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形态学观察及蠕形螨检查1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18
1简述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
种类繁多,分布甚广。
其生活习性各异,分为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种类型。
在土壤、池沼、江河和湖海里,动、植物体上,贮藏食品和药品中,都可能有它们的存在。
药品可因其原料、生产过程或包装、运输、贮存、销售等条件不良,受到螨的污染。
螨可蛀蚀损坏药品,使药品变质失效,并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传播疾病。
能引起皮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疾病。
因此,药品特别是中成药,必须进行活螨检查。
2仪器、设备及用具2.1显微镜2.2放大镜(5~10倍)、实体显微镜2.3解剖针、发丝针、小毛笔解剖针(或用一段长约10cm、直径约为0.1cm金属棒,将其一端磨尖);其尖端宜尖细且粗糙,否则不易挑取体表光滑的螨体。
发丝针:由一根长约10cm的小金属棒,将其一端磨成细尖,另取长约1.5cm的头发一根,以其长度的一半紧贴在金属棒的尖端上,用细线将其缠紧,然后粘上加拿大树胶或油漆,即得。
适用于挑取行走缓慢且体表刚毛较多的螨体。
小毛笔,即绘图毛笔。
适用于挑取活动快的螨类,笔锋宜尖细,以免螨体夹在笔毛之间。
2.4载玻片、盖玻片2.5酒精灯2.6培养皿或小搪瓷盘(内衬黑色纸片)2.7扁形称量瓶(高3cm、宽6cm)2.8 30%甘油溶液(简称甘油溶液)2.9饱和食盐:市售食盐(或氯化钠),配成约36%的水溶液,煮沸,过滤,备用2.10封固液3活螨的检查方法3.1螨的形态特征3.1.1 螨的体形微小,多在1mm以下。
一般呈卵形或椭圆形,无头、胸、腹界限。
幼螨足三对,若螨足四对,成螨足多数为四对。
足通常由六节组成。
口器向前端突出,螯肢常呈螯钳状,有齿,由2~3节组成。
须肢节数因种类而异,由1~2节到5节组成。
有些种类在躯体前端或两侧有1~2对眼。
躯体两侧对称,表面被有坚硬的几丁质的板。
体表有刚毛,它的形状、数目及彼此间长短比例和排列位置因种类而异。
3.1.2 螨与蜘蛛、昆虫主要形态的鉴别螨类与蜘蛛、昆虫(如书虱)相比,其外形比较近似,因此,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一例犬蠕形螨的诊断与治疗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蠕形螨虫体修长,呈半透明乳白色,外观和蠕虫相似,大部分虫体体长0.17〜0.44毫米,宽0.045〜0.065毫米,虫体形状上可分为颚体、足体和末体三个部分,颚体是由一对细细的螯肢、形体上分三节的一对须肢和延伸为膜状构造的口下板组成。
足体由四对粗短的足构成,末体有明显的环形皮纹。
犬蠕形螨在发育上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生存在犬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雌虫首先在毛囊内产出无色透明的蘑菇状卵,大小约0.07 〜0.09 毫米,然后卵孵化为三对足的幼虫,幼虫蜕化变为若虫,若虫拥有四对足,最后若虫蜕化变为成虫。
犬蠕形螨主要寄生在皮肤毛囊内,除了能寄生在毛囊内,还能够在犬组织和淋巴结内生存,寄生在皮脂腺的情形很少。
犬蠕形螨的致病作用发生在动物机体抵抗力低下时,蠕形螨虫体通常情况下会对动物机体造成直接的损伤,或由于虫体的刺激引起动物做出啃咬等动作造成损伤,真菌和细菌趁机侵入机体引起继发性微生物感染,虫体在体内生存产生的代谢物刺激组织引起炎症[1] 。
蠕形螨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有局部蠕形螨病和全身蠕形螨病两种形式。
其中,3〜10月龄的幼犬主要易患局部蠕形螨病,通常病情较轻,90%的病畜能够自愈,常见症状为脱毛,病变区主要在眼角周围、嘴部、面部和四肢。
全身性蠕形螨主要发生在3〜18月龄的犬,主要症状为红斑、皮屑、脱毛、结痂和继发的脓皮病[2] 。
该病早期不易被发现,当接收疑似病例时,可以询问畜主该动物的病史,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分析是否有患病的可能。
如果无法确定,则采样镜检。
除此之外,还可以做血常规检测,结合检测结果作出综合判断。
对于疾病防胜过治,要及时给动物打疫苗,加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定期清理、消毒犬舍及周围环境,定期给犬洗澡,使用动物专用浴液[3] ,定期给动物做驱虫,避免宠物在草地上玩耍。
及时隔离病犬,防止接触感染,从根源上杜绝犬蠕形螨病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病例2017年3月,本实验室收到一疑似蠕形螨病例,动物种类:巴哥犬,动物性别:雄性;动物年龄:6 月龄;体重:5.7 公斤1.1.2 药物Y干扰素、通灭(多拉菌素注射液)、林可霉素、肤螨宁喷剂。
犬蠕形螨病的诊疗犬蠕形螨病是一种寄生于犬身上的疾病,主要由犬蠕形螨引起。
这种螨虫每年可在春季和夏季孳生一次,病犬经常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消瘦、皮肤瘙痒等症状。
