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座铜像》重点习题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4* 一座铜像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3、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比利时人民为什么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
2、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座铜像、也许是说明文)2、课题有什么特点?(数+量+名),还学过见过哪些文题是这样的?3、预习前接触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铜像?什么样?在哪里?)4、利用书上插图看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1)解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小孩子尿尿,外国小孩子。
)(2)再疑:这可是不雅的行为,违背了“七不准”呀。
为什么比利时人还特别喜欢这座铜像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辨别词语。
(小黑板)三、理清层次,自选形式。
1、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从列小标题,画课文结构图、加标点符号、用一个字等形式中自选一种。
2、指名板书显示,解说,教师小结。
四、自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己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理解“这座铜像的奇特。
把“身高半米”与“全身赤裸”联系起来,思考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男女生分读两个故事。
(大同小异。
第二种传说流传更为广泛,这里介绍得也比较详细。
)读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对他产生敬佩)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完成课后题1和2。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默读,思考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
(“有……有……还有”说明捐赠的人广泛,衣服各异;对襟衣服是我国民族特色的服装,送对襟衣服表达了中国人对比利时人的友好,对小英雄的喜爱。
)朗读指导并引导练读。
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
五、总结全文、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一座铜像奇特的雕像——爱国故事——捐赠衣服?——————!————……咦——————噢————啊(独立精神的象征)教学反思:。
《一座铜像》习题一、基础题1.辨字组词。
撒()侵()迸()涸()瞻()撕()浸()进()固()檐()2.看拼音,写词语。
sùxiàng qīn lüâyǐn cánɡyìlìjí zhōng shēng zhì()()()()()二、综合题把下面这句话分别改写成带有“把”字和“被”字的句子。
比利时人民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三、提高题快乐阅读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导语】《一座铜像》叙述了五百多年前,比利时小英雄于连发现敌人妄想通过点燃地下火药库,而炸毁布鲁塞尔市时,他机智地用自己的小便扑灭了导火线,保住了城市,保护了全城的百姓,受到了人们的称颂,并为他建立了一座铜像的故事。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希望能让您的学习工作更上一新新台阶,能让您的学习工作更上一新新台阶,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知识点原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五百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几颗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吱吱”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这可怎么办呢?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了泡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城里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五百多年来,这座铜像一直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看看这座铜像。
生字词:比利时、铜像、调皮、塑像、侵略者、抗击、胜利、连蹦带跳、忽然、火药、夺目、导火线、干涸、深沟、燃烧、急中生智、游览叠词:卷卷的、翘翘的重点句子: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
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
《一座铜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2.人需要有独立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需要有独立精神,文章主人公小于廉的行为正是这种独立精神的象征。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铜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2.难点:学习小英雄于廉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喜欢小于连吗?为什么喜欢?
2.如果你来到这座铜像前,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参考资料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铜雕像。
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
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
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
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
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座铜像》原文及教案五百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几颗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吱吱”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这可怎么办呢?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了泡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城里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五百多年来,这座铜像一直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看看这座铜像。
1、自学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3、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质疑激趣1、出示画有铜像的挂图。
观察人物,说说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给你什么印象?2、质疑。
他是谁?为什么要撒尿?为什么要给他塑像……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初步弄清质疑的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字音。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组内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
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指导读书,深入感悟1、指导学习第1段。
(1)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座怎样的铜像?(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这座铜像的?(3)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读出对小于连的喜爱。
2、指导学习第2~3段。
(1)自由读第2~3段。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从哪些地方看出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2)默读第2~3段,边默读边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小于连面对危急情况心里想些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3)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一座铜像》习题一、基础题1.辨析组词。
赛( ) 烈( ) 导( ) 浇()塞( ) 裂( ) 异( ) 烧()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头发 ( )的鼻子 ( )的深沟( )的火星 ( )的导火线 ( )的火药味二、综合题1.选词填空。
A.一道B.一股C.一条(1)( ) 浓烈的火药味(2)( ) 夺目的火星(3)( ) 又长又粗的导火线2.给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横线画出。
塑.像(shù sù) 迸.跳(bèn bèng) 隐.藏(yǐn yīn) 撒.尿(sā sǎ) 屹.立(qí yì) 瞻.仰(zhān shàn) 游览.(yǐn lǎn) 干涸.(gù hé)三、提高题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小于连经过一个小院子时,_,接着,_ 。
他急忙跑过去,只见_ 。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
这些情况让小于连断定是。
2.回答问题。
(1)“小于连急中生智”,“急中生智”的意思是:(2)除了发现敌人的阴谋让小于连着急外,还有哪些原因让他着急万分?(3)“急中生智”中的“智”在文中体现在(4) 小于连遇到的紧急情况是:_ ________。
他想到的办法是: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辨析组词。
赛(比赛) 烈(热烈) 导(向导) 浇(浇水)塞(塞子) 裂(裂开) 异(特异) 烧(烧煮)2.(卷卷)的头发 (翘翘)的鼻子 (干涸)的深沟(夺目)的火星 (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浓烈)的火药味二、综合题1.A.一道 B.一股 C.一条(1)(一股) 浓烈的火药味(2)(一道) 夺目的火星(3)(一条) 又长又粗的导火线2.塑.像(shù sù) 迸.跳(bèn bèng) 隐.藏(yǐn yīn) 撒.尿(sāsǎ) 屹.立(qí yì) 瞻.仰(zhān shàn) 游览.(yǐn lǎn) 干涸.(gùhé)三、提高题1.当小于连经过一个小院子时,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2021《一座铜像》三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原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五百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几颗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吱吱”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这可怎么办呢?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了泡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城里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五百多年来,这座铜像一直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看看这座铜像。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教案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3、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质疑激趣1、出示画有铜像的挂图。
观察人物,说说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给你什么印象?2、质疑。
他是谁?为什么要撒尿?为什么要给他塑像……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初步弄清质疑的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字音。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组内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
《一座铜像》习题
一、基础过关
抛砖引玉。
1.一座(铜像)一座()一座()一座()2.一条(导火线)一条()一条()一条()二、综合训练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迸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摘录关于小于连外貌的句子。
三、拓展应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渔童
《渔童》是著名的法国雕塑家吕德的作品。
《渔童》是一件情调轻松、造型优美、雕技精致的生动小品,塑造了一个在沙滩上戏弄水龟的渔家少年。
他头戴尖角便帽,露出蓬松卷发,身下铺着渔网,右手伏地,左手拉着套住水龟头颈的绳带,双腿盘坐,看着不能动弹的水龟,脸上露出得意的嘻笑。
这种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的题材,在当时是个大胆的突破,为扩大创作题材范围,丰富雕塑表现手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填写合适的词。
情调()造型()
雕技()小品()
2.用“——”划出描写渔家少年的句子。
3.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描写一下照片上你的外貌。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城市城堡宫殿
2.绳子狗蛇
二、综合训练
1.略
2.见课本
三、拓展应用
1.高雅时尚高超
2.略
3.略。
《一座雕像》习题
一、基础过关
辨字组词:
迸()侵()览()烧()进()浸()监()浇()二、综合训练
造句:
1.凡是……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应用
查带点的字部首除部首外几画选择正确的义项打“√”
迸发①向外溅出或喷射②突然碎裂瞻仰①脸向上②敬慕③依
靠,依赖
奋起抗击①鼓起劲来;振作②摇动举
起
急中生智①有智慧,聪明②智慧,见
识
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
迸溅入侵浏览燃烧
进入沉浸监狱浇水
二、综合训练
1.凡是有关破坏环境的举动,我们都应该阻止。
2.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担心,我一放学就回家。
三、拓展应用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