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1. 默写。
夜来城外一尺雪, ______ 。
(白居易《卖炭翁》)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 , ______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2. 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问题。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
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 凡的声音,① 。
书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 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 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 绘出来,构成了一幅② 。
书中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 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 悲壮、真切动人。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A .亘古(gèn )B .亘古(gèng )C .亘古(gèn )D .亘古(gèng )“及”字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及”字的笔顺是:横折折撇、撇、捺“及”字的笔顺是:横折折撇、撇、捺 “及”字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 .①倾吐衷肠 B .①荡气回肠 C .①荡气回肠 D .①倾吐衷肠②中国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②全景式中国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画卷②中国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②全景式中国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画卷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9.0 分)3. 家训是家风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诸葛亮晚年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
2020北京西城初三一模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6分)1.(1)答案:C评分标准:2分。
本题分项赋分,选C项2分,选A或D项1分,选B项0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本题分项赋分,选A项2分,选B或C项1分,选D项0分。
(3)示例:将“流落”改为“衰落”,将“中西交通中转站与边关门户”改为“边关门户与中西交通中转站”。
评分标准:共2分。
改好“流落”与“陆上丝绸之路”不搭配问题1分,改好“中西交通中转站与边关门户”语序和前文语境不搭配问题1分。
2.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1)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2)示例:①唐②王维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朝代、人物名称准确即可。
4.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5.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4分)6.答案: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7.答案:奉命于危难之间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8.示例一:荡胸生曾云示例二:白云千载空悠悠示例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二)(共5分)9. 示例:①命运坎坷(或“痛苦飘零”“抗敌失利”等)②捐躯报国(或“舍生取义”等)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①从诗人身世之“沉”角度答,②从视死如归、死得其所、爱国尽忠、留名青史等角度答,意思对即可。
每空超过4个字的,不得分。
10.示例一: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画中人物被锁链束缚,却依然执笔题诗,器宇轩昂,坚贞不屈,正符合这两句慷慨赴死、忠心报国的意思。
示例二:乙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画中人物伫立滩头,面对波涛翻滚的洋流,孤独落寞,正符合这两句曾经在滩头感到惶恐、在洋中感慨伶仃的意思。
评分标准:共3分。
选择和题诗匹配1分,理由2分,其中画面细节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
北京市九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9分)阅读文段,完成第1-6题。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有一处被车流包裹的静谧之地——北京古观象台。
在这一方天地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代天文科技的魅力。
观象台下,曲.径通幽处,日晷、月晷和星晷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星球的日升月落、星辰运行。
观象台上,陈列着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等8架清代铜制天文仪器。
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代的国家天文台称呼为“钦天监”,这个部门承担着观察天象、颁布历法、提示节令和时间的重任。
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故宫午门上会举行隆重的大典,钦天监要将算好的下一年的历书献给皇帝,再由皇帝向全国颁布,下一年的生产生活就有制可依了。
如今,古观象台周边早已高楼林立,星空不再清澈,观测的任务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但当你眯起眼睛,似乎还能想象夜(幕暮)降临时,天官提着灯笼走上高台,熟练转动仪器,计算着这个城市上空的星辰运转。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曲.径通幽(qū) 夜幕B.曲.径通幽(qū) 夜幕C.曲.径通幽(qǔ) 夜暮 D.曲.径通幽(qǔ) 夜暮2.下列加点的“举”与“举世无双”中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举.一反三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C.举.国上下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右图中的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垂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同学从《论语•公冶长》中积累了以下四个成语,其中都是用于赞美他人的一项是( )①闻一知十②敏而好学③巧言令色④不耻下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默写______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读《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在病逝前依然为国事操劳:召姜维传授兵法,唤马岱、杨仪安排计策,同尚书李福交代上奏后主遗表等事务……此刻读者不由得会想到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诗句:“______ ,______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3.学校组织同学参加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语文实践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同学了解了故宫博物院春节期间举办的特色活动后,在校刊上作了如下介绍。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春节期间的紫禁城,道道宫门张( )着年画和春联,长廊悬挂着各色宫灯,观众只要走进这里,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②故宫博物院于今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开始举办主题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还原了昔日皇宫过年的情景,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③本次展览采用了多种手段,力求让文物鲜活起来。
④首先,改变了展品“排队”的摆放方式,让文物的呈现变得更加立体,如书画和器物对照摆放、更多使用复原式陈列等。
⑤其次,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⑥第三,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让观众真正参与进来。
⑦这些手段,还原了清代宫廷庆贺春节的盛况,让文物不仅像原来那样孤立僵化地摆放,还能够与其他文物一起构成鲜活完整的历史情态。
⑧在真切的历史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物的温度,感受到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新年的祈盼,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①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张(帖)祈盼(qí)B.张(贴)祈盼(qǐ)C.张(贴)祈盼(qí)D.张(帖)祈盼(qǐ)②文中第②句的标点符号和第⑦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市大兴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分题型分层汇编-01句子默写、名著阅读一、句子默写1.(2020·北京大兴·统考一模)默写。