犬蠕形螨病的诊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病犬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考虑是否感染犬蠕形螨病:•头部、颈部、后背等部位出现皮肤瘙痒•犬毛蓬松、掉毛严重,尤其是在臀部、脊背、颈部等比较靠后的部位•皮肤出现炎症,甚至出现痂皮和溃疡•班坪现象(用切尖的玻璃片将犬皮肤刮取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犬蠕形螨)2. 诊断方法为了明确是否感染犬蠕形螨,可以使用以下检测方法:2.1 皮肤刮片检测将犬皮肤的表面片屑刮下,直接或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犬蠕形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2.2 皮肤生物学检测采集病犬的毛发或切下皮肤样本后,培养在适宜的营养基上进行观察和诊断。
2.3 过敏原检测根据病犬抗体的变化情况,诊断是否感染了犬蠕形螨。
3. 治疗方案3.1 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上,可以使用如下药物:•伊维菌素:通过抑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来杀灭犬蠕形螨。
•芬普尼:可用于改善犬的皮肤瘙痒、掉毛、皮肤炎症等症状,从而减轻病犬的不适。
•青霉素:经过多次注射,可从病犬体内将犬蠕形螨逐渐杀死。
3.2 常规皮肤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外,常规的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给病犬清洗皮肤:每周至少清洗两次,使用温水和适宜的洗髮液,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犬可以使用药用洗髮液。
•给病犬梳毛:用梳子梳理犬的毛发,以去除犬蠕形螨及其卵,减轻犬的瘙痒和不适。
•给病犬加强营养:提高病犬的身体免疫力,增加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4. 预防措施在预防犬蠕形螨病方面,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定期给犬洗澡和梳毛;•对犬具有感染性的环境和用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清洁,并加强犬的营养和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总之,对于犬蠕形螨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仔细观察临床症状,结合检测方法合理选用药物治疗,并采取日常预防措施,提高犬的身体免疫力。
一、基础知识:蠕形螨(Demodex)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者相似。
形态: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
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须肢分3节。
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
生活史与习性: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期。
雌虫产卵于毛囊或皮脂腺内,毛囊蠕形螨卵呈小蘑菇状,皮脂蠕形螨卵呈椭圆形。
蠕形螨主要寄生于人体的鼻、鼻沟、额、下颌、颊部、眼睑周围和外耳道,也可寄生于头皮、颈、肩背、胸部、乳头、大阴唇、阴茎和肛门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中。
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
其颚体朝向腺体基底。
蠕形螨昼夜均可爬出皮肤表面。
毛囊蠕形螨爬出高峰时间为10:00~18:00, 皮脂蠕形螨为20:00~2:00。
75%酒精和3%来苏液15分钟可杀死蠕形螨,日常用的肥皂不能杀死蠕形螨。
致病:蠕形螨具低度致病性。
绝大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
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
人体蠕形螨破坏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
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
角化过度可填塞囊口妨碍皮脂外溢。
并发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当蠕形螨穿到毛囊和皮脂腺外时,可引起肉芽肿样反应。
皮损的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的红色丘疹、小结节、脓疱、结痂、脱屑、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毛囊口显著扩大,表面粗糙,甚至凸凹不平。
