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62.87 KB
- 文档页数:16
广东省佛山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五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装置可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B.制备乙酸丁酯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用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2.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3+和淀粉检验I-B.氯水和CCl4检验Br-C.新制Cu(OH)2、加热检验醛基D.硝酸和AgNO3溶液检验Cl-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A.0.4 mol NH3与0.6 mol 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 AB.C60和石墨的混合物共1.8 g,含碳原子数目为0.15N AC.1 L 0.1 mol/LNH4Al(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小于0.2N AD.5.6 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4.用饱和硫酸亚铁、浓硫酸和硝酸钾反应可以制得纯度为98%的NO,其反应为FeSO4+KNO3+H2SO4(浓)Fe2(SO4)3+NO↑+K2SO4+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NO3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Fe2(SO4)3、K2SO4、H2O均为电解质D.该反应中生成144gH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5.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6.8g(95℃)。
某苯甲酸晶体中含少量可溶性杂质X和难溶性杂质Y。
现拟用下列装置和操作进行提纯:装置:操作:①常温过滤②趁热过滤③加热溶解④结晶⑤洗涤、干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用甲装置溶解样品,X 在第①步被分离B.用乙装置趁热过滤,Y 在第②步被分离C.用丙装置所示的方法结晶D.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6.下列常见的金属中,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A.Fe B.Cu C.Mg D.Pt7.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2019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32 W-18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化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是物理变化B.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与由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C.食品袋中常放有硅胶和铁粉,都能起到干燥的作用D.含氟牙膏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龋齿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2N 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B.将1molFe 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1N AD.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为0.2N A9.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10.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11.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8H10O5表示,咸水主要含Na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为该电极的正极B.电极b的反应式:2NO3-+10e-+12H+=N2↑+6H2OC.每处理1mol C8H10O5,b电极将产生6.4mol N2D.a电极离子交换膜允许Na+由中间室迁入有机废水处理室1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W同主族,Z、W同周期,X原子核内质子数是Y原子核内质子数的3/4,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 >r(X)>r(Y)B.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元素X的强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D.Y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比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高1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七校理科生物冲刺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核膜上的核孔允许蛋白质和RNA自由出入.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2.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遗传病的发病由遗传因素决定,与环境因素无关.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中增加了一小片段.猫叫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7.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移动途径B. 萨顿通过对果蝇眼色的研究,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 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 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5.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以同一植株的枝条为材料开展研究。
他们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枝条后,得到如下结果。
据图分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营养素比生长调节剂X对插条的生根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有叶枝条可能会产生与营养素有类似作用的物质.生长调节剂X对两种枝条的生根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营养素对两种枝条的生根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6. 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29.(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在沙漠高温条件下,某种植物夜晚气孔开放,吸收CO2合成有机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储存的CO2释放出来,用于光合作用。
2019届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冲刺模拟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杀菌与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的原理相同B.硫酸铁晶体可用于袋装食品中的脱氧剂C.地沟油可用来生产肥皂、甘油,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D.利用石英可生产高纯硅,高纯硅是制光导纤维的重要材料8.某同学取海带灰加蒸馏水煮沸2~3 min,冷却,过滤,获得含I−的溶液,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中提取I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试剂b可能是CCl4B. “I2的悬浊液→粗碘”需萃取C.“下层溶液”可在流程中循环利用D. 反应1、反应2、反应3都是氧化还原反应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对二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 3 种C.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D.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10.设 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时,1.0LpH=13 的 Ba(OH)2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2N AB.标准状况下,11.2L CH2Cl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5N AC.1.68gFe 与足量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09N AD.17gH2O2 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 0.5 N A11.因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电动势的电池称为浓差电池。
