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的四川盆地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富庶的四川盆地学案
一、小资料:
1、天府之国:
《战国策》:田肥美,民殷高,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使,此为天府。
2、蜀犬吠日、雅安天漏、巴山夜雨
3、四川的气候: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乐山和雅安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
但年内分配不均,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
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
由于被群山环抱,盆地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
4、上海市气候图:
成都的气温与降水
5、桫椤树
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一株小的树苗价值12000元左右。
二、探究单
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的因素
三、展示你自己:绘制知识结构图
提示:本课讲述了四川盆地的地形、河流、气候、农业、都江堰、资源、文化等内容。
请用“富庶”穿针引线,绘制本课的知识结构图。
富庶的四川盆地七年级社会主备人:张燕丽审核:社会组【学习目标】:1、理解四川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2、针对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的特殊作用,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感受四川盆地的盆地文化。
【学习重难点】:了解四川盆地的盆地文化,理解发达的农业、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安逸的生活与其优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关系。
【学习启航】:一;自然环境对照图5-13和文字欣赏古诗词与谚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巴山夜雨思考:这些词句能告诉我们四川盆地的哪些自然特征?1、看图5—13,找出环抱四川盆地的高原和山脉2、说说盆地内的地形特点3、说说盆地的气候特点及原因二“天府之国”的美誉1、盆地内的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类各举例一下?2、四川盆地拥有发达的农业,这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1、位置:2、修建者和修建原因:3、组成:4、作用:四、四川盆地自然资源1、四川盆地有哪些自然资源,并加以说明?五、巴蜀文化1阅读书本50页,感受巴蜀文化。
【学后反思】我还有哪些疑问?【能力检测】1.下列河流属于长江干流的是()A.岷江 B.大渡河 C.雅砻江 D.金沙江2.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A.柴达木盆地 B.吐鲁番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3.岷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城市是()A.重庆 B.成都 C.宜宾 D.内江4.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线是()A.太行山 B.巫山 C.横断山脉 D.大巴山5.关于四川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B.四川是因岷江、嘉陵江、乌江、金沙江四江汇合于四川而得名 C.四川西部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视野】。
甘霖镇中学 七下《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主备:【P 】历史与社会导学案——XX 1 / 1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P6.2.2】 富庶的四川盆地[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 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 )——学法指导,自研自探!(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1.四川盆地地处 带,因四周山脉环绕,特别是北面 、 的屏障,大大减弱了冬季 和 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 不易扩散,因而具有 、 、 的特点。
2、成都平原有着“ ”的美誉。
伟大的水利工程―― ,由秦国的 主持修建,由 、 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
是位于岷江江心的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 ,外江用于排洪、 。
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四川盆地形成了兼容南北又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 。
、 是典型代表。
二、传统授课(内容、方式、时间30M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 )——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 简述四川盆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四、达标查学(5M )——当堂盘点,基础反馈!()【达标】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近,但一月份(冬季)的平均气温却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是什么原因?查找有关资料,加以简述五、梳理小结(5M )——学案整理,心得描述!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培辅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描述:优( )良( )不佳( )七、教与学反思:。
《四川盆地》导学案
一、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将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二、地理位置
1. 请大家查阅地图,找出四川盆地在中国的具体位置。
2.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毗邻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地貌特征
1. 请描述四川盆地的地貌特征。
2. 四川盆地地势低平,地形多为盆地、丘陵和低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自北向南倾斜的倾斜平原。
四、气候特点
1. 请描述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
2. 四川盆地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五、人文历史
1. 请简要介绍四川盆地的人文历史。
2. 四川盆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人文景观,如都江堰、峨眉山、青城山等。
六、思考问题
1. 你认为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 你知道四川盆地的闻名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哪里参观?
七、拓展延伸
1. 请查找资料,了解四川盆地的特色美食。
2. 你可以尝试制作一道四川盆地的特色菜肴,分享给大家。
八、总结
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对四川盆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这片美丽的土地充满好奇和热爱。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的故里,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导学案
八年级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描述四川盆地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四川盆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土壤、植被。
3.理解四川盆地富庶的表现,分析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
二、学习重点
1.四川盆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2.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富饶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知——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1.结合教材p50图7.39四川盆地地形图和P51活动描述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河流、地势)
补充:
(1)四川盆地的经纬度位置
(2)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区别
(3)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分界线
2.结合下图,回顾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3.结合书本(从书中提炼要点)和下图合作分析:两者对盆地内的气温、饮食、土壤、植被造成了什么影响?
