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化学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8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才i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算渣取液D.灌装保存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
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学.科.网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C.用蒸储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10.K2C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 2 CrO42-(黄色)+2H+。
用&52。
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0H还原学科.网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11.在两份相同的Ba(0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0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c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学.科.网A.①代表滴加H2 S0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0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0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现象a 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c处无明显变化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b 处:2H 2O 2e=H2 2OHB、b 处:2Cl 2e CI2…, 「一、一一_ 2C、c处发生了反应:Fe 2e Fe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第II卷25.(17 分)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1) A的分子式是C7 H8,其结构简式是。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硅C.氧D.铁2.(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1分)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发射火箭B.水车汲水灌溉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5.(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空气C.蒸馏水D.钢6.(1分)影响元素化学性质的是()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1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食盐C.面粉D.纯碱8.(1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CO B.Na2O C.MnO2D.KClO39.(1分)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 10.(1分)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氧气用于炼钢11.(1分)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A.纯碱B.烧碱C.小苏打D.熟石灰12.(1分)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3.(1分)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离子的是()A.H2B.2H C.2H+D.2H214.(1分)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且质量分数减小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碳酸钙15.(1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0B.原子序数为20C.属于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16.(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过滤C.液体加热D.取固体药品17.(1分)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D.使用节水型马桶18.(1分)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的是()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甲烷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9.(1分)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20.(1分)小刚测定了下列4种日用品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A.A B.B C.C D.D21.(1分)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图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造的是()A.羊毛衫B.塑料盒C.不锈钢刀具D.玻璃杯22.(1分)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元素B.钙元素C.氢元素D.铁元素23.(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够形成酸雨的一组是()A.N2、CO2B.CO、CH4C.CO、CO2D.SO2、NO2 24.(1分)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相同B.纯铁质地软,不可用来制造机械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D.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25.(1分)在地震、洪涝灾害发生地,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下列处理措施为①消毒②过滤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其中较为合理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6.(1分)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50B.86C.136D.22227.(1分)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B.牙膏中添加的Na3PO3F、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C.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D.用石灰水或Na2SiO3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8.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3N AB.4.2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8N AC.常温下,1L0.5mol/LNH4Cl溶液与2L0.25mol/L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相同D.1mol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N A9.下图所示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一种核素14b常用于鉴定文物年代,c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4 , d的低价含氧酸能杀菌、消毒、漂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d>c>bB.a、b、c、d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C. b与氢形成的化合物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a、d、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11.一种以NaBH4和H2O2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H2O2+2e-=2OH-B.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C.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D. b极室的输出液经处理后可输入a极室循环利用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悄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图3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D.图4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13.头孢羟氨苄(如图)被人体吸收效果良好,疗效明显,且毒性反应极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急性扁挑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和肺部感染等的治疗。
7.化学与生活、生产、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和12C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C.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D.高纯度的SiO2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化学能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0.1mol/L(NH4)2SO4溶液与0.2mol/LNH4Cl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C.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8.96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N A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了混合物,Na失去N A个电子9.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其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一种有机物X。
