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艺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9.64 MB
- 文档页数:42
目录1.钢质自由锻件加热工艺规范2.钢锭(坯)加热规范若干概念3.加热操作守则4.锻造操作守则5.锻件锻后冷却规范6.锻件锻后炉冷工艺曲线7.锻件锻后热装炉工艺曲线8.冷锻件校直前加热、校直后(补焊后)回火工艺曲线9.锻件各钢种正火(或退火)及高温回火温度表10.锻件有效截面计算方法钢质自由锻件加热工艺规范一.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钢质自由锻件的通用加热技术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高合金钢、高温合金钢(铁基、镍基)的冷、热、半热钢锭(坯)的锻造前加热二.常用钢号分组和始、终锻加热温度范围:注1:始锻温度为锻前加热允许最高炉温,由于钢锭的铸态初生晶粒加热时过热倾向比同钢号钢坯小,故两者的锻前加热温度相差20℃~30℃;注2:根据产品的特性、锻件技术条件、变形量等因素,始锻温度可以适当调整;注3:本规范未列入的钢种,可按化学成分相近的钢号确定;注4:重要的、关键产品的、特殊材质的钢号,其加热工艺曲线由技术部编制;注5:几种不同的钢种,不同尺寸的钢锭(或坯料),在同一加热炉加热时,要以合金成分高的,尺寸大的钢锭(或坯料)为依据编制加热工艺曲线。
三.冷钢坯。
钢锭加热规范:钢锭(坯)加热规范若干概念1.钢锭(坯)入炉前的表面温度≥550℃的称为热钢锭,400~550℃的称为半热钢锭(坯),≤400℃的称为冷钢锭。
2.锻件半成品坯料的加热平均直径计算原则:δ -壁厚H- 高度或长度D- 外径1)实心圆类:当D>H时,按H计算;当D<H时,按D计算。
2)筒类锻坯:H>D 当H>δ时,按1.3δ计算。
3)空心盘(环)类:H<D当H>δ时,按δ计算;当H<δ时,按H计算。
3.为了避免锻件粗晶组织,最后一火的始锻温度可按其剩余锻造比(Y)确定:Y=1.3~1.6 最高加热温度1050℃Y<1.3 最高加热温度950℃4.不同钢种不同规格的坯料同炉加热时,装炉温度和升温速度均按较低的选用,保温时间按较长的选用。
目录1.钢质自由锻件加热工艺规范2.钢锭(坯)加热规范若干概念3.加热操作守则4.锻造操作守则5.锻件锻后冷却规范6.锻件锻后炉冷工艺曲线7.锻件锻后热装炉工艺曲线8.冷锻件校直前加热、校直后(补焊后)回火工艺曲线9.锻件各钢种正火(或退火)及高温回火温度表10.锻件有效截面计算方法钢质自由锻件加热工艺规范一.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钢质自由锻件的通用加热技术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高合金钢、高温合金钢(铁基、镍基)的冷、热、半热钢锭(坯)的锻造前加热二.常用钢号分组和始、终锻加热温度范围:注1:始锻温度为锻前加热允许最高炉温,由于钢锭的铸态初生晶粒加热时过热倾向比同钢号钢坯小,故两者的锻前加热温度相差20℃~30℃;注2:根据产品的特性、锻件技术条件、变形量等因素,始锻温度可以适当调整;注3:本规范未列入的钢种,可按化学成分相近的钢号确定;注4:重要的、关键产品的、特殊材质的钢号,其加热工艺曲线由技术部编制;注5:几种不同的钢种,不同尺寸的钢锭(或坯料),在同一加热炉加热时,要以合金成分高的,尺寸大的钢锭(或坯料)为依据编制加热工艺曲线。
三.冷钢坯。
钢锭加热规范:钢锭(坯)加热规范若干概念1.钢锭(坯)入炉前的表面温度≥550℃的称为热钢锭,400~550℃的称为半热钢锭(坯),≤400℃的称为冷钢锭。
2.锻件半成品坯料的加热平均直径计算原则:δ -壁厚 H- 高度或长度 D- 外径1)实心圆类:当D>H时,按H计算;当D<H时,按D计算。
2)筒类锻坯:H>D 当H>δ时,按1.3δ计算。
3)空心盘(环)类:H<D当H>δ时,按δ计算;当H<δ时,按H计算。
3.为了避免锻件粗晶组织,最后一火的始锻温度可按其剩余锻造比(Y)确定:Y=1.3~1.6 最高加热温度1050℃Y<1.3 最高加热温度950℃4.不同钢种不同规格的坯料同炉加热时,装炉温度和升温速度均按较低的选用,保温时间按较长的选用。
锻造工艺质量控制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锻造工艺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通用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锻造车间的锻造工艺质量控制。
2 引用标准GB 12361 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GB 12362 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GB 13318 锻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T 12363 锻件功能分类JB 4249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JB 4385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6052 钢质自由锻件加热通用技术要求JB/T 6055 锻造车间环境保护导则3 锻件分类本标准质量控制所涉及的锻件分类按GB/T 12363 执行。
