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分类及评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遗产确定的标准
一、遗产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包括以下几类:
1.自然遗产:指具有突出自然价值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如山脉、河流、湖泊、瀑布、火山、洞穴、化石、矿物等。
2.文化遗产: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包括:
3.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石窟寺、壁画、图书文献、档案、手工艺品等。
4.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传统知识和实践、自然和宇宙观、传统手工艺等。
5.世界遗产: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保护。
二、遗产确定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遗产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是伪造或仿造的。
2.完整性:遗产必须是完整的,不能是残缺不全的。
3.价值:遗产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包括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
4.稀缺性:遗产必须是稀缺的,不能是常见的。
三、遗产确定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申报:由遗产所在地的政府或机构提出申报。
2.评估: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组织进行评估。
3.审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进行审议。
4.批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
四、遗产确定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遗产:遗产确定后,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2.传承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促进发展:遗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世界遗产分类评定标准世界遗产的评定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参看前例)。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的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
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
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世界遗产的四大分类及其标准说明一、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
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其标准有: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问。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二、自然遗产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其标准有:1、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三、文化景观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世界文化遗产分类标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1.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哲学、文学、民间传说、音乐等文化价值的遗产,包括建筑、城市规划、考古遗址、文学作品、艺术品、民间传说、音乐和舞蹈等,反映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具有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等。
2.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是指具有自然科学价值且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完全分离、独立存在的遗产,包括地质地形、物种和生境、海洋生态系统等。
3.文化与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指同时具有文化和自然两种价值的遗产,包括既有历史、艺术等文化价值,同时又涉及地理、自然环境等自然价值,该遗产是文化和自然融合的体现,它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世界文化遗产(World Heritage)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管理的一个项目,旨在保护和保存具有文化、自然或混合价值的地区。
为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个地区必须满足一系列特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个类别。
以下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标准:### 文化遗产标准:1. **标准(i):** 该遗产对人类创造力的杰出见证,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或文明。
2. **标准(ii):** 该遗产显示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交流,对文化的互动和影响具有显著的例证。
3. **标准(iii):** 该遗产是具有独特、特殊的文化传统的杰出示范。
4. **标准(iv):** 该遗产是一种杰出的建筑风格、技术、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的杰出范例。
5. **标准(v):** 该遗产是表现人类社区、传统文化或文明的重要阶段的杰出范例。
### 自然遗产标准:1. **标准(i):** 该遗产是对地球历史、地球演化过程或地球上的自然现象的杰出见证。
2. **标准(ii):** 该遗产显示了对地球上重要的、正在进行的生态和生物进化过程的杰出例证。
3. **标准(iii):** 该遗产是对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杰出范例。
4. **标准(iv):** 该遗产是对地球上生物进化、植物和动物进化的杰出例证。
5. **标准(v):** 该遗产是对地球上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杰出例证。
### 混合遗产标准:对于同时具有文化和自然价值的遗产,需要同时满足相应的文化和自然标准。
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国家必须提供详细的文化或自然价值的描述,以及相关保护和管理措施。
由国际文化遗产委员会(World Heritage Committee)负责审核和评估提名,并最终决定是否将一个地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知识清单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们不仅是一个个独特的景观,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世界。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是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从类型上划分,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要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举例1、中国的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
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建筑风格宏伟壮观,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
其内部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宝,涵盖书画、陶瓷、金银器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世界遗产申请认定标准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类。
以下是世界遗产申请认定标准:1. 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所在的地点等。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等。
2. 自然遗产(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自然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明确地区。
(2)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形或地貌特征以及尽管与其相伴的天然资源组成的明确地区。
3.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国家或地区因其文化和自然特性,加之其组成、历史和/或活动的整体性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2)从历史、人种学、人类学、语言、宗教或艺术的角度来看,具有独特的普遍价值。
(3)从科学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独特的普遍价值。
