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构景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11.46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造景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1. 借景法:利用远处的山水景观或其他自然元素作为园林的背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将远景融入到园林中,形成一种虚实结合、天人合一的美感。
2. 围合法:通过围墙、屏风、廊架等围合结构,将园林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同时起到隔离、保护和营造私密感的作用。
围合法可以使园林空间更具层次感和封闭性。
3. 对景法:通过布置景观元素,使其在园林中形成对称、镜像或呼应的效果。
对景法可以营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使园林空间更具有秩序感和统一性。
4. 拟景法:通过人工手法模拟自然景观,如人工山石、人工水景等,使其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达到仿真的效果。
拟景法可以创造出一种自然、生动的园林景观,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5. 点景法:在园林中布置一些独立的景点,如亭台、假山、花坛等,
通过点缀的方式增加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点景法可以使园林更具有趣味和变化,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6. 曲径通幽法:通过曲折的路径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使人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探索和惊喜。
曲径通幽法可以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给人以探险的体验。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实际上中国园林艺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和技巧,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在园林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造出美丽、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
园林构景手法园林构景手法是指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方法对园林进行布局和装饰,以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展示主题等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园林构景手法。
1. 对称手法对称手法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构景手法,其通过将景观元素两侧镜像对称地布置,创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重要建筑物或主要景点周围的区域。
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它以对称布局的花坛和喷泉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2. 不对称手法不对称手法相对于对称手法而言,采用非对称、不均匀的方式进行园林布局。
这种手法能够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使人感到充满生机和活力。
例如,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使用石头、砂子和植物等元素,以自然、优雅的方式进行不对称的布局。
3. 层次手法层次手法是通过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景观元素来创造景观层次感。
这种手法常用于展示主题或强调重要景点。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树木或花坛,以形成层次感并吸引人们的注意。
4. 渗透手法渗透手法是指将园林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使园林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无缝连接。
这种手法常用于城市中的公园或私人庭院等场所。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使园林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5. 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景观元素和设计风格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突出某些特定景点或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例如,在现代园林中,可以将传统风格的建筑与现代艺术品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6. 连续手法连续手法是通过将景观元素沿路径或轴线逐渐延伸,形成连续顺畅的景观流线和视觉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开放感和引导人们的视线。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长廊、步道或水景等,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过程中逐步体验不同的景观。
这些园林构景手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空间。
当然,设计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目的和环境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造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园林景观。
园林造景手法
1、集中装饰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群落特点放在植物中心处,并紧密结合起来,使景色更加美观,布置成一片绿意盎然,十分漂亮。
2、散布装饰法:就是把植物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在一块,夹
杂着就散布开来,这样就可以 was randomly scattered on the site to create more scenery.
3、空间雕刻法:就是建筑布置的位置和布局的决策,更加的讲究
位置和形式的安排,来达到改变景象布局的目的。
4、平面装饰法:这种手法将许多相似的植物放到一起,形成视觉
的表面层,模拟绿色的景观氛围来提升空间的整洁度和绿色环境的合
理性,以此来创造出平坦绿油油的景致。
5、全景方法:这种园林造景方法,就是用自然景观来表现其完整
的美景,并将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空间,把子景深入
融合在大景中,从而形成给人深刻感受的景象。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是指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手法,可以使园林更加美观、丰富多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造景手法:
1. 草木搭配:通过搭配不同的草木,可以让园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等作用。
2. 石材运用:在园林中运用石材可以增加景观层次,美化园林,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水、防腐等作用。
3. 水景打造:在园林中打造水景,如池塘、喷泉等,可以增加园林的灵动性、生动性,同时也可以起到降温、增湿等作用。
4. 色彩搭配:通过搭配不同的植物颜色,可以增加园林的色彩层次,美化环境,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情绪、改善人体健康等作用。
5. 雕塑摆设:在园林中设置雕塑、石像等,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性、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增加景观层次等作用。
以上是园林常见的造景手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 1 -。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1)抑景,将美景先加遮挡,使美景欲扬先抑,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添景,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添加过渡景,使景色更具层次美。
