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诗词赏析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6.84 KB
- 文档页数:5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全词赏析《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全词赏析《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②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注释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
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
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①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
吴松,在吴江县,已离家不远。
②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白话译文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
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
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创作背景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
过年是中国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
家往往是中国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
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
姜夔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
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赏析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
过年是中国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
家往往是中国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
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
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
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白石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读姜夔《鬲溪梅令》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雅致的恋情——读姜夔《鬲溪梅令》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姜夔青年时代曾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
姜夔是耿介清高的雅士,浪迹江湖、寄食诸侯,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虽终生布衣,名声却震耀一世。
与周邦彦一样,姜夔也长于自度曲,“鬲溪梅令”就是作者的自度曲,可能暗寓“好花”被溪水阻隔、望而不见的意思。
双调四十八字,全宋词中此调没有第二首。
这首词前面有一小序“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这一年同时作《江梅引》,也有一段小序:“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二词皆以梅名调,都是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词作是这样的: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爱情是词中不灭的主题,这也是一首恋情词,但与北宋的恋情词却很不同。
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
姜夔的恋情词,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给人以新的审美情趣,这也许是姜夔的重要贡献之一。
说这首词为雅致的恋情是不为过的,因为自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但至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高雅你,被奉为雅词的典范,这种审美情趣与心态是高读吻合的。
“好花不与殢香人。
”中的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
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情深。
殢香人是词人自道。
好花不共惜花人,实际上是借花写出自己的遗憾,似是轻描淡写,但却富有哲理,具有典型的哲学意蕴,也揭示了“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的悲剧性。
“浪粼粼”“浪粼粼”,指梅花所傍的湖水,暗指因水而将自己与花相隔,乃至只能对花徒然遥望,无法近身,暗合“鬲溪梅”之意。
姜夔《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译文及赏析姜夔《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译文及赏析《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宋代:姜夔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译文庆元二年的冬天,我留在无锡,将往合肥而不能实现,依照梦中所思以记述自己的感情。
人世间的离别容易看重时节,见梅枝,相思情忽地涌上心头。
几回小窗内幽深的梦里,花间漫步手牵手。
今夜梦中找不到你,我徒自徘徊独游。
梦中我还未感觉,寒气已将衾被浸透。
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饱和着墨迹。
淡淡地封了信函,题了信头。
宝筝空放久不弹,没有飞雁把书投。
风流地游荡在大街小巷,想来只有古树斜阳空自留。
旧日小舟共载的盟约,美好的心愿已付之东流。
唱罢淮南小山“王孙不归”的诗句,恰好又是春草萋萋的时候。
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往事,泪满衣袖。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注释江梅引:词牌名,全名《江城梅花引》,又名《摊破江城子》。
双调八十七字,有平、卜、去声叶韵与伞押平韵两体。
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梁溪:在今无锡市,相传因东汉梁鸿曾居此而得名。
诣(yì)淮(huái):到淮南去。
合肥在淮河以南。
诣,往。
幽梦:幽远的梦。
湿红:一说,红泪。
《丽情集》载蜀妓灼灼以软绡聚红泪寄裴质。
一说,泪水湿透红笺。
恨墨:表达运筹别恨的书信。
封题:封缄书信。
宝筝:筝的美称。
无雁飞:即无人弹奏,雁柱不动。
俊游:胜游,亦指良伴。
算空有:意为算来空有……借指回忆过去。
旧约:往日之约。
淮南:指隐士淮南小山刘安。
萋(qī)萋: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赏析在白石词中,对梅花的描写总是与其对合肥情人的追忆联系在一起的,这成为白石心中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因此,睹梅怀人成为白石词中常见的主题。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出自宋代姜夔的《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原文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创作背景:
赏析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
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
于湖词中怀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姜夔《鬲溪梅令(仙吕调)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鬲溪梅令(仙吕调)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①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②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③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④翠禽啼一春。
【注释】①殢(ti替)香人:爱惜、沉缅于花事之人,亦作者自指。
