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地理-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090825(课资参考)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川省的地势、地形及气候特征。
了解四川省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知道四川省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知道四川省现在的交通发展情况及交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理解四川省经济发展不平衡。
了解四川省独特的地域文化。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地图,说出四川盆地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会正确应对自然灾害,保障自身安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位置、地形、相邻省区、河流及流向。
2、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川省对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四川是我国的西部大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全省总面积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五位。
2010年常住人口达8042万,居全国第四位。
1999年以来,四川省积极实施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川省。
(二)新课讲解:(一)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1.地势在图中左右两侧的蓝框中,分别填上表示方向的“东”“西”;在红框内补全地势阶梯名称。
四川省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2.地形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两部分。
川西高原山地:位于四川省西部,包括四川西北部水草丰美、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山高谷深、森林广布的山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以及重庆市西部,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地势低平;中部为丘陵,占盆地总面积的62%;东部有许多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教案示例(二)教案示例(二)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和地形特点,初步了解各高原的成因;掌握四大盆地的分布并了解它们的地形特点。
2.使学生掌握从地形图上辨认高原和盆地地形特征的方法,提高他们对不同地形区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学习占我国面积1/4强的高原地形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环境不利的一面,从而坚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改造自然环境的决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四大高原的分布和地形特点,难点是对高原、盆地成因的理解。
教学方法谈话法和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挂图,有关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四大高原与四大盆地比较表(投影片)。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一、四大高原二、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2.柴达木盆地3.四川盆地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问]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西部主要分布哪些类型的地形?(山地、高原和盆地)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我们现在就分析我国高原和盆地的特征。
学习新教材第三节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板书][提问]大家在小学已经学过了我国的高原,请回答:我国有哪些大高原?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地方?(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来)一、四大高原[板书][教师讲解]以前在小学虽然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四大高原的知识,但是不够全面和深入。
现在要求同学们自己从地形图上来分析四大高原的地形特点,主要分析它们的位置、范围、平均海拔和它们各自突出的特点。
在分析地图的过程中,还可以参考教科书中相关的课文和图片。
下面我们就逐个进行分析。
[读图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识读分析“中国地形图”和“青海和西藏”、“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等地图,以及课本17页的景观图和示意图,逐次分析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特点。
回答下列问题:1.高原位于我国的哪个地方?主要包括哪几个省或自治区?它周围有无明显的界线?2.高原的平均海拔大约是多少?3.与其它大高原相比,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小结]在学生讨论与回答问题后,教师帮助学生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自然地理关于分界线必背知识点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中国地理专题——云贵高原(2009-03-18 22:38:02)转载标签:分类:专业知识中国地理喀斯特地貌交通建设季风气候内昆云贵高原教育1. 位置:100°E―110°E, 23°N―28°N(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2、范围: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3、地形:高原,海拔1000―2000米4、地势:地势崎岖不平,西高东低,山间有许多“坝子”。
5、地貌:山地被河水切割成许多峡谷,高原面不完整;山岭间散布着许多小盆地(“坝子”),是主要的农耕区;石灰岩广布,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暗河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6河流及水文特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外流河,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无结冰期,汛期长,含沙量小7.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较多,集中在夏季,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
云南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风气候。
积温4500℃~7500℃,属于湿润地区,冬季由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存在,多雨。
生长期218~365天,日照时数1500~2500小时,东南多,西北少。
8.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资源:矿产:贵州六盘水煤,云南个旧锡,磷。
广西平果的铝土,贵州铜仁的汞。
四川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
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云南动植物王国水能:二滩旅游: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石林、桂林山水、三江并流、滇池、洱海、黄果树瀑布贵州茂兰10. 农业生产:优势: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作物生长制约因素:地处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壤较贫瘠, 河水易向下滲漏发展方向:①立体农业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云南发展彩色农业的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