(3)夹景,通过两侧用不醒目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遮蔽起来,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点。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是美景,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也是美景的构景方法。
(5)框景,用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成的景框围成美景的构景方法。
(6)漏景,通过漏窗使游人观赏到美景的构景方法。
(7)借景,将园外景观从视觉上与园内景观交融的构景方法。
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8)移景,即在园中仿建美好景物。
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一、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答: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1.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且许多园林空间多有限采用借景的手法可以给人在效果上的扩展和联想。
2.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与对称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3.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而古典的园林多采用这种的手法,用各种窗户与拱门构成框景。
且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4.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5.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合理的使用障景可以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同一景色不同的方向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二、借景都有哪些手法?答:1、近借:在园林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息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古代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杰作,融汇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精华,构建出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造园技巧。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丰富多样,既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与追求,又展示了中国人对人文与文化的独特见解。
下面将介绍古代园林中常见的几种构景手段。
1. 山水结合: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要元素,常常以山为背景,水为点缀,将山水自然景观融入园林之中。
通过选取适宜的山势和水体,园林营造出宛如仙境的景观,如苏州的拙政园和西湖的断桥残雪等。
2. 借景手法:古代园林常以“借景”来增添景观的广阔感和层次感。
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将园林的景观与周围的自然山水或人文建筑相融合,形成一种景境相通、相互渗透的效果。
比如,以园内山水和远处山川相互映衬,营造出千姿百态的美景。
3. 曲径通幽: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曲折性,通过错落有致的曲径、小桥流水和假山等手法,使人在园中行走时能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境。
曲径通幽的手法可以增加游览的趣味性,使游客在园中游览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4. 假山造景: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构景手法之一。
通过人工堆砌山石,塑造出山峦起伏、峰回路转的景观,使人感受到山水之美。
假山造景不仅美化了园林环境,也寓意着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和追求。
5. 池塘水景:水是中国古代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园林中常常设置池塘,通过池水的倒影和水面上的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美感。
池塘水景的构思与设计,既要考虑水的形状和大小,还要考虑水的流动和声音,使人在园中游览时能够感受到水的美妙。
6. 园林亭台楼阁: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台楼阁常常建在园林的高处,可以一览园中的美景,也可以提供休憩的场所。
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仿古的木制建筑,也有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建筑。
7. 花木繁茂:古代园林中的花木是营造园林氛围的重要元素。
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使园林四季有花开不败的景象。
中国园林的构景手法有哪些本文将介绍中国园林风格所采用的构景手法,为读者揭示中国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园林设计实践首先要把自然与人造景观作为精神和艺术氛围进行结合,结合两者特点来进行设计。
这种设计手段和技巧被称为构景手法。
中国园林构景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根据园林风格进行划分。
1. 汉式园林:以静与动相结合,笔直水系、闲雅山石组合,以及造型竹林、杉松为主的汉式园林;2. 魏晋式园林:以庭院形式、幽玲假山、以及一种简洁的郁郁葱葱格局为主的魏晋式园林;3. 唐式园林:以沉稳的恢宏概念、扇形灵巧的变换和尺度的处理,依托自觉的风格,利用植物作为点缀的唐式园林。
二、按构造情况进行划分。
1. 硬景:主要是包括墙体、亭台、阶梯、廊柱等不可移动的建筑物。
2. 软景:指树木、石头、鬼斧神工的假山等可移动景物。
3. 水景:主要指环水而建的皇家园林,其中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并可以表现出汉式、唐式、宋式等不同的风格。
三、按景物类别进行划分。
1. 山水景观:指大自然山水景观和各种水景,如水池、河流等;2. 平地景观:指园林内开放的平地,可以利用来种植花草树木;3. 人造景观:指在园林中设置的元素,如石头雕塑、树屋、碑刻等;4. 天文景观:其中引用了天文知识,如钟楼、钟塔等;5. 仿真景观:指以汉式、唐式、宋式等建筑来表现的景观,如佛塔、山门等。
四、按模仿影响力进行划分。
1. 直接模仿:主要是指以民间园林为蓝本进行宏大的改造,吸收了民间园林的优点,从而形成的影响力;2. 间接模仿:指从民间园林概念、山水意境等形式元素,结合宫廷文化艺术,以崭新形象表达出来;3. 反向思维:基于当前文化环境,利用水系、山石、植物、古典建筑等新元素,以及反向思维进行结合设计,形成新意境。
五、按表现风格进行划分。
1. 繁华豪宅景观:包括豪宅、别墅、庄园等宏大形式的景观;2. 理性美术景观:指以科学理念、经过精心策划的完美景观方案;3. 自然自在景观:指山水流波自然、枝叶长短自然等具有天然风采的景观;4. 传统古典景观:它结合了古代园林留下的文化元素,如以圆梦、以石及以水三大法则;5. 中国式构图景观:它结合了传统的假山石、湖泊水面和景遇的模式的新颖思路。
1、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抑景、透镜、添景、灭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
景
抑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透镜:开辟新的透镜线障景:移步异景一步一景
夹景: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添景:为求得层次在缺之前背景时在景物之前增加建筑小景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2、发展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
3、我国的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颐和园
4、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为几类:寺观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浓郁的诗情画意、
深邃高雅的意境
6、园林建筑集中分布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杭州及钱塘江三角洲;
南京、扬州、苏州及其附近各城市;北京、承德以及岭南一带
7、园林建筑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背景
8、计程《园冶》内容: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
掇山、选石、借景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