桂城中学七校理科化学冲刺题1.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宇宙探索、改进生活、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正确的是A. “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B. “乙醇汽油”、肼(N2H4)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可再生能源C. “神舟”和“天宮”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所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吸收后都能被水解利用【答案】C【解析】【详解】A、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质硅,故选项A错误;B、汽油、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错误;C、碳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不水解,故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2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4N AB. 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D. 常温下,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碘单质,0.2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6N A,故A错误;B. NO2和N2O4的最简式都是NO2,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46346/AgNg mol⨯⨯= 3NA,故B正确;C. 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C错误;D. 常温下,铁在浓H2SO4中钝化,故D错误。
3.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B. 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C. 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D. 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详解】A. FeS2煅烧时会生成SO2,加入CaO会与SO2反应,减少SO2的排放,而且CaSO3最后也会转化为CaSO4,A项不符合题意;B.滤液为NaAlO2溶液,通入CO2,生成Al(OH)3,过滤、洗涤、煅烧可以得到Al2O3;B项不符合题意;C.隔绝空气焙烧时,发生的反应为FeS2+16Fe2O3=2SO2+11Fe3O4,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而不是1:5,C项符合题意;D. Fe3O4具有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2018~2019学年佛山市普通髙中教学质量检测(一)高三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1-35.5 Ti-48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A. 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B. 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 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D. 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A【解析】【分析】A.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R1—S—R2,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B. 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无机物、有含硫的有机物;C. 根据化合价变化来判断;D. 烧煤时加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详解】A.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R1—S—R2,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故A正确;B. 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含硫的有机物,不全是无机物,故B错误;C. 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硫还原成R1-S-R2,硫循环中硫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故C错误;D. 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排放,但生成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A。
2.N A为阿伏加德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中质子数为18N AB. 28gC2H4和C2H6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目为4N AC. 60g乙酸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 AD. 1L0.1 mol/LHF的水溶液中HF共价键数目为0.1N A【答案】C【解析】【分析】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不是气态;B. C2H4和C2H6分子中氢原子数目为4、6;C. 每个乙酸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D. HF是弱电解质,部分共价键被拆开;【详解】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不是气态,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A错误;B. C2H4和C2H6分子中氢原子数目为4、6,28gC2H4中含H原子物质的量为28g÷28g/mol×4=4mol,28gC2H6中含H原子物质的量为28g÷30g/mol×6=5.6mol,故B错误;C.60g CH3COOH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乙酸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60g乙酸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 A,故C正确;D. HF是弱电解质,部分共价键被拆开,1L0.1 mol/LHF的水溶液中HF共价键数目少于0.1N A,故D错误;故选C。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0.1mol•L -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32c(OH )c(NH H O)增大B .厨房小实验:将鸡蛋壳浸泡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CH 3COOH 是弱电解质C .有甲、乙两种醋酸溶液,测得甲的pH=a 、乙的pH=a+1,若用于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需消耗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D .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 -1的NaOH 溶液、氨水,分别稀释m 、n 倍,使溶液的pH 都变为9,则m<n2、能用离子方程式 2H + + CO 32-→CO 2↑+H 2O 表示的是 A .NaHSO 4 和 Na 2CO 3 B .HCl 和 BaCO 3 C .CH 3COOH 和 Na 2CO 3D .HI 和 NaHCO 33、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聚合硫酸铁[Fe 2(OH)x (SO 4)y]n ,是新型絮凝剂,可用来杀灭水中病菌B .韩愈的诗句“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富含糖类C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硫为纯阳”中硫为浓硫酸D .我国发射的“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国庆70周年放飞的气球材质是可降解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B .晶体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C .MgO 与Al 2O 3均可用于耐高温材料D .燃料的脱硫脱氮、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6、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 2、Al 2O 3、Fe 2O 3等杂质)制取CaCl 2·6H 2O ,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I中含有SiO2,固体II中含有Fe(OH)3B.使用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II中Al(OH)3转化为AlO2-C.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III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CaCl2·6H2O7、对可逆反应2A(s)+3B(g) ƒ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8、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均为88C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乙和丙两种B.