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爱我的家学业评价标准教案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6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我家》教案第一章:认识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知道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情感。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定义:父母与孩子组成的基本单位。
2. 家庭的作用:提供爱、关怀、安全感、教育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2.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家庭类型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家庭组成。
3.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家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的爱与温暖。
第二章:家人的关爱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人之间的关爱和照顾。
2.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和照顾家人。
教学内容:1. 家人之间的关爱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等。
2. 家人之间的互相照顾: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帮助、支持。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人之间的关爱行为。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爱故事。
3.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关爱行为,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家庭的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与义务。
2. 培养学生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责任:父母的抚养责任,孩子的学习责任等。
2. 家庭成员的义务:互相帮助、尊重、理解。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责任的看法和认识。
2. 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的责任行为。
3.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承担家庭责任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家庭的和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维护家庭和谐。
教学内容:1. 家庭和谐的意义: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相互理解和支持。
2. 家庭和谐的维护:沟通、包容、尊重。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家庭和谐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之间如何维护家庭和谐的经验。
3.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维护家庭和谐。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家教案2 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家教案2 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家教案2 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我的家【活动目标】1.能感受到自己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欢乐,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父母长辈的爱.【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现代的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不注重与子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久而久之,关系会逐渐疏远。
所以仅想以本次活动作为一次尝试,唤醒学生们关爱他人的能力,提醒诸位家长俯下身来,与孩子一同成长。
教师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说出他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最喜欢吃的小食品、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的动画片以及只有在家人面前才会表现出来的小脾气。
学生一定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当他们知道原来父母对自己这么了解,在内心深处一定希望自己也了解父母的生活。
之后用亲情调查卡来考验一下学生对自己家长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自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自己身边亲人的一切。
到这时,让学生说出对父母的心里话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且也不是空洞的语言了,当真是发自内心深处.这样的活动以情感互动的方式进行最好。
但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和克服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学生的父母为生活而奔波,一般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较少;因为与长辈交流过少,大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本次活动比较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二)物质资料准备设计制作亲情卡,提前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在活动中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活动时间】2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教案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单元目标:1、爱自己的家,能与家长沟通,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
2、初步认识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爱亲敬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掌握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礼貌的行为。
单元内容: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目标:1、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2、和父母多接触,更好地沟通,学会沟通的方法。
3、发展讨论学习的饿技能,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老师:《三毛流浪记》录像带,《我的好妈妈》磁带。
学生:水彩笔、小美术本、白纸。
活动课时:2课时具体活动过程:我爱我家1、老师讲家的重要性。
(1)引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中。
家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
因为有家,我们才有吃有穿,才能健康成长;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它,关心它。
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家,就会像三毛,像东大街上的乞讨儿流浪街头,风餐露宿!(2)放映〈〈三毛流浪记〉〉。
2、调查学生对自己的家了解的情况。
(1)提问:同学们,你热爱自己的家吗?了解自己的家吗?(2)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况。
(家里都有谁;他们有哪些兴趣;他们的年龄、性格特点、生肖;其中,你最喜欢家的谁;你和家里人的感情如何?)过渡: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那么,我们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3、学生讨论如何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1)尊敬大人,听大人的话,不和父母顶嘴,上学放学回家要主动和家长打招呼。
