系,北有古老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间为广阔的平原;受第四纪冰川活动影响,境内冰川地貌广布。 气候特征:总体特征是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部,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均匀。 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形为主,广阔而平坦的土地利于耕作业的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因此乳畜业发达。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而在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带,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以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即地中海农业。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1I-1—2一③d)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会促进区域工业的发展,如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后,逐渐发展起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工业,成为世界著名的重

浙江省(-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详解版)

教学内容浙江省(2016~2018)地理选考真题农业相关类型题分析 教学目标本讲是重点内容,考查频率高,所占分值多。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考查较多,常考查农作物的生长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建议与大气环境的热力作用、温室效应、气候特征等内容联系起来复习掌握。对农业地域类型的考查,常借助农业景观图和农业生产过程图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和生产特征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是近年来经常考查的知识点,且需要结合实际情境来分析阐述,需要予以重点复习。 教学重点了解其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对相关习题出题套路有初步了解,并熟悉相关重难点知识点的做题思路及做题技巧。 教学难点简单应用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理解运用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教学过程 真题再现 2018年4月选考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完成3、4题。 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 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4分) !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4分)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4分) (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3分) 3~4 C、A - 29.(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 (2)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

2020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0浙江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恒星由炙热的形体组成,有很大的质量,自身能发光的球状天体;所有的恒星都在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因距离我们分遥远,其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主要成分是氢。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日地平均距离主要成分半径质量体积密度重力加速度

1、5亿千米(光行8分钟)氢和氦地球半径的109倍(70万千米)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地球密度的1/4地球的28倍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太阳活动的标志发生的层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光球(1)黑子、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2)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会干扰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高空大气层,同稀薄大气相撞形成极光)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考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1课时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考试标准】 节次考试内容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基础梳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必考) 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经线与纬线(必考) 经线纬线 图示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形状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 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约4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 大,向两极递减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 3. 经度纬度 实质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图示 起始位置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判断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 为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向西为西经, 越向西度数越大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 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以南为南纬, 越向南度数越大 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 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 南半球 其他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 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180°。已 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正相 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 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看北 极星的仰角,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 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深度思考]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方向”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依据经线定南北DAWEN BROTHER PRINTING COMPAN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