甲、乙、丙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丙C.甲、乙、丙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甲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4NH Cl受热不分解B②中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颜色变浅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2BrC ③旋开活塞观察到红色喷泉3NH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D ④闭合开关K,形成原电池Zn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A.A B.B C.C D.D10、常温下,向20mL 0.1mol/L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数学(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满足()1i 32i +=+z ,则=z ( ) AB.5D .102.若抛物线2=x ay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1,则a =( ) A .2 B .4 C .2±D .4±3.已知集合{}2430=-+>A x x x ,{}0=-<B x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3,+∞B .[)3,+∞C .(),1-∞D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932,2x y x y x 则y x z 2+=的最小值为( )A .6-B .0C .1D .25.在梯形ABCD 中,∥AB CD ,4=AB ,2===BC CD DA ,若E 为BC 的中点,则⋅=AC AE ( )AB .3 C. D .12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俯视图 为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π3B .4π3C .14π3D .16π97.已知0>>a b ,e ,e ,e babx a b y b a z b a =+=+=+,则( )A .x z y <<B .z x y <<C .z y x <<D .y z x <<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12+=n n n S a a ,则20=S ( ) A .410B .400 C .210 D .2009.《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右图是易经八卦图(含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每一卦由三根线组成(“表示一根阳线,表示一根阴线),从八卦中任取两卦,这两卦的六根线中恰有三根阳线和三根阴线的概率为( )A .114 B .17 C .528D .51410.已知函数()2321ln 1,≤,,⎧-+=⎨>⎩x x x f x x x ,()()=-+g x f x ax a ,若恰有1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1,01-+∞, B .(][]10,1-∞-,C .[]1,1-D .(][)11,-∞-+∞, 11.已知函数π()sin(2)3=-f x x ,若方程()13f x =在()0,π的解为1x ,212()x x x <,则 ()12sin -=x x ( )A .B .C .12-D .13- 12.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一个焦点为F ,点,A B 是C 的一条渐近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以AB 为直径的圆过F 且交C 的左支于,M N 两点,若=2MN△ABF 的面积为8,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B .y =C .2y x =±D .12y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2019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Cu-64 Ga-7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失蜡法”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之一,常用蜂蜡和牛油做出铜器的粗模,用石灰、炭末泥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热烘烤后,蜡模熔融而去,形成空壳,再往空壳内浇灌铜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蜂蜡中含有酯类和糖类,与石蜡所含有机物种类相同B. 牛油中含有硬脂酸甘油酯C. 炭末泥可耐铜液的高温D. “失蜡法”中蜡模熔融而去,故可循环利用【答案】A【解析】【详解】A.石蜡主要是烃类的混合物,故A错误;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B正确;C. 炭末泥由通过箩筛的炭末、细砂、粘土构成,可耐铜液的高温,故C正确;D.蜡模可以循环使用,故D正确;故选A。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g14C中,含有3N A个中子B. 25℃时,pH=4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目为10-4N AC. 标准状况下,5.6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5N AD. 3.2gCu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答案】C【解析】【详解】A.1个14C中含有8个中子,7g14C即0.5mol,含有种子数目为:4N A,故A错误;B. 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相关微粒的个数,故B错误;C.标况下,5.6L丙烷为0.25mol,一个丙烷分子含有10个共价键,0.25mol丙烷中含有2.5N A个共价键,故C正确;D. 3.2gCu即0.05mol,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化学计量关系为:Cu—2NO2可知n(NO2)=0.1mol,但标况下NO2不是气体,无法确定其体积,故D错误;故选C。
桂城中学七校理科化学冲刺题1.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宇宙探索、改进生活、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正确的是A. “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B. “乙醇汽油”、肼(N2H4)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可再生能源C. “神舟”和“天宮”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所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吸收后都能被水解利用【答案】C【解析】【详解】A、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质硅,故选项A错误;B、汽油、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错误;C、碳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不水解,故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2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4N AB. 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D. 常温下,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碘单质,0.2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6N A,故A错误;B. NO2和N2O4的最简式都是NO2,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46346/AgNg mol⨯⨯= 3NA,故B正确;C. 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C错误;D. 常温下,铁在浓H2SO4中钝化,故D错误。
3.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B. 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C. 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D. 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详解】A. FeS2煅烧时会生成SO2,加入CaO会与SO2反应,减少SO2的排放,而且CaSO3最后也会转化为CaSO4,A项不符合题意;B.滤液为NaAlO2溶液,通入CO2,生成Al(OH)3,过滤、洗涤、煅烧可以得到Al2O3;B项不符合题意;C.隔绝空气焙烧时,发生的反应为FeS2+16Fe2O3=2SO2+11Fe3O4,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而不是1:5,C项符合题意;D. Fe3O4具有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4.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层液体中含有的NH3B. 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C. 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D. c口导出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煤干馏的产物进行分析:煤干馏的产物为焦碳、煤焦油和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煤焦油含有苯,粗氨水等【详解】A.氨水呈碱性,遇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错误的,故A错误;B.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故B正确;C.苯和煤焦油互溶,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故C正确;D.c口导出的气体有乙烯等还原性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故D正确;答案: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煤干馏的产物。