在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缘炎和外耳道瘙痒等疾病中,蠕形螨的寄生是病因或病因之一。
二、检查与诊断:常用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有3种:①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的鼻、鼻沟、额、颧及颏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检出率与胶纸的粘性,粘贴的部位、面积和时间有关。
蠕形螨(一)蠕形螨蠕形螨,又称蟎蛭,是一种微小的寄生性节肢动物,体长约0.3mm,扁平而长条状,通常附着在宠物的皮肤表面或鸟类的羽毛上寻找它们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物质。
虽然它们很小,但可能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对于宠物主人和家禽养殖者来说,它们是一种具有潜在威胁性的生物。
1、蠕形螨的生命史蠕形螨的生命周期约为20天,饥饿的蠕形螨可以延长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母蠕形螨会在鸟类和宠物的表皮层产下卵,卵孵化后成为透明色的幼虫,也称为“爬行幼虫”。
在该阶段,它们只能通过口部一个针般的结构发生几百次捅刺,以吸血为食。
然后,幼虫经历两个另外的生长阶段,这时它们可以在毛囊和皮脂腺附近定居,并将自己包裹在聚合体中依靠切割皮肤维持生命。
在几周后,它们会长成蝴蝶状成体,然后进行交配和繁殖,从而完成了它们的生命周期。
2、蠕形螨对宠物和家禽的危害蠕形螨会导致宠物和家禽出现皮肤瘙痒,脱毛,皮肤损伤和感染。
严重感染蠕形螨的宠物和家禽可能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相应地,每当发现宠物或禽畜与蠕形螨有关系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否则会给它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如何预防和治疗蠕形螨预防蠕形螨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宠物及禽畜日常清洁卫生。
与疏顽的笼子和起居环境相比,整洁干净的宠物和禽畜环境更不容易受到蠕形螨的侵害。
如果发现宠物或禽畜患有蠕形螨感染,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对蠕形螨有效的药物可以选择。
一般来说,需要将药物涂于患处,若有口服药物,也需要经过医师的指导进行正确的使用。
治疗期间还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杜绝蠕形螨再次产生和传播。
总结:细小的生物,但其对宠物及禽畜的健康造成的威胁不小。
预防和治疗蠕形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日常环境的清洁,并在发现宠物或禽畜被感染时,理性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蠕形螨检查
蠕形螨检查介绍:
蠕形螨检查是检查皮肤上是否有引起蠕形螨皮肤病的蠕形螨的一种
皮肤病检查方法。
人体蠕形螨常见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主要寄生在毛囊及皮脂腺内。
蠕形螨检查正常值:
皮肤处于健康状态
蠕形螨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皮损类似脂溢性皮炎,色素沉着,主观微痒。
皮脂螨
的皮损表现主要以鼻为主,引起鼻尖、鼻翼玫瑰色红斑、丘疹,毛细
血管扩张明显,严重时,由于组织增生,鼻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晚期鼻部可肥厚畸形,形成鼻赘,伴发鼻黏膜干燥、呼吸不畅等症状。
需要检查的人群:酒糟鼻,痤疮,睑缘炎,外耳道瘙痒,乳头炎,外阴瘙痒等症状患者。
蠕形螨检查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有皮肤划痕症的人,和皮肤状况正常的人
检查前禁忌:保持皮肤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吃对皮肤刺激性大的食物。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蠕形螨检查检查过程:
1.挤刮法选取鼻沟、颊部及颧部等皮损区,用刮刀或手挤压,将挤出物置于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并轻轻压平,镜检有无蠕形螨。
2.透明胶带法将透明胶带贴于上述部位,数小时或过夜后,取下胶带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一、引言蠕形螨是一类微小的寄生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同时也是人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