4 环境的控制锻造厂的工作环境包括厂房地面、天窗、温度、通风、照明、噪声、通道、管道以及坯料、锻件和工夹模具的存放等均应按GB 13318 第3 章和JB/T 6055 第3、4 章的要求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法律制订本企业的具体实施要求。
5 设备、仪表与工装的控制5. 1 设备、仪表5. 1. 1 各类设备必须完好,并有操作规程和维修、检定制度。
5. 1. 2 各类在用主要设备必须挂有完好设备标牌,并有检验有效期及下次检定日期。
不合格设备及超过检定合格有效期的设备必须挂“停用”标牌。
5. 1. 3 设备的控制系统及检测显示仪表应定期检查,确保仪表和其精度的显示数值准确。
5. 1. 4 加热设备的温度显示及测点布置应正确反应加热区炉温及炉温均匀性。
5. 1. 5 所用设备都必须建立档案,其具体内容包括:a. 设备使用说明书;b.台时记录;c.故障记录d.修理记录e. 历年检定报告及检定合格证。
5. 2 模具及其他工装5. 2. 1 新模具应按模具图的要求制造,检验合格后进行试模,确认达到设计、制造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5. 2. 2 在每批锻件生产结束时,应将锻造的尾件上打标记并经检验尺寸合格后,模具方可返库继续使用。
5. 2. 3 锻造所用工具,必须按工艺文件的规定选用,并经检查完好方可使用。
调质钢锻件制造流程、制定热处理工艺规范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调质钢锻件的制造流程与热处理工艺规范调质钢锻件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等重要领域。
锻造工艺作业指导书1000字锻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
为了保证锻造品的质量,需要遵循一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锻造工艺的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1. 确定锻造对象的材质、规格和数量,准备相应的锻造模具和设备。
2. 检查锻造设备和模具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无锈蚀、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3. 安排好作业流程和作业计划,包括预热、锻造、冷却和清理等环节。
确保按照顺序完成每个环节。
二、预热1. 根据锻件材料和尺寸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锻造温度一般为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
2. 将锻造料置于加热炉内,注意让锻件加热均匀,避免局部加热过度导致变形。
3. 在达到锻造温度后,及时将锻件取出,避免过热严重损伤材料性能。
三、锻造1. 在进入锻造压力范围之前,应检查上下模具的状态和位置,以确保锻造过程中不会产生卡死或变形等情况。
2. 在锻造过程中,要根据锻造压力和材料性能的匹配,控制好锻造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或不足造成锻件不良。
3. 锻造过程中要及时检查锻件的状态,如大小、形状、表面质量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
四、冷却1. 锻造后的锻件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使其达到预定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
2. 冷却过程中,应根据材料和尺寸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冷却方法和速度,以保证锻件内部和表面温度的均匀性。
3. 完成冷却后,要对锻件进行质量检查,如硬度、尺寸、外观等方面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五、清理1. 锻件完成后,要及时将加热炉和周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证下一次的作业安全进行。
2. 锻件表面可能残留有灰泥、氧化皮等杂质,需要对其进行去除清洗,以便对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3. 最后,要对锻造成品进行统计和存储,以保持其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加工和生产打好基础。
