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70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要使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讲授新课: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各有攻守。
它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
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一超多强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
回忆提问:“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量的对比失调,曾经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探宝】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暂时形成了“”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_ 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2.__ 、日本、中国和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的重要力量。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4.年,对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5月8日,中国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5.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趋势的,这也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的斗争过程。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严重削弱了的作用,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史海撷英】1.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C.世界局势日趋缓和 D.经济全球化趋势日2.2006~2007年,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3.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4.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
下列词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冷战②美苏争霸③“一超多强”④东欧剧变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5.每一个摆设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联合国参加中心入口处有一座雕塑,展现的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
这座雕塑寓意联合国所形势的主要职责 (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6.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程导入】
请看右边的照片。
这既不是二战中的战争
场景,也不是二战后越南战争的场面。
这是20
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的一幕。
两极格局解
体后,由于世界政治力量的失衡,原来在美苏
矛盾掩盖下的地区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开始激化,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局部战争,对
当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值得
人们警惕的是:美国利用海湾地区的冲突,打
着解放科威特和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先后对
伊拉克进行了两次战争。
这不仅加剧了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而且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更加动荡不安。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表明: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请结合科索沃战争,谈谈你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呈现出()。
A.美国、欧盟和日本三足鼎立局面B.美、日、欧、中的多极化局面
C.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D.美、俄联手主宰世界局面
2.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局部战争仍然频繁B.饥饿仍困扰发展中国家
C.核威胁仍然存在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发展
3.下列属于美国借助北约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的史实是()。
A.二战后初期扶植日本B.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
C.1991年海湾战争 D.1999年轰炸南联盟
二、填空题
1.随着、苏联解体,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2.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
美国利用,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
三、识图题
(1)图中报纸的“号外”反映的是什么重大事件?
(2)美国在此次事件中首次打出了什么旗号?
(3)中国学生的态度反映了什么精神?
四、简答题
简述“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资料下载】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
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在很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格局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主要表现,不仅与刚刚结束的两极格局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多极均势格局相比也具有许多时代进步意义。
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是美、欧、日、俄、中等国际力量相互制衡,没有哪种力量能够控制世界,为所欲为;多极化可以限制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权益和谋求经济发展;多极化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多极化趋势格局的进步性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它们的团结合作也是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江泽民同志曾说:“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21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
”
【思维拓展】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但美国仍企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为了构建“单极世界”,美国还不时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
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
教材上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一、选择题
1.C
2.D
3.D
二、填空题
1.东欧剧变美苏一超多强多极化
2.世界领袖北约导弹防御系统
三、识图题
(1)科索沃战争期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
夫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身亡。
(2)“人权高于主权”。
(3)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权的精神。
四、简答题
原因: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者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推行霸权政策。
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例。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影响:科索沃战争是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
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