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部肌肉应用解剖[知识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5.74 MB
- 文档页数:30
解剖背部相关肌肉(含内肌)背部肌肉组织排列成连续的几层,其中只有深层的肌肉才是真正的背部肌。
这些真正的背部肌肉可通过它们的位置和脊神经后(背侧)支的分支对其支配进行区分。
颈部以下的肌肉位于胸腰筋膜后层的深部。
在腰部,胸腰筋膜各层的轮廓较清楚的部位,它们则占据筋膜的后、中两层之间。
其中最浅的肌肉走行于上肢和中轴骨之间,也称为“移入”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该层下方有后锯肌群(上、下锯肌),它们的发育情况不一,但通常都很薄,所有的外部肌都由前(腹侧)支支配。
内肌也有深、浅层之分。
浅层包括颈和上胸的夹肌及整个躯干的竖脊肌群。
深层包括脊横肌群,该肌群本身又可分为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和枕骨下肌。
最深层是棘间肌和横突间肌。
1背部整体浅中层观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C7~T12棘突止点: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肩胛冈功能:上抬、后缩、旋转肩胛;下部纤维降肩胛神经支配:副神经背阔肌:是一块大的、扁的、三角形肌肉,位于腰部和胸下部。
背阔肌和大圆肌一起形成腋后壁。
当臂对抗阻力内收时,壁被加强,整个背阔肌下外侧缘能追踪至髂嵴的附着点。
背阔肌的下外侧缘通常在腰三角与腹外斜肌后缘分开,该小三角的基部是髂嵴,它的底面是腹内斜肌。
起点:T7~L5棘突,胸腰筋膜,髂嵴,最下三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神经支配:胸背神经作用:后伸、外展、内旋肱骨。
参与呼吸。
肩胛提肌附着点:起点:C1~C4横突后结节止点:肩胛上角到脊柱内侧缘功能:提肩胛,内、下旋关节盂神经支配:C3.C4腹支和肩胛背神经小菱形肌:附着点:起点:项韧带,C7和T1椎体止点:肩胛冈下部肩胛骨内侧缘功能:固定肩胛骨,后移、旋转肩胛骨使关节盂下降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大菱形肌附着点起点:T2~T5棘突止点:肩胛冈上部肩胛骨内侧缘功能:固定肩胛骨,后移、旋转肩胛骨使关节盂下降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上后锯肌附着点:起点:项韧带,C7~T3棘突止点:2~4肋上表面功能:升肋神经支配:上部胸神腹支下后锯肌附着点:起点:T11~L2棘突止点:9~12肋下面功能:降肋神经支配:下部胸神经腹支2内肌浅层包括颈和上胸的夹肌及整个躯干的竖脊肌群。
背深部肌肉解剖
背部深部肌肉是指位于背部深层的肌肉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斜方肌(Trapezius):斜方肌位于背部上部,起于枕骨、颈椎、胸椎和肩胛骨,主要功能是上举肩胛骨、拉平肩胛骨或扩展头颈部。
2. 肩胛间肌(Rhomboids):包括大斜方肌(Rhomboid Major)和小斜方肌(Rhomboid Minor),位于背部中部,起于颈椎和胸椎的棘突,插入于肩胛骨的内缘,主要功能是收缩肩胛骨并将其向中线靠拢。
3. 大圆肌(Latissimus Dorsi):大圆肌位于背部最宽的部分,起于脊柱的髂嵴、胸椎和肋骨,插入于肱骨的前内侧,主要功能是向后伸展肩关节、内转上臂和向颈部后侧倾。
4. 背阔肌(Serratus posterior):包括上背阔肌(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和下背阔肌(Serratus posterior inferior),分别位于背部上中部和下中部,主要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5.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位于腰部侧面,起于髂嵴和肋骨,插入于腰椎和肋骨,主要功能是向侧弯腰椎和固定腰部。
这些深部肌肉在背部的美容和功能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正确的训练和锻炼
可以增强背部的稳定性、力量和形态。
背部浅层解剖报告概述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由于其丰富的结构和功能,对其进行深入的解剖研究对于理解人体解剖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对背部的浅层结构进行解剖报告,包括肌肉、骨骼和神经血管的分布及其功能。