总之,锻造工艺的作业指导书是锻造生产中的重要文件,必须遵循和落实。
1 目的对本公司的锻压过程作出具体规定,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自由锻工序。
3 职责生产部负责开发和维护此作业流程,并且确定各设备操作中的负责人4 程序4.1 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
4.1.1 基本工序使金属坯料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形状、尺寸或改善材质性能的工艺过程。
它是锻件成形过程中必需的变形工序,如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
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
4.1.1.1镦粗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
常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镦粗可分为全镦粗和局部镦粗两种形式,如图4.1镦粗时,坯料不能过长,高度与直径之比应小于2.5,以免镦弯,或出现细腰、夹层等现象。
坯料镦粗的部位必须均匀加热,以防止出现变形不均匀。
图4.1 镦粗a)全镦粗b)局部镦粗4.1.1.2拔长拔长是沿垂直于工件的轴向进行锻打,以使其截面积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操作过程,如图4.2常用于锻造轴类和杆类等零件。
对于圆形坯料,一般先锻打成方形后再进行拔长,最后锻成所需形状,或使用V型砧铁进行拔长,如图4.3图4.2拔长图4.3用V型砧铁拔长圆坯料4.1.1.3冲孔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操作过程。
常用于锻造齿轮、套筒和圆环等空心锻件,对于直径小于25mm的孔一般不锻出,而是采用钻削的方法进行加工。
a)在薄坯料上冲通孔时,可用冲头一次冲出。
若坯料较厚时,可先在坯料的一边冲到孔深的2/3深度后,拔出冲头,翻转工件,从反面冲通,以避免在孔的周围冲出毛刺,如图4.4b)实心冲头双面冲孔时,圆柱形坯料会产生畸变。
畸变程度与冲孔前坯料直径D0、高度H0和孔径d1等有关。
D0/d1愈小,畸变愈严重,另外冲孔高度过大时,易将孔冲偏,因此用于冲孔的坯料直径D0与孔径d1之图4.4孔a)薄坯料冲孔b)厚坯料冲孔1-冲头2-坯料3-垫环4-芯料4.2 辅助工序4.2.1 为使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变形工序称为辅助工序(压钳口、切肩等)。
1.3 墩粗工序的操作要点和规则墩粗是使坯料高度减小而横截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
它主要用于锻造齿轮坯、凸缘和圆盘等类锻件,也作为提高拔长锻造比和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操作中应注意:1)坯料在墩粗前应加热到材料所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并进行适当的保温,以便坯料内外温度均匀一致,降低其变形抗力,防止墩粗时坯料中心出现偏移,造成钢锭偏析区移向一边,从而使墩件质量变坏。
2)合金钢和重量大于8~12t的碳素钢钢锭,墩粗前必须倒棱,以锻合其皮下缺陷,使墩粗表面不致产生裂纹,同时去除钢锭棱边和锥度,可保证锭身平直,避免不均匀性墩粗。
3)为了防止坯料墩粗时产生纵向弯曲,坯料墩粗前的高度H与直径D 之比不应超过3,最好将H/D控制在2~2.5之间。
对于正六面体锻坯的墩粗,其高度和最小基边之比应小于3.5~4。
4)檄粗前的坯料两端面必须平整,且应与坯料的轴心线垂直。
在坯料的侧表面上,不应有凹坑、划痕和裂纹等缺陷,以防在墩粗过程中进一步扩大。
5)钢坯墩粗时,为了防止出现墩粗裂纹和不均匀变形,应不断地绕着坯料的轴心线转动,每次墩粗的压下量不应超过该材料所允许的极限值。
墩后再拔时其高度应满足拔长要求。
6)锤上墩粗时,坯料的高度应与锤头的行程空间尺寸相适应,即应使H-h0>0.25H式中H—锤头的最大行程(mm);h0——坯料的原始高度(mm)。
7)水压机上墩粗时,其锭身高度、上墩粗板高度和下墩粗盘高度之和,应小于水压机的最大净空距,即应使H n≥H u+H i+H b+(100~200)式中H n——水压机的最大净空距(mm);H u——上墩粗板高度(mm);H i——锭身高度(mm));H b——下墩粗盘高度(mm)。
8)为了使墩粗坯料组织均匀和不出现过大的侧面鼓肚,应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这些可行的措施有:①预热墩粗工具,以防坯料过快冷却。
一般均应预热到200—300℃。
②对于低塑性材料的墩粗,应在上、下端面使用玻璃粉、玻璃棉和石墨粉等润滑剂,以提高变形均匀性。