根据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5.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B. 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判断;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C.苯为平面形结构,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分析;D.乙与高锰酸钾不反应。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故A正确;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原子上,共有7种,故B正确;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D.乙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6.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同主族,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R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与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W<Y<ZB. X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抑制水的电离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R>XD. 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Y>R【答案】D【解析】【分析】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R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为C元素;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该单质为臭氧,则W为O元素,W与Y同主族,则Y为S元素;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大于S,则Z为Cl元素;R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与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X最外层电子数=4+6-7=3,位于ⅢA族,原子序数大于O,则X为Al元素,R为C元素,W为O,X为Al,Y为S,Z为Cl元素。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R为C元素,W为O,X为Al,Y为S,Z为Cl元素。
A. 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径: W<Z<Y ,故 A 错误;B. 由X 为 Al ,Z 为 Cl , 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铝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故 B错误;C. R 为 C 元素, X为Al元素, Z 为Cl,没有指出最高价,无法比较C、Cl、 Al的含氧酸酸性,故 C错误;D. Y为 S , R 为 C 元素,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Y>R ,故D正确;答案:D 。
【点睛】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解答;根据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如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推断元素为C。
根据物质的性质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推断即可。
7.下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4I5是只能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
O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反应生成Al2O 3和I2,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为:3O2+12e-+4Al3+=2Al2O3B. 传感器总反应为:3O2+4AlI3+12Ag=2Al2O3+12AgIC. 外电路转移0.01mol电子,消耗O2的体积为0.56LD. 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多孔石墨电极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传感器中发生4AlI 3+3O2═2Al2O3+6I2,原电池反应为2Ag+I2=2AgI,所以原电池的负极发生Ag-e-=Ag +,正极发生I+2Ag++2e-=2AgI,充电时,阳极与外加电源正极相接、阴极阴极与外加电源负极相接,反应式与2正极、负极反应式正好相反【详解】A.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I2+2Ag++2e-=2AgI,故A错误;B.由题中信息可知,传感器中首先发生①4AlI3+3O2═2Al2O3+6I2,然后发生原电池反应②2Ag+I2=2AgI,①+3②得到总反应为3O2+4AlI3+12Ag═2Al2O3+12AgI,故B正确;C.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C错误;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阴极移动,即向Ag电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B。
8.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已知:① 氯气与烧碱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② N2H4·H2O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
⑴从流程分析,本流程所用的主要有机原料为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⑵步骤Ⅰ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为41℃,测得产物中除NaClO外还含有NaClO3,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中,为使步骤Ⅰ中反应温度不高于40 ℃,除减缓Cl2的通入速率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⑷步骤Ⅱ合成N2H4·H2O(沸点约118 ℃)的装置如图。
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CO(NH2)2](沸点196.6℃)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
① 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滴液漏斗内的试剂是_______;将滴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三颈烧瓶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写出流程中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步骤Ⅳ制备无水Na2SO3(水溶液中H2SO3、HSO3-、SO32-随pH的分布如图所示)。
① 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
实验中确定停止通SO2的pH值为____(取近似整数值,下同);②用制得的NaHSO3溶液再制Na2SO3溶液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
【答案】 (1). 尿素 (2). 8Cl2 + 16OH- = 5ClO-+ ClO3- + 10Cl- + 8H2O (3). 冰水浴冷却 (4). 通过冷凝回流,减少水合肼的挥发,提高水合肼的产率 (5). NaClO碱性溶液 (6). 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旋转旋塞使漏斗内的液体缓缓流下 (7). NaClO + CO(NH 2)2 +2NaOH = NaCl + N 2H 4 ·H 2O + Na 2CO 3 (8). 4 (9). 10 【解析】 【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NaClO ,为避免生成NaClO 3,应控制温度在40℃以下,生成的NaClO 与尿素反应生成N 2H 4•H 2O 和Na 2CO 3,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N 2H 4•H 2O ,副产品Na 2CO 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可制得Na 2SO 3,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给信息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