4. 文化景观遗产文化景观的评定基于以下标准:(1)突出表现人类创造力和技能的重要遗产,特别是它们成为传统生活方式的证据或历史演进的物证。
(2)突出地代表一种或多种文化传统,并能以有形和无形方式触摸到这种文化的历史背景。
(3)突出地阐明一个社会或者社区的文化多样性和持久性,以及它们为社区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各项可作为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考标准:(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以及有关的传统手工艺。
世界遗产名录入选标准
世界遗产名录入选标准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以下是标准的介绍:
文化遗产标准:
1、时代的杰出成就:该地点代表了人类创造力的巅峰,表现了特定时期的杰出文化成就。
2、文化交流:该地点展示了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相互影响,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3、建筑风格、技术或材料的杰出代表:该地点是特定建筑风格、技术或材料的杰出代表。
4、都市规划或景观设计的杰出范例:该地点展示了杰出的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5、对人类传统的重要贡献:该地点反映了对人类社会、传统方式、思想体系的重要贡献。
自然遗产标准:
1、自然美丽:该地点具有出色的自然美景,具有杰出的美学价值。
2、生态过程和自然现象的杰出例证:该地点是自然生态过程、演化的杰出例证。
3、生物多样性的杰出例证:该地点是生物多样性的杰出例证,包括珍稀或濒危物种。
4、地球历史的杰出例证:该地点提供了地球历史、地质过程或生态系统演变的杰出例证。
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评定标准1、代表一种人类的创造性天才杰作。
2、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个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现存的或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物或建筑群或科技成就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使用地或海洋利用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代表人类与环境的融汇,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点。
6、与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注:一般情况下,此条不能单独成立,必须和其他五条结合使用。
)其中:第1条强调艺术成就第2条强调重大影响第3条强调文明或传统的见证第4条注重的是建筑上的范例第5条中心是关于人类的居住文明第6条主要与历史事件、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人物密切相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别1、文物古迹: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居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组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工程以及有考古发掘遗址的地区。
世界遗产标志的含义象征着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象征,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
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表示全世界,也表示着它需要人类给予保护。
世界自然遗产的具体评定标准 1、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录、发展中重要的地质演变过程和具有重要的地貌或地质特征。
2、构成代表具重要意义的发展中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代表陆地、淡水、沿海和海上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群的演变及发展中的突出例证。
世界文化遗产的详细资料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文化上的宝藏,记录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以及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旅游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源。
自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以来,世界各国超过1800个历史文化古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古建筑、历史遗址、文化景观、文化习俗等,反映了人类发展历程的全貌和多样性,也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资料的性质特点、评价标准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来详细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特征1. 反映人类历史文化的变迁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上的宝藏,记录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以及艺术发展的历史。
它们代表了历史、文化、宗教、社会、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例如,中国的故宫、泰姬陵、长城、潍坊古城等,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文化的不同特征。
西方的文化遗产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罗马古迹、希腊的雅典卫城等,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们记录和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2. 具有代表性和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以其具有代表性和价值而得到认可。
它们被认为是表现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杰出例证,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
凭借其独特性、稀缺性、文化地位和保存状态,它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旅游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
每年,数百万游客从世界各地前来参观文化遗产景点,增强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从经济上带来了利益。
3. 具有多元性和普遍性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多元性和普遍性,反映了多种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声音和特征。
无论是亚洲、欧洲、非洲还是美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迹和建筑,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情况。
它们也让人们了解到了其他地区的文化,扩大了人类文化的视野,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世界遗产分类及评定标准
分类:
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和文化景观。
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其标准有:
⑴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⑵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⑶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⑷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⑸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⑹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其标准有:
⑴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⑵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⑶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⑷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混合遗产: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简称“混合遗产”、“复合遗产”、“双重遗产”。
按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只有同时部分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定义的遗产项目才能成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有以下类型:
⑴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
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⑵有机进化的景观。
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当前的形式。
⑶关联性文化景观。
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