(1)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3)中国古代诗文,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很耐人寻味。
因而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百般红紫斗芳菲”,夏天的“青草池塘处处蛙”,秋天的“_____”,冬天的“_____”;感受到了“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愤慨忧国,“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超然奉献,“_____”的浓浓思念。
(在横线处填入与语境相符的诗句)2.(2020·北京·统考二模)名句填空。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荷,又名“莲”“芙蓉”“菡萏”等,是自然景观、园林布景中的常见花卉。
在文学作品中,它还能寄托人们的情思,也能象征君子品格。
请你写出一句与“荷”有关的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北京大兴·统考一模)默写。
(1)斯是陋室,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行舟江上看到一轮红日初升,你会联想到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①_______,江春入旧年”,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遇到困难,你会想到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诗句②“______,______”,激励自己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沉浸自然,观“山”“水”“花”“草”“鸟”,你会联想到含有上述任一意象的诗句“ ③_____”。
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2.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4分)“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2分)答:3.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共4分)第一单元 __ ①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默写。
“遥看是君家,______ 。
”______ ,愁云慘淡万里凝。
______ ,坐断东南战未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增》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不过,由于生产生活改变等原因,北京的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困境。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雕漆工艺,其所耗原料与时间均不菲。
一克雕漆堪比一克黄金。
雕漆在胎上涂积漆料时必须逐层进行,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如此循环,每天只能刷一到两层。
涂漆完毕后,再以刀代笔,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
一系列工序下来,有些工艺品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水果曾是老百姓吃不起的奢侈品,以假乱真的蜡果因此拥有广阔的民间市场。
蜡果的制作工序复杂,从制作模具到灌蜡、上色、风干,一个蜡果的完工需要半个月左右,且对制作者有美术功底的要求。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蜡果的身影渐渐从百姓家庭中淡出。
面临严重挑战的还有一得阁墨汁的制作技艺。
这门传统手艺与车间工业生产不同,比起精准的参数,更依赖师傅的个人经验。
车间工作辛苦,骨胶味道难闻,技师要想获取丰富的经验,必须能够吃苦耐劳,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传承人。
【材料二】意大利人曾不无自豪地说,全世界大约4%的历史艺术品出自意大利。
也有人说,整个意大利就是一件大文物。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多得数不胜数。
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形成于19世纪,风靡一时。
但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电视的出现、西西里岛上城镇社会的变迁,到20世纪50年代傀儡戏已经呈衰落趋势。
现在意大利政府在抢救和保护西西里岛傀儡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们兴建木偶戏学校,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木偶展览。
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下)一模试题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飞扬青春,敢于担当”主题教育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主题教育启动会展示板上的一段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担当,意味着接受并负起责任。
“责任担当”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方面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时代的要求、民族的希望、人民的期待。
,心怀家国、坚定理想、不畏艰难、敢于担当。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与(yǔ)处(chù) B.与(yǔ)处(chǔ)C.与(yù)处(chù) D.与(yù)处(chǔ)(2)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争做参与者、担当者和建设者每个人B.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担当者和建设者C.我们每个人争做参与者、担当者和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2.学校决定创办“担当”校刊。
阅读下面创刊词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共5分)丰富新时代的担当精神绝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肥沃土壤。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无不①显出古人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担当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孟子、“鞠躬尽②,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这些优秀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担当精神的光芒。
(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①张②萃 B.①张②瘁C.①彰②瘁 D.①彰②萃(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起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2分)修改:(3)学校准备采用下面两幅幅书法作品中的一幅作为刊头题名,现在向全校学生征求意见,请你推荐一幅并说明理由。
语文答案一、基础·运用(共 15 分)1.(1)答案:C(2分)(2)答案:B(2分)2.(1)答案:朝花夕拾(1分)(2)答案:B(2分)(3)答案:①ɡuàn②ɡuān(共2分。
每空1分)3.(1)答案:丙(2分)(2)答案:A(2分)(3)答案示例:壮志凌云,航天人坚守初心(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5分)4.答案:铜雀春深锁二乔(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5.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1 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6.答案示例:①孤山寺北贾亭西②水面初平云脚低③波澜不惊(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5分)7.答案示例:鹤去楼空(1分)8.答案示例: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隔江相望的汉阳平野中葱郁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势茂盛。
(共2分。
共2句,每句1分)9.答案:A(2分)(三)(共7分)10.答案:A(2分)11.答案:乙(2分)12.答案要点:①朴素安定②自然和谐③天下为公(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5分)13.答案示例:我读《西游记》,在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时采用了精读。
仔细阅读作者对人物关系的回叙,我明白了孙悟空为什么借扇会被拒绝,理解了借扇的艰难。
在阅读一些我不感兴趣的描写环境的诗词,以及套路雷同的降妖除魔的故事时,我就跳过不读。
(共5分。
精读,2分;略读,2分;表达,1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共7分)14.答案:B(2分)15.答案示例:线上学习时,大多数学生学习专注度因多种因素受到不良影响。
(共2分。
“大多数学生”,1分;“多种因素”,1分)16.答案要点:①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
②有优势。
③有不足。
(共3分。
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二)(共9分)17.答案示例:①读高力士的故事,体会他借荠菜表达的思念和感伤。
②在纽约,惊喜地发现荠菜,却没有吃出故乡的味道。
(共4分。
共2空,每空2分)18.答案示例一:摘录:人践踏,牲畜践踏,鸡鸭啄食,牛羊啃啮,驴车的轮子碾过。
2020届初三中考一模联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客观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正,必须用橡皮擦擦涂干净,回答非客观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答案:C解析: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 运用了反问修辞; B.运用排比、比喻修辞; C.没有使用修辞; D.运用比喻修辞。