肌肉斜方肌斜方肌是背部最大的肌肉。
它分为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三部分,共同形成一个大的斜方形。
上斜方肌起源于枕骨、颈椎和胸椎,并插入于肩胛骨。
中斜方肌起源于胸骨和锁骨,插入于肩胛骨。
下斜方肌起源于脊柱下方的胸腰椎,并插入于肩胛骨。
这三个肌肉协同工作,控制着肩胛骨的运动,参与各种手臂动作,如举臂、摆臂等。
背阔肌背阔肌是背部肌肉群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背阔肌分为背大肌和背小肌。
背大肌起源于骨盆和脊柱,插入于肩胛骨,并形成背部的外形。
背小肌则位于背大肌的下方,也起源于骨盆和脊柱,插入于肩胛骨。
这两个肌肉协调工作,控制着肩胛骨的稳定,维持身体的平衡。
旋转肌旋转肌群包括三个肌肉:旋转肌、斜角肌和菱形肌。
旋转肌起源于胸椎和脊柱,插入于肩胛骨,参与肩部和背部的旋转运动。
斜角肌起源于颈椎,插入于肩胛骨,参与肩部的向内旋转。
菱形肌起源于胸椎,插入于肩胛骨和锁骨,参与肩胛骨的稳定和抬举。
其他肌肉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背部肌肉群外,背部还包括其他一些肌肉,如菱形肌、圆锥肌、正中肌等。
它们各自起源于脊柱和骨盆,并插入于肩胛骨、颈椎和胸椎等部位,参与背部的各种动作。
骨骼脊柱背部的骨骼主要由脊柱组成。
人体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
脊柱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起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此外,脊柱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身体保持直立姿势,并参与各种活动。
肩胛骨肩胛骨是背部的另一个重要骨骼结构。
它位于背部的上部,左右对称地覆盖在肋骨上方。
肩胛骨具有承接上肢的功能,其上臂骨和肩胛骨之间的关节使得肩关节可以进行多方向的运动。
其他骨骼除了脊柱和肩胛骨,背部还包括其他一些骨骼结构,如锁骨、胸骨等。
这些骨骼共同构成了背部的框架,为肌肉和神经血管提供支撑和保护。
项背部实验观察报告实验名称:项背部实验观察报告实验地点:实验目的:观察了解项背部浅、深层肌的起止、位置和层次;枕动脉、颈横动脉;枕大神经、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胸背神经。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操作员:实验过程观察:一、作下列皮肤切口:将尸体俯卧,两臂左右平伸,沿背部正中线自枕外隆突向下到骶正中嵴末端切开皮肤,另做四个横切口:(1)自枕外隆突向外,沿上项线至乳突;(2)自第7颈椎棘突向外至肩峰;(3)自第12胸椎棘突向外上至腋后襞;(4)自髂后上棘沿髂嵴划至髂前上棘,最后把项部、背部皮肤向外侧翻开。
二、解剖程序1、清理项背部的浅筋膜,其特点是厚而致密,以细束纤维与皮肤紧密相连,而且含有较多的脂肪。
在浅筋膜中有很多浅层血管和皮神经。
在清理项部浅筋膜的同时,重点找出枕动脉和枕大神经;2、枕动脉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的枕骨附着部之间的间隙内,可见到一段横行后折向上侧,以后穿过斜方肌附着部至皮下向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3、枕大神经发自第2颈神经的后支,紧靠枕动脉的内侧,由斜方肌附着部穿出至皮下,向上分为两三条分支,与动脉一起分布于枕部皮肤;4、枕淋巴结在上述枕动脉与枕大神经之外侧,亦即在斜方肌枕骨附着部之外侧缘,可找到几个细小的枕淋巴结;5、胸腰部的皮神经为脊神经后支的分支,每一后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两支均至此部之肌,而其中一支穿过肌至皮下成为皮神经。
在胸部上方的7条皮神经为后支的内侧支,因此其穿出肌至皮下的位置较接近于正中线(1-2cm)。
可在平齐肩胛冈水平,离正中线约2cm处,找出最长的第2胸神经皮支作为代表。
下方5条皮神经来自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因此离正中线的距离较远(3-4cm),找出一二条即可。
6、背部的浅动脉为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后支,与上述神经伴行,因此追踪方法与皮神经相同;7、清理剩余的浅筋膜,皮神经可翻起保留,然后观察深筋膜。
背部的深筋膜较薄,而向下至腰部,则显著增厚,呈菱形,称之为胸腰筋膜。