硬铝锻造标准最新规范硬铝锻造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它涉及到将硬铝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锻造以改善其物理性能和加工特性。
以下是硬铝锻造的最新标准规范:1. 材料选择与准备:- 硬铝材料应符合ASTM B221或相应的国际标准。
- 材料在锻造前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检查,以确保无杂质和缺陷。
2. 加热温度:- 硬铝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450°C至500°C之间,以确保材料的可塑性。
3. 锻造工艺:- 锻造应在加热后的硬铝材料处于热塑性状态下进行。
- 锻造过程中应控制锻造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4. 锻造设备:- 使用的锻造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5. 锻造后处理:- 锻造完成后,材料应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以稳定其微观结构。
- 冷却后的材料应进行硬度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确保符合性能要求。
6. 质量控制:- 锻造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内部缺陷检测。
7. 安全与环保:- 锻造操作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等应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8. 记录与追溯:- 所有锻造过程的参数和结果都应详细记录,以便追溯和分析。
9. 产品标识:- 完成锻造的产品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材料类型、锻造日期、批次号等信息。
10. 后续加工:- 对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硬铝锻造件,应按照特定的加工标准进行操作。
结束语:硬铝锻造标准的最新规范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标准的更新,这些规范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制造商和操作人员应持续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进步。
目录1.钢质自由锻件加热工艺规范2.钢锭(坯)加热规范若干概念3.加热操作守则4.锻造操作守则5.锻件锻后冷却规范6.锻件锻后炉冷工艺曲线7.锻件锻后热装炉工艺曲线8.冷锻件校直前加热、校直后(补焊后)回火工艺曲线9.锻件各钢种正火(或退火)及高温回火温度表10.锻件有效截面计算方法钢质自由锻件加热工艺规范一.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钢质自由锻件的通用加热技术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高合金钢、高温合金钢(铁基、镍基)的冷、热、半热钢锭(坯)的锻造前加热二.常用钢号分组和始、终锻加热温度范围:组号钢别Q195~Q255, 10~30Ⅰ35~45,15Mn~35Mn ,15Cr~35Cr50,55,40Mn~50Mn ,35Mn2-50Mn2 ,40Cr~55Cr ,20SiMn~35SiMn ,12CrMo~50CrMo ,34CrMo1A ,30CrMnSi , 20CrMnTi ,20MnMo ,Ⅱ12CrMoV~35CrMoV , 20MnMoNb , 14MnMoV~42MnMoV,38CrMoAlA ,38CrMnMo34CrNiMo~34CrNi3Mo,PCrNi1Mo~PCrNi3Mo,30Cr1Mo1V,25Cr2Ni4MoV ,22Cr2Ni4MoV ,5CrNiMo ,5CrMnMo ,37SiMn2MoV 30Cr2MoV ,40CrNiMo ,18CrNiW ,50Si2~60Si2 ,65Mn ,50CrNiW ,50CrMnMo ,60CrMnMo ,60CrMnVT7~T10 , 9Cr,9Cr2, 9Cr2Mo , 9Cr2V ,9CrSi ,70Cr3Mo ,Ⅲ1Cr13~4Cr13 ,86Cr2MoV ,Cr5Mo , 17-4PH0Cr18Ni9~2Cr18Ni9 ,0Cr18Ni9Ti , Cr17Ni2 , F316LN50Mn18Cr4 , 50Mn18Cr4N , 50Mn18Cr4WN , 18Cr18Mn18NGCr15,GCr15SiMn , 3Cr2W8V ,CrWMo , 4CrW2Si~6CrW2SiCr12MoV1 , 4Cr5MoVSi(H11) , W18Cr4VGH80, GH901, GH904 ,GH4145 ,WR26 ,ⅣNiCr20TiAl , incone1600, incone1800始锻温度终锻温度℃℃钢锭钢坯终锻精整12501220750700 1220120075070012201200800750 12001180850800 120011808508001200 1180 850 800 1180 1160 950 900 1130 1100 930 930注 1:始锻温度为锻前加热允许最高炉温,由于钢锭的铸态初生晶粒加热时过热倾向比同钢号钢坯小,故两者的锻前加热温度相差 20℃~30℃;注 2:根据产品的特性、锻件技术条件、变形量等因素,始锻温度可以适当调整;注 3:本规范未列入的钢种,可按化学成分相近的钢号确定;注 4:重要的、关键产品的、特殊材质的钢号,其加热工艺曲线由技术部编制;注 5:几种不同的钢种,不同尺寸的钢锭(或坯料),在同一加热炉加热时,要以合金成分高的,尺寸大的钢锭(或坯料)为依据编制加热工艺曲线。
ZX/JS-005江苏新中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锻造工艺规范(版次:A/0)编制:审批:二零一三年三月江苏新中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ZX/JS-005锻造工艺规范1 总则为了确保本公司锻制产品的质量,规范制造工艺,严格程序管理,特制订该工艺规范。
本工艺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锻制零件的锻造过程。
2 标准依据GB/T 12228 《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GB/T 12362 《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GB/T 14383 《锻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ASTM A105 管道元件用碳钢锻件ASTM A182 高温用锻制或轧制合金钢和不锈钢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部件ASME B16.11《承插焊和螺纹连接的锻制管件》NB/T 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 47010-2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3 生产流程3.1碳素钢管件的锻制流程:领料→下料→去毛刺→材料标记移置→锻造(坯锻→精锻→切边)→空冷正火→锻件检验→抛丸→材料标记移置→入库3.2不锈钢管件的锻制流程:领料→检验确认→下料→去毛刺→材料标记移置→锻造(坯锻→精锻→切边)→固溶→锻件检验→酸洗→抛丸→材料标记移置→入库4 锻造过程中相关的要求4.1下料前的验证:下料人员在下料前必须对目标棒料的着色进行比对确认,必要时须提请相关部门对材料重新检验确认。
4.2标记4.2.1原料着色标记按公司着色相关规定执行。
4.2.2原材料购入应按公司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入库时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材料牌号区别着色标记。
4.2.3 下料人员立即对已下料或去毛刺后的锻件坯料着色标记。
下料人员检查和确认剩余的原材料棒料的着色标记,必要时重新着色。
无显著着色标记的剩余棒料不得回库。
4.2.4移置过程中的标记锻前、锻后的每次移置时,每一批次(如每车、每箱)均应有显著的半永久性的标记(如标牌,着色)。
4.2.5锻件入库时,必须放置永久性的标牌或着色。
锻造工艺规范1 工艺文件1.1 工艺文件的设计与编制 1.1.1 锻造工艺卡的设计锻造工艺的设计原则是以工厂标准、技术协议、订货合同和图纸技术要求为依据,力求工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工艺图和卡片必须完整、正确、统一、清晰。
1.1.2 锻件毛坯取样图的设计当锻件在冷加工进行毛坯取样时,应按工厂标准、技术协议、订货合同和图纸技术要求设计锻件毛坯取样图。
1.2 工艺评审重点产品的试制件和关键件的专用工艺,由专业和产品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工艺评审,并保存记录。
2 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2.1 总则2.1.1 本标准为编制锻件工艺时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尺寸公差、附加余块的依据。
2.1.2 本标准适用于液压机上自由锻造的锻件,有专用模具的锻件的余量和公差由工艺编制人员另行确定。
2.1.3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冷、热作模具钢,冷、热轧工作辊、支承辊的锻件,特殊材料的锻件余量和公差由工艺编制人员另行确定。