为了准确、迅速地检测蠕形螨的存在,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病原学检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二、直接显微镜检查法直接显微镜检查法是最常见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取患者皮肤、毛发或病灶组织标本,经特殊处理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蠕形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对于蠕形螨的初步筛查十分有效。
三、镜下涂片检查法镜下涂片检查法是常用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相比直接显微镜检查法更加敏感。
该方法将取得的样本涂布在玻片上,经过染色处理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蠕形螨。
镜下涂片检查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蠕形螨的种类和数量。
四、组织切片检查法组织切片检查法是一种更为深入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需要取得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特殊的切片技术,将组织标本制作成薄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中是否存在蠕形螨。
组织切片检查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蠕形螨感染情况,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尤为重要。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法分子生物学检查法是一种高度敏感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患者标本中的DNA或RNA,利用特定的引物和技术,扩增并检测蠕形螨特有的基因片段。
分子生物学检查法不仅能够准确检测蠕形螨的存在,还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蠕形螨。
六、免疫学检查法免疫学检查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蠕形螨感染。
免疫学检查法可以通过血清学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技术来进行。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适用于慢性感染的检测。
七、结语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发展为蠕形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直接显微镜检查法、镜下涂片检查法、组织切片检查法、分子生物学检查法和免疫学检查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迅速地确定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最新资料推荐------------------------------------------------------蠕形螨病的诊断和治疗蠕形螨病亦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蠕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的皮脂腺和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
各种蠕形螨均有其专一宿主,互不交叉感染。
主要特征为脱毛、皮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等[1]。
1病原蠕形螨属蛛形纲前气门亚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
虫体细长如蠕虫样,呈半透明乳白色。
一般体长 0. 170. 44mm,宽 0. 0450. 065mm,外形上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口器位于前部,呈膜状突出。
中部有四对短粗的足,各足基节与躯体腹壁愈合成扁平的基节片。
后部细长,表面密布横纹(如图 1)。
雄虫的生殖孔开口于中部的背面,雌虫的生殖孔则在[2]。
腹面第四对足之间图 1 2生活史蠕形螨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整个发育过程均在宿主的毛囊或皮脂腺内进行。
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 4 个阶段。
雌虫在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几天后卵孵出幼虫,幼虫蜕皮变为前若虫,再蜕皮变为若虫,最后蜕皮变为成虫。
