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自主招生语文九年级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0分)1.(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B.巴金“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
C.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D.“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2.(2分)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英战吕布B.千里走单骑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3.(2分)下面人物与故事不搭配的一项是(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香菱——大观园中找黛玉学诗C.林冲——误入白虎堂D.董卓——煮酒论英雄4.(2分)下列关于《简•爱》这部作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简•爱在舅妈家是倍受折磨,经常被从早骂到晚,所以到舅妈临死时,简•爱依然讨厌她,而且最终也没有原谅她。
B.圣约翰准备去印度传教,临行前向简•爱求婚,但他坦率地向简•爱说明,他娶她并是不因为爱她,而是他需要一个有教养的传教助手。
C.小说按照时间顺序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这四个主要地方分别是:舅母家、雷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
D.罗彻斯特虽富有而显赫,却是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感上的渴求者。
5.(2分)下列关于《老人与海》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句话道出了此书的主题。
B.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
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C.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欢迎阅读。
一、写字展示:4分默写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注意书写工整,行款美观。
二、基础积累:37分㈠综合知识填空。
28%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
“晤、芍、恃、誉、耻”五个字的注音中,( )字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请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A.千里之堤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满招损 ( )3.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应了鼎在中国古代的独特地位。
请你再写出四个带“鼎”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被尊为“圣人”的孔子继承了他之前两千年的文化,形成影响后世的________________。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_________省_________市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_________和湖南的_________。
6.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诸葛亮语)。
7.古诗中有许多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适的《别董大》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等被人们广为传诵。
8.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
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自主招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场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分配好时间。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阅读(40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甲翁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乙翁曰:“吾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节选自佚名《二翁登泰山》)材料二:四月既望乘山桥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有碧霞宫东岳庙。
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
仰晞岩隙,白云孤翱。
历阶可升,不知所极。
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趁起却顾。
屏息释虑,鼓勇复前。
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赌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是夕宿碧霞宫。
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
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
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
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
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
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
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
(节选自薛福成《登泰山记》)材料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B.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C.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D.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喜欢它。
C.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词语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B.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C.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D.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班级的骄傲。
B. 那片湖泊宛如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我们的心。
D. 他一路走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5.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绿装。
B. 那位科学家在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C. 这本书的内容很浅显,适合初学者阅读。
D. 那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6.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沉思(cén)沉重(zhòng)B. 灵巧(liáng)灵敏(mǐn)灵感(gǎn)C. 赞美(zàn)赞同(zàn)赞许(zàn)D. 震惊(zhèn)震动(zhèn)震慑(shè)7. 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喜欢打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
上饶中学自主招生奥赛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兼顾初中和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的考查。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客观题( 每个选项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现在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已经A.虽然他的语文基础并不好,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博闻强记....名列前茅了。
B.楼市陷入低迷状态以来,开发商促销奇招频出,可越多这种离奇招数,就越说明房产图.穷匕见。
当前的楼市降价才是硬道理。
...的学生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有些正值风华正茂....D.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强调,在社会管理中,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照顾好”,又要“瞻前顾后”,防止简单地一罚了之,一关了之,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既要“左顾右盼....一禁了之。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
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