2.1.4 粗加工余量、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卡头、理化检验试料等特殊要求的留量不包括在本标准之内。
2.1.5 锻件的弯曲、相对位移(同轴度、位置度)、圆度、棱、圆角等形状位置公差都应在余量43范围内(即应保证最少有41的机械加工余量)。
2.1.6 余量与公差的配置如下图:D :零件尺寸 C :锻件公称尺寸(基本尺寸) C ′:锻件最大尺寸 C ″:锻件最小尺寸 а:锻件名义机械加工余量δ′:下偏差(负公差) δ″:上偏差(正公差)2.1.7 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形状的锻件及尺寸超出本规范的锻件,其余量和公差由工艺编制人员参照本规范确定。
2.1.8 在确定锻件余量时,必须兼顾零件的局部尺寸与整体尺寸的关系,局部应照顾整体,以减少加工余量。
2.1.9 易焊钢种和留有粗加工余量在粗加工后允许存在可以加工掉的局部黑皮的锻件,其锻造余量应比本标准表中规定值减少10~20%(按复杂程度)。
对易产生裂纹又不易焊补钢种(如9Cr2Mo 、32Cr2MnMo 、60CrMnMo )等锻件的余量不应比表中规定值减少。
2.1.10 计算锻件重量以锻件基本尺寸(公称尺寸)为依据。
锻件图尺寸线下面括号内尺寸为零件基本尺寸或粗加工尺寸。
2.1.11 锻件上大于余量的锻造工艺需要的金属体积称为余块,锻造工艺编制应尽量减少余块。
2.1.12 为减少切削加工余量,带法兰轴及法兰盘零件,尽可能将台压出。
2.1.13 对有专用技术条件或标准的锻件,锻件余量和公差按专用标准执行。
2.1.14 因公司控制轧辊类锻件的成材率≥63%,所以锻件的余量可不按此规范执行,工艺人员根据成材率,反推锻造余量,并给出余量、余块尺寸。
2.2 锻件黑皮公差2.2.1 锻件不再切削加工的表面称为黑皮交货锻件。
2.2.2 锻坯公差不按此规范,由工艺人员根据坯料再次锻造情况、参照用户对锻件要求来确定。
2.2.3 模块的黑皮尺寸公差不按此规范,由工艺人员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参照本标准方块锻件来确定。
2.2.4 锻件黑皮截面尺寸公差见表2—1,长度尺寸公差见表2—2。
表2—1 (单位:mm)D(A)≤200 201~250 251~400 401~650 651~1000 公差L≤1000 ±3 ±4 ±5 ±6 ±8 1001~2500 ±4 ±5 ±6 ±7 ±9 2501~4000 ±5 ±6 ±7 ±8 ±10 4001~6500 ±7 ±8 ±9 ±11 6501~10000 ±9 ±10 ±12表2—2 (单位:mm)D(A)≤200 201~250 251~400 401~650 651~1000 公差L≤1000 ±6 ±8 ±10 ±12 ±14 1001~2500 ±10 ±12 ±14 ±18 ±22 2501~4000 ±14 ±16 ±18 ±22 ±26 4001~6500 ±20 ±23 ±26 ±30 6501~10000 ±30 ±32 ±34 2.3 典型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2.3.1 圆轴类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2.3.1.1 圆轴类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按表2—3。
表2—3 (单位:mm)注:⑴台阶轴按最大直径D及总长查取余量а及公差;⑵带法兰轴,由细长比最大一段之直径及零件总长确定加工余量及公差,法兰余量加大10~20%。
⑶较短之光滑圆轴(L<2500mm=,轴两端可各加1а;⑷偏心轴的机械加工余量按此表加10~20%,细长比10以下的光轴减少10~20%。
2.3.1.2 轴上台阶长度L≤0.3D,D/d≥1.6的部分称为轴上法兰,其最小锻造长度见表2—4。
D——法兰直径 d——轴头直径1251~1600 260/220 400/330 注:表中分子为端部法兰用,分母为中间法兰用。
2.3.2 新增加形状较复杂锻件品种的余量分配2.3.2.1 发电机转子的余量分配2.3.2.2 汽轮机整体转子的余量分配A 汽轮发电机转子,汽轮机整体转子长度lo≤2000mm时加2a。
长度lo≥13000mm时加4a。
B 法兰直径与凹档(相邻小园)直径差大于(或等于)1000mm时凹档直径可适当加大余量的10~20%。
C 凹档下料长度小于窄砧宽度时,可按窄砧宽度计算,加大凹档直径余量。
2.3.2.3 舵杆的余量分配注:1、在O 点附近扁方与园的过渡区,当订货图纸无规定尺寸时,其长度L1为估算值。
2、弯曲角度计算公式(参考):)'2()'21)(2(D B C l D BC B C tg -•-+-=α 式中尺寸为零件尺寸 2.3.2.4 水轮机大轴的余量分配(特指空心大轴)按圆筒类锻件查余量2.3.3 矩形截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见表2—5。
