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及两点透视的画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4
室内表现技法- 一点透视求法,两点透视求法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M点引到A-D的尺寸格的连线,在A-a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VP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图41-45)。
2.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一: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B,兼作量高线。
2) AB间选定视高H.L.,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作G.L.用。
3)在H.L.上确定灭点V1、V2,画出墙边线。
4)以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根据E点,分别以V1、V2为圆心求出M1、M2量点。
6)在G.L.上,根据 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V1、V2连接,求出透视图(图46、47)。
作法二:1)过P点作一水平线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从M1点向P-C各等分连线,在PD上的交点,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连接V1。
4)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
窗格的方法也如此(图48)。
作法三: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确立视高H.L.,灭点V1,任意定出M点,V2灭点线,由V2交点b引垂线,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M点求出进深,找出CD中点O,连接V1,连接E-d。
小学美术透视法则与画法讲解一、什么是透视法透视法是美术中的一种基本原理,通过它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绘制出具有三维感的图像。
它是一种观察和表现空间形象的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立体。
透视法又分为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在画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用于绘制前景和近景的场景。
两点透视适用于绘制建筑物或街道等具有一定深度的场景,画面上有两个消失点。
二、小学美术透视法则1. 透视基本概念:小学生在学习透视法之前,需要先认识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远近感、消失点、平行线、视线等。
这些概念是学习透视法的基础,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一点透视法: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一点透视法是比较简单也容易理解的透视法。
通过教授学生如何找到画面中的消失点,并将物体按照远近关系合理地放置在画面中,使画面具有透视感。
3. 两点透视法: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可以逐步引入两点透视法的概念。
通过讲解如何找到两个消失点,并按照透视规律绘制建筑物或街道等场景,让学生练习掌握两点透视法的运用。
4. 练习技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绘画练习来巩固学生对透视法的理解与应用。
例如,绘制立方体、建筑物、街道,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透视法的运用和效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透视法的画法讲解1. 一点透视法的画法:当我们要绘制一个具有远近感的景物时,可以先找到画面中的消失点,然后按照透视规律绘制物体与背景。
例如,绘制一条公路,可以通过向一个点逐渐收敛的直线描绘公路两侧的边线,以达到远近感的效果。
2. 两点透视法的画法:绘制具有一定深度的场景时,可以引入两个消失点。
以绘制建筑物为例,首先找到两个消失点,分别代表视线的两个方向。
然后,按照透视规律将建筑物各个部分绘制在画面上,注意保持透视关系的一致。
四、小学美术透视法的应用透视法不仅可以应用在绘画中,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时,合理运用透视法可以给作品增添更多的立体感与艺术性。
一点及两点透视的画法 2009-10-30 15:50:30
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M点引到A-D的尺寸格的连线,在A-a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VP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
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图41-45).
2.二点透视求法
作法一:
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B,兼作量高线。
2) AB间选定视高H.L.,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作G.L.用。
3)在H.L.上确定灭点V1、V2,画出墙边线。
4)以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根据E点,分别以V1、V2为圆心求出M1、M2量点。
6)在G.L.上,根据 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V1、V2连接,求出透视图(图46、47)。
作法二:
1)过P点作一水平线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从M1点向P-C各等分连线,在PD上的交点,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连接V1。
4)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
窗格的方法也如此(图48)。
作法三:
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确立视高H.L.,灭点V1,任意定出M点,V2灭点线,由V2交点b引垂线,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M点求出进深,找出CD中点O,连接V1,连接E-d。
4)再依次用对角线、分割增殖法求出透视图(图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