已知X的结构如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A.X为烃的含氧衍生物B.X的分子式为C5H10NO2SC.X只能发生取代反应D.X中碳原子上的H若有1个被Cl取代,有2种不同产物10.向盛有不同试剂的试管b中分别滴加适量0.1mol/L FeCl3溶液,下列对b中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0.1mol/L11.“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电解水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隔膜为质子选择性透过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装置I 装置IIA.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1.12L 气体Y(标准状况下)C.装置I与装置II的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运动方向相反D.RFC系统工作过程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1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W均为所在周期数和族序数相等的元素,Y、Z易形成元素质量比为7:8和7:16的两种常见化合物。
2018年高考试题(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C-H 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 一C 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2H 518OH C 17H 35COOC 2H 5+H 218OB.常温时,0.1mol·L -1氨水的pH=11.1:NH 3·H 2ONH +4+OH-C.由Na 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 +2e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 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 2S 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化学变化的是()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 页,共30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 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 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2H 518OHC 17H 35COOC 2H 5+H 218O NH+ B.常温时,0.1 mol·L -1 氨水的 pH=11.1:NH 3·H 2O 4+OH −C. 由 Na 和 C1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 +2e − 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10.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 或 ―NH 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AB C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 4 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 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3D. 结构简式为:11. 测定 0.1 mol·L -1 Na 2SO 3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 ,数据如下。
2018届⾼三第⼆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参考相对原⼦质量: H 1 O 16 Na 23 S 32 Cu 647.化学与⽣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HCO3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剂B.为了防⽌蛋⽩质盐析,疫苗等⽣物制剂应冷冻保藏C.溴化银见光易分解,可⽤作胶⽚感光剂D.硅胶多孔,常⽤作⾷品⼲燥剂8. N A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2中所含H原⼦个数远⼤于2N AB.常温常压下,14.2g的Na2SO4和Na2S2O3的混合物含有Na原⼦个数为O.4N AC.标准状况下,1.5mol的MnO2粉末与⾜量浓盐酸共热转移电⼦数⽬⼩于3N AD. 3.6gD2O所含质⼦数为2N A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CH2=CHCOOH、CH3COOCH=CH2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B. C6H n分⼦中的六个碳原⼦在同⼀直线上,则n可能等于2C. 2,2-⼆甲基丁烷与2,4-⼆甲基戊烷的⼀氯代物种类相同D. 与都是酚且互为同系物10.X、Y、Z、R、W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序数依次增⼤;它们可组成离⼦化合物Z2Y 和共价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半径R>W>Y>ZB.⽓态氢化物稳定性:H m WC.Z2Y2电⼦式可表⽰为D. RY2和W2均有漂⽩性,将两者等物质的量混合溶于⽔,漂⽩性增强1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12.常温下,⽤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同浓度的⼀元弱酸HA,滴定过程溶液pH随NaOH溶液的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忽略中和热效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K(HA)约为10-5B.v1<20C.溶液中⽔的电离程度:a点>b点D.滴定过程为了确定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剂是酚酞13.现在污⽔治理越来越引起⼈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中的⼄酸钠和对氯苯酚() ,同时利⽤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
2018届高三第二次理综化学考试7、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 使用含有氯化钙、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B . 煤干馏可以得到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 . 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使海水淡化D . 除去水垢中的CaSO4常用试剂有碳酸钠和盐酸8、已知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4g NaHCO3晶体中含有0.1 N A 个CO32-B. 50mL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C. pH=2的Fe2(SO4)3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0.01 N AD. 铅蓄电池工作时,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2 N A 时,负极质量增加9.6g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溶液:Mg2++ 2C1- + 2H2O Mg(OH)2↓+ Cl2↑+ H2↑B.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 HCO3- + OH –CaCO3↓+H2O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至溶液为中性: Ba2++OH–+ H++ SO42-BaSO4↓+H2O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NO3-+8H++6I- == 3I2+2NO↑+4H2O10、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是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进行的是()11、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装置甲研究的是电解CuCl2溶液,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装置乙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 - 2e -- = Fe2+C.装置丙研究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B电极发生的反应:2Cl- -2e-- = Cl2↑D.向装置丁烧杯a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1表示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 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II 为盐酸,且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 点强B.图2表示0.1000mol/LCH 3COOH 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NaOH 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3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 +2B(g) 3C(g )+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D.据图4,若除去CuSO 4溶液中的Fe 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 ,调节pH 在4左右27、(16 分)POCl 3广泛用于染料等工业。