全部发育期为 1824 天。
3发病机理及诱因1/ 9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
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
蠕形螨钻入毛囊皮脂腺内,用口器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虫体在毛囊中不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大,甚至增生肥大,引起毛干脱落。
此外由于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活动,使化脓性细菌侵入继发毛脂腺炎、脓疱[3]。
多数健康犬也寄生有少量蠕形螨,一般无症状,但虫体大量繁殖,会引起发病。
蠕形螨发病除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还和动物年龄、饲养环境及应激等有关。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十二蜱、螨的形态观察和螨病的诊断技术掌握蜱螨及其病料的采集方法,认识各种蜱螨的一般形态特点;掌握疥螨、痒螨的主要区别;掌握螨病的诊断方法。
了解蜱螨对畜禽健康的危害方式。
器械:体视解剖显微镜、透视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标本瓶,剪刀、镊子、手术刀。
药品:50%甘油溶液、 5%甘油酒精(70%); 5%或 10%福尔马林、布勒氏(Bless)液蜱、螨所引起的疾病诊断是以临床症状和病原诊断为依据的,从各种病料中检出病原体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病原体的形态结构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所以要通过本实验掌握蜱、螨的形态特点和螨病的诊断方法。
1.禽畜体上蜱、螨的采集。
(1)禽畜体上蜱的采集。
在禽畜体表,常有蜱类寄生,蜱的个体较大,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发现。
在检查发现后用手或小镊子捏取,或将附有虫体的羽或毛剪下,置于培养皿中,再仔细收集。
寄生在畜体上的蜱类,常将假头深刺入皮肤,如不小心拔下,则可将其口器折断而留于皮肤中,致使标本既不完整,且留在皮下1 / 22的假头还会引起局部炎症。
拔取时应使虫体与皮肤垂直,慢慢地拔出假头,或以煤油、乙醚或氯仿抹在蜱身上和被叮咬处,而后拔取。
(2)禽畜体上螨的采集。
①疥螨、痒螨的刮取与观察。
螨的个体较小,常需刮取皮屑,于显微镜下寻找虫体或虫卵。
首先详细检查病畜全身,找出所有患部,然后在新生的患部与健康部交界的地方,剪去长毛,用锐匙或外科刀在体表刮取病料,所用器械在酒精灯上消毒后,与皮肤表面垂直,反复刮取表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此点对检查寄生于皮内的疥螨尤为重要。
将刮到的病料收集到培养皿或其他容器内,取样处用碘酒消毒。
在野外进行工作时,为了避免风将刮下的皮屑吹去,刮时可将刀子沾上甘油或甘油与水的混合液。
第3部分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第1单元昆虫纲(Insecta)实验一、蚊(mosquito)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成蚊外部形态特征,鉴别三属蚊的代表蚊种。
2. 熟悉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了解三属蚊的生活史及各期形态。
二、实验内容二、实验内容(一) 标本观察(自学)1. 按蚊头部(玻片标本)复眼:位于头部前方两侧触角:鞭状,共15节,向两端伸出,每节有轮毛。
雄蚊轮毛长而密,雌蚊轮毛疏短。
触须:雄蚊和雌蚊的触须与喙几乎等长,雄蚊的触须末端膨大。
喙:呈细管状,由下唇和口器组成。
下唇背面凹入形成鞘状结构,口器藏于其内。
唇末端有两个小唇瓣。
口器为刺吸式,由六根刺针组成,包括上内唇及舌各一个,上颚及下颚各一对。
2.库蚊头部标本(玻片标本)雌蚊和雄蚊除触角轮毛不同外,雌蚊触须较喙短,雄蚊触须较喙长。
(二)示教1.成虫三属蚊 (针插标本)用放大镜观察,成蚊分头、胸、腹三部。
图1-1。
头部:近似球形,有一对复眼、触角、触须和一根粗长的喙。
注意触须和喙上的黑白斑或白环。
如三带喙库蚊的喙中段有一宽阔白环。
胸部:有细长分节的足三对,狭长的翅一对。
按蚊翅前缘有黑白斑。
白纹伊蚊在中胸盾片上有一正中的白色纵纹。
腹部:分10节。
注意背板后缘的白色横带(见于库蚊)。
1)按蚊针插标本2)库蚊针插标本3)伊蚊针插标本图1-1雌库蚊模式图2. 三属蚊卵活标本注意各种不同蚊卵在水中的不同分布状态和排列。
按蚊卵:外形似小艇状,中部两侧有浮囊,分散在水面上。
库蚊卵:长圆形,一端较粗,互相集结呈竹筏状,浮在水面。
伊蚊卵:纺锤形,分散,常沉在水底。
3. 三属蚊活标本注意蚊体色,翅上斑点及静态。
1)按蚊属体灰色,无斑,通常翅有黑色和白色鳞片形成黑白斑。
静止时喙与身体成一直线与停留面成锐角。
2)库蚊属体多为棕色,无斑。
静止时喙与身体成钝角,身体与停留面平行。
3)伊蚊属体多为黑色,间有白纹,足有白环,翅无斑点。
静止时喙与身体成钝角,身体与停留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