表2—5 (单位:mm )零件长度L截面尺寸A 、B≤ 200 201~ 250 251~ 320 321~ 400 401~ 500 501~ 650 651~ 800 801~ 1000 1001~ 1500 1501~ 2000 余量a 及公差≤15001869+-20710+-22811+-24812+-26913+-27913+-291015+-1501~2500 20811+- 22811+- 25812+- 27913+- 291015+- 311015+- 331116+-361218+-401320+-2501~400022811+- 25812+- 27913+- 311015+- 331118+- 341117+- 361218+- 401320+- 431421+- 451522+- 4001~650025812+- 27913+- 311015+- 341217+- 361218+- 381319+- 401320+- 431421+- 471623+- 491624+- 6501~1000028914+- 311015+- 361218+- 381319+- 401320+- 421421+- 451522+- 471623+- 521722+- 562928+- 10001~15000321116+- 371218+- 401320+- 421421+- 441522+- 461523+- 481624+- 521726+- 561928+- 602030+- 15001~20000371218+-401320+-431421+-451522+-481624+-501725+-531826+-561928+-602030+-632132+-注:⑴有台阶的矩形截面零件,根据最大截面的A 、B 值确定余量和公差;⑵较短的锻件(L <2500=两各加1a ;⑶宽度大于1600的板形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由工艺编制人员自定。
2.3.4 圈类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见表2—6。
表2—6 (单位:mm )零件高度H零 件 直 径600~ 800801~ 10001001~ 12501251~ 16001601~ 20002001~ 25002501~ 32003201~ 40004001~ 50005001~ 6000余量a 及公差≤250291015+- 311016+- 341117+- 371218+- 411320+- 451522+- 481624+-251~400311016+- 341117+- 381319+- 411320+- 451522+- 481624+- 501725+- 551828+- 602030+- 702435+- 401~650341317+- 381319+- 411320+- 451522+- 481624+- 521726+- 551828+- 602030+- 652233+- 702435+- 651~1000411320+- 451522+- 481624+- 521726+- 551828+- 602030+- 652233+- 702435+- 752538+- 1000~1500541827+-521726+-561928+-602030+-652233+-702435+-752538+-802740+-注:⑴端面不平整时,高度余量可适当放大到1.2a ;⑵簿壁环或尺寸超过本表范围内的环形锻件,其余量可适当增加,具体数值由工艺编制人员确定。
2.3.5 饼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2.3.5.1 饼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见表2—7。
表2—7 (单位:mm)零件高度H外形尺寸 D、A、B≤600601~750751~10001001~12501251~16001601~20002001~25002501~35003001~35003501~40004001~45004501~50005001~5500余量a及公差≤200 23812+-25813+-27914+-311016+-341117+-381319+-421421+-451523+-501725+-551827+-602030+-652232+-702335+-201~32025813+-27914+-311016+-341117+-381319+-421421+-451523+-501725+-551827+-602030+-652232+-702335+-752537+-321~500311016+-341117+-381319+-421421+-461523+-501725+-551827+-602030+-652232+-702335+-752537+-802740+-501~800381319+-421421+-461523+-501725+-541827+-602030+-652232+-702335+-752537+-802740+-852842+-801~1000541827+-602030+-652232+-702335+-752537+-802740+-852842+-903045+-注:表7也适用于实心饼形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