通州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6 N 7 O 8 Na 23 Fe 56 Pb 2076.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帮助人类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采‘冰’”。
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陶器烧制B.粮食酿醋C.开采得到可燃冰D.发射火箭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漂白粉和医用酒精均可用作消毒剂B.聚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C. 防晒是为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蛋白质被灼伤变性D.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均可用于防止食品被氧化而变质8.室温下,向10 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9.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可由色氨酸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色氨酸的化学式是C12H10N2O2B.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C.褪黑素可发生水解反应加入的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A 90 mLH2O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B 0.1 mol CH3COONa固体c(OH-)比原CH3COOH溶液中的大C 10 mL pH=1的H2SO4溶液CH3COOH的电离程度不变D 10 mL pH=11的NaOH溶液c(Na+)=c(CH3COO-)>c(OH-)=c(H+)D.褪黑素和色氨酸均可与MnO4酸性溶液反应10.研究金属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1:a点溶液变红B. 图1:a点的铁比b点的铁腐蚀严重C. 图2:若d为锌,则铁不易被腐蚀D. 图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 +2H2O =4OH-11.向铜屑、稀盐酸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可制备氯化铜。
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B.该过程中的Fe3+可由Fe(NO3)3提供C.可用3[Fe(CN)6]溶液区分Fe3+与Fe2+D.制备CuCl2的总反应为2Cu +O2+4HCl =2CuCl2+2H2O1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性质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备气体溶液a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C2H4被氧化B碳酸钠与醋酸溶液作用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作用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O2能将I-氧化为I2图1 图225.(17分)化合物是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由芳香族化合物A 制备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结构简式是 。
(2)B 中官能团是 、 。
(3)D 转化为E 的反应类型是 。
(4)由E 生成F 的化学方程式是 。
(5)C 7H 8的结构简式是 。
(6)芳香族化合物是F 的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 2,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的结构简式: 。
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橙红色褪去C 2H 4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7)以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其他试剂任选)。
26.(13分)甲酸(HCOOH)是一种可再生的储氢物质,其产生、储存和应用H2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HCOOH的结构式是。
(2)产生H2:上图中光催化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是。
(3)储存H2:Ⅰ.CO2加氢法:①已知:2HCOOH (l) +O2 (g) =2CO2 (g) +2H2O (l) ΔH=-510 J·mol−12H2 (g) +O2 (g)=2H2O (l) ΔH=-572 J·mol−1则CO2 (g) +H2 (g) =HCOOH (l) ΔH=。
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增大压强,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原因是。
即使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也不高,为实现CO2加氢向甲酸的高效转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Ⅱ.电化学还原法:在碳酸氢盐的水溶液中,CO2还原成甲酸的原理如图1所示。
③图1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④依据图1,在图2的方框中填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27.(13分)工业从废铅酸蓄电池的渣泥(主要成分为PbSO 4、PbO 2)回收铅。
RSR 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Pb(s) + PbO 2(s) + 2H 2SO 4(aq) = 2PbSO 4(s) + 2H 2O(l)正极反应:PbO 2(s) + SO 42-(aq) + 4H +(aq) + 2e -= PbSO 4(s) + 2H 2O(l) 负极反应: 。
(2)向渣泥中加入Na 2CO 3溶液将PbSO 4转化为更难溶的PbCO 3。
①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
②工业上常用NaHCO 3溶液代替Na 2CO 3溶液,将PbSO 4转化为PbCO 3。
PbSO 4与NaHCO 3溶液或Na 2CO 3溶液不同物质的量比时,PbSO 4的转化率见下表。
依据上表数据,物质的量比相同时,Ⅱ中PbSO 4的转化率比Ⅰ中的略大,原因是 。
③上述反应除生成PbCO 3外,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 3·Pb(OH)2],二者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 。
通过实验确定产物中含有2PbCO 3·Pb(OH)2,则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通过定量实验确定产物中2PbCO 3·Pb(OH)2的含量,则需测定的数据是 。
图1 碳酸氢盐水溶液中CO 2电还原成甲酸的原理图2 碳酸氢盐水溶液中CO 2电还原成甲酸的装置(3)渣泥中加入Na2SO3溶液,利用其性质是。
(4)H2SiF4溶液溶解Pb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8.(15分)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1)Ⅰ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2)研究Ⅱ中的氧化剂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 ,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
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
③补全Ⅱ中NO3-被还原为NH4+的过程:NO3-+e-+=NH4+ +H2O(3)研究影响产生H2的因素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④对比Ⅱ、Ⅲ、Ⅳ,温度不同时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不同,原因是。
⑤Ⅴ中无色气体是混合气体,则一定含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和。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通州二模化学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6.C 7.D8.B9.A10.B11.B12.D第二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5.(17分)(1)(2)碳碳双键 醛基(或写结构简式) (3)消去反应 (4)(5)(6)(7)26.(13分) (1)(2)2H 2O ==== 2H 2↑+ O 2↑ (3)①-31 J·mol −1②反应CO 2 + H 2=HCOOH 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利于反应进行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增大c (H 2) ③CO 2 + H 2O +2e -=HCOO -+ OH -④27.(13分)催化剂 COOH COOHCOOHCOOHOOHCOOH COOH COOH Cl 2Cl25Br /BrBr4催化剂hv(1)Pb(s)+SO42-(aq) -2 e-=PbSO4(s)(2)①PbSO4浊液中存在平衡PbSO4(s)Pb2+(aq) + SO42−(aq),Na2CO3溶液中的CO32−与Pb2+结合生成更难溶的PbCO3,c(Pb2+)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即发生反应PbSO4(s)+CO32− (aq) PbCO3(s)+SO42−(aq)②与PbSO4物质的量比相同时,Na2CO3溶液中c(CO32-)比NaHCO3溶液中的大③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后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样品含有2PbCO3·Pb(OH)2干燥后样品的质量m1,充分加热、冷却后固体的质量m2 (答案合理即得分)(3)还原性(4)PbCO3 + H2SiF4 =PbSiF4 +CO2↑ +H2O28.(15分)(1)NO(2)①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②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③NO3- + 8 e- + 10H+=NH4+ + 3 H2O(3)④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NO3-的还原速率增大的更多⑤H2(4)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