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B. 璀璨(cuǐcàn)C. 萧瑟(sè)D. 沆瀣(hàngx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B. 恍若隔夜C. 恍若隔世D. 恍若隔夜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我们学校争光。
B. 她在这次比赛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体育竞技水平。
C. 这次比赛,他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竞技水平,而且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D. 他不仅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而且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改为:春天来了,小草探出头来。
B. 原句:他们正在学习。
改为:正在学习的他们。
C. 原句:他走出了房间。
改为:走出了房间的他。
D. 原句:我听到了敲门声。
改为:听到了敲门声的我。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直默默无闻,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B. 她的歌声如黄莺出谷,让人陶醉。
C. 那位老人身怀绝技,技艺高超。
D. 他一夜未眠,疲惫不堪。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山的那边张晓风我站在山的那边,遥望海的那边,是视线不能企及的地方,是思绪也不能飞越的地方。
我站在山的那边,遥望海的那边,是我永远不能到达的地方,是我永远也不能到达的地方。
我站在山的那边,遥望海的那边,是我心中永远的向往,是我心中永远的向往。
我站在山的那边,遥望海的那边,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我站在山的那边,遥望海的那边,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1.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分)2. 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比喻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3. 文章最后一句“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有什么含义?(4分)(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中考自主招生试题及答案一、语文(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问题:1.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2.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 春天在作者眼中像什么?为什么?(二)作文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字数不少于600字;2. 可以写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B. 青出于蓝C. 翻天覆地D. 妄自菲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通过这次活动,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B. 父母的爱如阳光般温暖,如雨露般滋润,使我们茁壮成长。
C. 老师在课堂上讲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 下列词语中,与“惊叹”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美轮美奂C. 惊心动魄D. 呕心沥血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那里。
B. 月亮像一面银盘,挂在天空。
C. 这条河就像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流淌。
D. 这朵花像一位少女,含苞待放。
5. 下列词语中,与“疾风知劲草”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知人善任B. 龙潭虎穴C. 艰苦卓绝D. 破釜沉舟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颗种子躺在泥土里,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它不知道自己能否发芽,能否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春天来了,阳光温暖,雨水滋润。
种子开始努力地吸收养分,渐渐地,它感觉到了生命的力量。
终于,它破土而出,露出了嫩绿的小芽。
小芽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它看到了蓝天、白云,看到了小鸟在天空中飞翔。
它感到无比的快乐,决心要长得更高、更粗壮。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来了。
狂风呼啸,暴雨倾盆。
小芽被连根拔起,摔得粉身碎骨。
小芽痛苦地呻吟着,但它并没有放弃。
它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小芽重新发芽了。
这一次,它更加努力地生长,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1. 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2. 文章中的种子具有哪些品质?3. 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荡漾荡然无存沧海一粟B. 精彩绝伦精诚所至金玉满堂C. 欣欣向荣荫荫子子息息相关D. 娇艳欲滴美轮美奂呕心沥血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读了这篇小说,使我深受启发。
B. 这件事,使我深受教育。
C. 我深受启发。
D. 这件事,使我深受教育。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句式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 你去过北京吗?B. 你去北京了吗?C. 你是不是去过北京?D. 你是否去过北京?答案:B二、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今夜,我明白了,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人生就是那样,有欢乐,有悲哀,有幸福,有痛苦。
而生活,就是那无休止的奋斗,无穷无尽的希望。
为了明天,我要更加努力,为了生活,我要更加拼搏。
”【乙】这段文字节选自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文中主人公李雪莲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依然坚定地相信明天会更美好,这种信念令人敬佩。
1. 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李雪莲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依然坚定地相信明天会更美好,这种信念令人敬佩。
2. 文中“人生就是那样,有欢乐,有悲哀,有幸福,有痛苦”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这句话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读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活就是那无休止的奋斗,无穷无尽的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作文题题目:信念的力量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谈谈信念对人生的影响。
字数600字左右。
答案:信念,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有了信念,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一、语言旳积累与运用。
(20分)阅读下面文字, 完毕①-③题。
(8分)人生如旅途, 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旳大门, 门与门之间, 有向往, 有努力, 有艰苦, 有失落, 总留给我们丰厚旳积淀。
青春, 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 在人们旳企盼中倏忽而逝, 又在人们旳留恋中姗姗而来。
当心灵旳帆船回溯()岁月旳长河时, 我们可以看到: 在那阳光明媚、金色旳羽毛升起旳地方, 矗立在歌声里、掩yìng()在诗词中, 最耀眼旳那扇神奇玄妙旳青春之门。
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中文。
(2分)回溯.()掩yìng()①解释文中加点旳词语。
(2分)积淀..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请加以修改, 并把对旳旳句子抄写在下面旳横线上。
(4分)1.古诗文填空。
(3分)(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剧烈, 体现义军所向披靡旳句子是 , 。
(2)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停旳流水, 比作斩尽还生旳野草, 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别意出奇”, 用 , 来烘托自己内心沉重旳哀愁。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说自己临危受命旳句子是 , 。
3.阅读下面材料,按规定答题。
(4分)材料一:①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旳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提出“让世界上每一种角落旳每一种人都能读到书”, 让读书成为每个人平常生活不可或缺旳一部分。
每年旳4月23日, 在世界各地, 人们用不一样旳语言做着同一件事——读书。