②玉钿:用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
这里借指梅花,又兼喻恋人。
③小横陈:指恋人曾斜倚舟中。
④漫向句:虚用孤山林和清“梅妻鹤子”的典故。
盈盈:既指落梅轻扬,亦兼指恋人之体态轻柔。
【译文】梅花虽好不等爱花人,湖水清澈波粼粼。
最怕春去夏来绿成荫,花儿凋谢无处寻。
双桨击水似驾云,船上玉人任横陈。
空向孤山把梅寻,耳听鸟鸣又一春。
【集评】近代·俞陛云:“此词原题云:‘自无锡归,作此寓意’,实则忆西湖看梅往事,观词中‘双桨’、‘孤山’等句可见,与《角招》词之忆孤山梅花,同一感怀。
此言玉钿难觅,即《角招》词翠翘罗袖之感。
结句不著边际,含情无限,如赵师雄之罗浮梦醒,但闻翠羽飞鸣耳。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赏析】词序中的“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是年冬作者由无锡诣杭州,此首比《江梅引》作时稍晚。
〔集评〕中俞著所云“如赵师雄之罗浮梦醒,但闻翠羽飞鸣耳。
”此系见于《龙城录》中的这样一段记载——隋时赵师雄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酒肆茅舍边有一美人淡妆素服,相与入酒家共饮。
又有一绿衣童子为之歌舞助兴。
赵酒醉入眠,醒后方知自己睡在梅树下,树上有翠鸟鸣啭。
原来美女系梅花神,童子则为翠鸟幻化。
此词字面上是忆梅、寻梅,但其“寓意”仍然是忆人。
姜夔用事之妙,此首可为足证。
又周汝昌云:“《鬲溪梅令》笺引陈疏‘案寓意即前江梅引梦思者。
’然玩诸词,与合肥人殆无‘木兰双桨梦中云’之迹,其‘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等语亦不甚合。
窃疑此词不如与前《庆宫春》合看为更切也。
”(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承教录》)周说可从。
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诗词赏析_鬲溪梅令姜夔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宋代:姜夔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译文梅花虽好不等爱花人,湖水清澈波粼粼。
最怕春去夏来绿成荫,花儿凋谢无处寻。
双桨击水似驾云,船上玉人任横陈。
空向孤山把梅寻,耳听鸟鸣又一春。
赏析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
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
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
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
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公元1196年(宋宁宗庆元二年),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
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
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
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姜夔《江梅引》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江梅引丙辰之冬 [7] ,予留梁溪 [8] ,将诣淮而不得 [9] 。
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10] ,宝筝空、无雁飞 [11] 。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 [12] ,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 [13] ,又萋萋。
漂零客、淚满衣。
注释:[7]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8]梁溪:山名,在江苏无锡,源出惠山,流入太湖。
因梁时疏浚,故名。
一说东汉梁鸿居此而得名。
[9]诣淮:前往淮地。
淮,指淮南合肥。
[10]“湿红”句:泪水染湿了脸上的红色胭脂。
恨墨,指记录离愁别恨的书信。
浅,墨色浅淡。
封题,题写信封。
[11]“宝筝”二句:谓无人弹奏筝曲。
筝上的弦柱称作“雁足”,故拈连及之。
[12]旧约扁舟:相传范蠡与西施相约灭吴后,归隐西湖。
[13]淮南春草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见淮南王刘安《招隐士》诗。
译文:庆元二年的冬天,我留在无锡,将往合肥而不能实现,依照梦中所思以记述自己的感情。
人世间的离别容易看重时节,见梅枝,相思情忽地涌上心头。
几回小窗内幽深的梦里,花间漫步手牵手。
今夜梦中找不到你,我徒自徘徊独游。
梦中我还未感觉,寒气已将衾被浸透。
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饱和着墨迹。
淡淡地封了信函,题了信头。
宝筝空放久不弹,没有飞雁把书投。
风流地游荡在大街小巷,想来只有古树斜阳空自留。
旧日小舟共载的盟约,美好的心愿已付之东流。
唱罢淮南小山“王孙不归”的诗句,恰好又是春草萋萋的时候。
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往事,泪满衣袖。
评析:此词作于庆元二年,时在无锡梁溪张鉴家中,欲往淮南合肥探望自己的恋人——一个弹琵琶的女子,而未能成行。
词人遂借园中梅花起意,抒写对恋人之深沉的怀念。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写结想之深,入梦之频,太湖双隐,已不可能了。
面对萋萋的芳草,与飘零的身世,唯有泪满衣襟了。
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诗词赏析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下面是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宋代姜夔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译文
梅花虽好不等爱花人,湖水清澈波粼粼。
最怕春去夏来绿成荫,花儿凋谢无处寻。
双桨击水似驾云,船上玉人任横陈。
空向孤山把梅寻,耳听鸟鸣又一春。
赏析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
的高雅感觉。
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
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
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
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公元1196年宋宁宗庆元二年,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
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
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
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点绛唇》淮南好。
甚时重到。
陌上生青草。
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
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
好花不与殢香人。
起笔运用提空描写,空中传恨。
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
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
殢香人是词人自道。
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浪粼粼。
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
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
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
《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千古诗人,精诚所至,想象竟同一神理。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
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
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
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
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
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
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木兰双桨梦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