(三)探——天府之国
1.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
2.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
3.主要农业类型和农作物
(四)板书设计
四川盆地
—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一、自然环境特征
(一)位置范围
(二)地形
(三)气候
(四)河流
(五)土壤
(六)植被
二、农业
(一)农业类型
(二)主要农作物。
四川盆地,地交通条件改善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①.四川盆地是7.3:四川盆地班级:姓名:一、自学新知:要求先独学再对学。
自主学习P50页,读图7.39,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巴山蜀水:(识记任务)(1)四川盆地的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部,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北到山、岭,与高原相邻,南到高原,西到山脉,与高原相邻,东以山、山为界,与平原相邻。
主要包括省和市。
(2)河流:流经四川盆地、和江均属于水系,是其支流。
(3)地势特点:(4)气候特点:气候类型是,特点是:气候、降水,多、少、多。
原因是:。
(5)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盆地的山水称为“”自主学习教材P52-53,读图7.40-47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2、天府之国:(1)、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条件一:四川盆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一年可达熟。
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条件二:四川盆地是全国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这种土壤富含矿物质,是较肥沃的土壤。
条件三:位于四川盆地部的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水利工程使得旱涝保丰收。
该工程被誉为“”。
成都平原从此也被称为“”。
(2)、巴蜀文化:目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处,他们分别是自主学习P54-55页,读图7.48-5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3、蜀道变通途(1)古人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因是:(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了多条铁路干线,读图7.48,交汇于成都的铁路线有:、线、线,交汇于重庆的铁路线有:、线。
(3)中国西部最大的航空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是。
江上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位上升,是传统的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4)四川盆地交通条件改善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使之成为中国新型的工业基地之一。
以和为中心的经济区称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二、活动与交流(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说说四川盆地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三、小结:完成自学新知部分任务,识记。
《四川盆地》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2. 掌握四川盆地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3. 了解四川盆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导学内容:一、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1.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东临川东、重庆,西接青藏高原,南濒云贵高原,北与陕甘宁接壤。
2. 地貌特征:四川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趋势。
地形多为丘陵和低山,盆地内分布有成都平原、川西高原等地貌类型。
二、四川盆地的气候条件1. 气候特点: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2. 气候影响:四川盆地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三、四川盆地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1. 资源分布: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盐、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基地。
2. 经济发展:四川盆地工业发达,以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为主,盛产石油、天然气、盐化工产品等,经济实力雄厚。
四、四川盆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1. 文化遗产:四川盆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拥有蜀文化、巴文化等奇特文化遗产,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闻名景点。
2. 旅游资源:四川盆地风景秀丽,名胜浩繁,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都江堰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导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2. 组织学生分组钻研四川盆地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撰写小组报告;3. 指挥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四川盆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4.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四川盆地的认识和体会。
导学评判:通过本节课的导学,学生将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特点、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增强对四川盆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地理进修兴趣,拓展地理知识面,提高地理素养水平。
最新八年级地理四川盆地教案7篇最新八年级地理四川盆地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使教师思路更加清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四川盆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__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活动]:看图讨论回答: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第六单元第二课南方地区
第二课时富庶的四川盆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
了解成都平原和都江堰工程以及巴蜀文化。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地图找出四川盆地的高原和山脉,通过结合具体实例去分析四川盆地发达的农业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读图和运用地图的习惯。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四川盆地发达的农业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四川盆地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48-50,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四川盆地位于中国,地处上游,是我国著名的盆地。
盆地四周被海拔米的山地所环抱。
2、四川盆地地处,具有冬、春、夏的特
点。
3、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和______
产区。
4、四川盆地内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有着“”的美誉,这里有一
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它由秦国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5、丰沛的、众多的,为这里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地下埋
藏着多种储量丰富的矿藏,、等矿藏资源居中国之冠;
等资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开采的历史也很悠久。
6、四川盆地有1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
珍稀动物,如、、等。
7、四川盆地形成了兼容南北又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
_ 是其典型代表。
二、合作探究
(一)四川盆地的地形、河流、气候
1、对照图5-13和图6-32,找出环抱四川盆地的高原和山脉。
2、对照图6-32和图6-33,说一说盆地内地形的特点。
3、找出盆地内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4、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
(二)四川盆地发达的农业
1、结合图6-35,说一说四川盆地发达的农业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2、成都平原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跟哪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有关?它是一项怎样的工程?
3、成都平原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的原因:
(三)四川盆地多样的资源及特有的文化
1、四川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的表现:
2、四川盆地作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的表现:
3、说一说四川盆地特有文化的表现:
三、反馈检测完成作业本P32-33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