这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旳节日!②2023年4月23日, 我国中宣部等11个部门出也共同发出“全民阅读”旳倡议书。
③2023年, 我国中宣部等6个部门出也共同发出告知, 规定每年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老式节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④“全民阅读”要从建设书香校园做起, 让小朋友、青少年从小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旳习惯。
不少学校倡议把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定为“校园读书日”, 开展丰富多彩旳读书活动。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①-③题。
(8分)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声里、掩yìng()在诗词中,最耀眼的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回溯.()掩yìng()②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积淀..③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2.古诗文填空。
(3分)(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2)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别意出奇”,用,来衬托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材料一:①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各地,人们用不同的语言做着同一件事——读书。
这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②2006年4月23日,我国中宣部等11个部门出也共同发出“全民阅读”的倡议书。
③2008年,我国中宣部等6个部门出也共同发出通知,要求每年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传统节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④“全民阅读”要从建设书香校园做起,让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不少学校倡议把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定为“校园读书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材料二:好书赞(节选)书是师,最可亲;诲不倦,更热心。
书是友,常交流;天下事,共探求。
书是桥,两岸伸;连中外,通古今。
书是灯,放光明;指方向,照航程。
(1)仿照《好书赞》的句式,也打一个比喻,赞颂好书。
(2分)(2)你赞成把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定为“校园读书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的倡议吗?写出你的理由,不少于30字。
(2分)4.古诗词鉴赏。
(5分)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色。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梅”呈现出墨黑色,从诗中看是因为(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诗后两句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3)请写出本诗的主旨:(20字以内)。
二、现代文阅读。
(16分)年的召唤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
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
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
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
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
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
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
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
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在岁月深处,汹涌成一股潮水,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
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
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
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 A 的脸庞, 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
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
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
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
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
“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5.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
(3分)A处应填;B处应填;C处应填。
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的语句。
(4分)①……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②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7.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2分)8.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的感受和在故乡的感受。
(3分) 9.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
”在文中的作用。
(1分)10. 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
(3分)三、文言文阅读。
(14分)(一)(10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乙)伏念臣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 愿陛下亲之信之....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13.在乙段中分别找出与甲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
(2分)(1) 亲贤臣:(2) 远小人:14.甲乙两段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分)(二)(4分)宋人评苏轼《留侯论》:先说忍与不忍之规模方说子房受书之事其意在不忍此老人所以深惜命以仆妾之役使之忍小耻就大谋。
故其后辅佐高祖,亦使忍之有成。
一篇纲目在“忍”字。
15.用斜线(/)给加横线部分断句(限6处)。
(3分)16.文中的“子房”与“高祖”分别指谁?写出他们的名字。
(1分)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0分)1. (1)sù映 (2)长期积累下来的思想、文化等。
(3)A.在“最宝贵”后面补上“的阶段”或“的时期”或“的”等。
B.将“倏忽而逝”与“姗姗而来”调换。
2.(3分)(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1)示例:书是山,勤为径;攀高峰,步莫停。
书是药,效神奇;常服用,可治愚。
(2)略。
4.(5分)(1)沾染到了池中黑色的水而变黑。
(2)托物言志(或象征)(3)借墨梅朴素淡雅的形象表现了淡泊名利的胸襟。
二、现代文阅读。
(16分)5.A熟透 B熟识 C熟悉6.(1)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游子的归家心切,归心似箭,对回家过年的渴盼。
(2)形象地写出了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对故乡的崇敬之情。
7.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烘托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喜悦。
8.对故乡、对亲人的爱/落寞(忧愁、孤单等)/温暖(快乐、安逸等)9.总括上文,点明主旨。
10. 略。
三、文言文阅读。
(14分)(一)(10分)11. (1)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2)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12. (1)亲近信任贤良的臣子,疏远邪恶的奸臣,这是先汉得以兴盛发达的原因。
(2)我诚恳地希望陛下能够头脑清醒,克制享乐的欲望,约束自己,爱护百姓。
13. (1)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2) 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14.相同:内容都是关心国事,谏请刘禅要亲贤远佞;表达都诚恳而谦恭。
不同:甲段在出师前上表,以解后顾之忧,表达委婉恳切;乙段病危时上表,托付后事,语重心长。
(二)(4分)15.(3分) 先说忍与不忍之规模/方说子房受书之事/其意在不忍/此老人所以深惜/命以仆妾之役/使之忍小耻/就大谋。
16.(1分)子房:张良;高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