(2)有问题要向家长请教,与他们多沟通、多谈心。
(3)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过节要记得为他们庆贺、祝福。
(如母亲节、爸爸的生日……等)(5)吃饭时要帮家长添菜。
4、看看书上P41页,为我们教了哪些方法。
5、判断:(1)吃饭时,小明一个人先吃。
我爱我家主题目标:1、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2、和父母多接触,更好地沟通,学会沟通的方法。
3、发展讨论学习的饿技能,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学生:水彩笔、小美术本、白纸。
具体活动过程:活动一我爱我家第一课时1、老师讲家的重要性。
2、调查学生对自己的家了解的情况。
(1)提问:同学们,你热爱自己的家吗?了解自己的家吗?(2)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况。
过渡: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那么,我们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3、学生讨论如何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4、看看书上P41页,为我们教了哪些方法。
5、判断:(1)吃饭时,小明一个人先吃。
(错)(2)爸爸回来了,小红帮爸爸拿拖鞋。
(对)(3)小龙为下楼玩,和妈妈大喊大叫。
(错)(4)小月帮爷爷捶背。
(对)6、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7、布置作业:完成家庭小调查,做完书上P40-P41页的题;下节课,我们进行“我最爱我家,我最了解它”讲演活动,请做好准备,必要时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教教你怎么说。
第二课时备注:这节课让学生带工具完成一幅全家福,为下节课的演讲活动作好准备。
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反思:活动二“我最爱我家,我最了解它”讲演活动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书上P40-P41页的题—-家庭小调查。
)2、学生现场展示自己画的全家福。
(参看书上P42页)3、进行“我最爱我家,我最了解它”讲演活动。
(至少一组一人)4、学儿歌《我爱我家》。
好爸爸,好妈妈,辛勤养育我成长。
日夜操劳多辛苦,我爱爸爸和妈妈。
爱爸爸,爱妈妈,做事要听爸妈话。
不娇气,有礼貌,从小做个好娃娃。
5、师小结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教案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单元目标:、爱自己的家,能与家长沟通,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
2、初步认识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爱亲敬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掌握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礼貌的行为。
单元内容: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目标:、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2、和父母多接触,更好地沟通,学会沟通的方法。
3、发展讨论学习的饿技能,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老师:《三毛流浪记》录像带,《我的好妈妈》磁带。
学生:水彩笔、小美术本、白纸。
活动时:2时具体活动过程:我爱我家、老师讲家的重要性。
(1)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中。
家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
因为有家,我们才有吃有穿,才能健康成长;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它,关心它。
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家,就会像三毛,像东大街上的乞讨儿流浪街头,风餐露宿!(2)放映〈〈三毛流浪记〉〉。
2、调查学生对自己的家了解的情况。
(1)提问:同学们,你热爱自己的家吗?了解自己的家吗?(2)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况。
(家里都有谁;他们有哪些兴趣;他们的年龄、性格特点、生肖;其中,你最喜欢家的谁;你和家里人的感情如何?)过渡: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那么,我们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3、学生讨论如何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1)尊敬大人,听大人的话,不和父母顶嘴,上学放学回家要主动和家长打招呼。
(2)有问题要向家长请教,与他们多沟通、多谈心。
(3)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过节要记得为他们庆贺、祝福。
(如母亲节、爸爸的生日……等)()吃饭时要帮家长添菜。
4、看看书上P41页,为我们教了哪些方法。
、判断:(1)吃饭时,小明一个人先吃。
(错)(2)爸爸回来了,小红帮爸爸拿拖鞋。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我家》教案第一章:认识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的感情。
教学内容:1. 家庭的组成: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家庭的重要性: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带来家庭成员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
2. 讨论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
作业:1. 画一幅家庭成员的图画,写上自己对家庭的爱。
第二章:家庭成员的角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各自的角色和职责。
2. 培养学生尊重家庭成员,珍惜家庭和谐的氛围。
教学内容:1. 父母的角色:关爱孩子,教育引导孩子。
2. 兄弟姐妹的角色: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
2. 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角色的短文,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敬意。
第三章: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努力维护家庭和谐的氛围。
教学内容:1. 家庭和谐的意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尊重,理解等。
2. 如何维护家庭和谐:沟通,包容,互助等。
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维护和谐。
2. 情景剧: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如何化解。
作业:1. 画一幅家庭和谐的图画,写上自己对家庭和谐的理解。
第四章:家庭中的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礼仪。
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尊老爱幼,兄弟姐妹间的礼貌等。
2.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谐相处等。
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礼仪表现。
2. 情景剧: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表现。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家庭礼仪的短文,总结自己在家庭中的礼仪表现。
第五章:家庭中的关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关爱。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家教案1 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家教案1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我的家教案1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课我的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反思: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