故答案为C。
2.对下列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课。
②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电子产品等是少数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③一方面要努力预防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我们要从多展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④社会要通过广泛健康的用眼知识,组织医疗机构定期为青少年做视力监测等方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近视防控体系。
学校要切实减轻青少年的课业负担。
家长要引导孩子少看电视、少用手机,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
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A.第①句:在“程度深”后面加上“的趋势”。
B.第②句:在“电子产品”前面加“过度使用”。
C.第③句:“合理治疗”与“正确诊断”位置互换。
D.第④句:去掉“通过”。
答案:D解析:D【解析】【详解】D项对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绚.丽(xuàn)解剖.(pāo)伫.立(zhù)姹.紫嫣红(chà)B.恬.雅(tián)膝.盖(qī)蛰.伏(zhé)韬.光养晦(tāo)C.作揖.(yī)濒.临(bīn)对峙.(zhì)拈.轻怕重(niān)D.桎梏.(ɡù) 簇.新(cù)震慑.(shè)扣人心弦.(xuán)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全面推进学校“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学校开展了主题为《长征故事进校园》的宣讲活动。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C.周六晚上,我是看《朗读者》呢?还是看《快乐大本营》呢?D.奶奶非常喜欢养花,在我家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B.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自目乐观。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张明,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令人触目惊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家庭的温暖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5. 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情节的叙述不正确一项是()(3分)A.因为马稷一时大意,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稷。
(《三国演义》)B.巴金作品《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终于遭到毁灭的悲惨的一生(《骆驼祥子》)C. 武松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比较丰满鲜活的形象,景阳岗打虎表现了他的勇,醉打蒋门神表现了他的义(《水浒传》)D. 《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西游记》)6.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 由于所以而且B. 虽然但是所以C. 不仅而且因此D. 因为所以而且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材料一: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94.6%的受访民众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或者不可回收垃圾”。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效果。
(摘编自新华网《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材料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长期以来,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明显短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的目标和途径并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设施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让人对推进垃圾分类信心倍增。
但是,这一方案再科学合理,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它的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
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
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应尽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
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人民日报》)7. 下列有关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阐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我们要增强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9.怎样才能有效改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概括。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19分)小满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
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
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
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
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
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
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
“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
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
但最重要的,是“水”。
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
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
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
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
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
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0. 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4分)答:11. 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分)答:12. 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
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6分)(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答:1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
(5分)答:三、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
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
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③也。
所居之地,四无人家。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有劝筑垣墙,辄不答。
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
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
②使相:官职名。
③肩舆:轿子。
[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
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吴举之复置于壁。
公适.见之,谓曰:“乞①汝归遗父。
”数日,公问幞头②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
”公叹息之。
因呼一仆同吴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
果以弊恶③回犹存,乃赎以归。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乃复遗.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注释]①乞:给: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③弊恶:破旧。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6分)(1)去.蒋山亦七里____________(2)公适.见之______________(3)且戒.苟以转售______________(4)乃复遗.吴______________15.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