主要作物:水稻,油菜11. 工业生产:主要部门:钢铁,有色金属工业,纺织业,煤炭工业主要城市:昆明,贵阳发展方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组改造力度,巩固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西南的制造业;以食品工业为龙头,搞好农副产品加工。
..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概述: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之一。
我国唯一的紫色盆地和唯一的外流型大盆地。
成因:断裂下陷、河流冲积位置:位于第二阶梯,属于西南地区。
西靠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北靠大巴山秦岭黄土高原东靠山地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连云贵高原经纬度中心大约为105°E 30°N 地形:内部西高东低,成都平原位于其西部,海拔500米左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丰富,季节变化较大。
太阳辐射少的原因:①盆地地形,海拔低,辐射小。
②东南部相对较低有利水汽进入,西北部相对较高不利于水汽的散失,导致空气湿度高,多阴雨天气,多雾。
③近年来四川重庆发展较快,空气污染严重。
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北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夏季西南季风(较厚能越过云贵高原)与东南季风在此交汇,增加了降水。
多夜雨:①盆地地形,夜间山风②云层厚,白天辐射不强,对流不强,夜间大气上层辐射散热,导致上冷夏热,对流加大。
(巴山夜雨,蜀犬吠日)四川盆地是中国昼夜温差最小的地区之一:①白天大气阻挡辐射②夜间降雨散热四川盆地很少出现焚风效应:1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四川盆地是丘陵型盆地不是山区 2焚风多出现于春夏秋此时四川盆地盛行偏南风,越过云贵高原高大山脉形成的焚风出现在川南丘陵、金沙江河谷(四川盆地绝大部分地区距离干热气流较远) 3四川盆地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焚风被降温增湿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较高山地上以针叶林和草地为主)土壤:有肥沃的紫色土。
水文:河流众多;径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大,汛期集中于夏季,补给类型以雨水为主;含沙量小;没有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都江堰自流灌溉长江从此流过,金沙江梯级开发资源:水能可开发蕴藏量居全国首位。
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川东北富集,宏观上的西气东输有部分气源来自四川盆地,但目前衰竭了,所以主体工程不在此)。
此外还有煤铁等。
中国地理《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学案相信自己、梦不再遥远!编写人:xx 审稿人:地理教研组编写时间:2013-10-10班级: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教学目的】1.理解黄土高原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 掌握并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理解不同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
2.城市分布规律及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地形对城市的布局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治理,地形对城市布局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多媒体、讨论等。
【课前预习】1.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北有大巴山,西有横断山脉,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
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海拔300米至600米。
2.黄土高原:北起古长城,南到秦岭,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
海拔1000米至2000米。
黄土广布,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地形:四川盆地主要以盆地、丘陵为主,内部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比较平坦;黄土高原则属于高原地形,地表破碎,崎岖不平。
气候: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要高于黄土高原,降水也比黄土高原丰富水文:四川盆地河流数量、径流量均多于黄土高原,另外四川盆地河流冬季无结冰期,黄土高原冬季河流有结冰期。
最突出的水文差异是四川盆地河流含沙量小于黄土高原。
土壤:四川盆地紫色土的肥力高于黄土高原的黄土。
植被: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黄土高原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资源能源:四川盆地多天然气,黄土高原多煤炭。
【课堂讨论】一、读黄土高原位置及其内部某城降水、气温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二第二章西南地区:川、滇、黔、藏纲目:1.“盆底”与“屋脊”2.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3.西南地区小结第一节“盆底”与“屋脊”本章述及的西南地区主要涵盖今天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西藏所在地域,但并不与今天的省区界严格重合,在历史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有所增损。
中国的西南地区为内陆地区,处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下降到低海拔的华中丘陵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为中国地势垂直变化三大阶梯中的第二阶段梯。
其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都在500——20XX米之间,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与高原。
西南地区的气候从总体上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其西边的高原气候和北边的温带气候明显不同,同时与其东边同处于亚热带的华中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差异。
从纯地理的角度看,西南地区并不是一个非常整合的统一的区域,整个区域由多个小的地理单元组成,小单元之间甚至存在着的比较大的差异。
由于受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这一区域的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复杂多样,并且从南到北可以分为几个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合:秦巴山地主要指四川盆地北缘的大巴山与秦岭之间的地区。
山地的海拔高度多为1000——20XX 米。
在大巴山与秦岭之间有一些盆地分布,其中以汉中盆地的面积最大而且最为著名。
在人文地理方面,汉中盆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域。
秦岭是中国中部一条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大地构造、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均有很大的差异。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秦巴山地以南,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盆地底部的海拔高度多在300——700米之间,由东向西的地貌分别为平行岭谷、丘陵和平原,其中以丘陵的面积最大。
在盆地的西部有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原——川西平原,面积大约为7200平方公里。
盆地周围多为海拔1000——20XX米的山地。
贵州高原位于四川盆地的南面,东边一直延伸到四川盆地东面的鄂西山地,属于中亚热带的山地高原湿性常绿阔叶林黄色土壤的景观和岩溶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石灰土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